對環渤海經濟圈發展戰略的思考

學識都 人氣:3.25W
        繼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經濟圈展現活力後,環渤海經濟圈成爲中國經濟的第三個隆起地帶。環渤海經濟區,從狹義上來說,是指沿環渤海海岸及部分黃海海岸分佈的、以北京市和天津市爲中心的,涉及河北、遼寧和山東,由15個城市所轄地區組成的經濟區域。而廣義的環渤海地區包括北京、天津兩個直轄市及河北、遼寧和山東三個省。  
  一、經濟發展取得的成就 
    (一)海港和空港經濟的發展,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促使這一區域逐步形成了連接歐亞大陸和太平洋的國際物流中心  
  2001年11月天津港率先成爲中國北方第一個億噸大港後,大連港貨物吞吐量也超過億噸,秦皇島港又成爲中國第一個億噸煤炭輸出港。2002年12月20日,青島港吞吐量突破1.2億噸,躍升至世界集裝箱大港15強。環渤海地區正在出現一個集裝箱集散中心,年吞吐量超過300萬標箱。與此同時,中國的四大集裝箱碼頭,有三個正在這一地區加緊擴建。據不完全統計,渤海灣地區從事集裝箱運輸的公司就有30多家。環渤海地區成爲中國億噸大港最密集的區域,同時也是中國北方最大的集裝箱海運中心。  
  2000年1月,北京和天津機場實現了中國民航跨區域的機場首次聯合後,2001年10月,北京與天津港口岸開始直通,兩市實現了港口功能一體化。天津港保稅區建立了中國首家空港國際物流區,目前這裏已成爲中國北方最大的國際貿易窗口和國際物流大進大出的綠色通道。天津港保稅區內的國際商品展銷中心,成爲中國北方最大的免稅市場和生產資料市場。在此地區投資最大的跨國公司摩托羅拉副總裁稱之爲,“基礎設施發達、人力資源充沛及工業配套能力強等優勢,環渤海區域成爲外資青睞的核心區域和進入中國北方市場的最便捷的通道”。由於擁有中國最密集的海陸空立體交通網絡,跨國公司漸漸開始把環渤海地區作爲整體投資區域。目前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在北京建立研發中心和運營總部,把生產基地建在天津、山東等地。  
  (二)行政區劃限制開始打破,經濟區內形成了以高新技術產業、電子、汽車、機械製造業爲主導的產業羣,各具特色的產業帶逐漸形成  
  目前環渤海經濟區內各省市行政區劃的限制開始打破,各自爲政現象逐漸消除,經濟區內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新型行業開始形成主導,產業羣落漸漸形成。  
  北京有全國最大的中關村電子信息產業科研、貿易、生產基地,集中了軟件開發及信息技術的優秀人才。天津開發區已成長爲環渤海沿海經濟活躍度最高、發展速度最快的區域。2004年1至9月,天津市電子信息產品製造業完成工業生產總值1013.25億元,同比增長40.24%,佔全市工業總產值的27%左右,繼續保持第一支柱產業的地位;實現產品銷售收入993.98億元,同比增長48.55%;實現利潤總額89.22億元,同比增長240.04%,居全國第一。統計數字表明,國內5部手機中有1部、4臺錄像機中有1部、3根電焊條中至少有1根均來自天津開發區,這裏還是全國最大的電子通訊設備、液晶顯示器等生產基地。而山東半島也已成爲全國重要的家電、電子生產基地。  
  環渤海區域同時是中國汽車工業比較發達和集中的區域,京津遼魯汽車產業各具特色,同時,毗鄰中國汽車綜合性生產基地吉林,積極開展了相關配套協作。2002年6月,中國最大的微型汽車生產基地之一的天津汽車集團與一汽集團聯合,開創了中國汽車工業發展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聯合重組,成爲帶動環渤海區域汽車及配套產業發展聯合的動力。  
  (三)文化底蘊深厚,人力資本充足,日漸具備發展知識經濟的條件  
  環渤海地區是全國政治、文化、教育、科技、信息和對外交往中心,人力資本積累能力強、人口和勞動者受教育程度高,信息基礎設施相對發達、數字化程度高,科學家和工程師密集、研究開發投入高、創新能力強,發展知識經濟和循環經濟具有明顯優勢。據北大中國區域研究中心研製的《中國地區新經濟指數》,環渤海地區在全國知識經濟發展方面已處於領先地位。北京的知識密集度是全國平均水平的6.06倍,天津是2.83倍。環渤海經濟圈擁有200多所院校和40多萬科研人員,佔了全國的1/4。這一地區不僅聚集了全國第一流的科研、教學、規劃等機構,而且是全國最大的科技信息和圖書資料中心,這無疑爲發展知識密集型經濟和技術密集型經濟提供了雄厚的智力保證。  
  二、經濟發展面臨的困難  
  繼珠江三角洲和長江三角洲相繼迸發活力之後,在環渤海地區蓄勢待發的過程中,也面臨着一系列的困難。比如國有經濟比重過大、中小企業不夠發達、體制改革滯後、產業創新乏力、產業結構雷同、港口競爭無序、市場意識淡薄等障礙,其中最爲突出的是:  
  (一)傳統資源依託型工業仍佔主導,高新技術產業尚未壯大  
  根據36種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區位商計算,環渤海地區在全國具有一定專業化優勢(區位商大於5)的產品爲15種,其中多爲傳統資源依託型,如原鹽、原油、“兩鹼”(純鹼和燒鹼)、鋼鐵、玻璃等。雖然這些工業產品仍有市場需求,但產品附加值低,技術含量不高,受資源約束強;有的產品生產工藝落後,並嚴重污染環境。近些年,環渤海地區在加大對傳統工業改造的同時,積極發展電子信息、生物製藥、新型材料和機電一體化等高新技術產業,但迄今這些產業仍處於幼小階段。  
  環渤海地區高新技術實力比較強的北京市,2003年高新技術產業實現工業增加值314.1億元,佔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僅爲8.57%(2003年北京市的生產總值爲3663.1億元),而且今年1月份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下降6.9%。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緩慢的原因很多,科技投入不足和自主開發能力弱是重要因素。近幾年北京市大中型工業企業尤其是聯想、清華紫光等一批高新技術企業加大了科技經費投入力度,但科技投入的相對比重仍偏低。2002年全市工業企業科技活動經費內部支出佔銷售收入的比重僅爲2.54%;R&D經費佔銷售收入的比重只有2.27%,遠遠低於發達國家科技活動經費投入佔銷售收入比重(世界500強企業一般爲5%—10%)。  
  (二)國有經濟比重仍很大,體制創新上處於落後地位  
  環渤海地區國有工業比重不僅遠高於東南沿海地區,而且高於全國平均水平。據2002年統計,全國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企業產值佔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爲37.53%,而環渤海地區則爲39.36%,最高的遼寧省達58.11%,遠遠高於珠三角和長三角。環渤海地區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產值佔全國國有經濟的比重爲 25.83%,高於該地區整個工業產值佔全國的'比重(24.64%)。另據北京市最新統計,2003年北京市國有經濟比重爲53.85%,而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佔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高達70.16%。在全社會固定投資中,國有經濟投資的比重,天津高達86.74%,北京和遼寧也都在40%以上。  
  由於環渤海地區工業結構偏“重”(重工業比重超過全國近6個百分點),因而從企業規模結構看,大型企業比重略高,中小企業相對較小。正是因爲環渤海經濟區內的國有經濟比重最高,行政干預經濟發展的力量比較強,市場力量決定資源配置還相對較弱,中小企業沒有形成氣候,致使在體制創新上,環渤海地區遠遠落後於珠三角和長三角。  
  (三)產品出口競爭力和外資引力相對較弱  
  東南沿海5省市與環渤海地區5省市面積都是51萬平方公里,而東南沿海的出口份額佔全國70%多,環渤海地區的份額僅佔20%,僅廣東一省的出口額就是整個環渤海地區出口的近2倍。  
  環渤海地區對外貿易依存度低於全國平均水平。2003年全國進出口依存度高達60.2%,環渤海地區平均爲46.7%,低13.5個百分點;出口依存度與全國的差距還有所擴大,由1996年的2.49個百分點擴大到2003年的13.5個百分點。5省市間外貿依存度也有很大差距,北京和天津兩個直轄市依存度較大,河北和山東相對較小。  
  利用外資的情形與外貿相類似。我國的外商直接投資(FDI)大部分集中在東南沿海,環渤海地區的FDI佔全國的份額較小,近些年還略有下降。2003年爲25.29%,較之1999年的20.04%,增長幅度不大。環渤海地區外資區位引力(外資區位商)平均小於1,而且近些年也在下降,即由1996年的0.9443下降到2003年的0.8912。5省市中,天津和北京的外資引力較大,河北和遼寧較小;雖然從近幾年的變動趨勢看,北京的外資引力在不斷增強,河北在波動中略有上升,而天津、遼寧和山東均在波動中有所下降。出口競爭力和外資引力較弱,對環渤海地區工業的進一步發展無疑是十分不利的因素。  
  (四)區內產業趨同化,缺乏緊密的分工協作關係  
  由於長期條塊體制的分割,環渤海地區在項目安排上呈現產業結構的趨同現象。除了大部分省市都有鋼鐵、煤炭、化工、建材、電力、重型機械、汽車等傳統行業外,目前又在競相發展電子信息、生物製藥、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產業,甚至都要求有自己的出海口。最爲明顯的是鋼鐵工業,各省市都自稱體系,但是設備陳舊,而且往往只重視數量不重視質量,產品不能滿足社會多元化的需要。區域內各省市大多已形成自我循環的“都市經濟圈”。區域聯合的意向多於實質性行動,爭當“龍頭”的傾向依然存在。在要素合理流動特別是在共同利益基礎上的項目開發和區內跨省市資產重組或共同組建大型企業集團方面,進展並不大。各自與國際經濟聯繫的緊密程度甚至大於區內聯繫,在對外貿易和招商引資上存在着相互競爭這一客觀現實。  
[NextPage]

畢業論文蒐集整理:

對環渤海經濟圈發展戰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