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專業大學生創業現狀及其實踐教育體系研究

學識都 人氣:1.74W

摘要:杭州被譽爲“創業天堂”、“IT之都”,爲創業大學生提供了沃土。具有IT專業、技術背景的大學生是參與高科技創業的生力軍,爲了解當下IT專業大學生的創業現狀、創業實踐教育需求,從而進一步引導IT專業創業大學生更好地參與到技術含量高的創業項目,以杭州爲例,對IT專業大學生創業問題進行了調查研究。

IT專業大學生創業現狀及其實踐教育體系研究

關鍵詞:杭州;創業實踐教育;大學生創業

2015年6月,《國務院關於大力推進大衆創業萬衆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爲大學生創業進一步發展提供了更有利的宏觀環境。2011年3月,杭州被授予“國家大學生創業示範基地”,被譽爲“創業天堂”,杭州大學生也因此具有得天獨厚的創業環境,越來越多的大學生視創業爲一種就業選擇,走上了創業之路。據杭州市人力社保局統計,2014年1月-7月,杭州全市新註冊的“大學生創業企業”達1004家,較去年同期(812家)增長23、6%,創歷史新高。其中,電子商務企業260家,佔25、9%;信息軟件202家,佔20、1%。這與杭州成爲我國重要的IT研發基地的特質高度相關。杭州傾力打造硅谷天堂,爲創業大學生提供了沃土,那麼具有IT專業、技術背景的大學生很顯然是參與高科技創業的生力軍,瞭解當下IT專業大學生的創業動機、優勢、困境和需求,從而進一步引導IT專業創業大學生有意識關注且真正參與到技術含量高的創業項目,對於大學生提升創業質量,邁向高端創業階段有着重要的意義。

本研究是通過問卷調查和個案訪談形式,根據辦學特色和代表性選取:浙江工業大學、浙江理工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浙江工商大學等四所高校IT類專業學生,發放調查問卷400份,共回收問卷341份,有效回收率爲85、25%,選擇IT專業創業學生個案32人。

一、IT專業大學生創業現狀

(1)IT專業大學生的創業意願

調查的IT專業大學生,56、5%有自主創業意願,但不明確,8、5%有明確的創業意願,兩者相加的比例高於60%。對於是否開始準備創業,48、5%的大學生表示“願意,還沒有準備,不知道從何處入手”,6、5%的大學生“願意,正着手進行準備”,4、5%的大學生“願意,已經在創業中”,9、1%的大學生“不願意,太有風險”,18、9%的大學生“不願意,覺得沒有創業潛質”,6%的大學生表示“沒想過,離自己很遠”。根據調查發現,創業意願存在性別差異,有創業意願的學生中,男生達到32、6%,而女生則只有7、4%,男生的創業意願遠遠強於女生。創業意願存在年級差異,年級越高,創業意願越強烈,而本科生的創業意願又高於研究生的創業意願。

(2)IT專業大學生創業動機及項目選擇傾向

佔受訪人數80%學生認爲:IT專業大學生的創業動機主要集中在獲得創業相關經驗、獲得財富及創一番事業、實現自我價值方面,佔受訪人數的16、5%認爲:是解決就業問題,有3、5%的學生因爲工作難找而選擇創業。可以發現,當下的大學生創業不僅僅是解決就業的需求,更多的是他們具有初生牛犢的一種敢闖敢拼的精神,想創出一番事業的雄心,屬於自我價值實現範疇。而關於項目選擇傾向的問題,在問卷設計之初,筆者認爲IT專業大學生大多會選擇與IT專業相關的技術類項目,但在實際的調查發現,在創業和有創業意向的同學中,有63%的大學生選擇了開網店、電子商務類,8、5%選擇快餐、飲吧等服務業,選擇與IT專業相關的創業僅佔16、3%。在個體訪談中,已經創業的學生也提到在選擇項目方面,主要從事自己感興趣、成本低、准入門檻低的行業,而選擇專業IT相關項目的同學,一般是前期有競賽積累、有導師、師兄師姐引領更容易入門。創業之初,大學生更多考慮資金和風險問題。而技術創業通常是有核心技術且與人合夥、技術入股爲主。

二、大學生對創業實踐教育的評價

(1)對開設創業實踐課的態度

在調查中發現,大多數IT類大學生對於創業教育相關課程持支持態度,“對於是否需要開設創業教育相關課程”這一問題,37、8%的同學覺得很有必要開設,可以是培養創業意識、可以是創業相關經驗,有53、7%的同學表示可以開設,只有8、5%的同學表示沒用、不需要開。在創業教育相關課程內容的選擇上,57%的同學希望在該課堂上獲得創業意識的培養,23%的同學希望在該課堂上獲取創業成功或失敗案例信息。爲什麼選擇創業教育相關課程選項上,有36、4%同學選擇了講授的內容,34、4%選擇了講授形式,19%選擇了講授者,10、2%的同學選擇了其他。以上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對創業教育相關課程是需要的、持肯定和支持態度的,對於大多數IT專業學生來講,即使沒有選擇創業,也不妨具有創業精神,也可以瞭解創業是怎樣的,以後有機會可以嘗試;對於選擇要創業的學生來說,創業教育的相關課程爲他們提供了必要的信息獲取渠道,同學們對於授課內容和形式是有所期待的`,所以在創業相關課程方面,如果一味地講授理論概念,沒有實踐經驗的內容,不會有好的效果,而形式多樣的授課形式才能更好地開展創業教育。

(2)對現有創業實踐課的態度

在對高校開設的創業實踐課形式調查發現,有23%的學生選擇了所在學校沒有關於創業方面的課程、講座和比賽,還有16%的學生選擇沒有留意、不清楚,61%的同學選擇從沒參加過此類活動。從調查結果來看,大多數學校已經採取了創業相關的教育措施,但是由於宣傳力度不大、涉及面窄,效果並不明顯。通過“學校中是否開設有關創業課程、指導服務措施”、“對學校相關創業指導措施是否滿意”、“如果創業,希望學校提供哪些方面的服務”等問題進行調查,對於第一個問題,在校學生中48%的大學生選擇沒聽過、不瞭解,第二個問題,在創業大學生中得到的滿意度很低,34%的創業大學生選擇了不滿意,21%的創業大學生選擇不太滿意,這些結果表明了學生對於學校創業教育的相關措施並不是很清楚,而創業的學生在主動尋求學校創業教育指導過程中,並不滿意,在訪談中,他們更多地反映了學校的創業支持教育內容多在大三、大四開展,且比較理論化,有一些創業類的講座,但相對零散,不成系統,很難對創業實踐有具體的指導幫助作用。這些問題反映了學校創業實踐教育實踐支持還不夠理想,學校是大學生知識來源的主要途徑,可以在大學生創業教育實踐支持方面繼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