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傷心秦漢經行出”釋義之淺見

學識都 人氣:1.33W
人教版初中語文第四冊25課元曲《山坡羊·潼關懷古》中“傷心秦漢經行出”一句課文註釋如下:“意思是令人傷心的是經過秦漢宮殿的遺址。經行出是:經過的地方”。這無端地顛倒了原句的語序,把“經行”、“傷心”的主體都變成了詩人自己。對此我有不同看法,願在此提出與同道者探討商榷。
  衆所周知,《山坡羊潼關懷古》是元代散曲中用字精闢,意境深遠的少見精品,是張養浩散曲中的代表作。這首曲是他在元朝天曆二年,因關中大旱饑民相食的情況下,被派到陝西賑災時途中所寫的且“到官四月”就“憂勞而死”。從表面看來,這首曲好象是喟嘆歷代王朝的興旺,實際上卻是深切地哀痛勞動人民在封建統治 、戰爭動亂 、自然災害的天災人禍下所蒙受的蹂躪之苦,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封建統治與人民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
 詩人從大出着墨,從寫景入手以擬人手法賦予山河以歷史見證人的秉性,那從四方八面奔聚而來的華山羣峯,那怒吼咆哮的黃河波濤不正是在控訴歷代封建王朝的罪惡嗎?詩人跋涉在這號稱山河表裏的潼關山路中,心焦如焚地在牽掛着大旱關中的遍野哀鴻。遙望那將將去的秦漢古都——長安(兩朝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感慨萬千:那裏昔日無數的巍巍宮闕今日已化爲灰燼,那裏的百姓正飽受着苦難的煎熬心中是多麼地沉重和難過啊!最後詩人大聲疾呼:無論是朝代的興亡,受苦的都是老百姓的悲慘結論。顯示了與常人不同的眼光和胸懷。對封建社會的歷史,進行真實的概括和無情的揭露。
 由此可見,詩人筆下寫的.正是在險要的潼關山路上的所見所感,尚未到達西都,更不是到達乃至經過西都遺址時的所見所感。“宮闕萬間都成了土”是詩人遙望西都時的虛寫是所生髮出來的戰亂災難 朝代興亡的喟嘆!所以把“傷心秦漢經行出”中“經行出”理解爲“經過的地方”就顯然和全曲的意境不大吻合,顯得牽強。如把“經行處”理解爲統治階級發佈行施治國之民的政策法令的地方,即秦漢的政治中心國都長安就比較合理。“經”是“行”的賓語(前者)指代政策法命。“行”是動詞:發佈行施。聯繫上下句大意就是:遙望西都長安心中是多麼沉重難過,令人傷心的是那曾是行施政策法令的繁華國都,那無數壯麗的宮殿在戰亂中都成爲一片廢墟,叫人怎能不頓生感嘆呢?比較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