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挫折成因克服對策之淺見

學識都 人氣:2.75W
心理挫折成因克服對策之淺見
        心理挫折是指人在通向某個目標的道路上遇到自我無法克服的障礙、干擾而產生的一種焦慮、緊張、憤怒或沮喪的失常的情緒狀態。對於學生而言,由於其個體所處的環境、閱歷、個性、智力等諸因素的不同,因而在其成長過程中會不同程度地受到一些心理挫折。一般來說,學生對心理挫折的承受能力的大小,決定着他們在學習上取得成績的優劣。
        所以,對學生心理挫折進行分析及提出對策,幫助學生掌握自我心理調節的方法,增強對心理挫折的承受能力,有利於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歸納起來,學生心理挫折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其一,來自社會的原因。社會的變化對人的價值觀、世界觀產生了很大影響。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在對物質追求的成功與失敗的體驗中,人的精神壓力不斷加載,造成人們衆多的心理不適、情緒障礙乃至精神病。這種衝突及發展中的挫折,本身就對未成熟的學生產生了巨大的心理衝擊,再加上個別學校在片面求升學率的錯誤觀念影響下,忽視了學生的年齡特徵和心理特點,對學生實施高壓政策,壓得學生透不過氣來,使衆多學生心理受挫。
        其二,來自家庭的原因。現代家庭中獨生子女多以自我爲中心,優裕的生活環境及生活條件養成其驕橫任性的不良心態,但其心理相當脆弱,一旦受點挫折,心理難以承受,陷入彷徨、迷茫,而在不幸的家庭中學生心理自卑失落,缺乏自信心,極易產生自暴自棄情緒。這種心理挫折對其成長成才都會產生相當大的危害。
        其三,學校原因。學校評價制度不健全,以升學與成績爲目的的管理與評價制度,阻礙了學生個性的全面發展。如果把考試分數作爲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就會造成學生過重的心理壓力,加之部分教師素質偏低,不研究學生,違背教育規律,課堂上對部分違規學生當衆諷刺、挖苦、體罰,甚至把學生趕出門外,致使其自尊心受到傷害,產生逆反心理。這種心理挫折,有礙於學生潛能的充分發揮。
        其四,來自學生個體方面的原因。人的個性、氣質各不相同,有的人性格內向,有的人性格外向。性格內向的學生,在學習一帆風順的時候,他們以勝者自居,對未來尚能充滿鬥志;而一旦受挫折,心理就會蒙上陰影,產生嚴重的心理障礙。
        綜上所述,無論哪方面的挫折原因,一旦對學生心理造成挫折,都會對學生身心成長產生嚴重的不良影響。所以,教師在發現學生心理挫折之後,應及時地予以疏導,幫助學生順利渡過心理難關,並引導學生正確地運用挫折的再生力與自我張力,使學生從錯誤和失敗中汲取教訓,變得更堅強、更成熟。
        如何幫助學生克服心理挫折並正確充分地運用挫折的再生力與自我張力,我認爲應從如下四方面努力:
        第一,要教育學生樹立遠大的人生目標,正確地對待人生面臨的困難,增強學生的挫折承受能力,最根本的途徑是教育學生正確地認識對待挫折,讓他們懂得挫折在某種情況下是不可避免的`,任何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挫折,要引導學生戰勝挫折,在戰勝挫折的過程中成長起來。著名文學家吳晗說過:“人人都可以成爲專家學者,關鍵在於自己的努力。”每一位有目標、有志氣、有毅力的人在強大的壓力面前,能夠發揮最大的潛能,取得一般人無法比擬的成就。因此,要教育學生增強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指導學生學會自我調節,養成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形成自尊、自愛、自信的品格,使他們具有穩定的情緒、堅強的意志、樂觀開朗的性格和戰勝心理挫折的能力。
        第二,教育者應轉變評價觀念,對任何事物都客觀、全面、辯證、公正地去評價。對學生應從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目標進行評價,不能認爲一好百好,學習成績只能是評價學生的一個方面,而不是衡量學生的唯一標準。教育決策者對學校的評價,應當淡化對單純的升學率、教學效果的評價,而應加強教育教學質量的科學評價,以德育工作的紮實開展來評價學校的校風建設,用依法治教的標準評價教學質量,變升學水平評價爲辦學水平評價。總之,應設計多種評價形式相結合的科學評價體系,以此消除學校壓力,消除學生壓力,減輕緊張,端正師生心態。
        第三,教師應耐心聆聽學生傾訴和發泄內心的苦悶及煩惱,讓學生在傾訴和發泄中消除有害壓制,得到心理放鬆。這就要求教師深入學生羣體,貼近學生,及時準確地把握學生內心世界,以便給予啓迪和疏導。壓抑學生的發泄和粗暴武斷的批評只能加重學生內心的壓抑,無助於心理問題的解決。
        第四,創設挫折情境,預先體驗挫折,以克服真正的挫折。教育者應當認識到人對挫折的承受能力和適應能力是可以經過學習或鍛鍊而獲得的,教師要抓住機會進行訓練,在學生遇到挫折時教師要給予必要的鼓勵,亦可提供具體榜樣或作出具體指導,或者創設一定的挫折情境,讓學生取得直接的挫折經驗,如野外遠足、馬拉松、模擬生存訓練等,讓學生受到一些艱難的體能、生活、心理的訓練,對學生成長是非常必要的。
        第五,教師要提高自身素質,向課堂四十分鐘要成績,用先進的教學方法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認識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不斷增強和改善學生的思維品質和學習品格。教學中教師應依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因材施教,切實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讓他們有足夠的休息和睡眠時間,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使其心理活動的基礎——大腦處於最佳狀態,促進智力、潛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