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管理在急診外科護理的運用論文

學識都 人氣:1.2W

【摘要】目的探討危機管理在急診外科護理工作中的臨牀應用價值。方法選取我院2013年8月至2015年5月急診科收治的160例患者作爲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成兩組,每組80例。兩組患者均採取常規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實施危機管理,比較兩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急救總有效率爲97.50%,相對於對照組的86.25%有明顯提升(P<0.01);觀察組病情控制時間與住院時間分別爲(1.49±0.16)h、(9.98±1.39)d,均較對照組有顯著縮短(P<0.01);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爲97.50%,相對於對照組有明顯提升(P<0.01);觀察組不良事件發生率爲2.50%,相對於對照組有顯著下降(P<0.05)。結論對急診患者給予危機管理可有效提高搶救成功率,減少不良事件發生率,值得推廣應用。

危機管理在急診外科護理的運用論文

【關鍵詞】危機管理;急診;護理;滿意度

急診患者大多是由於意外事故或突發疾病入院,病情嚴重複雜且變化快,護理起來難度係數較大,因涉及護理內容多、護理環節複雜,故對護士的技術要求高[1-2]。危機管理作爲一種超前的護理管理模式,近年來被廣泛應用於急診外科[3]。在急診外科護理工作中實施有計劃的系統性危機管理,可起到防患於未然的作用,護士可做到高效處理護理工作中遇到的一系列危機狀況,防止護理差錯,在提高搶救及護理質量的同時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滿意度,減少醫患糾紛[4]。爲進一步探討危機管理在急診外科護理中的應用價值,本研究將我院2013年8月至2015年5月急診科收治的160例患者分別給予常規護理及危機管理護理。現報道如下。

一、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將我院2013年8月至2015年5月急診科收治的160例患者隨機分爲兩組,每組80例。其中觀察組男43例,女37例,年齡16~80歲,平均(43.2±6.3)歲,發病/受傷到就診2~23h,平均(8.75±1.42)h;對照組男39例,女41例,年齡18~78歲,平均(42.7±5.8)歲,發病/受傷到就診1~21h,平均(8.66±1.61)h。兩組資料對比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對照組患者僅給予急診科常規護理,包括嚴密觀察患者病情,實時生命體徵監測以及急救準備等。觀察組則聯合危機管理,具體如下:

(1)提高急診科護士的危機意識與急救技能:由高年資護理人員定期進行護理培訓,使受訓者明確急診護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風險,提高其責任感,加強自我約束,儘量避免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通過培訓促使護士增強專業知識儲備,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進而提高護理質量。

(2)建立良好的護患溝通:護士應加強與患者及其家屬的溝通,隨時掌握患者的身體與心理狀況,並對患者展開積極的心理干預,給予患者精神鼓勵與安慰。對於清醒的患者應及時告知其疾病進展情況,以減輕其因過於擔心病情而產生不良心理。通過有效的護患溝通與心理指導可增強患者對醫護人員的'信任感,進而提高配合治療的依從性,促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態應對治療,減少因心理應激反應影響病情及治療。

(3)成立危機管理小組:通過成立危機管理小組來明確護士的分工與責任,小組通過定期組織分析急診護理中存在的風險,共同商討應對策略,有助於降低護理風險事件的產生。通過運用相互監督與自我監督的方式進行實地考察,可有效清除危機事件發生的常見危險因素。

(4)制定急診應急預案:急診科護士應時刻做好應對突發事件的準備。管理人員應提前制定好急診應急預案,定期組織護士演練。護理工作中一旦出現危機,護士應保持冷靜與清醒,積極尋找產生危機的原因,同時儘量避免和患者家屬發生衝突,並盡最大努力進行安撫,儘可能平息危機,避免事態擴大。

3.效果評定:顯效:患者的臨牀症狀消失,生命體徵保持穩定;有效:患者病情明顯改善,體徵無明顯波動;無效:病情未能有效控制,生命體徵惡化,或死亡。

4.觀察指標:比較兩組患者的病情控制時間、住院時間、護理滿意度及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5.統計分析:採取統計學軟件SPSS21.0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採取χ2檢驗,計量資料採取t檢驗,α=0.05。

二、結果

1.急救效果:觀察組急救總有效率爲97.50%,相對於對照組的86.25%有明顯提升(P<0.01)。見表1。

2.病情控制時間、住院時間:觀察組病情控制時間與住院時間分別爲(1.49±0.16)h、(9.98±1.39)d,均較對照組有顯著縮短(P<0.01)。見表2。3.護理滿意度及不良事件發生率: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爲97.50%,相對於對照組有明顯提升(P<0.01);觀察組不良事件發生率爲2.50%,相對於對照組有顯著下降(P<0.05)。見表3。討論在危機管理中應加強對護士專業技能與危機意識的培訓。在急救過程中,若護士未能掌握紮實的急救基礎知識,不能熟練進行急救護理操作,或未按急救操作規程操作,都可引發急救操作危機,導致醫療糾紛[5]。而通過培訓可使護士的專業技能得以有效提高,進而有助於提高護理質量,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6]。此外,加強專業技能培訓也有助於減少護理工作者自身的危機,降低職業暴露。因爲急診治療及護理存在直接性,救治過程中醫護人員與患者接觸多,急診患者的血液、體液或分泌物等存在危險性,可增加醫護人員血源性疾病感染的風險。故通過培訓後,護士可獲悉如何採取有效的預防措施以減少自身危機。此外,在急救護理中,通過危機管理可促使護理人員保持科學的危機觀,進而有助於及時發現護理中可能存在的危機,以加強對危機事件的策略化處理。護理人員只有加強自身危機管理意識,提高危機管理能力,方能最大限度減少急診危機形成的損失與危害[7]。在危機管理中加強護患溝通有助於減少護患糾紛[8]。由於急診科患者多病情危重,且進展快,患者病死率較高。患者家屬通常很難接受突發事件,再加上對患者病情沒有清晰的瞭解,故易與護士產生衝突,影響搶救工作的順利進行。護士通過加強與患者及其家屬的溝通,及時告知病情,有助於減輕患者及其家屬的負性心理,促進搶救的順利進行[9]。通過成立危機管理小組可有效明確護士的分工與責任,加強自我監督與互相監督,提高護理質量。通過制定急診應急預案可使護士在面對危機時做到有條不紊,減少因慌亂、恐懼而影響護理工作的有序進行[10]。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在採取危機管理後,患者的搶救有效率明顯提升,不良事件發生率顯著下降,病情得以迅速控制,有效縮短了住院時間。在對兩組患者的滿意度比較上,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高達97.50%,顯著高於對照組。綜上所述,對急診患者給予危機管理可有效提高搶救成功率,減少不良事件發生率,同時提高患者滿意度,值得推廣應用。

作者:彭敏 張冰 李娟 單位:深圳市龍華新區中心醫院急診科

參考文獻

[1]陳平,鍾永,袁遜,等.澳大利亞/新西蘭風險管理標準在急診護理風險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學報,2012,19(10A):37-40.

[2]莢恆婭,張玲.輸液流程再造提高門急診護理質量的效果觀察[J].解放軍護理雜誌,2013,30(1):54-57.

[3]餘作瓊,陽曉晴.危機式護理管理理論在產科安全管理中的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15,29(8B):3214-3217.

[4]劉淑萍,段少宇,孫柳曼,等.危機管理在口腔門診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導報,2013(20):143-148.

[5]孟曉傑,郝君華.急診護理路徑與傳統護理對急性心肌梗死搶救效果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誌,2015,24(5):557-559.

[6]趙樹娟,孫曄,張華.PDCA在急診護理安全管理屏障構建中的作用[J].護理學報,2014,21(5):17-19.

[7]戚妙芬,周穎.護理風險管理在急診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實施效果評價[J].護士進修雜誌,2014,29(3):223-224.

[8]錢瓊.全程護理在急診危重患者搶救中的應用效果探討[J].護士進修雜誌,2013,28(15):1433-1434.

[9]許新華.急診護理路徑對急性心肌梗死搶救效果的影響[J].實用臨牀醫藥雜誌,2013,17(18):40-41.

[10]王碧華,蔡冬梅.危機管理與中醫護理在預防神經外科住院患者跌倒/墜牀中應用[J].環球中醫藥,2014,7(S1):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