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藝術的文化自覺論文

學識都 人氣:2.11W

1公共藝術的文化責任

公共藝術的文化自覺論文

公共藝術是作爲人類審美活動的產物,要能夠體現一定的形式美的原則和功能。例如:1979年9月落成的,由張仃先生主持的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大型工筆重彩壁畫《哪吒鬧海》和袁運甫先生創作的《潑水節》大型壁畫羣,標誌着一個思想解放運動和文藝創作人文精神新時代的到來,是公共藝術感應社會脈搏並影響時代進程的一次集中體現。藝術家在面對國家波瀾壯闊的社會革命和變遷背景下,用公共藝術的表現形式,展示了一個國家新文化時代的復甦,激活了文化的社會功能,發揮着獨特的社會作用。體現了一批藝術工作者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融合、民族文化與西方文化的融合以及大衆文化與精英文化的融合的文化自覺意識。改革開放後,公共藝術創作逐漸展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公共文化內涵。反映了中國文化尋求開放,努力探索創新,逐漸確立本土文化特色,增強自信,加強文化主體意識的進程。隨着國家的迅速發展,社會環境的改變,藝術與生活、與大衆的關係也日漸緊密起來,公共藝術得到了空前的發展。例如:2000年上海大學美術學院爲“東方綠舟”創作的大型公共藝術作品。在表現形式上,“東方綠舟”公共藝術創作更注重環境、建築與城市化生活的緊密聯繫。無論從表現手段到製造工藝,都呈現出多樣化、豐富性和產業化的趨勢。也體現了上海作爲代表中國經濟、文化、科技“領航”城市,爲了落實科教興國戰略和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的一次全新的探索,爲城市文化建設和青少年教育發展模式進行了積極的開拓和創新。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公共藝術發展,反映了中國文化尋求開放,努力探索創新,遵循“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基本文化秩序。逐漸確立本土文化特色,增強自信,加強文化主體意識的進程。

2公共藝術的城市文化建設

當今的公共藝術活動,應該建立一個體系。要以文化藝術的角度來敘述中國人對現代社會的認識,應該提高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自信,從而在公共藝術創作中自由體現出對文化的自覺。始於2006年的上海“現場張江”大型公共藝術活動,目的在於以張江高科技園區作爲公共藝術的現場,將公共藝術的概念融入城市公共空間的建設,致力於開展都市公共藝術爲特色的文化藝術活動,提升城市人文環境品位,打造城市區域特色文化。2006年“城市進行式現場張江”活動選取的是城市發展的課題,集結中國兩岸四地(內地、港、澳、臺)當代文化界跨學科領域多股重要力量,共同撰寫藝術與科學間有意味的對話。2007年以“詩意的停流”爲主題的公共藝術活動則十分注重藝術作品的“實用性”、材料的“永久性”和參與藝術家的“國際性”。2008年“現場張江”的主題爲“懸浮特快”,不僅與上海雙年展的主題“快城快客”相銜接,還與上海世博會主題“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相呼應,更體現出當地高科技園區在城市化進程中的一種對於人的生存和“人的城市化”雙重的深切關懷。其指導思想是“立足張江、表現上海、宣傳中國”和“服務社區、營建家園、塑造城市”。作爲城市文化建設內容之一的公共藝術已經成爲當代城市文化的重要載體、一種十分重要的當代文化現象,代表了藝術與城市、藝術與公衆、藝術與社會等關係的'一種新的取向。爲了提高整個社會的文化氛圍,促進社區與公衆之間的交流,作爲中間人的城市管理機構有責任有義務加強公共藝術的宣傳,在社區、公衆、藝術家之間進行組織、斡旋、調和。特別是公共機構更應爲公衆與藝術家創造有利的條件,否則,公共藝術就不稱其爲公共藝術,藝術也就發揮不了它對公衆應有的作用。藝術與文化從來都是整個社會完整系統的一部分,從不孤立存在於社會系統之外。因此,現代公共藝術的運作機制必須服從經濟規律、市場規律。信息時代,純藝術與純設計越來越體現出一種融合的趨勢,即設計藝術化、藝術設計化,學科交叉所形成的中國公共藝術的發展正是這種趨勢的集中體現。首先,改革開放促進了經濟的發展,也極大地促進了城市的發展,這就爲在提升公共空間藝術、文化品位創造了必要的物質條件。其次,國民文化教育水平與民主意識的不斷提升,也使得廣大人民羣衆對城市公共空間的藝術功能和文化需求得到提高。

3結語

在當今世界,文化藝術的發展越來越被看作是一項提高國民素質和國家形象的長久國策。重視和推動公共藝術事業的進展日益與社會發展和精神文明建設緊密相關。中國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必然帶動城市人文環境建設的投入力度。隨着人知識的不斷增長和自我認識意識的提升,文化交流和碰撞的頻率加大,文化作用和效果的凸顯。隨着個體文化自覺的不斷髮展,一個國家才能逐步形成民族的文化自覺。美國、日本和歐洲發達國家等憑藉其強大的經濟實力和科技實力,大力實施文化擴張戰略,文化輸出已成爲其輸出價值觀、意識形態和影響力的重要手段。我國能否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不僅取決於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和國防實力,也取決於文化實力。爲了實現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奮鬥目標,就離不開以高度的文化自覺推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的過程。公共藝術的發展亦是如此。

本文作者:蔡建軍

工作單位:上海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