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非計算機專業的《計算機網絡》課程理論教學探索

學識都 人氣:3.04W

論文關鍵詞非專業 計算機網路 教學探索

探析非計算機專業的《計算機網絡》課程理論教學探索

論文摘要針對非計算機專業的《》課程的理論教學問題,根據團隊講授該課程的體會,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及考覈方式等多方面進行了探索,以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應用所學知識的能力。
  
  隨着和信息技術的發展,計算機網絡成爲當今世界發展迅速,且成爲普及程度最高的技術之一。而《計算機網絡》課程是一門融計算機技術和技術爲一體的綜合性交叉課程,所涉及的概念不僅有計算機技術方面的,而且還包含通信技術方面,其理論複雜。計算機網絡又是一門實用技術,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新的技術和標準不斷問世,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時能反映出最新技術的發展動態。在這種形勢下,《計算機網絡》不再僅是計算機相關專業學生必修的核心課程。目前,在很多高校裏,《計算機網絡》已成爲各專業學生的課程。在新的形勢下,如何準確定位《計算機網絡》課程的教學目標並擬定相應的教學模式,使《計算機網絡》課程真正起到普及網絡知識、培養學生網絡操作能力、提升學生信息化應用水平的作用,成爲高校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爲目標,對非計算機專業的《計算機網絡》理論課程的內容設置、教學方法(手段)及考覈體系等進行探索。通過理論課程教學探索, 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鍛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一、教學內容設置
  《計算機網絡》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 對理論和實踐聯繫的要求很高,但是該課程學時少、內容多、重點和難點多, 學生普遍反映比較難學。對於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他們沒有學習《計算機網絡》的先導課程,理論基礎知識薄弱,但非計算機專業開設這門課程的目的是爲了瞭解掌握計算機網絡的基本知識,在今後的學習和生活中會使用網絡,在必要時可以進行簡單的網絡維護等。同時使學生了解計算機網絡的最新發展趨勢,激發學生對計算機網絡技術的興趣,爲後續課程學習打下基礎。根據教學大綱,《計算機網絡》課程的教學內容可分爲:第一部分,計算機網絡基本概念;第二部分,計算機網絡層基本知識;第三部分,數據鏈路層次;第四部分,網絡層;第五部分,層;第六部分,應用層;第七部分,計算機網絡安全。各非計算機專業可結合本專業特點進行相關內容的補充和調整。整個課程的學習重點放在基本的概念和方法的掌握與理解上,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
  教學內容體系確定後,採用什麼樣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是非常重要的。採用有效的教學方法並結合先進的教學手段,不僅有利於培養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動性,而且有利於培養學生獨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現以教爲中心到以學爲中心的轉變,突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從而獲得好的教學效果。
  《計算機網絡》課程內容非常豐富, 抽象難懂的理論和概念非常多,而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本身掌握計算機相關知識的背景知識較少,從而在理解其抽象概念和原理時常常會遇到很大困難。爲了強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及掌握,我們採用“實例化教學”方法,主要針對課程的重點和難點內容,通過適當的方式把抽象的內容具體化。因此採用“實例化教學”的教學活動不再是簡單的“理論+實踐”模式,該模式中的實例起到一個理論聯繫實踐的作用:(1) 實例將理論具體化、形象化,以幫助學生掌握與理解;(2) 實例又能夠對實踐起一個性和解釋性的作用。學生課堂實踐和課後自主學習的時候,直接參照的是已經具體化的實例,而不是枯燥的知識點;另外,從認知的角度來看,“實例化教學”也有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其在學習中得到樂趣和成就感,加大學習的內驅力。同時,對於新的網絡技術和方法,則採用啓發式與討論式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自己發現問題,通過研究性學習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激勵學生思考問題,進而培養學生研究能力和技術創新應用的能力。
  在教學手段方面,由於《計算機網絡》課程內容非常豐富, 抽象難懂的理論和概念非常多,如果僅通過傳統的黑板板書進行教學,課堂內容有限,且效率較低,同時對於有些概念的解釋不形象直觀。多媒體課件具有形象直觀、信息量大等特點,因此採用多媒體課件能有效地提高授課效率及其效果。但多媒體課件的'教學方法進度較快,給學生留下的印象不深,同時由於內容是事先製作好的,不能根據課堂實際情況隨時調整,缺少與學生的實時互動交流。傳統板書教學由於進度較慢,學生比較容易隨着教師的講解進入狀態,教師也可以根據課堂實際情況隨時調整教學內容,並且對使用課件無法講清的問題,可以結合板書進行進一步的講解。基於《計算機網絡》課程的特點,在教學手段上以多媒體教學爲主,傳統黑板板書爲輔,同時對於課程中涉及到的複雜協議的工作原理、數據流等較爲抽象的概念,採用Flash動畫、仿真軟件進行演示,使得學生可以更直觀解教學內容,激發學習興趣。
  三、考覈方式的改革
  爲了客觀地評價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改革考覈方式十分必要。傳統的考覈方式僅僅考覈了學生對知識的記憶情況,而沒有考覈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爲了更好地檢查學生學習《計算機網絡》理論課程的效果,將課程考試融入到整個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中,最終成績採用平時成績和期末考試成績相結合的計分辦法。平時成績主要是根據學生課堂提問題、回答問題、作業以及專題學習報告等情況,由主講教師實時打分登記。對於期末考試成績好的而平時成績差的學生,不應給予好評,因爲他們僅僅記住了知識而沒有掌握應用知識。通過這種考覈方法,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鼓勵學生個性發展,爲知識和應用創新創造了條件。
  四、結束語
  教學改革是一個不斷探索、與創新的過程,要實現《計算機網絡》課程理論教學的全面深入的改革,還有待與同仁一道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 朱利明,王明裴. 關於高校《計算機網絡》課程改革的探討[J]. 甘肅科技,2010,26(8):129,168-169.
  [2] 李毅成. 非計算機專業的《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思考[J]. 科普,2010,(5):63-64.
  [3] 王歡,李鑫. 非計算機專業的“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改革探析[J]. 呂梁教育學院學報,2010,27(1):1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