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理教學中實施STS教育的途徑

學識都 人氣:4.18K
在物理教學中實施STS教育的途徑
摘要:STS教育即是科學與技術、社會相結合的教育。本文結合筆者的教學實踐,闡述了STS教育的內涵、內容以及STS教育的實施途徑。
關鍵詞:物理教學;STS教育;重要性;教學內容;實施途徑;教學體會
        當今世界,物理學在更深的層次和更廣闊的領域內擴展了人類對自然界的認識,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完善、空間技術的發展,使社會生產和人類生活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STS”是科學、技術、社會的英文的縮寫,STS教育強調在教學中將學科理論與當前的科學技術和社會生產及社會生活緊密聯繫起來,以促進物理學科的教學改革。
        一、在物理教學中實施STS教育的重要性
        當我們的同學進入八年級學習階段時,將學習一門全新的課程——《物理》,課本開篇是《至同學們》,向學生介紹了課文內容是由科學探究與活動、金鑰匙、信息瀏覽、STS、自我評價與作業、課外活動等專欄構成的。介紹STS時,課文中講到“科學技術使我們的生活和社會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也帶來了環境污染等新的問題,請關注STS,這裏將向你介紹科學、技術與社會發展的相互關係,介紹最新的科技成果,引導你關注科學與科技方面的一些熱點問題,使你在思考科學、技術與社會發展問題時走向成熟。這就說明了在物理教學中進行STS教育的目標是不僅要使學生掌握物理學的基本知識和技能,而且要使學生懂得這些知識的實用價值和社會價值,懂得在社會中如何應用這些知識造福人類;要培養學生的科學意識、技術意識、社會意識,使新一代的公民能夠形成關於科學技術與人類福利及社會發展相統一的價值觀,並由他們推動科學、技術與社會的文明進步。由此可知,STS教育不僅是科學、技術應用到社會的教育,更加要把它提升爲培養學生高尚品德的德育內容來實施。
        傳統的教學思路和方式造成了這樣一種現狀:教師以講演爲主,充當主角;學生以記練爲主,充當配角。學生在課堂中所學的知識大多與生活實際相脫離。導致學習上缺乏主動性和創造精神;教師在教學中一味追求升學率,強化了學生應試“技能”的培養,而忽視了對他們走入社會所需的各種技能的培養。實施STS教育,使學生在獲得物理基礎知識的同時,能初步領會科學研究的思維和方法,並能運用所學的知識參與對生活和生產技術的研究、決策與改進,從而實現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順利轉軌,並將新課程改革引向縱深。
        二、選擇及組織STS教育的教學內容
        根據筆者多年的教學實踐,他認爲STS教育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現代物理科學技術的新發展、新成果、新成就。如:新型電池、超導體、激光、現代航空航天技術、現代信息技術等。    
        2.與工農業生產密切相關的知識和技能。如:太陽能的綜合利用、浮力與深海潛探、打撈沉船、低溫的獲得及其在醫學上的應用等。
        3.與個人家庭生活密切相關的知識和技能。如:製冷設備、安全用電、改造家庭爐竈、提高燃料的利用率、安裝照明電路、修理各種家用電器、自制各種實驗儀器等。
        4.一些重大社會問題。如:環境保護、噪聲污染等。
        對於STS教育的教學內容,課本上除了有專門設置的STS欄目內容外,在其他欄目中也大量穿插着STS教育的文字和圖片。如: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一節課《希望你喜愛物理》就插有2005年世界物理年的徽標、上海浦東之夜照片、大亞灣核電站圖片、美國在2004年1月4日和1月25日發射的“勇氣號”和“機遇號”火星探測器的圖片及文字介紹、我國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升空圖片等。另外還可以在教學參考書上及互聯網上搜尋到大量的有教學價值的STS教育內容。
        三、實施STS教育的途徑
        1.立足課本,在課堂教學中滲透
        九年義務教育物理新課程標準中明確規定初中物理教學的目的:應引導學生了解物理知識對提高人民生活、促進科學技術發展及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的重要作用。新教材的編寫充分體現了這一指導思想。如《內能與熱機》一章中,通過大量的知趣並茂的插圖和相關的閱讀材料,結合熱機這與生活緊密相關的事物和環境保護這一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展開“內能的利用”知識的學習和探討,瞭解其中的原理和規律,對學生將來參加工農業生產有着實際意義。在課堂教學中,應以課本爲主,但又不囿於課本。教師在課堂中還可向學生介紹有關衛星發射、磁懸浮列車、磁卡、超導體等高科技成就,講解有關噪音污染、能源開發與利用、電的輸送、節能等社會話題,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2.走出校門,注重理論聯繫實際
        新課程標準中關於教學目的的規定中,知識與它的應用關係列爲同等重要的地位,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理論聯繫實際,注重知識的實用性教育。爲此,筆者採用了以下的做法: 
        (1)收集與整理。要求學生按章節的物理知識和規律考察身邊相應的`物理現象和事物,並由專題小組收集整理,與知識過關同步進行。
        (2)參觀與學習。結合本地實際,將學生帶出校門,進行實地考察,也是改進教學行之有效的好方法。比如:筆者在講“連通器”時帶學生參觀學校熱水房的鍋爐水位計;講到《力和機械》帶學生參觀校外建築工地的吊塔吊車,參觀附近中職學校的校辦工廠車間。讓學生在參觀學習過程中瞭解各種簡單機械的組合運用和有關原理。       (3)調查與研究。有些知識規律,在課堂上反覆講、多次練,其效果不如學生在實踐中認識的效果好。比如電學中關於“路燈、小彩燈”的知識,學生在實際調查研究後,對它們的聯接方式和工作情況有了較爲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