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製造企業生產現場安全管理的缺陷分析

學識都 人氣:1.93W

制定應急預案則是提高應對風險和防範事故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以下是小編蒐集整理的一篇探究機械製造企業生產現場安全管理問題的論文範文,歡迎閱讀參考。

機械製造企業生產現場安全管理的缺陷分析

 引言

我們知道航母作爲飛機的海上起降平臺,其甲板無疑是最繁忙的地帶,在飛機轟鳴的巨大噪聲當中,如何去辨別人員的分工?如何組織飛機起降?據軍事專家介紹:分工靠“顏色”,即甲板上的人員必須按職責任務穿戴指定顏色的服裝或佩戴不同顏色的頭盔或穿着特殊記號加以區分;作業靠“手勢”,即通過作業人員不同的手勢,向各戰位人員傳達狀態或指令,以保證飛機的順利起降,其信息傳答的準確、簡明、快捷無疑給我們企業在安全生產管理中帶來啓示。目前,一些企業安全生產管理還停留在應付檢查抓安全、處理事故抓安全、宣傳聲勢抓安全上,形式主義較多。實際上,許多事故的發生主要是管理上的缺陷或處置不當造成的,最主要表現在無有效性和實用性。

1結果與討論

1.1制度管理缺陷

許多企業安全制度較齊全,也說了很多很細,卻放在文件夾中或電腦裏,有的密密麻麻滿滿的貼在牆上,不知所云,沒人看,也無人看懂。員工,尤其是一線員工主要任務是使用設備進行生產,程序太複雜,條條框框太多,員工做不到,也不會去做,反而會增加員工無謂的負擔和管理的難度。

1.2現場管理缺陷

現有不少企業在推行“6S”現場管理,即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安全。但真正做的好的或能堅持做下去、有成效的沒有幾家,有的企業開始轟轟烈烈,到最後是虎頭蛇尾。許多中小型企業作業場地雜亂---成品、半成品、無關物品隨意堆放,通道不暢,照明光線不良,通風不良,煙霧塵瀰漫視物不清,一些看不到的地方更是常年無人問津。

1.3設備管理缺陷

由於通信和互聯網的快捷,使企業的`客戶訂單量越來越大,交貨速度要求越來越快。爲了抓住訂單,一線生產車間不得不24小時連軸轉,許多設備設施在非正常狀態下運行。有的企業人認爲:設備沒壞不管它,壞了再修。在這種不當的觀念下,有的設備設施長期缺乏保養,髒污鏽蝕,有的除了開關外無處敢碰。還有許多設備設施在調整或維修時,操作工或維修工爲圖方便、省事將安全附件拆除,調整或維修後又不恢復,久而久之造成安全附件缺失,降低了設備設施的安全性能,“湊合用”也成了一些企業的常用語。

1.4應急管理缺陷

應急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制定應急預案則是提高應對風險和防範事故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但多數企業爲了應付上級檢查或要求,“激揚文字”幾十條能用的沒幾條,而且編了就放在抽屈裏,不培訓、不演練、不放置現場。有的企業員工根本不知道有應急預案一事,即便知道也不清楚裏面說了些什麼,以至於員工不知道在特種或危險作業時採取什麼安全措施、交叉作業該如何防範危險發生、危化品如何按理化性質分開處置、特種設備如何檢查安全裝置、應急器材如何使用等等,使得現場處置與應急預案形成“兩張皮”.

1.5監督管理缺陷

有的企業把安全當成負擔,對安全部門不給予充分的重視和扶持。有的甚至把安全部門當成安置部門,安全部門如同虛設根本形成不了威懾作用,即便是有安全專業水平的安全管理人員到基層單位或車間也很難推動工作,被檢查單位或車間認爲你找他“茬”,給他難看。

在一些國企包括較規範的企業,安全檢查或安全內外審覈多半是“走過場”流於形式,你說你的,我幹我的,隱患整改不徹底、不到位或在紙上進行“整改”從而演化成一種填字遊戲。

2結論

據統計,人的行動的60%是從“視覺”的感知開始的,而我們每天高達90%的行爲是出自習慣的支配。通過“三化”即色彩視覺化、被遮隱的地方透明化、正常與異常定量化將“正常狀態”預計標示,讓應該管理、控制的項目衆人皆知,再通過演練工具使問題“暴露化”,改進後形成習慣;一旦有異常或問題發生,人們便能通過眼睛觀察到,並習慣地快速準確地進行處置。因此,在企業安全生產管理中,強調各種管理狀態、管理方法清楚明瞭,達到“一目瞭然”,讓員工易於遵守、容易理解和接受,並“習慣性”的執行是完成各項工作的重要之所在,也是減少或消除事故隱患的基礎。

當然,在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雖然還不可能完全杜絕事故的發生,但只要我們在思想上給予了足夠的重視,預防措施有力,方法得當有效,監督管理到位,就能降低安全風險,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和減少的,就如同人們打太極拳一樣只有做到心、技、體三者合一,堅持不懈,才能祛病強身。安全是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永恆的主題,塑造安全型企業是員工最大的福利,也是企業最大的效益。

【參考文獻】

[1]中國安全生產協會註冊安全工程師工作委員會,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組織編寫。安全生產管理知識、安全生產法及相關法律知識[M].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11.

[2]中國機械工業安全衛生協會,編。機械製造企業安全質量標準化工作指南[M].中國林業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