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應“做”出怎樣一張臉?

學識都 人氣:6.14K

面試應做出怎樣一張臉?這個在面試的時候也影響到了面試的結果。

面試應“做”出怎樣一張臉?

俗話說:隔行如隔山。找工作面試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大學生們幾乎沒經過社會的指導,卻要讓他們滿足公司定下的要求才能被錄取,這本身就有點高估大學了吧?

這些要求中有硬性的條件,比如學歷、技能、語言等等。這些東西大學都能給,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僅把這些當作一塊敲門磚,轉而追求一些軟性的東西。這個範圍可就廣泛了。從長相到性格、才藝到禮儀,總之一句話:抓住面試官的心是最終目的。

公司面試這東西,對學生們來講就像個謎一樣。每個公司標準不同自不必說,面試失敗後不會有人告訴你原因是什麼,這個最讓人不安。於是很多學生只能追求完美,只有將自己變得無可挑剔,被錄取的機率纔會高。

於是,社會上出現了很多講面試禮儀的書籍。怎麼穿着、如何化妝、怎樣說話、怎麼笑應有盡有。就連個人面試應怎樣和麪試官聊天、集團面試如何在團體中突出自己等,也是有標準答案的。正因爲如此,在日本公司的入社儀式上放眼望去,感覺每個人怎麼這麼像呢!

現在經濟不景氣,工作不好找。統計稱,日本應屆畢業生在學時的內定率只有不到60%。很多學生爲了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從大三下半學期開始就每天四處奔波。填寫網絡申請、參加宣講會、一次面試、二次面試……據一家公司的經營者說:這也是一種鍛鍊。

沒錯,學生們就是這麼被鍛煉出一張全球通的臉。在日本,對好青年的標準大致如下:說話聲音洪亮(代表有幹勁)、動作敏捷(代表思維活躍)、注重禮儀(代表謙虛的性格)等等。現在不少很創新的公司喜歡多搞點集團面試,看看誰才具備帶領團隊的氣質。

可以看出,這些都是很重要的標準,也許是一個人未來快速成長的必須條件。也是日本社會對每一個個體的要求。但是過分重視這些,甚至面試官僅憑這些判斷學生就不是很準確了。有研究表明,人對人印象的好壞,70%都取決於第一次見面。因此,日本社會上甚至出現了很多學習塾,專門教授這種標準的面試法,很受歡迎。

日本社會的`標準爲什麼是這樣的呢?有一種說法是,阿爾伯特?梅拉賓是美國的心理學家。他通過實驗證明人與人面對面交流時,感情信息的傳遞中55%是依靠肢體語言、38%依靠語音語調、只有7%纔是人真正說出話的內容。

然而社會大衆在流傳這個法則時,卻把感情信息這個最重要的條件給省略了,直接變成了信息的傳遞。法則是好法則,就是被越傳越走形。

我特意去研究過這個法則。阿爾伯特?梅拉賓在自己的私人網站上寫得很清楚,這個法則僅限於人與人之間感情的交流傳遞範圍,而且得出這個結果有很多條件的制約。這個法則曾經紅遍日本,經過各種版本的解釋終於變化成社會標準。可怕的是,現在這種標準已經在中國蔓延開來。

不管源頭是哪裏,又是如何演變至今,甚至現在這些標準是好是壞,也許已經沒有追究的意義。學生們想在日本社會找到工作,不這麼改變自己是絕對不行的。做出這麼一張臉,給人一個標準社會人的印象,也許是面試取勝的關鍵。

TAGS:面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