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國學:一份人力分析報告 逆轉李斯職場困局

學識都 人氣:1.28W
趣味國學:一份人力分析報告 逆轉李斯職場困局
史上
  公元前237年,一個叫李斯的北漂族,在秦國驪邑的某家旅店裏,正焦灼地構思着一份人力資源分析報告。
  李斯,楚國窮小子,赤手空拳來咸陽發展,好不容易坐上長史位置,進入天下最大公司的高級管理層,年薪達一千石,卻一夕間被定性爲“臥底”,轉眼掃地出門。還有一幫像他這樣的小子,也面臨同樣的處置。
  這份報告不簡單,保全了李斯和“李斯們”的位置;成全了秦國的功業。它名爲《諫逐客書》,千萬別以爲靠幾個巧妙的比喻,幾個排比就能改變一家大公司的決策,解讀古典名著,過分強調文學元素是會誤事的,我們且模擬兩千多年前的人事氣氛,從人力資源的角度分析這份報告。
  報告書背景:嬴政遭受親情打擊外來人才遭遇信任危機公元前237年的秦國,正面臨針對外來人才的信任危機。這種危機的最高源頭,是當時22歲的秦王嬴政,而在嬴政的背後,是一大圈秦國的宗室大臣。
  受鄭國事件牽連
  此次信任危機的近期誘因是鄭國渠事件,弱小的韓爲了分散秦國的軍事壓力,給秦國送來一個水利工程師鄭國,企圖以興修水利的方式消耗大哥的能量,換取自己的安全空間。誰曾想這個詭計被識破了,因爲這位外來水利工程師的緣由,導致整個秦國的外來人士都處於被懷疑的地步。
  而其核心誘因是經理人呂不韋的垮臺。呂不韋雖然混到了國相和仲父的地步,但在秦國宗室大臣的眼中,仍然是一個外籍人士,乃至是圈外人士,甚至嬴政也這麼認爲,他寫給呂不韋的一封信透露了這種排斥心態:你老呂跟我嬴政沒有任何血緣關係,有什麼資格做我的仲父“君何親於秦,號稱仲父?”哎,有沒有血緣關係,兩千年以來人們都知道,就你嬴政不知道,或者說故意不知道。
  總之,經理人呂不韋的垮臺,導致信任危機波及到了整個外來員工圈子。當然,來自各大諸侯國的員工們,大家也要想開一點,就在那一年,嬴政這小子連自己的親生老孃都掃地出門,一輛破車趕到了雍這個地方,何況你們這些毫無關係的來自其他諸侯國的員工。老闆粗魯趕人,夾雜着很濃的個人情緒。
  而這次信任危機更遠的誘因,要追溯到兩百多年前的秦孝公時代,那時的優秀經理人商鞅也是因爲不能取得秦宗室大臣的信任,儘管業績驕人,甚至將秦塑造爲天下最強大的`公司,也避免不了失敗的命運。
  所以,嬴政那句“君何親於秦”不是他一個人說出來的,而是兩百年以來的秦國宗室貴族集體說出來的。
  李斯欲改變局面
  連呂不韋都受到“何親於秦”的質問,李斯就隔得更遠了,因此肯定處於被驅逐的地位。某一個晚上,在驪邑車站旁邊的一家小旅店裏,已打好車票的李斯同學,想着自己好不容易到手的年薪一千石的待遇就這麼打水漂了,他心裏能不添堵嗎?於是思前想後,打了一份報告,想改變他自己的命運,也改變“李斯們”的命運。
  報告書祕訣:
  想要公司回心轉意先滅掉公司的底氣
  李斯沒有哀求公司看在他多年打拼的份上,保住他的飯碗,李斯的思維倒是往相反方向走:你們秦公司不是很牛嗎?對我這樣的傑出人才說開除就開除,我倒是要揭一揭你們的老底,看貴公司到底有多大能耐。
  李斯說,貴公司最早的光輝業績是在秦穆公時代創下的,當時兼併了二十家諸侯公司,“並國二十”,確實牛啊。但這是貴公司的本土人才創造的嗎?非也。老闆秦穆公手下有四大業務骨幹:百里奚、蹇叔、丕豹和公孫支,不好意思,沒有一個是秦公司原產的。
  李斯又說,貴公司真正強大起來是因爲重用了戰國最佳經理人商鞅,他讓貴公司一直保持天下第一強的地位“至今治強”,商鞅是何方神聖?不好意思,他老人家是衛國人,而且還是魏國的政治實習生。
  對秦國一層層揭底
  再說近的吧。貴公司運用“連橫”戰略,拆散了六大競爭對手的聯盟,這是公關經理人張儀的功勞。張儀是哪裏產的?不好意思,這哥們是魏國人。
  說一說更近的,貴公司最近挫敗了穰侯等輩攫取公司最高權力的企圖,強化了貴公司的核心領導力,這是范雎的功勞。范雎是貴公司本土人才嗎?不好意思,範大哥是魏國人。
  以上全是外籍員工的創意和點子,也全是外籍員工的執行力所致,把他們排除掉,貴公司的業績幾乎是零。
  李斯同學把秦公司在人力資源上的老底全部揭穿了,這還不夠,又進一步揭:貴公司最愛的奢侈品,例如崑山玉、隨侯珠、太何之劍和纖離寶馬,你們摸着良心問問,有哪一樣是貴公司產的?不好意思,沒一樣是貴公司原產的“此數寶者,秦不生一焉”。
  時裝音樂從齊鄭進口
  說說你們的時裝和娛樂業吧。你們的潮男潮女最喜歡的時裝“阿縞之衣”,都是從齊國東阿進口的。要說娛樂,你們就更沒面子了,貴公司的美女基本拿不出手(這說話有點過分,秦國應該不缺美女吧),還得從趙國輸入;流行音樂,得從鄭國引入,至於音樂,無非就是敲着罈罈罐罐,嗚嗚哇哇吼一陣“而歌呼嗚嗚,快耳目者”。
  李斯這份報告的高明之處在於,用了無情的排除法,從人力資源到奢侈品消費、時裝消費乃至娛樂業,對秦國一層層地揭底,最後告訴秦國一個殘酷的現實:貴公司要是沒有我們這些外來人才的打理,你們什麼都不是。這比單純的哀求懇求有效多了。
  當然,這話也說得太狠了,秦公司本土人才和物產乃至文化,應該沒有李斯說的那樣不堪,天下七國,各有各的長處,不過,將心比心,年薪一千石的待遇說沒就沒了,你說話的口氣能不狠嗎?而且,這份報告既然是要突出外來謀士的重要性,就得弱化本土的元素,這是李斯刻意爲之。
  一份人力資源報告,不是年終總結,不能講究面面俱到,而爲了達到戰略目的,要弱化某些因素,突出某些因素。
  報告書外圍力量:
  奇蹟不是李斯一個人促成的
  報告到了嬴政手裏,引起重視,公司馬上派人去驪邑車站將李斯截了回來,讓其重新回到秦公司管理層,並委以重任,年薪翻了好幾番。
  不過,李斯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當時的外來水利工程師鄭國就起到了關鍵作用。
  鄭國坦承了自己的間諜身份,然後做了一個投入產出的分析:修水渠確實會消耗貴公司的實力,但是修好之後,帶來的經濟效益卻遠遠超出消耗。
  秦公司在權衡利弊後,決定修水渠,秦公司的實力也強大到了足以支撐和消化一項大型水利工程的程度。韓嚴重低估了秦投入巨大水利工程的能力。
  李斯也是幫出來的
  就在嬴政派人從驪邑車站截回李斯的那一年,也親自駕着馬車從雍接回了他的老孃趙姬。
  因爲有謀士茅焦也是從吸收人才這個角度敲打了一下手執長劍,口吐白沫的嬴政:你這樣過分,六國的人才誰還會給你效力?嬴政的非理性衝動,被及時喝止。
  最後一項,李斯的報告書能暢通無阻地送到嬴政手裏,離不開秦公司暢通無阻的意見反饋渠道。
  公元前237年的秦,其人力資源結構正面臨一個危險的轉變,而這個轉變之所以被扭轉,得感謝李斯的《諫逐客書》,而李斯得感謝水利工程師鄭國,得感謝謀士茅焦,得感謝秦國暢通的意見反映渠道,缺少任何一項都不行。
  有時候,一項奇蹟的發生,不一定是事件主人公一個人創造出來的,而是大家幫出來的,秦帝國一代名相李斯也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