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小心遭遇“南郭先生”

學識都 人氣:2.27W

嚴峻的就業形勢,工作、學習壓力讓人不得不時時上緊發條,抓緊時間充電的人連節假日甚至週末都利用上了。而眼下IT培訓、管理培訓、英語培訓、技能培訓、各類考試培訓等數不勝數,有的人在面對許多培訓機構和培訓內容時甚至出現了“選擇障礙”,這讓許多急於充電的消費者頭痛不已,也有消費者打進本報熱線,向記者反映他們在參加培訓時遇到的陷阱以及沒有達到預期效果的種種懊惱。爲此,記者諮詢了相關人士,特爲你揭開培訓“迷霧”,繞過培訓“黑洞”。
  小心落入“培訓陷阱”

培訓小心遭遇“南郭先生”

有的消費者反映,自己參加培訓是衝着某個名師去的,可到頭來培訓結束連名師的面都沒見到。業內人士指出:目前有的培訓公司存在“包裝過度”現象,首先是虛誇實力,諸如“最具講師實力”、“精英講師”、“行業頂尖”、“地區一流”等,而實際上聘請的講師往往沒有吹噓的那麼好,有的甚至根本不具備資格。

專家建議:選擇培訓機構,最好選擇正規且有知名度的專業培訓機構。其次,可以瞭解自己要參加的培訓機構是否具備相關培訓資質,培訓講師是否名副其實。遇到培訓機構在報名時承諾“保證考取證書”、“保證就業”等要謹慎,因爲最後他們很可能會推說是因爲學員基礎太差、沒有通過基礎考試,因此不能保證考證和就業。至於“報名返現金”甚至“費用全免”,就要更加謹慎。

收取費用“兩面三刀”

有的培訓機構在價格方面表現出“兩面三刀”,報名時說收多少學費,甚至免費,待“請君入甕”之後就換了說法,從學費到雜費收取其他費用,或收取較低的學費,又用高額書費、雜費來“宰”你。專家指出:有的培訓機構等學員交了錢後,就開始出現學時縮水等問題,找各種理由縮短課時,少則一二節,多則十幾節,消費者花了錢,卻得不到預期的教育效果。在書店幾十元錢可以買到的書,到了培訓班上卻要花幾千塊錢,甚至所謂的內部教材都要付出高於成本幾十倍的書費。專家建議,遇到類似問題可以向消協或是主管部門反映。

謹防培訓機構突然“蒸發”

有的.培訓機構租一個會議室搞一場培訓,沒有固定的培訓地點,課講完了就走人,學員遇到什麼問題要請教,“老師”已不知去向。這還不算,有的培訓機構上了半個學期就蒸發了,學員們再也找不到它。據有關人士介紹,目前不少培訓機構的老師以僱傭關係居多,真正屬於機構內部的師資少之又少。專家建議,消費者要特別留意那些沒有固定培訓地點的培訓班,應該對培訓機構做個調查瞭解,做到心中有數再報名交費。

“文字遊戲”制定霸王條款

通常協議是很多培訓機構精心考慮的,一些培訓公司要求學員進入培訓班之前,就必須簽字承諾執行由他們單方面制定的條款,所有內容都是培訓公司的責任風險降低到零,而受訓者卻要承擔大部分責任。有的在“退款”的承諾前增加了條件,一些文字“迷霧”把收來的錢分成“報名費”、“培訓費”,讓你最後拿不到全額退款,有的則把口頭的“保證就業”換成了協議上的“推薦就業”。而一些培訓班在開班時間和地點上做文章,籤協議時沒有寫明培訓是第幾期、安排在什麼時間和地點,結果有的拖延開班甚至不開班,有的在市內報名,卻到偏遠的郊外上課,因爲缺乏協議依據,學員的投訴最終也難以解決。所以選擇培訓要問清相關培訓細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