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剛畢業怎麼找工作

學識都 人氣:2.81W

很多人不知道畢業之後,該如何去找工作去哪裏找工作找什麼樣的工作,很多人也苦惱爲什麼找不到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其實他們的問題關鍵出在對自己職業生涯的定位上。

大學剛畢業怎麼找工作

所有的大學生一樣,一畢業就陷入了極度不穩定的跳槽和選擇中,這些都和你自身的認識不足有關。尋找自我是建立在個人發展基礎上的,以個人爲中心是每個人職業生涯規劃的基礎,但如果不能與個人發展的平臺進行合理的、順暢的對接,就無從談到個人發展。尤其是畢業三年內的大學生,最容易犯一些類似錯誤:

 1、缺乏有效的自我定位

大學畢業生目前的工作投遞目標十分分散,並且盲目。職業生涯規劃的基礎設定幾乎沒有,對當下的收入、工作環境、福利等作爲第一參考對象的大有人在。所以你必須對自己有一個清晰的、全面的、客觀的認知,找準自己職業的起點,準確的踏上職業歷程!”

2、沒有保持歸零的心態

心態是目前畢業生面臨的巨大障礙,大學裏接觸的東西魚龍混雜,有的甚至缺乏正確的引導,過早的形成了錯誤的自我認知觀念,無法與社會及企業對接。過於理想化的對待工作,覺得自己很了不起的盲目自大,都影響着自己的就業心態。

3、道德品行敗壞

“入職一週,遲到了三次!”很多畢業大學生過於清高,小事不願意做,大事做不好。日常良好習慣的培養,對於新人來說是一大工作優勢。負責任、守時間、用心做事的心態與行爲,不但能讓自己快速進步,同時也能得到企業的充分認可。

4、缺乏勤奮的行動

企業最需要的,最不可或缺的人才就是那些勤奮的員工。一個具備勤奮能力的個人或團隊,戰鬥力是不可估量的。很多同學一進來,什麼東西都不懂,就喜歡對別人的事情指指點點,尤其是對前輩、老闆所做的事情經常做出武斷的判斷又提不出合理化的建議。這樣的人都是逐漸被企業所淘汰的。

5、對“無限付出”的精神嗤之以鼻

有時候時候,無條件的付出讓我們快速的成長,付出是工作用心的表現,以工作爲榮,以工作達成爲目標,能夠讓自我在工作崗位上獲取更多的收穫與提升機會。“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的”這句話的意義,不是在等待機會,而是全身心的投入的結果回報。而很多大學生受到了社會消極思想的污染,對這樣的話都近而遠之,進而也失去了更多的鍛鍊機會。

所以,我認爲只有把你自身的定位和心態調整好了,然後接着去尋找一份好的工作。如果你連以上5點都不能做到,那麼好工作更無從談起。你接二連三的換工作,換做是來了我的公司,我也會對你這樣不穩定因子抱着質疑的態度。“這個企業不行”、“不能這樣做市場”、“我們應該這樣做”、“我不想做這個工作”等言論出自衆多的新入職員工的日常言語中,企業自身發展是在不斷的修正中持續發展,這個每一個企業經營者日常解決的問題,但作爲員工,正確的認知觀念,執行公司安排的工作計劃等是員工工作的基礎。快速理解掌握,服從領導安排,合理提出建議等是員工正確的工作觀念,只有在工作的磨練中,才能發現自我的價值存在。所以當你調整好了自己的心態,在自己感興趣的職業中選擇一份自己勢必要發展爲強項的職業,然後一步步的走下去。記住,與人交往是非常正常的現象,如果你不學會與人交往,不學會去慢慢改變自己,那麼你就選擇在自己黑暗的深淵繼續沉淪下去吧。改變很痛苦,但不改變,你會更加痛苦,而且是一輩子的痛苦。把興趣變爲優勢,過去不等於未來,好好調整一下心態,把握現在,從明天開始,你又是一個嶄新的自己,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心態很重要

1、空杯的心態

要解釋空杯心態這個概念,我們先從一則小故事說起。從前有一個自我感覺良好的小和尚,聽說某座寺廟裏有一位佛法無邊的老方丈,便風塵僕僕地前去拜訪。老方丈的徒弟接待他時,他心高氣傲,話語和神態中都有所流露。老方丈得知情況後,沒有說什麼,而是十分恭敬地接待了他,還親手爲他沏茶。倒水時,杯子明明已經滿了,可老方丈還在不停地倒。小和尚不解地提醒道:“方丈,杯子已經滿了,您怎麼還往裏倒啊?”方丈附和着說:“是啊,既然都已經滿了,幹嘛還倒呢?”小和尚當時並不明白老方丈的用意,回去以後才悟出了其中的道理。這就是“空杯心態”的起源。

2、學習的心態

一個人要想成功,必須具備三個要素:學識、見識和膽識。有人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名師開悟。這話不管怎麼說,都強調了學習的重要性。當今社會,人人都想成功,大學生更不例外。其實,想成功,方法很簡單: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說到這裏,我們還想提醒正在找工作的大學生們,你到一個單位去面試,儘管沒有被錄用,你既不要心灰意冷,更不要對人家產生反感之情,要保持一個平和的心態,更要抱着一個學習的心態。“我雖然沒被錄用,但我通過今天的面試,學到了不少新東西。這對我下次面試會有用處的。”

3、積極的心態

在談到積極的心態之前,我們先說個成就大業的小木匠的事例。從前有3個年輕的木匠在一起學徒,其中A木匠想,我這一輩子只能幹木匠了,對付着幹算了;B木匠想,我用心學,將來當個好木匠,多掙些錢;C木匠想,我現在是學徒的,但以後一定要成爲優秀的藝術家。實際操作中,遇到帶結疤的木料,A不管好壞湊合用,B隨手換掉用好料,而C則把好料截下來用在傢俱的正面,把結疤精心雕刻成裝飾品貼在傢俱上。16年後,A和B還是木匠,只是手藝不同;而想成爲藝術家的C,卻成就了自己的大事業——紅星美凱龍家居集團。C叫車建新,是這家企業的董事長。他們三個人由於心態不同,行動也就出現了差異,最後的命運當然也就不同了。

4、付出的心態

專業上的付出。

職務上的付出。

時間上的付出。

學習上的付出。

精力上的付出。

感情上的付出。

總之,找工作的心態中,付出的心態很重要。它既可以看出一個人對工作的積極態度,又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思想境界。成功者認爲,工作不是爲了謀生纔去做的,而是要用生命去做的事。你想當一個成功者,就記住這句話吧。它會讓你受益一生的。

5、堅持的心態

世界上最可怕的敵人是誰?不是別人,正是我們自己。這個敵人在哪裏?在我們每個人的內心。一個人戰勝了自己的內心,就戰勝了一切。一個應聘者或者是剛入職者,對自己有信心,不僅會激勵自己,還會感染別人。一個職場人,要想人前顯貴,必須人後遭罪;吃得苦中苦,方爲人上人。一個哲人說過,成功者是受過大辱和遭過大難的人。我們認爲,一個職場人遭罪的過程,正是積累創業故事和人氣的過程。毛主席如果當年沒有“將革命進行到底”的大無畏氣概,只是站在天安門城樓上一聲高呼,反動派就都嚇跑了,那毛主席能成爲舉世公認的偉人嗎?大慶的王進喜,沒有“寧可少活20年,拼命拿下大油田”的豪言壯語,沒有冒嚴寒跳進冰水中用身體攪拌水泥的果敢行動,能稱爲“鐵人”嗎?誰遭受的磨難越多,誰的創業故事也越多,經驗就越豐富,事業、財富也會越做越大。

6、合作的心態

單打獨鬥的時代早已過去,合作共贏的時代已經來臨。小到家庭和單位,大到地區和國家,各行各業、各級組織都在談合作、搞合作,合作可謂當今世界的主旋律。俗話說,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

你來到一個單位面試,考官經常會問到你如下問題:你喜歡同哪種類型的人合作?你認爲哪種類型的人最難合作?舉一個你同別人合作成功的例子,並說一下你在其中的作用。談一談你與其他同事合作失敗的事情。這類問題是一定要問的,因爲沒有一個團隊歡迎單打獨鬥的員工,他們需要的是喜歡與他人溝通、合作的員工。而考官測試應聘者的,就是看你對合作重要性的.認識,看你對合作持什麼態度,你在合作中是怎麼做的:成功了,你萬萬不能都說是自己的功勞;失敗了,你也別都說是同事的過錯。這時候,你表現出的技巧並不一定多麼重要,更重要是內心的境界和職業操守。對此,應聘者一定要提前做好準備。應聘單位需要員工具有什麼樣的合作心態呢?下面,我們就大體列出幾條,供求職者參考。

一是要有團隊意識及合作精神,不搞個人英雄主義。

二是要有學習力。

三是要有一顆忠誠的心。

四是要忍讓謙和。

五是推功攬過。

7、謙虛的心態

國外有一句名言,成熟的麥穗總是低着頭。開國領袖毛澤東教導我們說,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在我們老百姓的心裏,善良和謙虛是永遠令人稱頌的兩種品德。謙虛是美德,是修養,是與人交往的潤滑劑。一個職場人有謙虛謹慎的作風,就會讓人平添幾分尊重與信任,就會增加交往與合作的機會,也會減少幾分風險甚至是危險。由於態度決定性格,性格又決定命運,因此,用人單位往往對員工的態度、性格方面的考覈是較爲嚴格的。下面,我們就把面試中常見的問題列舉出來,然後再簡單地提示應聘者該如何作答,並注意什麼。

一、能否分享一下你工作中的成功案例?有何體會?

這個問題,往往有幾種不同的回答。有的人由於在原單位的業績比較好,又有口才,往往是一個接一個述說“過五關斬六將”的故事;有的只說一個案例,但描述的特別細緻;有的則說沒有什麼;而有的只簡單的說一下成績,然後再提一下同事和團隊的幫助。哪種回答好?誰都知道是最後一種好。而你在談到體會時,考官往往願意感受到的是,一個謙虛的態度和一顆感恩的心。

二、以往工作中遇到的最大困難是什麼?如何解決的?

這個問題,你既要說明你是一個肯吃苦、耐挫折的人,又要強調同事的幫助和團隊的作用。你可千萬不要一個勁兒地強調個人的作用。因爲單打獨鬥的時代早已經過去了,任何團隊都不喜歡個人英雄主義的。

三、講一講你認爲是最自豪的事情。

這也是個“雙刃劍”的問題:一方面要測試你的成就——你要是連一件自豪的事情也沒有,那你可就成問題了。你想啊,誰想要一個沒有進取心的員工呢?另一方面要測試你的性格——看你是不是得意忘形,看你說話時所把握的分寸。

四、加入本公司的第一年,你希望能賺到多少錢?

在北京的一家房產經紀公司,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在集體面試時答道:買高檔商品房,買進口轎車。當他宣佈完他的計劃時,全場震驚了。同來面試的人事後說,他長沒長腦袋呀?這也太不現實了。這樣的大話也敢說?這個人理所當然地沒有被錄用。回答這個問題時,既不能好大喜功,又不能縮頭縮尾,要讓考官感覺你是一個嚴謹而有明確目標的人。

如果你被錄用了,作爲一個職場人,工作中要注意多說些謙虛的話,這樣總比你自吹自擂強得多。自我吹噓、自我炫耀,往往會引起別人的反感。其實,你所取得的每一點成績,別人都看得很清楚,你就不用再廢口舌了。如果大家細心觀察就會發現,在現實的社會中,虛心的人往往是有福的人。虛心的人常常把自己比成“空杯”,又往往到處“示弱”,於是善於同情弱者的人們就願意幫助他,又不戒備他,最後大家猛然間才發現,他已經不知不覺地跑到了所有人的前面。這就是謙虛者的好處。最後提醒大家一句:高調做事,低調做人。保證只有好處沒有壞處的。

8、感恩的心態

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就要感恩周圍的一切,包括好的事情和不好的事情,如挫折、厄運和敵人。如果你認爲一切不好的事情,是上天對你的不公和懲罰,那你的心態就會失衡,就會鬱悶甚至憤恨;如果你認爲這一切是生活中的作料,是上天對自己的考驗,是邁向成功的通行證,那你的心態就會平和,就會感恩,就會勇敢面對。作爲一個職場人,必須具備感恩心態。

首先,一個人要感恩自己的父母。

其次,一個職場人要感恩單位。

三是要感恩自己的上司。

四是要感恩你的同事。

五是要感恩你的客戶或合作者。

六是要感恩你的反對者。

現在,有些職場人認爲幸福感差。其實,幸福需要有一顆感恩的心作支撐。有些職場人在得到金錢、地位、名譽之後,幸福的笑容並沒有洋溢在臉上,而是整天唉聲嘆氣,認爲得不到老闆、同事、客戶和家人的理解。這是不良心態在作怪。你心中常存感激,心路才能越走越寬;你用感恩的眼睛去看世界,纔會發現這是一個美麗的世界。

9、爲自己做事的心態

一個職場人要想走向成功,必須從改變心態做起。每個職場人都應該認識到:你整天不是在爲公司和老闆做事,更不是在爲你的上司做事,而純粹是在爲自己做事,在爲自己的美好前程打基礎。

有爲自己做事的心態,一個人就會有境界。一個人常存爲自己做事的心態,就會有不同於常人的境界,工作起來就會有動力,也會出業績,還會有大的成長空間。

有爲自己做事的心態,一個人就會有目標。職場人把無目標的人比作是飯後散步,而把有目標的人比作是百米賽跑。這些百米賽跑者,一個百米接一個百米不停地奔跑,就會抵達自己的終點線。

有爲自己做事的心態,一個人就會更勤奮。把每一份工作都看成是自己的分內事,你就會馬不停蹄地工作,你就會覺得工作時間太短,自己的能力太差……

有爲自己做事的心態,一個人就能夠成功。如果你有爲自己做事的心態,養成自動自發工作的好習慣,你就會有目標,而且會離自己的目標越來越近,直至成功。

10、長遠的心態

一個人想成功,必須有遠大的目標和分階段的目標。

入職後的職場人一般都有兩項工作:眼下正在做的工作和今後自己真正想從事的工作。有的人的去向是縱向的:先從基層、基礎工作做起,虛心學習、任勞任怨、紮實工作,不但業績好,還深受上司的信任,最終走上管理崗位。這樣的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有遠大的志向和明確的目標。而有的人的去向則是橫向的:由於沒有目標,就會身在曹營心在漢,四處“騎驢找馬”,無法安心工作,自然也不會有好的業績。你找到馬了,當然是可喜可賀的事。就怕你馬還沒有找到,驢就累壞了。應聘者一定要記住:任何單位都不願意要頻繁跳槽的人。

人的一生最重要的是要有個遠大的目標,並借才能與堅毅來達成它。否則,別人瞧不起你,你最終也會瞧不起自己。

TAGS: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