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求職新砝碼---個人特色

學識都 人氣:2.9W

網絡上的標準“面試”(面試經驗)並不能成爲應聘者的制勝法寶,網絡投遞軟件羣發的簡歷最終帶來的不是效率而是出局。時值招聘高峯期,很多人一天就能投遞10來份簡歷,參加一兩場面試。但千篇一律的簡歷發出去後,迴音甚少;高度相似的面試技巧,讓用人單位對應聘者產生“審美疲勞”。專家提醒,在找工作的大潮中,個人特色成爲應聘的一個新砝碼。

網上求職新砝碼---個人特色

“簡歷流水線”有弊無利

簡歷的製作、投遞,如今變得異常輕鬆,花10分鐘製作,再花10分鐘投出上百份。殊不知,這種“簡歷流水線”已經成爲各家單位的人力資源部門最反感的簡歷方式。

隨着電子簡歷成爲企業招聘人才的途徑之一,電子簡歷模板、電子簡歷投遞軟件應運而生。這兩種軟件將應聘者求職的過程簡化,只要填寫好個人資料就能生成“專業”的簡歷,只要有網絡就能將應聘者簡歷投給軟件庫存內的上百家公司。可以說,短短十幾分鍾內,簡歷從製作到投遞 已經完成,對於沒有經驗的畢業生來說,實在是很方便。
 
  不過相關人士認爲,盲目填寫和投遞,其實並不可取。浙江大學就業指導中心相關負責人金海燕說,電子簡歷模板軟件產生的簡歷基本雷同,而且不能突出應聘者各自的'優點和特長,簡歷很容易淹沒在人海中。而不同性質的單位,對於應聘者感興趣的點也不同,例如各類高校往往看重科研能力、在校活動能力,而外企則更看重外語能力、業餘活動參與能力,“向不同單位投遞同一份簡歷,無疑是把自己變得平庸。”

多家企業人力資源部的負責人也認爲,用軟件投遞簡歷,其實更加降低簡歷投遞成功的機率。據瞭解,聯想人力資源部已經將此類簡歷歸類到垃圾郵件,“簡歷發送器的簡歷一律直接刪除。”在他們看來,這種人就算進了單位,對工作的忠誠度也可能不高。

面試,謹慎參考“面經”

“在校期間,我擔當學生會主席一職,最大的困難就是協調團隊,但我……”這是某高校論壇版面上的一個“面經”帖子,類似於這樣的語言在各大網站上隨處可見,通常語句通順、條理清晰、充分表現應聘者能力。這些由以前應聘者面試經歷組成的面試經驗,已經成爲目前網站上的人氣網頁。

很多企業在面試的時候通常會感到困惑,爲什麼來自同一個學校的學生會主席有幾個,而他們的經歷很相似?“面經”的泛濫,使得應聘者的回答有可能一模一樣。金海燕認爲,很多應聘者在面試前,都會經過精心準備,包括個人介紹、工作經歷、學習經歷等,但過多地參考他人的面試經驗和麪試模板,很容易導致用人單位的“審美疲勞”,應聘者也就失去了展現自己特點的最好機會。

如今有些企業開始頻出“奇招”,出其不意地檢驗應聘者的素質。上海某家外企在專場招聘會上給了坐在第一排學生直接面試的機會,理由是“他們迫切希望得到這份工作的願望使得他們提早來到宣講會。”某家地產公司招聘會上,直接給予主動提問的學生面試機會,“因爲他們懂得主動,這對於公司發展很重要。”不少人力資源部負責人認爲,面試並不一定注重經歷,而是檢驗此人的素質是否適合擔當招聘的崗位,有無獨特的個性而非“千人一面”。

TAGS:砝碼 求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