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持大學生創業不能成爲一句口號

學識都 人氣:6.32K

雖然國家對大學生創業扶持政策看起來很美,由於申請門檻高、補貼資金盃水車薪、生源地限制、審批流程繁雜低效等原因,在現實執行過程中非常“殘酷”。廣州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還透露,廣州每年申請享受創業補貼補助或申請小額貸款成功的均不超過10人。更有甚者,如有些地方從項目學校申請登記,提供申請材料交到上級部門審批到整個審批流程走下來,到最終拿到創業補貼要一年時間,因此有創業者感慨:“互聯網時代,要等一年,項目早成黃花菜了。”

扶持大學生創業不能成爲一句口號

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大學畢業生將達到727萬,較2013年增加了28萬,畢業人數將再創新高。每年動輒幾百萬的畢業大軍投入到社會當中,必然會給社會就業帶來不少壓力,因此以創業促就業是解決高校畢業生就業難的重要途徑。

其實大學生創業純屬老生常談。在美國,比爾蓋茨在讀哈佛大學中途創業成就的神話就一直激勵着有創業夢想的年輕人。也影響過中國一代大學生。但數據調查顯示,我國大學畢業生進行過創業實踐嘗試的總體比例還不到15%,其中創業率更是不足1%,而美國大學生創業率達20%~23%。有專家認爲,數據之低背後折射出來的是我國目前仍缺乏營造一個適宜校內外創業的政策環境。另外一方面現實則是,大學生面臨缺乏資金、社會經驗匱乏、人脈以及好項目等“先天不足”。

在市場經濟發達的廣州,前些年大學生創業人數一直是緊跟北京之後,多於上海、深圳。但不久前廣州人社局調查顯示,最近三年的廣州大學生創業人數一直遞減。雖然這與近年來經濟形勢有關,但現在,“先就業後創業”已成爲趨勢,更多的畢業生在畢業一段時間後纔開始自主創業。創業的項目也從早先的`實體店開始轉向“觸網”“觸電”,依靠專業研究成果的創業項目。

由麥可思撰寫的《2013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發現,2009屆大學畢業生半年後有1.2%的人選擇自主創業,但三年後有4.9%的人自主創業。主要表現在三年後創業的專業性和技術性更強。

但資金不足仍然是制約大學生創業的主要瓶頸。調查顯示,廣州有73.47%的大學生所能承受的自主創業資金不足10萬元;61.63%的大學生認爲“缺乏啓動資金”是創業的最大障礙。更麻煩的是三年之後創業,他們就享受不了大學生優惠政策了。

在廣州天河創新谷,大學生創業卻讓我們看到另一種景象。超級課程表是第一個入駐創新谷的項目,9名團隊成員均是在校大學生。該項目在創新谷孵化後最終獲得了兩輪天使投資,以及幾次數千萬元級別的A輪投資,某著名互聯網巨頭也將投資億元入股。

據瞭解,創新谷孵化器是一個風投公司。負責人朱波認爲,大學生項目大多很有創意,抓住一個實實在在的剛需、變成一個商業模式,可能很快就做起來了。該公司一年會投出40到50個項目。通常VC的項目命中率是10%,現在該公司能做到40%。而這些互聯網項目大多是大學生們開發出來的。

美國硅谷的互聯網新興公司,幾乎都會進入風投的孵化器公司。因此互聯網時代大學生創立成功率很高。與美國不一樣,中國這樣風投孵化器卻不多。國內的孵化器,由各地政府、開發區、高校主導,他們不僅對創業者的成長輔導相對薄弱,而且不少孵化器掛牌吸引企業入駐後,依靠場租和政府補貼維持,更像是“二房東”。

另外,雖然國家對大學生創業扶持政策看起來很美,由於申請門檻高、補貼資金盃水車薪、生源地限制、審批流程繁雜低效等原因,在現實執行過程中非常“殘酷”。廣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廣州市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補貼辦法》,辦法規定,廣州市戶籍高校畢業生2年內自主創業,一次性補貼5000元。對於被畢業2年內高校畢業生在本市自主創辦的企業吸納,招用並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的畢業2年內的高校畢業生,按招用人數給予每人每月80元的崗位補貼,補貼期限最長不超過3年。廣州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還透露,廣州每年申請享受創業補貼補助或申請小額貸款成功的均不超過10人。

更有甚者,如有些地方從項目學校申請登記,提供申請材料交到上級部門審批到整個審批流程走下來,到最終拿到創業補貼要一年時間,因此有創業者感慨:“互聯網時代,要等一年,項目早成黃花菜了。”

因此,政府鼓勵大學生創業要有風險投資的勇氣,看好有市場前景的項目,除了提高資金扶持額度外,同時政府也要在審批過程中減少相關程序,不要讓“大學生創業計劃”變成一個單純宣傳口號。

近日,北京市明確提出在北京地區實施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力爭2014—2017年累計引領不少於2.3萬名大學生在京創業。作爲改革開放前沿的廣州當然更不應該落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