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讀後感(通用11篇)

學識都 人氣:8.79K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弟子規》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弟子規》讀後感(通用11篇)

《弟子規》讀後感1

在《弟子規》這本書中,我又結識了很多新朋友,有講信用的宋濂、有孝敬父母的王祥、有尊敬師長的孔子、還有爲他人着想的孫叔敖……從他們身上,我又得到了許多知識。下面就讓我來給大家講一個孫叔敖殺蛇的小故事吧。

孫叔敖是戰國時期楚國的國相,他從小就非常勇敢,心懷民衆。

小的時候,有一次孫叔敖到外面遊玩,突然他看見一條兩頭蛇,他很害怕,剛轉身想跑時,又心想如果這兩頭蛇去害別人怎麼辦?於是他就拿磚頭把那兩頭蛇砸死了並把蛇給埋了,然後才哭着回家。

回家後母親問他哭的原因,孫叔敖回答說,我聽說,見了兩頭蛇的人一定會死,剛纔我見了它我肯定會死的。母親又問蛇現在在哪兒?孫叔敖又說,我害怕別人又見到這條蛇,已經把它殺了並埋了。他的母親說:“好孩子,你這是替別人做好事,上天會給你福氣保佑你的。”

等到孫叔敖當了楚國的國相,他還沒開始治國,但是楚國人就已經相信他是一個仁義的人了。

讀了孫叔敖殺蛇這個小故事,我想讚揚一下孫叔敖:孫叔敖,你真是一個善良,爲他人着想的好孩子呀!我要向你學習。

《弟子規》讀後感2

《弟子規》中有一句話使我感受很深。“父母叫,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孝敬父母也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而要體現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上。在家中,父母呼喚我們時,應該一聽到就立刻迴應,不要慢吞吞的答應,更不能置之不理。

父母有事情讓我們做,要趕快行動,不要藉故拖延,或者懶得去做。父母要我們學好而教導我們時,必須恭敬而聽,記於心中。父母責備我們的過錯,應當順從並承擔自己的過失,不要頂撞父母,讓他們傷心。記得那是在一個星期天的上午,我和夥伴們一起玩老鷹捉小雞的遊戲,正當玩得最開心的時候,媽媽叫我和她一起包餃子去,我本想多玩會兒,這時想起了“父母叫,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這句話,我立刻回家幫媽媽包餃子去了。

《弟子規》這些規矩,看起來好像很平常,但是,如果我們認真去做,那會給父母親帶來很多快樂。可不是任何別的東西可以代替的。《弟子規》這本書讓我懂得了許多做人的道理,我喜歡學它。西街小學三年級孟雪

《弟子規》讀後感3

今天上午 ,我坐在教室裏看書,突然看見一天無所事事,嬉皮笑臉的盛光甫正在向黃鶴薷和宋子非自誇他會背《弟子規》的本事。

我快步上前拿出我的扇子一搖說:“是嗎?您好厲害呀!那請問《弟子規》講的是什麼?”他揚脖說:“就是三個字,三個字的唄,管它是什麼!”大家都哈哈大笑。我又說:“那就請盛少爺背一段總敘聽聽吧!”盛光甫抓耳撓腮,可就是說不出一句話來。我看他敗局已定,便說:“弟子規,聖人訓,首考悌,次謹信,泛愛衆,而親會,有餘力,則學文。《弟子規》講的是爲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學應有的禮儀與應有的規範。”盛光甫大吃一驚,聽得目瞪口呆。我又說:“光說不做假把式,光做不說真把式,連說帶做全把式。”老師在一旁聽得津津有味,於是說:“人的一生最重要的是懂得如何做人。做人要立志,立仁,自立,併兼學各種經典和生活知識,才能擁有高遠的智慧和實踐的勇氣,智勇雙全的人,必然不會偏離正道,正道就是直路,很快便能達到目標。”

我希望人人都能認真閱讀《弟子規》,做一名正直,仁和,守信的君子!

《弟子規》讀後感4

《弟子規》通篇都對我們有深刻的教育意義,但有句話一生都應牢記在心,會使人受益匪淺。即“恩欲報,怨欲忘,報怨短,報恩長”。每個人雖然都是單獨的個體,卻不能脫離羣體而存在。“滴水之恩將涌泉相報”受人恩惠,要感恩在心,常記不忘,並時時想着報答。也可能會有別人對不起你的時候,但是不要怨恨在心,應儘快忘卻。

常懷感恩之心,感恩父母的養育,讓我們健康成長;感恩兄弟姐妹的陪伴,讓我們不會孤單並懂得分享;感恩朋友的幫助,讓我們快樂生活。甚至於我們要感恩困難,讓我們學會勇敢;感恩挫折,讓我們不斷成長。對生活中的一切都滿懷感恩,感恩別人的幫助,並在別人有困難時伸出援助之手,將感恩之情傳遞,生活將更加美好。

《弟子規》教給了我們做人、做事的道理。簡簡單單的話語卻內涵及其豐富,外延無限廣闊。在以後的生活中,我們要將其落實到行動中,內外兼修,成爲更優秀的人。

《弟子規》讀後感5

讀書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

這條規就告訴我們,讀書有三個要領:心、眼、口。但最主要的還是在你的心,心如果沒有專注,心有旁騖,心裏頭老想着其他的事情,就像《小貓釣魚》講的那樣,我們學習、讀書的效果肯定不會好。

我們上學的時候,或是我們的子女在學校學習的.時候,不見得學習時間最長的,他的學習成績就最好,反而看似沒怎麼學的成績卻很好,這裏儘管因素很多,但不懂得讀書的要領,心、眼、口不一很可能就是一個重要因素。當孩子學習時要做到心眼口統一,一要靠她自己體會和掌握,作爲家長要爲孩子創造一個適宜於學習的環境和氛圍。比如:當孩子作業沒做完時,家長就不要開電視和電腦或大聲說話交談了,以免孩子分心或影響孩子的學習,這樣他才能達到“心眼口”的統一,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弟子規》讀後感6

今天我讀了《弟子規》一書,最使難以忘懷並受到啓發的一段是“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命;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這段“弟子規”的意思是,父母呼喚時,應及時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應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動身去做,不推辭投懶。父母教導我們做人處事的道理,是爲我們好,應該恭敬的聆聽。做錯了事,父輩教誡時,應當虛心接受,不可強詞奪理。讓父母生氣傷心。看到這裏不由得我深感內疚,平時只要爸媽叫我,我都會假裝沒聽見,只管玩我的。媽媽要是讓我去做事,我會毫不猶豫地說讓爸爸去做,爸爸讓我去做事我會說我是你的奴隸嗎?每當爸媽教我怎麼做人處事時,我會一隻耳朵聽,一隻耳朵扔,把它當做耳旁風,根本不放在心上。我要是做錯了事,爸媽說我,我會想盡一切辦法爲自己辯護,把黑板說成白板才肯罷休,有時讓爸媽氣得哭笑不得。

讀了“弟子規”,讓我明白了自己以前是多麼的不懂事。從此以後,我要痛改前非,絕不犯錯,要聽爸媽的話,不再讓爸媽傷心,做一個勤快懂事的好孩子。

弟子規讀後感(四)

《弟子規》讀後感7

我們的祖先給我們留下許多至理名言。在《弟子規》中寫到對父母要:冬則溫,夏則凊;晨則省,昏則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無變"。意思是:照顧父母時要冬天問一下是否住的溫暖,夏天問是否涼爽,早上要向父母問好,晚上也要向父母問好,出門要告訴父母,回家要面見父母。讓父母知道你的習慣,做事不要了變化,要讓父母知道你幹什麼。

如果你連上面的事情都做不好的話,你就不算是一個好兒女,你有沒有想過你的母親十月懷胎生出來了你,父親在外面打拼掙錢養活一家,母親在家中給你餵飯,侍候你。父親每天在外面上班後累的精疲力盡,而你長大了卻煩你的父母,你想過你的父母多傷心嗎?

假如有一天你老了,你生病了。而你的兒女像這樣對待你,你難道不傷心嗎?所以我奉勸天下兒女善待父母,多關心父母,也不往父母養你一場。最後我祝天下父母一生平安!

《弟子規》讀後感8

讀了《弟子規》這本書,有一則故事讓我久久不忘。故事講的是春秋戰國時期,有個孝子叫孟宗。他非常孝順父母,他的母親得了重病,一病就是三年,這可急壞了孟宗。

有一天,孟宗坐在母親身邊,問她要吃什麼。母親說要是能喝上一碗熱乎乎的鮮嫩竹筍湯就好了。孟宗欲哭無淚,嚴冬臘月哪兒還有冬筍哪?

爲了滿足母親的願望,孟宗跋山涉水,可是連一個筍芽的影都沒有看見。於是孟宗抱着竹子大哭起來:“老天爺,幫幫我吧,幫我實現母親的心願吧!”也許是孝心感動了天地,此時,突然從地下猛地鑽出竹筍,而且有好幾株。

孟宗頓時心花怒發,扛着一袋竹筍興致勃勃地回家去。說來也怪,母親一喝竹筍湯,病就很快好了。

孟宗純純的孝心,感動了天地,也深深感動了我。我要爲媽媽做幾件實實在在的事,讓媽媽開心,我也開心。

《弟子規》讀後感9

在開學典禮那天,卓校長給我們講了《弟子規》的一些內容。當時,我對《弟子規》的第一感受就是這本書是一本好書,這本書可以教會我們如何做人、如何做一個好人。那天的古詩文課,劉老師讓我們每人都要買一本《弟子規》,買了書,回到家後,我便興致勃勃地讀了起來。《弟子規》裏的每一頁上都有一段短小精練的小故事和一個只有12個字的小道理。我覺得,這一頁裏不止只有這一段話和12個字,而是還有一把金子、一把能讓人成功的金子。可能一個人能否成功就把握在這幾個字間。初讀《弟子規》,我就受益匪淺,我懂得了許多道理:人應該孝敬父母;應該勤學、善問;有勇氣承擔自己該承擔的責任,時刻都不能放鬆自己等等。

我想,對於《弟子規》這樣一本好書,我決不會輕視它,我會認真地將它讀完,把它背好。在《弟子規》中學做一個好人。

《弟子規》讀後感10

《弟子規》這本書是孔子寫的,所以咱們一定要好好向孔子學習。要好問、要好學,不要因爲學習有了困難就放棄。孔子非常好學、好問,咱們要成爲向孔子學習的好孩子。要懂得做人的道理,書中都有孔子講的做人的做法,做到那樣就無可挑剔了。咱們一定要好好地向孔子講的那樣學習。因爲孔子是一位很有才的人,他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文學家,在世界上都很有影響力,一些到中國的外國人專門到孔子的故里敬拜。

向孔子學習要注意三點,一個是禮貌,一個是好學、好問,第三個是尊敬。咱們要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不要因爲家長慣着咱們就改變主意。還有讀書也很重要,無論什麼書,只要有知識對我們有益處,就一定去讀。

還有一句話,是媽媽給我講的,意思是:你多一份愛就多一份美德,你多一份禮貌就多一份尊重。

《弟子規》讀後感11

今天我聽了《弟子規》裏的《黃香溫席》,講的是冬天黃香給他的爸爸用自己的體溫給爸爸暖牀,爸爸睡覺就不冷了,夏天給爸爸用扇子扇枕蓆,爸爸睡覺就不熱了,黃香真孝敬自己的爸爸。

我也要向黃香學習,也要孝敬我的爸爸媽媽,爸爸下班我要向爸爸說辛苦了,媽媽累了我要幫媽媽,還要幫爸爸媽媽分擔他們的我自己能做的事。我愛爸爸媽媽,我以後要很好地孝敬他們。

弟子規讀後感

所謂德,即:道德。道是自然規律,德是力行。所以只有在生活中實踐,真幹,處處力行弟子規,纔是真正的學習,因爲學而不習,等於無學。“不力行但學問,長浮華成何人”。

力行也一定要以身作則,從自己做起。身教勝於言教。所以末學要感恩我們的孩子們,他們的每一個問題都是在幫助老師們成長,這就是“教學相長”的最好體現。末學更要知難而進,好好學習和領悟教育的真諦。讓自己能夠成爲一名合格的老師,能爲每位孩子傳道,授業,解惑,這是末學現在最大的目標和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