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三國演義》有感:英雄已逝

學識都 人氣:1.15W

指尖遊走在書頁之間,雙眼橫掃紙間文字墨香,思緒伴隨着那一段烽火狼煙的歷史奔騰不息……

讀《三國演義》有感:英雄已逝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是一箇中國曆史向來的規律。單道東漢末年,那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不知有多少風流人物指點江山,不知有多少蓋世英雄大顯身手。曹操、劉備、孫權、關羽、趙雲、諸葛亮、周瑜……他們一個個在中國的那一段歷史中披荊斬棘、翻雲潑墨,將東漢末年的歷史書寫得蕩氣迴腸!每次讀這部小說,英雄們那鮮活的面孔都會走出書來,向我展示一場場驚心動魄的戰爭,向我講述一個個跌宕起伏的故事!啊,“一將功成萬骨枯”戰爭用屍骨成全了英雄的英名,留下了後代人們多少感嘆!

這就是羅貫中的《三國演義》。

如果要我給書中的英雄排座次,我首推關羽坐第一把交椅。

關羽,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脣若塗脂;丹鳳眼,臥蠶眉。好一個相貌堂堂、威風凜凜的關公爺!更難得的是在那個禮崩樂壞的亂世,關羽的 “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的忠義與剛直,實在讓時人欽佩,也讓後人推崇備至。是呀,他忠於劉備,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斬顏良,誅文丑,武功蓋世無雙。憑他的一身本事,到哪個軍事集團不撈個盆滿鉢滿?但是,關羽鐵心跟定了窮困潦倒的劉備,不因別的,只因一個“忠義”,重於泰山呀!如今,物慾橫流的社會,當人們都在爲利而奔走的時候,千萬要回頭看看,關羽爲我們豎起的那面不倒的大旗!

再看另一位英雄――身高八尺,面如白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飄飄灑灑,頗有幾分神仙氣概。何人也?諸葛孔明也!他足智多謀,神機妙算,舌戰羣儒,三氣周瑜,草船借箭,智取天水城、走馬取陳倉……諸葛亮的智慧足以與神妖匹敵。但我佩服諸葛亮,不僅僅在於他的智慧,更在於他的“以天下爲己任”的胸襟。他本可以在南陽隆中高臥無憂、躬耕隴畝、優哉遊哉地安度一生,但是,身逢亂世,生靈塗炭,既許劉備以驅馳,他就庶竭駑鈍,攘除奸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唐朝大詩人杜甫當年經過城都,手撫相傳爲孔明手植的松柏感時傷世、英雄相惜,留下了著名的詩篇《蜀相》,其中的“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 不僅是對齎志而沒的諸葛亮的`同情與痛惜,更是代表了後世人們對一代賢相的敬仰與懷念。

最後,我再來說說一位特殊的英雄――曹操。我覺得曹操這個人並不像平常人們說的那麼奸詐,“寧肯我負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負我”這句話確實是曹操講的,不要以爲曹操講出了這驚世駭俗的一句話,就以爲他是天下第一壞蛋。其實,縱觀歷史,比曹操壞的人有多少!只不過曹操坦率地說出了這句話。至少,曹操敢把奸詐的話公開地說出來,他是“真小人”,而不是“僞君子”。更何況,他還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呢?憑這,我對曹操這個人充滿了興趣

《三國演義》,一部有品位的書,是歷史、是人性、是道德、是文化的多重奏!它就如一面大鼓,無論你何時讀它,都會覺得有無數個身強體壯的鼓手 ――那一位位英雄,在烈日下捶打着它,那高亢遼遠的鼓聲,使你爲之振奮,爲止激昂!遺憾的是,“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但是,真正的英雄,能被忘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