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寫水滸傳的讀後感

學識都 人氣:1.36W

《水滸傳》它真實地描寫了宋代農民起義,發展和失敗的全過程,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和腐朽,及統治階級的罪惡,下面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水滸傳的讀後感,歡迎閱讀。

有關寫水滸傳的讀後感

(一)水滸傳的讀後感

暑假裏我通讀了四大名着之一《水滸傳》。讀完之後感悟頗多。

整部水滸傳,主要是講了在北宋末年,高俅弄權,整個朝廷奸臣當道。是以宋江爲首的108位好漢被逼無奈反上梁山。後來受朝廷招安,在出兵征討方臘時死傷過半,最後不幸起義失敗。

我在讀書時,常常會被作者那入情入境的描寫給深深地吸引住了,似乎那情景就在我眼前發生一般。每當我讀到宋江在梁山泊義聚108位好漢時,我似乎熱血沸騰。每當我讀到宋江率領大軍殺得高俅落荒而逃、丟盔棄甲時,我不禁拍手稱快。當我讀到書末宋江和其他頭領慘死時,卻又忍不住涕淚縱橫。水滸傳讀後感 600字

在水滸傳裏,宋江一直都是忠義兩全,因爲他的忠義所以在他的身邊凝聚了一羣英雄好漢。無論是來自敵營,還是與宋江素昧相識,這些好漢們都會死心塌地的爲宋江赴湯蹈火。也正是因爲他的忠義,在當他得知皇帝賜給自己一瓶毒酒時,仍無怨無悔。還怕李逵聽到自己的死訊了後再去造反,毀了自己的一世忠義。於是又將李逵一起拉下了黃泉路。可以說成就宋江的是他的忠義,毀了宋江的也還是他的忠義。

在水滸傳中,還有一個人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他的身上我可以看到幾分張飛的影子。我們可以做一個對比。他們共同點有很多,第一:“他們兩人都是愛酒如命,而且酒風不正。”張飛醉酒後喜歡鞭打士卒,而李逵呢則是“酒性不好,多人懼他”。第二:“他們都有着驚人的武藝。”李逵是一把板斧,幾乎天下無敵。張飛的`武藝按照關羽的說法是:“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第三:“這兩人都很魯莽。”李逵的魯莽常在言行舉止中流露出來。張飛則在他那火辣辣的性格上。當然張飛在有些時候還是有點細心的。

我覺得水滸傳中雖然有一些血腥的場面在裏面,但它絕對是一本很有價值的讀物。

(二)水滸傳的讀後感

讀了《水滸傳》後,最大的感受就是書中的英雄們的豪情壯義,仗義疏財。

先說智取生辰綱的七條好漢。智取生辰綱,是梁山好漢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的發端。這一段好漢壯舉,轟動了水滸世界裏的江湖。但是晁蓋一夥,做下這樁彌天大案,背後的真實動機又是什麼?是爲了劫富濟貧?還是說爲了準備“農民革命”?顯然都不是。黃泥岡上,這一夥好漢劫得了十萬貫金珠,而後大概經過坐地分贓,晁蓋、吳用等回了晁家莊園,三阮則“得了錢財,自回石碣村去了。”隨後並沒聽說他們有濟貧的打算,也沒見他們準備扯旗造反(或曰起義),如果不是東窗事發,保不準他們真的就此安心做了富家翁,一世快活。因此,這樁大案,打劫的固然是不義之財,但其實質,說穿了,就是一次黑道行動。

再看鴛鴦樓上那幕血案,武松連刃十數人後,一片血泊之中,從容地將桌上銀酒器踏扁,揣入懷裏帶走;而即使粗心鹵莽至極的角色如李逵,沂嶺之上殺了假李逵後,也沒忘進房中搜看,“搜得些散碎銀兩並幾件釵環”,都拿了——李逵雖極端厭煩女色,但也知這些沾滿了脂粉氣的釵環可以換錢換酒,照拿不誤。而後,還去李鬼身邊,搜回了那錠被騙去的小銀子,在這種事兒上,黑旋風也足夠細心。

(三)水滸傳的讀後感

《水滸傳》大家應該都聽說過吧!我暑假讀了這本書。《水滸傳》是作者施耐庵根據歷史故事寫出來的一本小說。

小說裏寫了最具反抗精神的李逵、性格剛烈的武松、最講義氣的宋江以及逆來順受最後走上反抗道路的林沖,他們都是受朝廷迫害而走上反抗道路的。宋江每次打仗都用了智多星吳用軍師的計謀,他們纔會戰無不勝。再加上梁山泊是個易守難攻的地方,那裏三面環山,一面環水,所以朝廷沒有把他們攻下來過。

梁山泊衆好漢中功夫最厲害的是盧俊義,他被稱爲“玉麒麟”,還有“沒羽箭”張清,你別以爲他是射箭的,其實他是用石頭打人的,而且百發百中。他們中我最喜歡武松,因爲他不但功夫了得而且還赤手空拳打老虎。人們最熟悉的是武松打虎的故事,我從故事裏知道古代的老虎都叫“大蟲”,武松在一個名叫“三碗不過岡”的酒店喝了十八碗酒後,在山上用手打死一隻虎,可想而知他的力氣有多大,有多勇猛。我還知道武松最後在杭州六和塔出家,死後葬於西湖邊,現在在西湖邊你還能看見武松的墓。

我要從這些梁山泊好漢的身上學習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精神,可千萬不要以武力來欺負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