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物流基本特點

學識都 人氣:1.53W

電子商務時代的來臨,給全球物流帶來了新的發展,使物流具備了一系列新特點。那麼,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電子商務物流基本特點,歡迎大家閱讀瀏覽。

電子商務物流基本特點

  電子商務物流的特點

電子商務時代的來臨,給全球物流帶來了新的發展,使物流具備了一系列新特點。

1.信息化

電子商務時代,物流信息化是電子商務的必然要求。物流信息化表現爲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數據庫化和代碼化、物流信息處理的電子化和計算機化、物流信息傳遞的標準化和實時化、物流信息存儲的數字化等。因此,條碼技術(BarCode)、數據庫技術(Database)、電子定貨系統(EOS: Electronic Ordering System)、電子數據交換(Electronic DataInter change,EDI)、快速反應 (Quick Response,QR)及有效的客戶反映(Effective Customer Response,ECR)、企業資源計劃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等技術與觀念在我國的物流中將會得到普遍的應用。信息化是一切的基礎,沒有物流的信息化,任何先進的技術設備都不可能應用於物流領域,信息技術及計算機技術在物流中的應用將會徹底改變世界物流的面貌。

2.自動化

自動化的基礎是信息化,自動化的核心是機電一體化,自動化的外在表現是無人化,自動化的效果是省力化,另外還可以擴大物流作業能力、提高勞動生產率、減少物流作業的差錯等。物流自動化的設施非常多,如條碼/語音/射頻自動識別系統、自動分揀系統、自動存取系統、自動導向車、貨物自動跟蹤系統等。這些設施在發達國家已普遍用於物流作業流程中,而在我國由於物流業起步晚,發展水平低,自動化技術的普及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

3.網絡化

物流領域網絡化的基礎也是信息化,這裏指的網絡化有兩層含義:一是物流配送系統的計算機通信網絡,包括物流配送中心與供應商或製造商的聯繫要通過計算機網絡,另外與下游顧客之間的聯繫也要通過計算機網絡通信,比如物流配送中心向供應商提出定單這個過程,就可以使用計算機通信方式,藉助於增殖網 (Value Added Network,VAN)上的電子定貨系統(EOS)和電子數據交換技術(EDI)來自動實現,物流配送中心通過計算機網絡收集下游客戶的定貨的過程也可以自動完成;二是組織的網絡化,即所謂的企業內部網(Intranet)。比如,臺灣的電腦業在90年代創造出了“全球運籌式產銷模式”,這種模式的基本點是按照客戶定單組織生產,生產採取分散形式,即將全世界的電腦資源都利用起來,採取外包的形式將一臺電腦的所有零部件、元器件、芯片外包給世界各地的製造商去生產,然後通過全球的物流網絡將這些零部件、元器件和芯片發往同一個物流配送中心進行組裝,由該物流配送中心將組裝的電腦迅速發給訂戶。這一過程需要有高效的物流網絡支持,當然物流網絡的基礎是信息、電腦網絡。

物流的網絡化是物流信息化的必然,是電子商務下物流活動的主要特徵之一。當今世界Internet等全球網絡資源的可用性及網絡技術的普及爲物流的網絡化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物流網絡化不可阻擋。

4.智能化

這是物流自動化、信息化的一種高層次應用,物流作業過程大量的運籌和決策,如庫存水平的確定、運輸(搬運)路徑的選擇、自動導向車的運行軌跡和作業控制、自動分揀機的運行、物流配送中心經營管理的決策支持等問題都需要藉助於大量的知識才能解決。在物流自動化的進程中,物流智能化是不可迴避的技術難題。好在專家系統、機器人等相關技術在國際上已經有比較成熟的研究成果。爲了提高物流現代化的水平,物流的智能化已成爲電子商務下物流發展的一個新趨勢。

5.柔性化

柔性化本來是爲實現“以顧客爲中心”理念而在生產領域提出的,但要真正做到柔性化,即真正地能根據消費者需求的變化來靈活調節生產工藝,沒有配套的柔性化的物流系統是不可能達到目的的。90年代,國際生產領域紛紛推出彈性製造系統(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FMS)、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CIMS)、製造資源系統 (Manufacturing Requirement Planning,MRP)、企業資源計劃(ERP)以及供應鏈管理的概念和技術,這些概念和技術的實質是要將生產、流通進行集成,根據需求端的需求組織生產,安排物流活動。因此,柔性化的物流正是適應生產、流通與消費的需求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物流模式。這就要求物流配送中心要根據消費需求“多品種、小批量、多批次、短週期”的特色,靈活組織和實施物流作業。

另外,物流設施、商品包裝的標準化,物流的社會化、共同化也都是電子商務下物流模式的新特點。

  電子商務物流業的發展趨勢

電子商務時代,由於企業銷售範圍的擴大,企業和商業銷售方式及最終消費者購買方式的轉變,使得送貨上門等業務成爲一項極爲重要的服務業務,促使了物流行業的興起。物流行業即能完整提供物流機能服務,以及運輸配送、倉儲保管、分裝包裝、流通加工、等以收取報償的行業。主要包括倉儲企業、運輸企業、裝卸搬運、配送企業、流通加工業等。信息化、全球化、多功能化和一流的服務水平,已成爲電子商務下的物流企業追求的目標。

1.多功能化——物流業發展的方向

在電子商務時代,物流發展到集約化階段,一體化的配送中心不單單提供倉儲和運輸服務,還必須開展配貨、配送和各種提高附加值的流通加工服務項目,也可按客戶的需要提供其他服務。現代供應鏈管理即通過從供應者到消費者供應鏈的綜合運作,使物流達到最優化。企業追求全面的系統的綜合效果,而不是單一的、孤立的片面觀點。

作爲一種戰略概念,供應鏈也是一種產品,而且是可增值的產品;其目的不僅是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提供用戶期望以外的增值服務,以產生和保持競爭優勢。從某種意義上講,供應鏈是物流系統的充分延伸,是產品與信息從原料到最終消費者之間的增值服務。

在經營形式上,採取合同型物流。這種配送中心與公用配送中心不同,它是通過簽訂合同,爲一家或數家企業(客戶)提供長期服務,而不是爲所有客戶服務。這種配送中心有由公用配送中心來進行管理的,也有自行管理的,但主要是提供服務;也有可能所有權屬於生產廠家,交專門的物流公司進行管理。

供應鏈系統物流完全適應了流通業經營理念的全面更新。因爲,以往商品經由製造、批發、倉儲、零售各環節間的多層複雜途徑,最終到消費者手裏。而現代流通業已簡化爲由製造經配送中心而送到各零售點。它使未來的產業分工更加精細,產銷分工日趨專業化,大大提高了社會的整體生產力和經濟效益,使流通業成爲整個國民經濟活動的中心。

另外,在這個階段有許多新技術,例如準時制工作法(Just In Time),又如,銷售時點信息管理系統(Point of Sale),商店將銷售情況及時反饋給工廠的配送中心,有利於廠商按照市場調整生產,以及同配送中心調整配送計劃,使企業的經營效益跨上一個新臺階。

2.一流的服務——物流企業的追求

在電子商務下,物流業是介於供貨方和購貨方之間的第三方,是以服務作爲第一宗旨。從當前物流的現狀來看,物流企業不僅要爲本地區服務,而且還要進行長距離的服務。因爲客戶不但希望得到很好的服務,而且希望服務點不是一處,而是多處。因此,如何提供高質量的服務便成了物流企業管理的中心課題。應該看到,配送中心離客戶最近,聯繫最密切,商品都是通過它送到客戶手中。美、日等國物流企業成功的要訣,就在於他們都十分重視客戶服務的研究。

首先,在概念上變革,由“推”到“拉”。配送中心應更多地考慮“客戶要我提供哪些服務”,從這層意義講,它是“拉”(Pull),而不是僅僅考慮“我能爲客戶提供哪些服務”,即“推”(Push)。如有的配送中心起初提供的是區域性的物流服務,以後發展到提供長距離服務,而且能提供越來越多的服務項目。又如配送中心派人到生產廠家“駐點”,直接爲客戶發貨。越來越多的生產廠家把所有物流工作全部委託配貨中心去幹,從根本意義上講,配送中心的工作已延伸到生產廠裏去了。

如何滿足客戶的需要把貨物送到客戶手中,就要看配送中心的作業水平了。配送中心不僅與生產廠家保持緊密的夥伴關係,而且直接與客戶聯繫,能及時瞭解客戶的需求信息,並溝通廠商和客戶雙方,起着橋樑作用。如美國普雷茲集團公司(APC)是一個以運輸和配送爲主的規模龐的公司。物流企業不僅爲貨主提供優質的服務,而且要具備運輸、倉儲、進出口貿易等一系列知識,深入研究貨主企業的生產經營發展流程設計和全方位系統服務。優質和系統的服務使物流企業與貨主企業結成戰略伙伴關係(或稱策略聯盟),一方面有助於貨主企業的產品迅速進入市場,提高競爭力,另一方面則使物流企業有穩定的資源,對物流企業而言,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正逐漸成爲比價格更爲重要的選擇因素。

3.信息化——現代物流業的必由之路

在電子商務時代,要提供最佳的服務,物流系統必須要有良好的信息處理和傳輸系統。美國洛杉磯西海報關公司與碼頭、機場、海關信息聯網。當貨從世界各地起運時,客戶便可以從該公司獲得到達的時間、到泊(岸)的準確位置,使收貨人與各倉儲、運輸公司等做好準備,使商品在幾乎不停留的情況下,快速流動、直達目的'地。又如,美國乾貨儲藏公司(D.S.C)有200多個客戶,每天接受大量的訂單,需要很好的信息系統。爲此,該公司將許多表格編制了計算機程序,大量的信息可迅速輸入、傳輸,各子公司也是如此。再如,美國橡膠公司(USCO)的物流分公司設立了信息處理中心,接受世界各地的訂單;IBM公司只需按動鍵盤,即可接通USCO公司訂貨,通常在幾小時內便可把貨送到客戶手中。良好的信息系統能提供極好的信息服務,以贏得客戶的信賴。

在大型的配送公司裏,往往建立了ECR和JIT系統。所謂ECR(Efficient Customer Response),即有效客戶信息反饋,它是至關重要的。有了它,就可做到客戶要什麼就生產什麼,而不是生產出東西等顧客來買。倉庫商品的週轉次數每年達20次左右,若利用客戶信息反饋這種有效手段,可增加到24次。這樣,可使倉庫的吞吐量大大增加。通過JIT系統,可從零售商店很快地得到銷售反饋信息。配送不僅實現了內部的信息網絡化,而且增加了配送貨物的跟蹤信息,從而大大提高了物流企業的服務水平,降低了成本。成本一低,競爭力便增強了。

歐洲某配送公司通過遠距離的數據傳輸,將若干家客戶的訂單彙總起來,在配送中心裏採用計算機系統編制出“一筆劃”式的路徑最佳化“組配揀選單”。配貨人員只需到倉庫轉一次,即可配好訂單上的全部要貨。

在電子商務環境下,由於全球經濟的一體化趨勢,當前的物流業正向全球化、信息化、一體化發展。

商品與生產要素在全球範圍內以空前的速度自由流動。EDI與Internet的應用,使物流效率的提高更多地取決於信息管理技術,電子計算機的普遍應用提供了更多的需求和庫存信息,提高了信息管理科學化水平,使產品流動更加容易和迅速。物流信息化,包括商品代碼和數據庫的建立,運輸網絡合理化、銷售網絡系統化和物流中心管理電子化建設等等,目前還有很多工作有待實施。可以說,沒有現代化的信息管理,就沒有現代化的物流。

4.全球化——物流企業競爭的趨勢

90年代早期,由於電子商務的出現,加速了全球經濟的一體化,致使物流企業的發展達到了多國化。它從許多不同的國家收集所需要資源,再加工後向各國出口,如前面提及的臺灣電腦業。

全球化的物流模式,使企業面臨着新的問題,例如,當北美自由貿易區協議達成後,其物流配送系統已不是僅僅從東部到西部的問題,還有從北部到南部的問題。這裏面有倉庫建設問題也有運輸問題。又如,從加拿大到墨西哥,如何來運送貨物,又如何設計合適的配送中心,還有如何提供良好服務的問題。另外,一個困難是較難找到素質較好、水平較高的管理人員。因爲有大量牽涉到合作伙伴的貿易問題。如日本在美國開設了很多分公司,而兩國存在着不小的差異,勢必會碰到如何管理的問題。

還有一個信息共享問題。很多企業有不少企業內部的祕密,物流企業很難與之打交道,因此,如何建立信息處理系統,以及時獲得必要的信息,對物流企業來說,是個難題。同時,在將來的物流系統中,能否做到儘快將貨物送到客戶手裏,是提供優質服務的關鍵之一。客戶要求發出訂單後,第二天就能得到貨物;而不是口頭上說“可能何時拿到貨物”。同時,客戶還在考慮“所花費用與所得到的服務是否相稱,是否合適”。

全球化戰略的趨勢,使物流企業和生產企業更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形成了社會大分工。生產廠集中精力製造產品、降低成本、創造價值;物流企業則花費大量時間、精力從事物流服務。物流企業的滿足需求系統比原來更進一步了。例如,在配送中心裏,對進口商品的代理報關業務、暫時儲存、搬運和配送,必要的流通加工,從商品進口到送交消費者手中的服務實現一條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