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植於職場的“官本位”心理

學識都 人氣:2.47W

爲什麼我們在心裏總是對內行當領導的情況更加認可?這可能來自於我們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只有做領導才能發揮最大的價值,而只有業務水平最高的人才有資格做領導。

深植於職場的“官本位”心理

在我們的大學校園裏經常發生這樣的事情:一個老師廣受學生歡迎,不管去哪裏教課都反響熱烈,慢慢成爲名師,可再然後學生們突然就聽不到這位老師的課了,因爲他已經成爲了學校領導,坐在了行政辦公室,再也不必親自授課。看上去這是一條順理成章的晉升之路,然而對於學生和學校,這又何嘗不是一種難以量化的損失。業務水平好的人去當領導,不一定就有充分的合理性,反而有可能造成資源的錯位安置。

將領導的行政級別等同於價值的高低,就容易生髮出“領導理應全知全能、做得比大家都好”的思維誤區,因循着這樣的習慣,又恰巧遇到了一個外行領導,就容易陷入抵抗的情緒中,進而產生一些錯誤的假設導向,比如:當人處於抗拒狀態時,總會積累出怨氣,因爲關閉了視聽,而在委屈中變得傲慢,傲慢產生偏見。如此一來你的領導對你說起工作時,你不會有絲毫的認同感,只會在表面上唯唯諾諾,在心中卻暗叫不服,或者乾脆我行我素。相反,如果是一個內行領導,在這種思維習慣下,則有可能把公司變成了一言堂,全權由他掌控,直接取消了討論環節。這可能也會產生一些消極的想法,比如認爲領導的想法肯定最爲完備和優越,一切聽他的吧。

“領導”本身就是一項專業

那麼爲什麼是那個人當了領導,而不是我呢?領導需要具備的能力是什麼?

IBM 前CEO 路易斯。郭士納是人們談論再三的IT 門外漢,他從沒進入過計算機初級班,卻憑藉此前在諮詢服務、金融服務、食品銷售等多個行業的經歷,將在管理上積累的經驗移植到了這家帝國企業,作爲一個外行帶領IBM 成功地完成了發展路徑上的重大變革,同樣築成了其偉大。

在初創的小公司裏,由於人手較少,團隊領導可能還要擔負着另一工種的工作,這時候對他的技術要求是有必要的.,他必須在專業性上予以指導。但在成規模的企業中,領導崗位則是獨立出來的,對他的技術要求是非操作層面的。換句話說,領導是一門有別於其他技術的技術,這種技術不是指做好某一件具體的事,而是關乎於人,關乎於他是否能讓團隊成員找到自己的位置,還關乎於企業的未來。

簡單來說,領導的專業體現在知人用人。漢高祖劉邦曾直言不諱地表明瞭自己雖身爲管理者卻實際上在很多方面都是地地道道的外行,他說,“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養,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話這麼說,但劉邦決不是事事外行,隨即他又道出了自己的過人之處,“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出謀劃策、保障後勤、行軍打仗他都並非“專家”,但他之所以能夠領導“專家”,就是把合適的人用在了合適的地方。

領導的另一體現方式就是爲決策承擔後果,劉邦居於幕後,卻肩負着一國興亡榮辱的壓力。讓下屬解除顧慮,放開手腳,簡化他們的工作,是一個領導的天職。這些職責都與行業本身無關,所以雖然隔行如隔山,但對於對人的領導和管理,則具有很大範圍的普遍性。想要實現職業化,必須將管理與實操分離開來。

技術性問題並非核心問題

很多技術型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來到了一個創新的瓶頸,原因就在於企業內部盛行着一種“工程師思維”。這裏的“工程師思維”是指一味追求技術,認爲所有的問題都可以通過技術手段來解決。最典型的例子是電腦硬件生產廠商,因其不斷的單調的升級機能,而陷入了一種創新枯竭的死循環。

一句話,凡能用技術解決的,都是小問題;凡真正決定企業發展的,又都是技術層面難以解決的。這時候,外行往往能更好地發揮其優勢,讓問題回到一個最樸實的初始狀態,讓企業的決策擁有一次新的機會。很多時候,對行業的那種恰到好處的疏離感會形成一種看不見的生產力。

首先,外行更易找到不同視角。還以IT 業爲例,大概也只有郭士納這樣與該行業一直保持距離的領導者纔會跳出那些條條框框,看到一條新道路,實現了差異化競爭。與內行相比,外行領導更容易走出事必躬親的誤區,也沒有長久以來的思維定式,反倒能夠離得遠看得清,視野更加廣闊,創意更豐富。

其次,外行老闆更容易建立民主的討論氣氛。因爲專業上的不足,在開會時他不會一家獨大,而會願意傾聽各方意見。這也緩解了下屬的壓力,讓他們不必在時刻看領導眼色的狀態下惶惶不安。

另外,外行往往更瞭解客戶。由於對技術的細節不甚瞭解,外行更偏向於選擇從用戶的角度出發去思考問題,同時對技術予以考察。這種思維在方向上與市場相一致,也更好地抓住了技術的本質和社會演變的趨勢。

大多數人在職業生涯中經常會做出一些錯誤舉動,以至自毀前程。爲了避免悲劇發生,專家們建議,CIO應當避開以下的職業生涯規劃陷阱。

●缺乏規則。預先規劃這一原則在技術領域尤其適用,技術的快速變化使之成爲對職業生涯具有重大影響的因素。

●飢不擇食。如果在沒有進行全面的評估之前就極力抓住某個職位,事後你很可能會發現這一職位並不適合你,或者不符合你的長期職業生涯規劃設計。

●視野狹隘。作爲一名IT專業人員,你不僅應當與同事建立良好的關係,也應當積極拓展與非技術人員的關係紐帶。擴展視野並不會讓你失去任何東西,反倒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豐厚利益。

●生活在過去之中。你必須向僱主表明,自己的才能處在不斷的更新之中,而且對最新技術充滿熱情。如果你最近還沒有在新知識方面充電,最好認真地考慮參加一些關鍵領域的專業課程。

●接受獨角戲式的職務。這樣雖然能夠顯示出你的能力,但會讓你陷入一個相對封閉的小環境。

●被動接受,依賴招聘廣告來確定你的下一個職業。你應當分析企業網站中的職位空缺,並和獵頭公司保持經常聯繫進而尋找潛在的職業機會。

●忽視項目管理能力。由於IT世界越來越重視項目能力,如果你在個人簡歷中不能詳細說明自己在這方面的經驗,潛在的僱主即使有長期的職位空缺可能也很難考慮你。

●守着沒有成就感的職位。如果你覺得現在的職位沒有什麼挑戰性,則很有可能會對它失去興趣,並且在職業能力上停止發展。因此,即使這樣的職位可以給你帶來安逸,也千萬不要再停留於此。最好開始尋找新的職位,使你能夠更好地實現自己的職業生涯目標。

●忘記“軟能力”的作用。儘管優秀的技術能力是不可或缺的,但技術人員也需要具備有效的溝通技能和基本的商業知識,這種需求正在變得越來越明顯。因此在考慮你的職業發展機遇時,千萬不要忽視其他方面的能力,如商業寫作、公開演講或其他“軟能力”。

●坐視技能萎縮。對於所有IT專業人員而言,終生學習都是必不可少的。無論你的天賦有多高,如果掌握的技能陷於停頓,你的競爭力也會漸漸失去。因此,要爭取獲得最新的軟件認證並閱讀技術商業雜誌,以使你永遠站在自身領域的前沿。

●在錯誤的方向上建立關係網。要想建立關係網,並不是送出的名片越多越好,相反,你應當將注意力集中在與其他專業人員建立長期的、有意義的,而且是互利互惠的關係上。因此,在人際網絡的建立方面,你應當注重的是質量而非數量。

●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千萬不要只看報紙或只看網上公佈的職位。你應當採用多種方式,比如利用人際關係網,或者在公司內部尋求可能的機遇。

●對新職位的面試沒有做好準備。許多負責招聘的經理在面試時已經不再問那些陳辭濫調式的問題。今天的僱主希望聽到深入的答案和詳細的信息。因此,無論是隨機測試、集體面試還是多重面試都已經變得司空見慣。你可以與朋友進行一些面試預演,否則你很有可能被打個措手不及。

●不爬樹就想摘到果子。如果你怕被拒絕而不敢申請新的職位,那麼你的職業生涯將不再會有什麼大的作爲,因爲承擔一定程度的風險是一個人事業成功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