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識都>實用文案>制度>

科室管理制度(精選5篇)

學識都 人氣:3.02W

在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的今天,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會接觸到制度,制度是各種行政法規、章程、制度、公約的總稱。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對擬定製度很是頭疼的,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科室管理制度(精選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科室管理制度(精選5篇)

科室管理制度1

1、臨牀各科主任應加強對本科門診的管理和領導,各科室參加門診的醫務人員同時接受醫務科和門診部的領導和指導。

2、門診醫務人員由各科室派出並相對固定,門診各科室應按規定準時開診,並提前做好開診的各項準備工作。

3、對疑難病症不能確診和兩次複診不能確診者,應及時請上級醫生會診。科主任、副主任醫師以上人員應定期出門診,解決疑難病例。對某些慢性疾病和專科疾病,應根據醫院具體情況設立專科門診。

4、門診醫師要根據因病施治的診治原則,做到合理檢查、合理用藥,儘可能減輕病人負擔。

5、對急重、高齡病員、離休幹部、軍人、殘疾人、高級知識分子、港、澳、臺胞、外籍人士及遠地病員等病人應優先安排就診。

6、門診各科室與住院部和病區要加強聯繫,以便根據病牀使用情況和病人情況,確保病人及時入院治療。

7、門診檢驗,影像等各項檢查,必須做到規範操作、及時報告。

8、應根據條件和病情,嚴格控制門診手術的適應症,對病情不適宜在門診處置的病人要收治入院。門診醫師要加強對換藥室、治療室的檢查指導,必要時親自操作。

9、門診工作人員要做到關心體貼病員,態度和藹,禮貌、耐心解答,簡便手續,有計劃地安排病員就診。

10、對病員要進行認真檢查,認真填寫門診日誌,詳盡記錄門診病歷,規範開具處方及多種檢查申請單,認真執行疫情報告制度。門診部定期組織檢查門診醫療質量,將評價結果上報醫務科。

11、加強候診工作,診療區禁止吸菸和吃零食,保持環境清潔、安靜、秩序良好。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做好衛生防病、計劃生育等知識宣傳工作。

12、門診大廳提供便民服務,便利病人選擇醫生就醫,設立病人意見箱及投訴電話,建立專門處理投訴的規章制度,接受羣衆監督。

科室管理制度2

普通科室(病房)醫院感染管理制度根據衛生部《醫院感染管理辦法》、《醫院感染監測規範》、《醫療機構消毒技術規範》及《醫院空氣淨化管理規範(20xx年版)》等文件要求,結合我院相關制度和實際情況,特制定本制度,望各相關科室認真組織學習,依照執行。

一、組織管理

由科室主任、護士長、感控醫師和感控護士組成科室醫院感染管理小組,負責科室感染控制工作和本科室醫院感染控制制度的制定,認真填寫《醫院感染管理質量持續改進登記表》。至少每季度召開一次醫院感染管理小組會議;醫院感染管理質量持續改進登記表,普通科室至少3個月一次,重點科室每月一次;及時登記、黏貼環境衛生化驗報告單,登記本科室的醫院感染病例、多重耐藥菌病例和員工職業暴露情況等。至少每季度組織1次針對各項醫院感染控制法規、文件的學習,提高對醫院感染控制重要性的認識,組織實施各項感染控制制度,發現問題及時完成整改意見,並跟進、評價整改效果。

二、醫院感染監測與報告

臨牀經治醫生髮現醫院感染病例時,應在24小時內從醫生工作站直接報告;發現醫院感染聚集性病例及特殊的感染性疾病時,應在24小時內電話報告醫院感染管理科,對監測發現的各種感染因素及時採取有效控制措施。

三、人員管理

1.手衛生:遵守衛生部《醫務人員手衛生規範》,完善手衛生設施(如水龍頭、烘乾機功能完好,保證幹手紙及皁液供應),不方便洗手處配備快速手消毒劑,按要求做好洗手和衛生手消毒,提高手衛生依從性。

2.合理應用抗菌藥物:按照《抗菌藥物臨牀應用指導原則》和《抗菌藥物臨牀應用管理辦法》合理應用抗菌藥物,按要求做好圍手術期預防用藥,感染及疑似感染病人正確留取相關微生物標本,根據藥敏結果有針對性使用抗菌藥物。接受並配合醫院“抗菌藥物管理工作組”的指導和督導,及時糾正不合理用藥。嚴格遵循《抗菌藥物分級管理目錄》,不得越級使用抗菌藥物。

3.無菌操作及常用無菌物品管理:嚴格執行診療技術操作規程,嚴格無菌技術操作。各類無菌物品開封后及各種液體開啓後應標註時間。

科室管理制度3

一、嚴格執行《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和《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的醫療廢物管理制度及相關的法律、法規。掌握髮生醫療廢物流失、泄漏、擴散和意外事故情況時的`緊急處理措施, 瞭解醫療廢物處理工作流程。

二、按《醫療廢物分類目錄》對醫療廢物進行分類, 各類醫療廢物不能混合收集, 不得超過包裝袋容量的3/4滿, 並註明產生單位、產生日期、類別, 做好交接登記工作。放入包裝物或容器內的醫療廢物不得取出。每日對盛裝容器進行清洗、消毒。

三、廢棄的麻醉、精神、放射性、毒性等藥品及其相關的廢物的管理, 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標準執行。

四、化學性廢物中批量的廢化學試劑、廢消毒劑應當交由藥檢局處理。

五、批量的含有汞的體溫計、血壓計等醫療器具報廢時, 應交設備科送泉州市技術監督局統一處理。

六、醫療廢物中病原體的培養基、標本和菌種、毒種保存液等高危險廢物, 應當先在產生地點進行壓力蒸汽滅菌或化學消毒處理後按感染性廢物收集處理。

七、傳染病病人產生的醫療廢物應當使用雙層包裝物, 並及時密封。

八、嚴禁醫療廢物流失、泄漏、擴散, 禁止在非收集、非暫時貯存地點堆放醫療廢物。

科室管理制度4

一、教科研隊伍建設

學校教科室由校長室直接領導,一名教科室主任全面主持學校教科研工作,各教研組長均爲教科室的成員,全體教師是教科研的主力軍。學校要求人人有教科研意識,人人有教科研課題。

二、課題申報

1.課題由教科室根據本校教學實際,確立研究課題,向校長室或市區級教科室申報,經獲准後成立課題組,課題成員在全校範圍內抽調組成。

2.組級課題的申報。各教研組向教科室申報課題,經獲准後成立課題組,一般由教研組長任課題組長,課題組人員基本上爲本教研組成員。

3.教師課題的申報,由教師個人或備課組長向教科室申報課題,經獲准後成立課題組,教師個人或備課組長負責:

三、建立教科研檔案

1.一個課題一個檔案,包括申報、審批、人員、實驗班級、、數據記錄、統計研究、經驗報告、總結論文,評估結果等全部材料。

2.建立教師論文檔案。按教師編袋,一位教師一個檔案袋,教師發表在各種報紙、刊物上的論文,以複印件存袋。

3.建立科研專題公開課,檔案:按教師編袋,一位教師一個檔案袋。公開課檔案內彙集了聽課教師的量化評估表,教研組評議意見和教科室評課總結:

4.建立教科研獲獎檔案:

四、定期召開課題組組長例會

教科室負責召開每月課題組組長例會,學習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教育方面的報告或文件,學習省、市教科研領導部門的指示,交流研究情況和階段性成果,互通最新教育科研動態和信息,探討課題研究中克服困難的措施和方法。

五、建立定期的教師論文交流和教科研課題成果交流制度

教師論文每學期期末交流一次,交流論文打印出來,人手一份,便於大家學習和評比,教科研課題成果或階段性成果,每學期期末交流一次。

六、及時推廣教科研成果場,凡學校各級課題的研究成果形成後,即教科室以書面形式及時報告校長室,經批准後,即在有關教育教學領域實施,實施後教科室將實際效果總結反饋給校長室。

七、獎勵機制

學校把教科研工作的實績作爲教師考覈的一個重要內容,教科室的領導人員可參加各類考評領導小組,包括職稱評審小組:評選各級各類先進的教師應符合“能及時總結、推廣教育、教學經驗,積極進行教育科學研究,撰寫和交流論文‘’這一條件。

教師教學質量考覈中有”教育科學研究能力“和”教育科學研究成績“兩項內容。

科室管理制度5

一、人員:

1、醫務人員衣帽整潔,不戴首飾,不留長指甲。

2、在各種操作前,應用流動水沖洗雙手,操作後進行手消毒,可用潔膚柔或75%酒精棉球。

二、環境:

1、保持室內空氣新鮮,環境清潔,每天開窗通風並用紫外線照射消毒,同時做好相關監測及登記工作。

2、室內空調定期清洗、消毒、並做好記錄。

3、候診椅、辦公桌檯面,地面等每日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兩次。但遇可疑的傳染性疾病的病人或其分泌物時,應立即進行消毒。

三、物品:

1、醫務人員必須遵守消毒滅菌原則:進入人體組織或無菌器官的醫療用品必須滅菌,各種注射、穿刺、採血器具必須貫徹一人、一用、一滅菌的方針,接觸病人皮膚、黏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須消毒或滅菌。

2、無菌物品應存放於專櫃或專格(抽屜),並保持清潔、乾燥、整齊,在有效期範圍內;無菌包有效期爲半年;消毒包體積應<30×30×25㎝。

3、器材消毒:

⑴玻璃器材:採集標本的器材如玻片、試管要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污染的試管、滴管、離心管、玻片、玻棒、平皿等,應立即浸入含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中浸泡1小時,再清洗乾淨、烘乾。

⑵止血帶應一人一用,使用後浸入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中浸泡1小時,衝淨晾乾。

⑶貴重儀器:顯微鏡、離心機、天秤、細胞計數器械、冰箱等局部輕度污染,可用酒精棉球進行擦拭;若離心時離心管未密閉,試管破裂,液體外溢,應清洗離心機內部,特別是有可能受肝炎病毒等污染時,宜戴上手套用有效氯消毒液進行擦拭消毒,作用30min—60min。

4、醫療廢棄物的處置:

⑴分類收集:

按感染性、病理性、損傷性、藥物性、化學性廢物分類收集。

⑵妥善處置:

感染性廢棄物置於專用黃色醫療廢物包裝袋內;安瓿、針尖等置於銳器盒內。

⑶統一運送:

處置好的包裝合格的醫療廢物由專人運送至中心醫療廢物暫貯處,由專門處置公司前來收取。

⑷遇特殊情況:

如處置銅綠假單胞菌、厭氧菌、結核菌等感染傷口,按特殊菌種處理,更換敷料後分類置於雙層專用黃色醫療廢物包裝袋內,按要求標示明顯,統一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