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大學生就業中的主要問題

學識都 人氣:2.5W

學生素質是否能適應轉型後的經濟體系,是影響大學生就業的主要因素之一。

我國大學生就業中的主要問題

    記者:目前我國大學生就業中的主要問題是什麼?

    專家:與我國經濟社會飛速發展的要求相比,中國大學生數量並沒有過剩。造成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一方面,是大學教育體系與勞動力市場之間存在嚴重脫節。市場已經在我國勞動力資源配置中發揮主導作用,但高等教育還沒從 “供給者定位”轉變爲 “需求者定位”,培養目標單一,千校一面,課程內容和設置僵化,與市場多樣化的需求相比,高等學校提供的畢業生同質性強、就業能力差,不同層次大學畢業生都在爭搶同樣乃至同一個就業崗位。另一方面,對大學畢業生需求的就業崗位數量是由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決定的。前幾年,我國的經濟主要是以勞動密集型產業爲主,所以新增加的勞動就業崗位主要是勞動密集型的就業崗位。這種崗位類型的特點就使得社會對大學畢業生的需求不足。

    研究表明,一個國家的中小型用人單位是吸收大學畢業生的主力軍。根據之前的分析,我國大學畢業生也主要在300人以下的中小型用人單位就業。所以中小型用人單位的發展情況也將會影響大學生的就業數量。中小型用人單位主要集中的第三產業,而我國第三產業的發展對人才的吸納能力還不足。國外發達國家國民生產總值中第三產業所佔比重最大,對勞動力的吸收能力也是最強的。但我國第三產業的發展則相對比較緩慢,對勞動力的吸納能力相對不足。因此,大學畢業生就業的困境事實上是我國經濟體系吸收能力的困境。

    近幾年,我國經濟開始進入轉型時期,高校培養的大學畢業生是否能適應轉型後的經濟體系,是影響大學生就業的主要因素之一。

    高校需要根據社會的需求不斷完善課程建設,使學生能夠達到用人單位的.要求。

    記者:您剛纔提到大學生教育問題,那麼,我國大學生的能力是否能滿足需求呢?

    專家:工作能力是指從事某項職業工作必須具備的能力。2011屆本科畢業生在理解交流能力中最重要的是有效的口頭溝通、積極學習和服務他人能力,科學思維能力中最重要的是針對性寫作能力,管理能力中最重要的是談判技能和說服他人,應用分析能力中最重要的是疑難排解能力,動手能力中最重要的是電腦編程能力。然而,通過調查發現,2009屆至2011屆大學生畢業時對基本工作能力掌握的水平均低於工作崗位要求的水平,可見,高校對學生的培養還無法完全滿足社會對大學畢業生的要求。這種情況,導致一方面部分畢業生無法找到工作,而另一方面,部分用人單位也無法找到滿足自己需求的畢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