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識都>實用範文>徵文>

五年級爭做中國好網民徵文稿

學識都 人氣:1.51W

文明上網,構建清朗網絡環境、打造法治化網絡空間,既是一種召喚,又是一種要求,更是我們的責任。下面是本站小編爲大家蒐集的五年級爭做中國好網民徵文稿,供大家參考。

五年級爭做中國好網民徵文稿

五年級爭做中國好網民徵文稿一

現如今,互聯網已經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直接或間接地影響着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2016年第38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指出:截至2016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7.10億,互聯網普及率達到51.7%,中國成爲網民數世界第一的國家。網民的逐漸增多,加上新媒體的不斷增加,網絡社會進入了“人人都有麥克風、人人都是自媒體”時代,網絡資源也變得泥沙俱下,信息質量良莠不齊。近年來,網絡暴力、網絡色情、網絡詐騙、負面輿情等問題層出不窮,對社會照成惡劣影響。如何保證互聯網的健康發展?如何保護信息安全?如何運用和使用互聯網?已成了一個迫在眉睫,無法迴避的現實問題。我們作爲網絡的使用者、信息的傳播者、內容的消費者,要主動承擔起淨化網絡空間的責任,自覺提升網絡媒介素養,爭做中國好網民。

做中國好網民,要學法規、懂法規、守法規。總書記指出,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要堅持依法治網、依法辦網、依法上網,讓互聯網在法治軌道上健康運行。雖然《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治安管理條例》等關於網絡管理的法律法規日漸完善,但是,網絡言論傳播者大多數都缺乏對相關的法律法規知識的`瞭解,再加上在網絡中違法違規與在現實中相比成本較低,所以造成網絡世界的繁雜混亂。學法懂法,需要大到《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小到一條規章、公約,都認真學習理解。遵法守法,需要以法律法規作爲行爲準繩,把自己的一言一行關進法律的籠子,讓守法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做到文明上網、依法用網。

做中國好網民,要辨真假、明是非、識善惡。在網絡大染缸中,五顏六色什麼都有,信息需要靠自己去鑑別,如何練就“火眼金睛”、提高鑑別能力是關鍵。提高鑑別的能力,需要不斷提升文化素養。不斷更新知識,努力跟上時代潮流,活到老學到老,才能基本上保證不被“亂花”迷了眼。提高鑑別的能力,需要始終保持敏銳的洞察力。網絡衆聲喧譁,網民極易被煽動,往往照成“三人成虎”的惡性事件。對待問題,要“冷眼”看,做到不輕易抱團、不隨便跟風。提高鑑別的能力,需要全面獲取相關信息。要瀏覽各類主流網站、運用搜索引擎,拓寬信息來源渠道,確保信息獲取數量,從大量信息中分析、挖掘真相。

做中國好網民,要敢發聲、會發聲、善發聲。敢發聲,需要面對網絡輿情,主動作爲,敢於擔當,不做沉默的大多數,充分利用網絡媒體對真善美進行點贊,對假醜惡進行批駁,積極引導輿論走向,發“正義之聲”。會發聲,需要掌握網絡知識,熟練應用微博、微信、貼吧等主流媒體,擴大傳播面,發“傳播之聲”。善發聲,需要貼近網民,以網民喜聞樂見的方式,講清事實真相,發“流行之聲”。

做中國好網民,學法規、懂法規、守法規是前提,辨真假、明是非、識善惡是基礎,敢發聲、會發聲、善發聲是關鍵。在“大網絡”環境下,要自律自覺、勇於擔當,構建清朗網絡空間,共建美好精神家園。

五年級爭做中國好網民徵文稿二

“網絡暴力”這個詞是我最近上網接觸最多的字眼,原因是一個叫做“喬任樑”的明星死亡消息爆出後,在網絡上引起了軒然大波,喬任樑的好朋友們因爲沒有在他去世後用微博發聲,受到了網民各種語言的謾罵和侮辱。明星是天生帶着光環的,如果像明星這樣的人都抵擋不住網絡世界帶來的暴力,那麼我們普通人在網絡語言的暴力下應該更加的惶恐和無助吧。

所以,我想跟大家談談怎麼樣做一個好網民,怎麼樣不給身邊的人和別人帶來威脅和心理暴力。2015年袁珊珊作爲TEDxNingbo“智造者”的神祕嘉賓,登上全球最大演講平臺,演講了一篇名叫《在網絡暴力中捍衛自己》的自述文章,文章中說了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我想先問問大家,有誰一年365天天天被未曾謀面的陌生人罵過?”,她從容地向觀衆分享了自己自2013年起,逐步遭受,並面對網絡暴力的種種過程。

2013年春天,一部收視冠軍的電視劇將她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此後,袁姍姍以公益行動“愛的罵罵”做出迴應。同年夏天,一句“滾出娛樂圈”直面對袁姍姍做出攻擊,隨之而來的,是袁姍姍自己心靈上的蛻變。她說,自己從那時開始重拾了小提琴和健身,並建議沉迷網絡世界的年輕人可以每天擠出一點兒時間鍛鍊身體,她說:“當你有朝一日被他人欺負的時候,至少你可以像我一樣身輕如燕,自如翻滾。”

內心強大的人如袁珊珊可以在暴力世界裏越挫越勇,內心怯懦和孤單的人就會像喬任樑一樣患憂鬱症而選擇離開。是什麼讓網民如此的暴戾,不去更好地尋找真相,而僅僅是簡單的發泄。我總結了幾種原因:

一是來源於壓力。當今社會物質世界的斑駁陸離讓人們更多的承擔了心理壓力,壓力大了,自己的不滿、情緒化的東西需要排解,“轉移”就是大多數人的選擇發泄的方式和共識。網絡上一個簡單的新聞和事件無疑成爲了大多數人的發泄口,而關注這些新聞的網民則成爲了網絡暴力的主要人羣。

二是來源於集體無意識就是從衆心理。從衆心理是一種既好也不好的行爲意識,當你遇到意見一致的人羣,你會格外的增強心理上的自信心,使得你做事情的勇氣倍增;但是當遇到在網絡世界的吐槽行爲時,從衆心理就會成爲一種傷害別人的工具,你不去主動思考,不去用自己的知識摸清真相,你只願意人云亦云的一起吐槽或是謾罵,畢竟你覺得這是一種主流。

三是來源於教育。一個人教育程度的高低與自身語言的表達有很大的關係,表達的文明程度更彰顯着文化層次的不同。從小我們就被教育什麼是正確的,什麼事是錯誤的,擁有自主思辨的能力是教育賦予我們的重要方式,沒有更好的得到深層次的教育,纔會用簡單的暴力語言去表達情緒。

四是網絡語言規範的法律不健全。網民敢於在微博、微信、客戶端等上面持續進行冷語言暴力,就是因爲並沒有合適的語言暴力法律的阻止,但是網絡世界的.虛擬性又在表明一般的成文法律是不可能完全約束網民的行爲和語言,真正需要出臺的是更多的拒絕網絡暴力的倡議書和網絡暴力宣傳片,從心理上給網民以警示作用。

如何爭做一個合格的好網民呢?我想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呼籲:做一個不隨波逐流的好網民,不以用冷暴力或是暴力性語言給別人的心理和家庭造成危害;做一個能明辨是非的好網民,遇到新聞事件和突發性事件,不人云亦云,不只顧發泄情緒,而要靜觀其變,保持一顆正能量的心態,不給事件的負面方向更多的推動力;做一個陽光積極的好網民,適時發聲,以正面向上的方式給予網絡語言暴力受害者更多的關心和溫暖,不讓事件越演越烈。

五年級爭做中國好網民徵文稿三

伴隨着信息技術革命的浪潮,互聯網正有力推動着人類社會的發展進程,深刻改變着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與此同時,各種網絡問題也相伴而生。國家網信辦提出,培育“中國好網民”關鍵做到“四有”,其中之一就是有文明的網絡素養。

網絡素養是人的基本素養中應具備的網絡素質及道德規範,是自身素質在網絡這個虛擬世界中的體現。有文明的網絡素養是爭做“中國好網民”的基礎,網民的網絡素養直接關乎構建“中國好網民”的成敗得失。只有每個網民提高網絡素養,自覺文明上網,中國好網民纔會實至名歸。

當今時代,雖然我們已經進入了文明社會,但許多不文明現象在網絡上卻發展成了常態。網絡是虛擬的,每個人面對的都是網絡終端,人與人之間不會直接面對面接觸。正因如此,很多網民可能在現實生活中是紳士和淑女,待人接物有禮有節文質彬彬,但是當身處網絡世界,卻一改平時的風格,面對冰冷的機器“語出驚人”,行事“放蕩不羈”盡顯“風流本色”,將深藏於內心深處的陰暗面盡情釋放。有些網民在網絡上肆無忌憚的謾罵,進行人身攻擊,不分是非,只求痛快。一些人甚至認爲,網絡就該這樣胡作非爲、亂七八糟,不胡說不好玩,不罵人不開腔。以至於有一個極其惡劣的現象出現:一些不斷推陳出新的網絡詞彙極盡髒話之能事,不僅侮辱了博大精深的中文,也深深毒害了青少年。有人爲了所謂的人氣和粉絲,故意胡編亂造、斷章取義,以訛傳訛,已經到了十分嚴重的程度。網絡是個工具,用好了就是美好的`,用不好就是骯髒的。作爲現代人,要有駕馭網絡的能力,要充分利用現代科技的先進條件,讓生命之舟在網絡這個自由海洋裏乘風破浪,奔向理想的彼岸。而駕馭網絡的雙槳必須有一支是培養文明的網絡素養。

培養文明的網絡素養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要對羣衆網民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現實生活中的文明和虛擬世界的文明是相輔相成、互相影響的,現實的見義勇爲事件可以通過網絡傳播向人們倡導見義勇爲的社會風氣,網絡關於食品安全的謠言會導致食品的滯銷。因此要在現實生活中培育網民正確的價值觀,愛國守法文明誠信,才能將現實的文明延伸到網絡。第二,我們要學習網絡道德規範,懂得基本的對與錯、是與非,增強網絡道德意識,分清網上善惡美醜的界限。要規範網絡文明用語,網民在網絡上進行評論和發言要文明禮貌,對不文明用語要及時進行處理,不斷規範網民的網絡用語,激發對美好的網絡生活的嚮往和追求,形成良好的網絡道德行爲規範。第三,要加強網絡制度建設和技術措施的使用,法律通過法條引導網民進行文明的網絡活動,倡導文明的網絡行爲,通過技術措施發現不文明行爲從而依照法律法規進行處罰,讓網民知道哪些行爲是不文明的是不可以做的。第四,要培育網民控制自身情緒和心理疏導的能力,網絡上的罵戰比比皆是,我們不受“叫罵”“約架”的“蠱惑”,不是我們懦弱的表現,反而是我們表現了文明的網絡素養,要有站在了文明制高點上的驕傲和自豪感,當建立了完善的網絡文明懲治制度的時候舉報就顯得更有意義。

網絡文明關乎着我們每一個人,網絡時代誰都不是局外人,面對日益嚴峻的網絡發展形勢,面對日益飛速發展的互聯網技術,我們每個人既是受益者,也必須要承擔相應的責任和義務。提升文明素養,倡導網絡文明,需要你我共同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