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裳以勞求學的名人故事

學識都 人氣:3.06W

朱裳,字公垂,出生於1482年,沙河(今河北沙河)人,是明朝武宗至世宗時很有才幹的一位大臣。他公元1514年中進士,受封御史、巡臨河南、巡按山東;後出為知府,治理很有政績,遷浙江副使、左布使、右副都御史等職。

朱裳以勞求學的名人故事

他的學習成才,有著奇異的一頁,這就是“以勞求學”的故事。

朱裳的家庭原本為一個書香之家。他的父親雖未中第,但通經書,曾以教書為業。在父親的影響下,朱裳自幼喜歡讀書,求知慾望強烈,到五六歲的時候,便能自讀經書,有獨到見解,很得父母喜愛。

但是,在他剛剛到了上學年齡的時候,父親便因病去世了。因父親患的'是一種傳染病,當時人們不知道隔離,所以,也傳染到了母親身上。因此,父親去世不幾年,母親也因疾病發作,撒手歸西了。當時朱裳只有十歲。

十歲的朱裳失去雙親,連飯也漸漸吃不上了,想去學校讀書,更是不可能的。

但是,求知慾望強烈的朱裳,並沒有被困難所嚇倒。他認為:人不吃飯不能活,如果不讀書,沒有知識,活則不如死。為此,他雖然無錢上學,卻把父親生前留下的幾部經書找了出來,讀了一遍又一遍,不到兩年時間,便把幾部經書全部學懂弄通了。

朱裳明白,光靠這幾部經書是幹不了大事業的,要成為幹大事業的人才,就必須繼續深造,繼續讀書。

為了讀書,朱裳曾去私塾學堂偷聽老師講課。但時間一久,他又感到:讀書,學知識,是光明正大的事,為什麼要偷偷摸摸呢?難道真的沒有錢就絕了讀書這條道了嗎?他想來想去,終於想出了辦法。

這一天,他來到縣裡辦的學堂,找到了官學的校長,請求批准他來官學讀書。校長見他生得眉清目秀,沒錢交學費就敢來向他提出上學,這不但說明了他求知心切,也表明了他富有膽識,心中對他不由產生了幾分愛意。但是,不交學費就來官校讀書,沒有先例,於是,校長只好向他說明了情況,並且婉言拒絕了他。

朱裳見此,難過得撲通跪在了校長面前,苦苦央求說:“這裡的學生都食宿在校,就讓我每天幫助廚房燒火吧,一日三餐,決不偷懶,就以這樣的勞動,來代替我的學費行嗎?”

校長見朱裳說得懇切,又感到這樣做也能說得過去,就同意了。

朱裳上學的願望終於實現了,樂得他一蹦三尺高。從此,他每日天不亮就起床,幫助伙房燒水做飯;午間老師和學生都休息去了,他到廚房幫助做雜事;下午到了做飯的時間,便去燒火;晚上,又在廚房裡藉著炭火的光亮,把下午因提前下課去燒火耽誤的功課補上,學習累了,就睡在廚房的草堆上。

就這樣,他又幹活,又讀書,雖然累一些,但思想卻感到異常舒暢,學習起來,也覺得精力充沛。結果,不到一年的時間,在學習成績上,他競成了學校的佼佼者。

這裡的校長也是個著名的學者,也是喜歡人才的。他見朱裳一邊幹活一邊讀書,不但於活勤快,而且學習成績也很優異,心中很是高興,便給他的上級打了個報告,免去了他的勞動,讓他專心讀書。

兩個月後,朱裳參加了學生成績比賽,以詩文俱優而獲得第一名,不僅受到了獎勵,還被稱為“神童”,從而聞名於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