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寫作經驗分享

學識都 人氣:4.56K

論文寫作是一個從難到易的過程,第一次寫論文會覺得難下筆,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論文寫作經驗分享,歡迎閲讀查看。

論文寫作經驗分享

 1、選題

選題論文寫作的方向,建議在較早的選定博士期間研究的方向,然後在大的方向下完成自己的小論文寫作,基於我個人的經驗,這樣做有多方面的好處。首先,能夠很有效的利用有限的時間做出成果。時間對於一個博士生特別寶貴,如果小論文存在多個選題或者方向,或者和大論文方向不一致,會導致時間特別不夠用,而且很難出成果。但如果選題一致的情況下,只要你不斷的付出,總會出成果,而且最重要的是你的小論文可以作為大論文的一部分。我之前完成的一篇小論文關於人力資源管理方向,和我的專業以及大論文選題不一致,導致我在這篇論文上浪費了很多時間。

選題的方向要考慮數據的可得性。當你有一個好的idea後,你可以先看下其他人的文獻所使用的數據來源,如果所有的文獻使用的數據具有唯一性,基本上可以考慮放棄這個idea,數據無法獲取,實證就沒辦法進行。我們學校能夠利用的數據庫有知網、CCER、EPS、wind、各種統計年鑑以及央行、統計局等數據庫等,國泰安數據庫可以去財大下載。

2、實證模型

小論文的寫作須先做實證模型,當實證結果達到自己的預期效果後才進行其他部分。當實證結果和你的預期結果不一致時,可以多嘗試下其他方法,實際上,很多實證結果是可控的,當然絕對禁止修改數據和實證結果。一份數據,使用不同的模型或者增減解釋變量可能會有不同的結果,或者數據處理不一樣,前後結果可能相左。舉個我在做實證的例子。當時我在數據處理完後跑數據,用雙邊隨機前言模型,想得到員工議價能力低於公司,但最開始的時候結果一直無法收斂,然後加減各種控制變量做各種嘗試,有一個變量組能夠收斂,但結果不滿意,後來我嘗試將離職人員的數據刪除,然後將樣本分為基礎員工和中高層員工,最後才得到我想要的結果,事實上,將樣本分為分組具有很大的靈活性,也是做了各種分組的方式才得到想要的結果。

實證模型的選擇可以多看文獻,參考較權威論文的方法。順便説一句,不要為了學模型而去學模型,當你在做某篇論文需要用到這個模型時再去正對性的學習,那樣效率會更高。

模型的使用並非一定要使用複雜的或者最新的,大部分已經發表的優秀論文並非都使用最前沿的方法,使用的模型能恰當好處的説明問題就足以。

3、論文寫作

首先,實證做完後就開始論文的寫作過程,論文的結構按通用的模式,無需創新或者標新立異,可參考幾篇權威的論文模式。

文章結構可以按以下安排:

一、 引言

包括三部分內容:問題的提出、文獻綜述、本文的目的與文章結構説明

引言的基本思路是:由現象切入本文主題,接着強調選題的重要性。下一段回顧現有研究,敍述現有研究的貢獻,指出其不足。最後一段就是本文研究的具體意義或者作用(解決哪一方面的問題或者彌補哪一方面的不足)及接下來的結構。高水準的文獻回顧非常注重邏輯,將現有研究通過一篇短文將其通過一定的脈絡串起來而不是簡單敍述“誰做了什麼”。

二、 模型設計與指標測度

(一) 數學模型的設定

(二) 計量模型的設定

(三) 有關指標的測度

三、 模型估計與指標分析

(一) 樣本與有關變量的説明

(二) 數據特徵分析

(三) 模型估計與分析

(四) 指標計算與分析

四、 結論與啟示

本部分包括2段,一是基於本文研究的結論,二是基於本文研究的啟示。

其次,文章具體寫作的過程中用語要規範,減少口語化語言。文章中儘量少用“的”、“了”、“來”、“中”、“而”、“並”、“是……的”、“但”、“我們”、“往往”、“我國”等。

第三,在論文寫作中,注意段落以及段落首句和尾句的結構,一般來説,段首、段中、斷尾是總分總的結構,特別是文獻綜述的'結構(每一段之間的邏輯、每一段的開場白和最後一句話、文獻綜述的最後一段等)。

第四,在撰寫文獻綜述部分的時候,分享個小技巧,就是將你所引用的人名標紅,比如Mussida and Picchio(2014),參考文獻按論文中引用出現的順序排序,這樣做的好處是方便以後的修改。文章的修改可能將原來的引用刪除或者調整,可以很輕鬆的找到對應的參考文獻,且不同的期刊對引用和參考文獻有不同的要求,這樣做可以很方便的定位引用。

第五,論文寫作從剛開始就應該注意細節,注意用詞恰當和標點符號等的使用,這樣會為後面修改減少很大的工作量。

第六,論文寫作完後要反覆修改,聽取老師的意見。自己寫的論文有很多問題自己是很難發現的,通過別人的指點可以發現很多問題,多和老師溝通,這點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