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體育課餘訓練的問題及對策論文

學識都 人氣:1.96W

摘要:在我國社會經濟高速發展進步的當下,如何培養後備型體育人才已經成為當代體育行業發展的重要課題,而初中恰恰是後備體育人才人選的重要基地,初中階段的體育課餘鍛鍊也是培養知識型體育高水平人才的重要載體,本文試通過對現階段初中學生課餘訓練出現的問題進行挖掘與剖析,並積極尋找解決與突破問題的關鍵對策,以期對其他體育從業者培養後備力量做出有益探索。

初中體育課餘訓練的問題及對策論文

關鍵詞:初中;體育課餘訓練;體育教師隊伍;對策

一、現階段我國初中課餘訓練中普遍出現的問題

(1)校方過度重視升學率導致體育經費被忽視

“重智輕體”已成為現在初中學校領導的一種普遍且嚴重的現象,缺乏對體育鍛煉的認識和對體育訓練應有的重視。更有甚者認為體育訓練會成為升學率的絆腳石,在經費預算上逐年減少,初中體育老師往往既要顧及正常上課還要承擔課餘訓練任務。在既沒有經濟保障,任務又過重的環境下,一線初中體育教師的工作積極性被極大削弱,體育課餘訓練工作難免會受到影響。

(2)學校和教師過度重視比賽名次導致培養輸送斷代

體育苗子最好的選拔時期就是在初中時期,打下紮實的身體基礎,經過系統的訓練,才能成為良好的後備體育力量。但由於一些學校和體育教師過度關注學校在各類體育比賽中的名次和成績,急功近利、揠苗助長的思想普遍存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長期系統訓練和未來人才培養輸送的重要性。在選苗時注重運動成績,偏向於早熟運動員,忽視了輸送率;在育苗時又傾向於成年化發展,缺乏基礎性、系統性訓練,使得很多本可大有發展前途的體育苗子過早的曇花一現,人才輸送斷代。

(3)不健全、不科學、不繫統的訓練制度

體育課餘訓練制度普遍出現的問題有:訓練計劃盲目隨意無大綱、訓練過程經費缺乏、訓練設施不全不配套、訓練教師工作任務重且缺乏系統理論知識,有的甚至沒有教練員資格證。這一系列制度不健全問題導致體育課餘訓練整體缺乏專業性、科學性和系統性,使課餘訓練成果和水平都大打折扣。

(4)家長理解支持度不夠導致生源缺乏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已是我國家長的普遍思想,大多數家長不願意讓子女未來從事體育行業,所以對當下的體育訓練也缺乏關注意識。文化課成績好的學生自身對課餘訓練的興趣度就低,一些有體育特長生往往也會受到來自家人的壓力與責難,主要是害怕體育方面難出成績,文化課方面又吃虧,對未來發展有較高的風險。對於業餘或專業體校來説,很多家長把孩子送來的目的性很強,僅僅是希望孩子增強體質磨練意志,很少有家長希望孩子能在體育方面有所建樹,更有家長只是覺得孩子文化課成績差又不服從管教,希望以後孩子能靠體育事業勉強餬口就行而把孩子送來體校。這些問題都導致體育課餘訓練生源缺乏且生源質量普遍不高。

(5)校外競賽制度問題

體育競賽是體育行業發展的有力推手,是各個學校之間溝通與交流的橋樑,更是檢測課餘訓練成果和水平的良好機會,對運動員自身的提高也會起決定性作用。但就目前來看,體育競賽中很多問題在逐漸被暴露,一是運動員信息審查不嚴格,一些學校為了好成績冒名頂替、弄虛作假、謊報年齡現象嚴重,影響了體育競賽的質量,對學生和訓練員的積極性有較大影響。二是比賽規則和制度不夠完善,比賽組織部門有時顧及多方面因素,左右比賽結果、篡改名次排列、照顧犯規學校的行為也時有發生,嚴重影響到基層學校的訓練積極性和參賽積極性,使體育競賽本身成為作秀,喪失了本身的意義。

二、關於初中課餘訓練的對策與建議

(1)開源節流,解決資金問題

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想要突破課餘訓練發展的瓶頸首先要解決資金問題。除了學校自身需要提高對課餘訓練的'關注和重視程度、建立相關經費保障制度、改善課餘訓練的基本設施條件,以及學校應向各級相關部門提出擴大行政撥款要求之外,還應向社會廣開財路,積極爭取社會力量的協助,邀請大型企業單位贊助和投資減輕一部分學校的經費壓力。

(2)建立合理有效的訓練管理機制

對於學校而言,應將體育課餘訓練劃入學校工作計劃範疇,建立學校課餘體育訓練制度,提升對體育後備人才的培養的重視程度,將追求名次、為校爭光的短期行為目標轉移到輸送人才,為學生未來考慮的長遠計劃上來。對於教練員而言,學校應嚴抓上崗資格問題,對教練員資格證審查應有專門標準,給今後教練員的水平能力提供有力保障,不達標、無證的教練員不予安排訓練工作。對於學生而言,教練員應針對學生特長建立科學、系統、有效的訓練大綱,因材施教。對學生的訓練過程也應加強管理,努力調動學生積極性,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干預,使學生意識到自己也能在體育行業有所作為,而不是因為自己“成績差、身體好”才來參加訓練。

(3)積極處理協調課餘訓練和文化課學習的關係

學校應確立思想、學習、課餘訓練一體化管理的機制,不斷建立完善相關制度和措施,將運動員的訓練任務和學習任務統一納入學校工作計劃內,杜絕出現運動員“重體輕智”或“重智輕體”的現象出現。教練員、班主任和任課老師應打成一片相互溝通,隨時瞭解運動員學習、訓練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在訓練閒暇期間,教練員也應安排時間給運動員補上文化課。

(4)加強體育教師隊伍建設,提高體育教師隊伍整體素質

提升教練員政治、文化素養是提高體育教師整體素質的關鍵。為了加強教練員政治素養,學校應加強對教練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培養教練員愛國奉獻,遵紀守法,勇於拼搏的精神,積極調動教練員的社會責任感和事業積極性。文化素養方面,當地教育部門應着力抓緊體育教師隊伍的培養與輸送,一方面給予老教師更多的二次學習的機會,跟上時代步伐瞭解更多科學有效的訓練手段。另一方面給予年輕教師提供更多的崗位培訓或是深度再學習的機會,從而提高體育教師隊伍的整體文化素質。

(5)嚴抓競賽紀律,完善管理監督機制

要確保體育競賽的合理發展,嚴懲競賽過程中的不良行為是關鍵。國家體育局應針對中學階段各項賽事制定和完善相關機制和出發條例,對任何違規行為應嚴肅處理處罰,絕不姑息,從而嚴肅競賽紀律。對各級體育競賽隨機進行監管抽查,對違規違紀的有關部門要進行批評、警告和教育,針對篡改成績或名次等情節嚴重行為應給與嚴厲打擊與處罰。

體育課改的工作已經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許多新思想、新理念已經開始在教學實踐過程中開始有積極的表現,儘管就目前來看,新課程理論所提出的理想通過現階段教學實踐還未實現,甚至僅在體育課餘訓練一個方面就暴露出諸多問題。但不論問題也好,成果也罷,都是體育教育工作者實踐得來的寶貴經驗,都是進一步進行新課程推廣的理論實踐根據。

參考文獻

[1]袁忠.有效開展初中體育課餘訓練之我見[J].體育博覽(研究版),2011,(7):74.

[2]盧彩琴.初中體育課餘訓練的現狀及創新思考[J].體育博覽(研究版),2011,(7):70.

[3]楊光榮.初中體育課餘訓練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學校體育,2015,(1):113.

[4]張權.初中體育教學探究[J].讀與寫,2017,(17):186-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