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校園低頭族現狀論文

學識都 人氣:2.08W

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成為"低頭族"的最主要原因在於自身,因此,從"低頭族"的心理上解決問題才是最根本的方法。以下是本站小編蒐集整理的淺析校園低頭族現狀論文,和大家一起分享。

淺析校園低頭族現狀論文

摘要:筆者就大學校園裏的"低頭族"着重於心理層面的原因做了調查、進行分析。並就大學校園"低頭族"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議,希望"低頭族""抬起頭來",享受真實的世界。

關鍵詞:低頭族;大學生;智能手機;電子產品

我們把"低頭族"定義為過度依賴手機而冷落了現實生活的羣體。這一羣體主要由年輕人組成,而大學生佔其大部分。毫無疑問,"低頭族"的盛行是有眾多危害的,既損害"低頭族"自身的身心健康,也不利於社會大眾的正常交往。

1、校園"低頭族"現狀及負面影響

(一)大學校園裏"低頭族"隨處可見,學生離開手機會不習慣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在玩手機。"--這是網絡上紅極一時的"名言",看似充滿調侃的意味,實則道出了大學生當中" 低頭族"的生活寫照。校園裏,"低頭族"隨處可見,食堂、教室、宿舍、操場、走廊......視線所及的地方,都有"低頭族"的身影。他們長時間低着頭,盯着智能手機、iPad等電子產品,手指在屏幕上熟練地飛舞着,彷彿掌握着世界的最新消息。其實絕大多數人只是在打發無聊的碎片化時間,瀏覽微博、QQ微信等社交軟件,並未獲得有意義、有價值的信息。

(二)"低頭族"過於依賴手機,身體健康嚴重受損

"低頭族"往往過度依賴手機,一部分人甚至把手機當做與人交流的唯一工具和途徑,社交軟件的流行,已經將最直接最有效的面對面交流擠壓得沒有空間了。最明顯的就是在大學生裏面,哪怕一個班的同學住在一樓,大家都不互相串門交流感情,反而是潛水在羣裏冷不丁地冒個泡。一些學生戲稱自己的整個大學生活就是從一塊屏幕切換到另一塊屏幕。而這樣的生活,也導致許多疾病接踵而來。且不説眼乾、眼澀、近視等問題,睡覺之前,不玩會兒手機就失眠。

長期低頭的人,會引起頸椎酸脹,還會出現頸椎不穩,時間長久會引起椎間盤退型病變,骨質增生,進而壓迫血管和神經,從而導致頸椎疾病,如頸椎椎間盤突出、後頸部肌筋膜炎,嚴重的甚至還會造成失明。韓國專家也指出,過度依賴手機,會患上"數碼痴呆症",出現記憶力、專注力下降等早期痴呆症的跡象,嚴重者連自己的電話號碼都記不住。

2、校園"低頭族"的成因分析

(一)盲目從眾,進而攀比的心理

"低頭族"把智能手機看成是一種時尚、一種潮流,這種"別人有我也要有,別人玩兒我也玩兒"的心理無疑為手機電腦依賴的傳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從眾心理即個人受到外界人羣行為的影響,而在自己的知覺、判斷、認識上表現出符合於公眾輿論或多數人的行為方式。人都是社會化的人,極少有人能夠保持獨立性,不被從中。

(二)掌握最新資訊,與同學有話可"侃"

在這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任何一條新聞或者事件通常是在網絡上載播得最快,那麼這種信息更新極快的時代,人們普遍面臨着信息堆疊或者遺漏的壓力,誰都不想自己成為落伍的人,每個學生都希望自己可以融入到大家的話題中,娛樂、八卦等等。因此大部分學生都會產生強烈的信息獲取慾望,渴望通過對信息的最快最多獲取來減輕信息爆炸時代的壓力,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手機的便捷高效性恰好提供了這樣的機會。

(三)對生活沒有規劃,渴望排遣孤獨和茫然

我們生長在一個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社會,優勝劣汰的社會壓力讓大學生茫然無措。學生們自出生就有父母的管教,來到大學後,突然脱離了父母老師的管教,就缺乏了自制力,隨心所欲,形成散漫的個性。不夠堅強面對生活中的挫折,失戀、學習不順利等類似的事情就會影響學生脆弱的心靈。學生往往會通過一些社交軟件來排解孤獨,寧願拿着手機刷屏也不願敞開心扉和現實生活中的朋友促膝長談,與父母老師面對面地交心。

3、校園"低頭族"的建議對策

(一)加強心理疏導

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成為"低頭族"的最主要原因在於自身,因此,從"低頭族"的心理上解決問題才是最根本的方法。學生本人要積極配合,學生要充分調動主觀能動性,正式手機、電腦在學習生活中的正確位置,擺脱盲目依賴、保持健康心理。合理制定手機、電腦使用規範,儘量減少不必要的使用。同時,家長、老師以及同學多傾聽他們的心聲,給予他們更多心理上的慰藉。

(二)學生自我強化

每天計劃好一個時間段,專門用來刷微博、看視頻、玩遊戲等等。類似的在玩手機的特定時間段裏,"低頭族"們盡情的宣泄他們的情緒,釋放他們的壓力,一旦過了這個時間,不允許玩手機,並且要有專門的監督人,以達到最佳效果。心理學上有一種"滾雪球"效應,就是發現自己一天天小的進步。例如今天我刷了兩個小時,明天我爭取只刷100分鐘,日積月累,直到自己的行為得到改善。

(三)尋求替代法

在日常生活中尋找像低頭玩手機一樣,能為你帶來同樣快樂與滿足的活動。與同學好友走出寢室,感受自然世界,享受現實生活中的樂趣,讓身體的每一個細胞都動起來。一旦我們發掘了自己的興趣愛好以及特長,比如某項運動,那麼它們會給我們帶來更大的滿足感,那是智能手機無法比擬的,畢竟網絡是一個虛擬的世界。只有真正感受到現實生活的樂趣,我們才會體會生命的意義和價值所在。

參考文獻:

[1]李昌鎬.韓國青少年智能手機使用情況的調查[J].中國青年研究,2014(2).

低頭族現象下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利弊論文

隨着時代的進步與科技的發展,智能化移動終端設備也迅速普及,幾乎成為了當代大學生不可或缺的“伴侶”,而移動互聯網絡不斷升級加速,無線網絡的逐步覆蓋,海量應用程序的洶湧來襲,更是讓人們充分體驗到科技進步給自己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捷與樂趣。但是當你漫步在校園裏,卻會發現如今在食堂、在寢室、在操場、在衞生間,乃至在圖書館、在自習室、在教室,幾乎校園裏各個角落,隨時隨地都有學生低着頭,目不轉睛地盯着手裏拿着的智能手機或者平板電腦,指尖飛舞,所有的注意力都聚焦在手中發亮的方寸屏幕,無暇顧及周圍世界,凡此種種,不禁讓人重新審視那些智能電子產品,而那些人就是當今時代的“低頭族”,英文譯之為:“phubbing”指的就是整日沉迷於手機而冷落了現實世界的人羣。

一、手機對大學生影響研究

(一)研究背景

隨着信息時代的發展,手機網絡也日益成為新興的網絡陣地。成為大學生獲取信息、表達情感、交流思想的重要渠道。截至2014年6月,我國成為世界上使用互聯網人數最多的國家。其中,我國手機網民規模為5.27億,較2013年底增加約2699萬人,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的用户佔比提升83.4%,手機成為我國網民第一大上網終端。報告同時指出,大學生是所有青少年上網人羣中使用手機上網比例最高的,約97.4%的大學生都使用手機來上網。以上數據顯示,手機的使用己成為大學生日常生活、學習的一項重要內容,嚴重影響着大學生的日常行為和其個人的發展。

(二)研究意義

1、人際交往對大學生的情感生活的影響

大學生有非常充足的精力和豐富的情感,經過緊張的學習後他們需要為自己減壓,此時人際交往就是最好的方式。經過人際交往活動,大學生可以獲得友情,可以融入集體的生活中,更加關心自己身邊的人,從而也會覺得自己的人生更有價值。因此,擁有良好的人際交往是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途徑。

2、人際交往對大學生的個人情緒的影響

年齡在18―24歲左右的大學生正處在生理及心理都漸趨成熟的時期。在這個階段,大學生的發展也容易受消極因素的影響,一些不好的情緒,如憤怒、焦慮、緊張等都會給其成長帶來不良影響。實踐證明,健康積極的人際關係對疏導和調節大學生不良情緒具有重要意義。

3、社會的發展要求大學生要擁有良好的人際交往關係

當代大學生是推動社會發展的主力軍之一,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夠幫助大學生實現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促進社會和其個人的積極發展。同時,大學生可以在人際交往過程中更好的認識自己和了解他人。通過與他人的接觸,大學生可以更好的認識彼此,大家相互幫助,共同進步。

二、手機對大學生人際交往影響的現狀分析

(一)調查問卷設計

1、調查問卷的構成及設計目的

(1)問卷的構成。本次調查問卷在查閲相關資料的基礎上自行編制,在發放、收回的基礎上進行定性和定量的綜合分析。調查對象即本文主體――大學生。本次問卷主要有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本論文主體即在校大學生的基本信息,主要對分析大學生的性別、年級進行分析,瞭解各個不同年級和男女使用手機的比例和基本信息特徵,進而瞭解整個樣本的特徵。第二部分是本次問卷的重點,主要內容是問題的選擇,通過對在校生手機使用過程娛樂、通訊及人際交往行為的使用頻率的調查,分析大學生使用手機媒體進行人際交往的範圍、方式和特徵。進而分析手機對大學生人際圈的影響的認識。

(2)問卷設計的目的。通過對大學生的調查,分析手機對其的影響和大學生對這些影響的認識,在瞭解大學生人際交往現狀的同時分析手機對大學生人際交往的現狀的影響及其影響因素,從而對進一步發揮手機在大學生人際交往中的積極影響提出相應的對策。

2、數據收集及樣本特徵分析

(1)數據收集本次問卷主要採取現實隨機發放的途徑,在蘭州財經大學和平校區圖書館進行。共發放160份,回收157份,有效問卷153份。有效回收率達到95.6%,覆蓋大一到大四的在校生。

(2)樣本特徵整理分析樣本後發現,受訪者年級、性別比例分佈均勻,具有較強的代表性,有利於對整體在校大學生的研究

(二)手機對大學生人際交往的積極影響

隨着信息技術的發展,手機顯然已經成為當代大學生人際交往經常使用的幾種重要工具中最為重要的一種。其對大學生人際交往的積極影響如下:

1、消除了空間的限制,有利於遠距離情感維繫

81.1%的在校生認為手機交流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比面對面交流更方便。通過打電話、發短信、社交軟件,能在第一時間與好友分享信息,交流感情。由於經常通過電話、短信聯繫,通過社交軟件查看朋友圈等,即使相隔多年沒有碰面的老友也不會感到生疏,彷彿彼此剛剛交流過一樣。

2、利於消除近距離的交往困境

鑑於大學生的特殊年齡階段和心理髮育特徵,他們對於良好人際交往技巧的瞭解不夠充分,實踐過程中更是缺乏經驗,因此,不可避免的形成了人際交往的困境。問卷數據顯示,56.2%的大學生使用手機交流是為了避免尷尬。正處於人際交往困境的雙方,對於面對面的直接交往產生排斥時,以手機為媒介的間接交往在此時是化解近距離人際交往困境的最佳選擇。是維護彼此尊嚴,增進彼此瞭解,解決交往矛盾,促進大學生更深層次交往的一種好方法。

(三)手機對大學生人際交往的消極影響

1、出現嚴重的偽親密性、人情淡漠化現象

自從手機介入人際交往之後,交往主體間見面的時間變少了,交心的機會也隨之減少。手機的便捷取代了面對面交談,問候短信代替了真心的祝福,也隔斷了情感的交流。在方便的遠程交流的同時加劇了大學生的交往負擔,使得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人情味鋭減。

2、手機依賴成癮,忽視甚至逃避現實中的人際交往

享受到了手機所帶來的便捷後,有的人幾乎一天24小時和手機捆綁在了一起,無論是吃飯,睡覺,還是上廁所,走在路上都有手機相伴,這種現象在大學校園中更是常見。有上述行為的同學被稱為“校園低頭族”。手機作為一種人際交往的工具,確實表現出了巨大的作用。然而,手機同時也集娛樂、遊戲等一些附加功能於一身,無形中加重了大學生與手機的粘性。

3、沉迷於虛擬世界,現實人際交往能力減退

當前,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沉溺在手機的便捷與多媒體功能不能自拔。其主動的人際交往減少,甚至逃避現實,出現輕微的“社交恐懼”,缺乏人際交往的熱情,使其人際交往得不到健康發展,甚至影響以後進入社會的人際交往。

(四)培養大學生自身素質,減少手機的使用

大學生對手機的使用頻率相當高,因而減少手機的使用是解決其負面影響的關鍵之一。這就需要大學生提高自身的自控能力,對手機網絡、流量等手機使用內容進行適當的控制,加強自身網絡防範意識,減少不必要的手機使用和避免不必要的麻煩,防止自己整日使用手機,過度依賴手機。不要把時間都用在手機的使用上,應多與他人進行面對面交流溝通,在必需的時候使用手機,使其能夠真正發揮其積極作用,促進大學生羣體自身的健康發展,幫助其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

參考文獻

[1] 匡文波.手機媒體的傳播學思考[J].北京.國際新聞界.2006.7.

[3] 朱海松.無線營銷-第五媒體的互動適應性[M].廣東:經濟出版社,2006.

[4] 佟西原.手機網絡對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影響及對策研究[D].大連:大連理工大學,2013.

[5] 李旦.碎片化語境下手機媒體的機遇和隱憂[J].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