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學習心得體會(精選5篇)

學識都 人氣:4.13K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穫以後,可以尋思將其寫進心得體會中,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麼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歷史學習心得體會(精選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歷史學習心得體會(精選5篇)

歷史學習心得體會1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兩個月的培訓時間馬上就要結束了。時間雖短,但對於我來說卻有莫大的收穫:

一、通過本輪國培,我的傳統教學觀念受到衝擊,教育教學理論得到提升。

本次培訓中,專家們引領我們走進新的教育教學理念,爲我們今後的工作提供了源頭活水,再次讓我們清醒地認識到傳統教學模式的落伍,讓我們走出老式教育的誤區。

在聆聽教授們的講座、觀摩諸多名師的精彩課例過程中,從他們身上我發現了自己本身存在的缺陷,專業技術知識不足。在自己平時歷史課教學中,僅重視歷史知識的傳授,忽略了對學生興趣、能力、情感、歷史觀、社會意識等的培養。本次培訓中,專家們引領我們走進新的教育教學理念,爲我們今後的工作提供了源頭活水,再次讓我們清醒地認識到傳統教學模式的落伍,讓我們走出老式教育的誤區。我作爲一名歷史教師,我深刻的感受到來自歷史教師身上的壓力。

其實,任何一種教育,其終極目標都應該指向人的發展,指向以能力和個性爲中心的人的全面發展,歷史教育也不應例外。我們傳授歷史知識的根本目的不在於應付考試,而是要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提高學生的能力。一堂成功的歷史課,應該使學生在知識、能力和情感方面都有所收穫。

通過培訓我認識到:當今社會,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知識應用期日趨縮短,知識創新日趨鮮明,這就要求教我們歷史教師要不斷吸取新信息、新知識、新理念,不斷充實自己,始終站在知識的前沿;要不斷完善知識結構,做到博學多才,與時俱進,學生纔會“親其師而信其道”;要對所教學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抓住要領,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運用自如,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對整合教學技巧有了新的認識

通過學習我認識到了整合教學對激發學生探究學習中學歷史很有幫助。教師要合理地確定教學內容的廣度和深度,抓住教學的重點、難點,做到深入淺出;教師要合理安排教學的順序,把歷史教學和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繫起來,講來源,講用處,學生學起來有親切感、真實感,要靠知識本身的魅力來吸引學生;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做到三個“延伸“:

一是由傳授知識向傳導方法“延伸“。

二是由傳授知識向滲透情感“延伸“、三是由傳授知識向發展智能“延伸“。這不僅可以讓學生掌握可持續發展的基礎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可以發揮教學組織者的作用,合理整合各種教學技巧,引導學生實踐,達到激發學生探究學習的成效。

三、要不斷把學習理論知識用之於教育教學實踐。

我努力把學習的理論知識轉化爲實踐能力,使之爲我的教學工作服務。在培訓中,我把自身對歷史學科新課程標準的理解與班級內的老師交流,驗證着收穫;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我不斷用新的練習設計理念指導我的教學,在不斷總結的基礎上重新發現規律、總結成敗;如此用心的循環往復,是因爲培訓班的課例研究讓我變得更加有心。同時,我學會了變換角度審視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在新理念的引領下,不斷反思、調整我的教育觀,正是這種換位思考,讓我學會了信任學生,並不斷地感受到信任帶來的驚喜和力量。

四、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次培訓,給我思想的洗禮、心靈的震撼、理念的革新;讓我懂得要以“情”爲紐帶,讓感情走進課堂,給學生思考的空間;教師要爲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教師要與學生互動,要關愛學生,尊重學生,讓學生在輕鬆的學習氛圍中成長;教師要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必須做到,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樂於學習,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比如在授課中巧妙地插入一個小故事,調節學習的情緒,活躍課堂氣氛,從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通過這次培訓,我認識到,歷史學科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科,裏面的知識豐富多彩,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非常有必要,讓他們自動地去認識、學習和接受影響,形成新的歷史史觀,從而認識社會,達到所預期的學習目標。

培訓馬上就要結束,學習仍會將繼續!“學無止境”!“活到老學到老”!通過本次學習我更明確了今後的努力方向;更堅定了爲教育事業奉獻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的信念!

歷史學習心得體會2

今年11月29日我有幸參加了濰坊市教科院在臨朐組織的學業水平研討會,這次研討會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培訓時間雖不長,但每天的感覺是充實的。在這裏,我更進一步瞭解和掌握了新課改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反思在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作爲一名教師,我深知自己在教學上是幼稚而不成熟的,在教學過程中還存在太多的問題,但是經過學習,真是受益匪淺。下面是我通過培訓獲得的點滴體會:

一、擴展自己的舒展空間,突破自己。

此次培訓中我發現了自己本身存在的缺陷,專業技術知識不足,上哪個年級看哪個年級的教材,現學現賣,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當今社會,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知識應用期日趨縮短,知識創新日趨鮮明,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吸取新信息、新知識、新理念,不斷充實自己,始終站在知識的前沿;要不斷完善知識結構,做到博學多才,與時俱進,學生纔會“親其師而信其道”;對所教學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抓住要領,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運用自如,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教學內容要充實 。

歷史課堂應該教給學生什麼?對於這個問題,相信很多人第一時間給出的答案一定是:歷史知識。不錯,中學歷史教育的首要任務就是普及歷史知識。但是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中學的歷史教育僅重視歷史知識的傳授而忽略了其他,這無疑是陷入了誤區。任何一種教育,其終極目標都應該指向人的發展,指向以能力和個性爲中心的人的全面發展,歷史教育也不應例外。我們傳授歷史知識的根本目的不在於應付考試,而是要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提高學生的能力。一堂成功的歷史課,應該使學生在知識、能力和情感方面都有所收穫。我作爲一名歷史教師,我深刻的感受到來自歷史教師身上的壓力。每一位歷史老師都希望自己的課很精彩,讓自己的每節課都亮起來。然而在教育的過程當中,有一個衡量教學的標準——學生的成績。你的課是亮了,而你學生的成績卻暗了,你作爲歷史教師的前途也迷茫了。有人會不理解,爲什麼你的課亮了,而學生的成績會暗呢?這兩個不應該成正比嗎?非也!因爲我們要向學校、要向家長、要向學生有個交代,

所以我們的歷史課就變得說者無味,聽者無趣,考前狂背的現象。這是學生的可悲,更是教師的可憐。我們到底應怎麼做?

就要合理地確定教學內容的廣度和深度;明確教學的重點、難點和關鍵;合理安排教學的順序。要把歷史教學和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繫起來,講來源,講用處,學起來有親切感、真實感,要靠知識本身的魅力來吸引學生。同時教學過程中做到三個"延伸"。

一是由傳授知識向傳導方法"延伸"。

二是由傳授知識向滲透情感"延伸"。

三是由傳授知識向發展智能"延伸"。

通過培訓,我進一步確定了自己的方向,並且有了日後工作的指南:

1、作爲一名教師,要讓教育具有“親和力”。我們有責任找到一種方法,讓孩子們感受到生活的樂趣,並以一種積極的方式生活。讓他們有所期盼、有所憧憬。用心關愛每一位學生,最大限度地理解、寬容、善待每一位學生,以微笑面對學生,努力成爲學生心目中的好老師。

2、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博覽羣書,不斷進取,善於總結反思。以高度的責任心對待工作,踏踏實實、一絲不苟,精心準備好每一堂課,用心上好每一節課。

通過這次培訓,我學會了站在素質教育的高度審閱自己的教學行爲,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素質,教學水平和教學效率。我會時時警醒自己的素質和修養。今後的工作中,我定會更加努力,加強學習,提高素質,完善自己,書寫出燦爛美好的未來。

歷史學習心得體會3

我從20xx年下半年開始,我參加了歷史遠程教育培訓。在學習中,先後聽取了多位專家關於歷史課程改革的專題講座。通過學習和討論,讓我對初中歷史課程改革形勢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對實施的初中課程結構和課程設置有了更加全面的瞭解,同時對課程實施過程中許多具體環節進行着諸多思考。以下是我對歷史課程的體會和感悟:

1、要確立新觀念、轉化角色。更新觀念、轉化角色、培養創新人才的根本目的是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以教師爲中心、以書本爲中心、以課堂講授爲中心的傳統模式,已不適應素質教育的形勢發展。以學生爲中心、以能力發展爲中心、以自主學習探索爲中心的教育觀念、教育方式要逐步形成。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具有自主性、獨立性、能動性的創新人才。

2、引導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活動。積極引導學生開展藝術探究性學習活動,以適應素質教育的發展要求。開展探究性學習,是改革和發展的一個新內容、新形式、新探索。無論如何,形式的多樣性都應以激發學習趣、拓展研究空間、開啓創新思維、營造民主氣氛、培養富有個性的學生爲出發點。這一切都要取決於教師要更新觀念,敢於讓學生暢所欲言。

3、講授力求新穎,確立開放的師生關係。傳統的師生關係實際上是一種不平等的關係,妨礙了學生學習主動性和創新思維的發展。因此,要建立民主平等的、

情景交融的、全面開放的師生關係,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藝術興趣,營造寬鬆、和諧的學習氛圍,使學生敢於開口,樂於實踐,使學生獲得成功感和表現慾望,充分發展學生的藝術表現力、創造力。把每個學生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讓每一個學生感覺到自己是班上的平等的一員,大膽地參與藝術教學活動。啓發式教學是通過引導學生自已動手、動腦、動口去獲取知識並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的教學方法。

4、讓歷史更貼近生活,讓歷史更貼近自我,強調學生的社會實踐。將知識的構建和學生的個體世界緊密相連,將歷史知識和社會實際相連,提倡生活即課程、自我即課程。通過半年多的網上緊張學習,我從中學到了很多,使我對歷史教學有了更新的認識。今後,我會更加努力學習,以更好的促進農村中學的歷史教學,提高學生的歷史素養。

歷史學習心得體會4

20xx年第一學期,我有幸的參加了在河南大學舉辦的“國培計劃”初中歷史班的學習,通過這次學習,我對新課程改革的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明確了歷史文化底蘊、提高專業素養的重要性,提高了思想認識、提升了學習理念、豐富了專業理論。經過幾個月的培訓,不但使我提高了認識,而且使我學到了許多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下面對此次學習總結如下:

一、通過學習,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認識。

由於工作在農村中學,對於現在教育發展現狀和教師成長方面情況的瞭解,就像井底之蛙,對所從事的教育教學工作缺乏全面的瞭解。通過此次學習,對目前農村基礎教育的現狀有了進一步的瞭解,也清楚知道新課程改革對教師所提出的要求。我們要以更寬廣的'視野去看待我們從事的教育工作,不斷提高認識,不斷學習,才能適應教育發展對我們教師的要求。讓我對初中歷史學科教學有了深入的理解與思考;通過參與學習、反思體會,幫助我準確地把握了歷史學科的主要教學內容及教學的重難點,幫助我認識並掌握了教學的新方法、新手段,並且能夠有效地運用到自己的實際教學中去。在“國培計劃”的學習中知名學者、專家講座、培訓學員同課異構、初中歷史新課程資源交流、教師自主研修等,讓學員多層面、全方位的得到提升。

二、精心組織、科學管理、合理安排,收穫頗豐。

(1)專家學者強大的感染力。授課專家不是史學泰斗,便是教育教學改革中的領軍人物。無論是年青還是年老,身上都有着這樣一些高尚的品質:刻苦鑽研、學識淵博、思想開放,實事求是、對教育事業充滿了務實求真、沉着冷靜。這些專家本身就是讓我們學習的典範。

(2)做一個講真話的歷史教師。做一個講真話的歷史教師。所有專家的講座,都體現一個“真”。作爲歷史研究或是歷史教學,一定要儘可能追求和逼近歷史的真實。真實是歷史教學的生命,中學歷史教學必須以現代唯物史觀爲指導,儘可能地蒐集史料,復原史實是歷史教師的責任。然而,教育有很強的選擇性和導向性,應選擇主流社會的主流價值觀並引領孩子看到社會光明的一面。

(3)做一個不斷學習的歷史教師。“百年大計,教育爲本;教育大計,教師爲本。”作爲一名教師要敢於擔當責任,適應改革,不斷更新觀念,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人文素養。制定切實可行的專業發展方案,從立德、立行、立言發展自己。

(4)做一個開放性、研究型的教師。做一個開放型的、研究型的教師。教師要快速成長,必須開放自己。通過這次學習認識了來自全省各地的骨幹教師、名師,相信這將爲學習成員帶來強大的優化資源,參加學習學員一定要利用這個平臺交流學習不斷提升。只有研究才能促使教師從教書匠轉化爲能師,甚至是名師。所以學習結束後,我們應努力進行課題的研究,深入思想,提升能力。

三、通過培訓,教育教學水平有很大提高,體會深刻。

(1)提高教育思想,開闊改革視野。通過這次學習,發現教育的需要遠見卓識的。每位專家精彩的講座,讓我對新課程有了更高的認識。對歷史思想方法的探討,比較前沿的教育理論知識,以及如何開展課例研究有了明確的方向。從各位專家的親身體驗,從國內教育到國外理念,讓我猶如呼吸到清新的空氣,爲之振奮。

(2)通過學習理論,不斷應用實踐。通過這次學習,我學會了變換角度審視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在新理論的引領下,不斷反思,調整我的教育觀。正是這種換位思考,讓我學會了信任學生,並不斷地感受到信任帶來的驚喜和力量。今後我努力把學習的理論知識轉化爲實踐動能,使之有效地指導平時的歷史教學工作。

(3)加強專業知識學習,做專業型教師。在學習中,我感受到了一種孜孜以求、學無止境的氛圍。在實踐過程中敢於迎接挑戰,便也敢於創新。可以說,是培訓激勵了我的意志,啓發了我的心智,讓我更加執着的撲在初中歷史教育教學上。

總之,在學習中,我又學到了不少新理念,反思了我的教學方式和評價方式,更明確了我今後的工作的方向,而我也將遵守新課程的精神,踏實、努力地做好我的工作,樹立新的學生觀和教學觀,轉變角色,重新熟悉師生關係,重視學生的發展,尊重學生的情感,鼓勵學生的個性,以責任和愛心爲學生的成長服務,要求自己在今後的教學中做到與學生共成長,不斷追求新的自我,使自己早日成爲一名優秀教師!

歷史學習心得體會5

爲期一週的歷史學習培訓就要結束了,回顧這段學習的日子,讓我收穫了許多。在培訓學習專家和其他老師理念的過程中,也引導着自己不斷思考歷史教學的方方面面。在此,簡單概述本次學習的體會。

首先,作爲新教師,必須轉變教育觀念,這是課改的前提和基礎。如果沒有正確、先進的教育理念,就不會有自覺而有效的實踐。長期以來,我們的課堂是教師滿堂灌,學生被動地聽。而新課改是要改變以教爲主的課堂教學模式,課堂教育除了要教知識與技能,還要注重教學的過程與方法的選擇,並且要關注學生的情感教育、態度、價值觀的培養。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想我們老師應該做到:學生纔是課堂活動的主體,教學過程中應該由重教師“教”轉向重學生“學”,這樣才能真正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其次,要認真鑽研課標,重新審視教材,研究教材教法。以往的歷史課教學是以教學大綱爲基礎,只有全國統一的一本歷史教材,教師上課只需要一本書而已。而新課改中,我們實行的是一標多材,且每種教材的。內容會有些許的不同,而考試卻是依據課標而非教材。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牢牢樹立一個觀點:歷史的新課標的要求和理念是講授增減的唯一依據。在備課中,應深入研究課標內涵,把握課標的各項具體要求,針對課標的不同要求制定課堂教學實施過程。在今後的歷史教學中,我決定每節課之前,將課標內容首先在黑板上標出,讓學生第一時間去把握課標,從而有的放矢,不做無用功。從備課到教學的實施過程中應時時處處將課標理念貫徹進來,指導自己的教學。

第三,要轉變以往的教學方式方法。注重學生活躍的思維方式的培養。新課標應時下,學生的思維活躍和批判精神應作爲新課改下的首要問題來探索。老師應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見解,讓學生大膽地陳述自己對事件的看法,並應該敢於質疑老師的教學。老師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知識的傳授者,而應是一個平等的對話者的姿態與學生共同學習和探討,培養學生的民主氣氛。所以在今後的歷史教學中,我將努力做到:上課先由學生閱讀,各個小組之間可以就課文內容互相提問,由學生自己得出結論;對於有爭論的問題,可以讓學生自己大膽地發表自己的意見,教師也可以提出自己的觀點供學生參考;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針對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問題,積極動手查找資料,製作資料冊或小報,作爲平時成績的一部分。總之,教師的組織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始終擺正自己的位置,將學生置於整個課堂教學過程的主體之中。

不過,在這次的學習培訓中,我和其他一些教師一樣有着不少的疑惑,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第一、就是新課改對教師提出了難度頗大的挑戰。常言道: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要改變已經根深蒂固的原有的教學觀念,決非一朝一夕能夠做到的,這個過程必定是要經歷一個較長的磨合期。同時,新課改一切都是新的,缺乏足夠實施案例,因此需要教師發揮能動性,不斷的探索與提高。

第二、新課改對學生提出了比較高的要求。課外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學生在以往的學習中已經養成了被動接受、不會積極動腦的習慣,要改變他們的惰性,也是一個艱鉅的任務,同時,對於學生基礎好的學生來說,他們在課堂上可以按照教師的要求動起來,但對於我們普通初中的學生,提出問題往往是一問三不知,怎麼開展課堂教學,發揮學生的能動性?

其三、新課改過程中,新課標相應的配套體系還不完善,評價制度無法統一。對於一線的教師怎麼教沒有明確的指導要求,這都是目前我們所面臨的問題。

針對上述問題,我作爲一名參加工作不久的普通的中學歷史教師只是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而已。真正要解決,那還需要廣大歷史教師的共同努力,在新課程改革的指引下,在實踐中不斷探索,掌握學生的認知心理,揚長避短,力圖使學生通過歷史教學,逐漸掌握開啓歷史之門的金鑰匙,成爲能夠認識歷史的真正主人。既然選擇了這個職業,同樣就選擇了付出奉獻,更要終身學習,更新觀念,腳踏實地,充分利用自己的長處來完善自己,我們更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反思,不斷的進步,更要不斷地從新課程標準、歷史學科特點、歷史學科的教育功能、課改先驅的課堂案例和反思中汲取營養,我們也許無權選擇自己的工作環境,但我們可以自己選擇我們的工作方式,用自己的獨特去演繹精彩,使自己的課堂永遠讓學生有一種耳目一新的特別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