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教育學學習心得體會五篇

學識都 人氣:2.68W

當我們積累了新的體會時,寫心得體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那麼心得體會該怎麼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育學學習心得體會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有關教育學學習心得體會五篇

教育學學習心得體會 篇1

最近一段時期,我參加了南垂駕校,駕駛員學習培訓班。通過理論知識和駕駛業務知識的系統培訓學習,對交通法規和安全駕駛等基礎知識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和認識。對安全駕駛有了更深刻的體會。隨着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斷提升,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越來越好,人們對物質和淨勝生活的追求也越來越高,交通用車迅速進入評測百姓家,成爲工作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何遵守交通法規,做安全駕駛、文明行車的楷模,爲構建和諧社會、和諧家庭盡一份自己的力量,我的體會總的一句話就是:“一慢解百憂”。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座車出行時,經常會看到公路兩旁樹立着高大醒目的交通安全牌:“十次出事十次快”,“酒後嚴禁駕車”,“爲了您和家人的幸福,請注意交通安全”等等。這些語重心長的話語,也許當時的人們對此理解並不深刻,但對於參加學習培訓和即將從事車輛駕駛的我來說,理解更透了,感觸更深了。回想以前交通事故,哪一起不是車速太快引發的,哪一次不是違反交通法規造成的,真是“車禍猛於虎”啊。

安全行車看起來是很簡單的一件事,裏面確有一定的道理,就像老師傅開車一樣,一個簡簡單單的操作,一個小小的眼神,一兩秒鐘的時間,就把這些道理全部包括在內了。因此,當我們駕駛車輛時,應時時刻刻遵守交通法規,避免危險事故在我們身上重演。

以下是我在學習駕駛期間想各位師傅學到和自己總結出來的幾點意見,不對之處多多包涵,多指教。

一、準時參加交通安全警示教育學習,及時瞭解安全新形勢,通過每一次聽課和其他培訓學習,工作上吸取大家的經驗教訓,穩重駕駛是安全行車的重要保證,安全學習是定期提醒我們對安全提供警惕,一點都不能鬆懈。

二、在高速公路上一定要保持最安全的距離,更加車速而定,例如車行駛速度在100公里,跟前車距離應保持在100米以上,觀察後車的行車速度,如你的候車距離離你太近,那你就要採取輕點剎車,提醒後車不要跟得太近。特別是高速公路出入口位置,是交通事故的黑點,所以告訴公路上保持車距是最重要的;其次是不要亂變行車路線,要觀察清楚前後左右的情況方可以變線,不要左穿右插,違章超車,按線行車,一定要銘記在心,要時時刻刻提醒自己正確行駛的標線,才能保證安全。

三、在城市道路行車,一定要按規定的車速,規定的路線行駛,不闖紅燈,不搶道路,觀察行人的狀態,要以人爲先。

在風雨季節路面可能有積水,要看清楚是路面積水水深情況,過路時發動機轉速一定保持平穩,以低速檔行駛,過完水路面後,要踩幾下剎車排出車輪裏面的積水,不然會影響剎車安全,如遇暴風雨視線不清時,要靠邊停車待行,等暴風雨過後再行,一定要做到四防,即:“一防視線不清,二防行車撞人,三防車輛側滑,四防涉水陷車”,駕車出行時時刻牢記。

安全駕駛,就是要自覺維護交通秩序,做到“寧停三分,不搶一秒”,開文明車,行文明路,以實際行動爭做交通安全、文明行車的模範,做一個懂法守法的駕駛員。

教育學學習心得體會 篇2

孩子一出生就意味着教育的開始。教育分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家長不能僅僅關心孩子的智力開發,學習成績的好壞。我認爲,家長應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社會道德;意志品質等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即家庭教育。隨着孩子的成長,知識教學、智力開發這些一定要由專業教師來完成,即學校教育。即便家長懂得這些知識,也可能不懂得解決問題的方法,甚至和專業老師的方法相矛盾,所以作爲家長做好家庭教育就是對老師工作的支持。下面,我就對女兒的教育談談我的一些心得。

一、“嚴”字當頭,絕對不能走向“寵愛”、“溺愛”

現在的獨生子女多了,家庭條件好了,隔代管教,甚至他人管教孩子的現象多了。以上現象均容易導致對孩子的“錯愛”、“寵愛”、“嬌生慣養”、“自私”、“以我爲中心”。本該自己做的事情而要求爺爺奶奶代辦。例如,在我所教的高二、高三學生中均出現過父母給孩子盛飯事件。我們絕對不要認爲那是小事,我之所以稱之爲“事件”,是認爲這種孩子沒有同情心,沒有自理能力,沒有克服困難的意志。小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很容易犯錯。家長應該嚴格要求自己幫助他克服缺點,同時也嚴格要求孩子保持良好的行爲習慣。比如我要求孩子不要以大欺小,對人要很有禮貌。對待孩子我嚴格而不專制。專制是強迫孩從育從,嚴格管教一定要注重講道理,以理服人,在對女兒的教育上,正確的觀點我尊重她,不傷害她,在不傷她自尊心的前提下給她講某些她能理解的道理。

二、時刻注意恰如其分的誇獎

孩子和大人一樣也可能面臨很多苦惱,例如:有時作業做不出、沒有朋友、怕寫作文等。我們首先不能忽視這些問題的存在,然後要想盡辦法幫助解決。此時父母親的及時鼓勵、開導尤爲重要,通常情況下,我會認真仔細地讓她向我傾訴煩惱的原因,然後總有一句話:“你一定行的,自己的事情自己能解決,媽媽相信你。”孩子需要鼓勵、誇獎。“誇”不僅表明了父母的信心,同時也堅定了孩子的信心。我認識很多這樣的父母,他們自己妄自尊大,而對孩子缺乏應有的尊重,對孩子不公平。孩子都會以自己所特有的手段來回應,他們或者哭鬧,或者任性,或者幹一些“壞”事來加以回報。“誇”要注意技巧,也要注重方式、方法。孩子考試成績一般或差時,不要給孩子世界末日之感,多幫孩子找一些原因,關鍵是找出孩子閃光之處給予誇獎,千萬不能讓孩子失去信心。

三、努力培養良好的習慣

習慣可分爲學習習慣和各種行爲習慣。現在的孩子智商都較高,大多數孩子因習慣不良引起學習較差。如一邊看電視一邊吃飯,一邊做作業一邊講話,或者要大人陪伴做作業。特別可怕的是有的孩子從小做事磨磨蹭蹭,即使他們現在學習非常好,到以後的學習都非常麻煩。所以,我提倡在最短的時間內把作業做完,當然還要做好,這樣做的目的,是要培養孩子做事專心致志,敏捷靈巧,提高學習效率。否則孩子很容易出現因學習時間較長,失去學習興趣,被動學習而厭學的心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我們的言談舉止對孩子起着潛移默化的作用。孩子不是我們手中的一件物品,她是有思想、有感情的複雜的人,如果你從小就不能瞭解透她,不能與之交流,只是依靠父母所謂的“權力”來壓服他,那當他上初中、高中時,學習成績會一落千丈,因爲在學習中找不到樂趣,他就會學會說謊,把精力放在交朋結友,沉迷於遊戲。經常聽到有的家長說“我兒子不怕我們,就怕老師。”其實這種家長的觀念有兩個錯誤:一是自己不願意承擔管教孩子的責任,想把責任推給老師,寄希望於老師把自己的`孩子管好,自己等着摘果實;二是說明自己根本不會管孩子也不知道怎樣管孩子。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礎和根本,沒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就很難搭起良好的學校教育。當然,學校教育反過來也影響着家庭教育,孩子在學校的時間很長,同學的交往和老師的鼓勵將影響孩子一生的成長。

教育學學習心得體會 篇3

總以爲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心態放正,身體健康而已。卻不知道《心理健康教育》對於人們如此重要,特別是做教師工作的。

學習了《心理健康教育》,懂得了改善自己的心理健康狀況,不斷地釋放自己,從而去了解對方的心理,協調自己的人際關係,是自己得到身心的正常健康發展。

學習了《心理健康教育》,是我覺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應引起高度的重視,必須從學校入手。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不僅是學科的學員,也是學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導師和道德的引路人。這樣一來,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是教師的心理健康要保證。其中,教師的心理健康標準必須具備一是熱愛教育事業,勝任教學工作;二是有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三是具有健全的人格;四是較強的環境適應能力,有和諧的人際關係。教師的心理健康影響着學生的心理健康,還影響着自己扮演的角色。職業的特殊性要求教師的心裏健康必須處於較高的水平。

而且,學校開設的心理健康課程是正確的選擇,但是要落實到實處。心理健康教育的環境的選擇和佈置,學校的心理健康教師的專業化水平,不能表面化。學校的成人教育應定期培訓家長的心理健康知識,做好學生生活、學習的心理健康保障。

學習了《心理健康教育》,我明白了教師的心理健康有雙重方面的影響。教師的心理健康不但對教師的自身有影響,對學生的影響更大,直接影響着學生性格的發展。教師的情緒不好,就會影響課堂效果;教師的失誤判斷,學生會產生對抗和偏激的習慣,形成心理障礙。

學習了《心理健康教育》,我也明白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不是帶有的指示性說教,而是強調學生的體會和交流,班主任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應該常抓不懈,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滲透到其他學科之中。只有學生的心理健康得到保證了,才能改善家庭關係,提高師生和諧的關係,從而促進學生的其他知識和技能的發展。

我作爲一名教師,我慶幸自己學習了《心理健康教育》這門課程,及時的提高了自己的心理健康知識。本人真的是受益匪淺啊!

教育學學習心得體會 篇4

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是教師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全體在職中小學教師整體素質和促進教師專業化的有效途徑,也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

經過這一段的學習,給我的感受是很深刻的,中國曆來是一個重教化的禮儀之邦,是一個非常強調師道尊嚴的國家,而中國的教育幾經盛衰走至今日面向21世紀,中國的基礎教育最緊迫的任務是走向素質教育,這是一次教育思想的歷史性深刻變革,是一次教育內容、教育方法的歷史性深刻變革,面對當今中國教育發展的現實狀況和發展趨勢,作爲一名現代教師該何去何從?應如何定位一名普通教育者的價值,通過繼續教育學習讓我更加明白:一個現代教師如果僅僅是將書本上的有限知識教給學生是遠遠不夠的,教師必須對學生做到教會做人、教會求知、教會辦事、教會健體、教會審美、教會創造,要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使知、情、意、行和諧統一,而要達此種教育目的,首先就必須從改變教育者開始,一個現代教師就必須不斷裔高自身的教育素質,完善自我,我自完善,才能成爲一名合格的現代教師,而這其中最關鍵的我認爲有兩點:一是高尚的人格力量,一是自己廣博的學識。

在學生心目中,教師是社會的規範,是道德的化身,人類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們把師德高尚的教師作爲學習的榜樣,模仿其態度、情趣、品行,乃至行爲舉止音容笑貌、板書筆跡等。教師的人格作爲師德的有形表現,高尚而富有魅力的教師人格就產生身教重於言教的良好效果。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則從,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由八可見教師人格的力量,學生從教師言談舉止中發展其性格,從教師的品行中形成其品德,從教師的威望中完善其人格的全部含義。

博學,這是一個根本前提,要幫助學生打開知識的大門,教師本身必須有

桶“活水”,必須是充盈的,是清澈的,其實成功的教師,他的知識更應是奔騰不息的江河,只有不斷地拓寬,向前,才能無愧於時代,教師的工作有點像蜜蜂釀蜜,需博採衆矢,只有將本體性知識,廣博的文化知識和實踐知識結合統一起來,才能真正做到學高爲師,社會發展到今天,我們更強調“文理融合”,這樣才能適應知識大爆炸時代思想活躍、見多識廣的學生的需要。我認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教師文化知識的廣泛性和深刻性,當前,在推進素質教育,倡導更新教育理念的同時,怎樣樹立新時期的師者形象,已成爲廣大教師面臨的重要課題,本人認爲有以下幾點:

一、不斷虛心學習、調整、充實、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

作爲教師就必須善於接受和消化新觀念、新知識,認真鑽研業務,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必須積極探索教學方法和教學藝術,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必須勤奮好學,孜孜不倦,努力做到學識淵博,業務精良。只有這樣,講起課來才能深入淺出,得心應手;才能使學生產生敬重感,自覺自願地接受教育和指導。

二、轉變教育理念,相信我的學生一定能成才,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發展的主體,教師面對的是學生的未來,而不是個人眼前的榮譽和利益,應立足於學生的成長,教師的教育觀念是其從事教育工作的心理背景,這種期望不僅是教師自身工作的理念,更是學生髮展的重要因素。是實現“人人成才”的一個重要基礎,不要忘了教育家陶行知的名言:“你的教鞭有下瓦特,你的冷眼裏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麻襯的理目戶配下,教師眼中就沒有差生,只有差異,實施差異的教育,就會有差異的發展。

三、完善教學能力,明確認識到教育不僅僅是技術,更是藝術,教學是教師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對學生傳道、授業解惑的行爲,教育行爲是在教師自我蕾近下的一種有選擇的技術,是根據在教學實踐中積累起來的有關教學的經驗,知識而形成的一整套操作技巧,我們只有善於設計教學,善於研究教材,選擇合理的教法,學法,靈活地運用講解、提問、練習、複習、談話,編制試卷等技術,運用現代化教育技術,才能表現出高水平的教學行爲和教學技術,而且這種教學技術與行爲的發展組合,便會產生一種寓於創造性的教學方式和方法,甚至學術能達到準確、鮮明、生動的境界。使學生不僅生動的理解了學習內容,而且給人以藝術的享受。

四、通過對《教師職業道德》的學習,讓我更加正確的認識到自身的力量和價值,同時也給我的職業道德方面上了精彩一課,使我再一次重溫“高尚師德”的形象,並以此爲自身的追求。

五、通過對《高效課堂導學案模式》的學習,爲我以後提升自身綜合素質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教學中,我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和能力層次,實行了“分層次、分類指導”教學,對知識水平不同的各類學生都不偏愛、不卑視、不譏笑,多給學生以讚許、鼓勵、支持和親切的目光,含蓄的微笑、輕鬆的表情、和藹的態度,以示老師對其的信任、關心、愛護。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採用多提問、多練習,多給學生活動、多自我表現的機會,即儘量讓每個學生都有“一展身手”的機會的教學方法。

六、通過經典教育案例的學習,受益匪淺。

經典教育案例使我更全面的瞭解了什麼是素質教育,使我的思想認識得到了提高,靈魂得到了淨化。素質教育要求教師要轉變教學理念,教師只是引導的作用,以學生爲主體,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不能夠進行“滿堂灌”的教學模式。並且教師自身職業的特點是教書育人,要求教師不斷學習,不斷汲取新的教育理念,不斷變化,不斷創新,才能真正成爲知識和文化的化身,才能擔當起科教興國的重任。

通過繼續教育的學習,使我們的教育觀念得到更新,學到了許多先進的教育教學思想,業務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對我今後的教學進行理論性的指導,以至於不會偏離素質教育、我想我們雖然學到是理論,而重要的是我們如何將這些理論付諸於實踐,也就是說作爲教師還是要將落實進行到底。我認爲,好教師首先必須有敬業精神,要畢生忠誠黨的教育事業。要做到這一點,就應充分認識教師工作的意義,從而深深地熱愛教育事業。現代的時代是一個競爭激烈的時代。國與國的競爭主要體現爲綜合國力的競爭,綜合國力的競爭歸根到到底是人才的競爭,而人才的培養靠的是教育,靠的是教師兢兢業業的工作。只有深深地認識這一點,才能激發對教師工作的熱愛,也才能把這種愛傾注到對學生的教育中去。

最後,教師負着教書育人的重任,自然,教師的工作也是異常辛苦的。但是,當我們走進課堂,面對着一雙雙對知識的渴求的目光時,我們就要做到心無雜念,將一切煩惱與憂愁拋卻腦後,精神抖擻,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的課堂中去。北京五中校長、特級教師吳昌順認爲,課堂教學要體現教師的生命價值和崇高師德,必須要有“精、氣、神”的修養。精、氣、神就是指精力充沛、氣勢塌盛、神采飛揚。

我覺得學習不能是暫時的,也不能使強迫的,只有不間斷的進行業務學習,才能提高我們的授課水平,才能適應新形勢下的素質教育,才能把新課程內容講好。

教育學學習心得體會 篇5

說句實在話,能去上海,切身體會五色斑斕的大上海,直接接受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前沿的理論和理念,我期待;能零距離接觸上海現今那震古爍今的基礎教育,感受到了上海教育在全國教育的引領作用,我等待。就這樣,我懷揣夢想與期待,來到了繁華的大都市。當我經歷上海風的洗禮後,我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衝擊和震撼,可謂是獲益匪淺,收穫頗豐。

感受之一:我們每天都在做什麼?

幾次過馬路,幾次搭乘地鐵,我無意感受了人羣腳步的匆匆,我們慢慢的走着,怎麼他們卻是跑呢?上海的地鐵雖然本班地鐵到站上客到下一站停車間隔2分鐘時間,但誰都不願錯過而去乘坐下一班地鐵,當乘上地鐵後緊接着便是打開自己的手提電腦開始工作。上海猶如一個快速旋轉的球體,讓你感到坐不住,悠閒不得。無意中你就會被帶入一種現代生活節奏的狀態李政濤教授說:“華東師大的教授個個都是精英,學識淵博,但是他們從不敢懈怠,必須不斷學習。”他還舉例說:“華師大的女教授們請產假一般是一年,但是如果一年後來上班,她自己不敢上講臺給學生授課”。此番話或許太過急,但也不難看出學習對一個人來說是不能停止的,尤其是我們不能放棄終生學習的想法。我們處在這樣一個競爭激烈、快速發展的時代,經歷無視教育的“文革”、知識爆炸的年月,以及走入歧途的應試教育,我們真的要靜下心來,好好思考一番我們的學習了。

6天的學習除了參觀了兩所學校外,主要聽了五個個講座。從這些講座的題目中我們就能體會到目前我國教育所關注和研究的前言問題。發展、認知、心理、心智、文化、對話、模式、課堂、評價、專業、成長、創造、案例、問題、策略、課程、反思,這些詞彙所涉及的都是現今教育的熱點和難點問題。這些報告都是圍繞教師專業發展的。“人們期望學生能用自身的經驗與他人合作,進行創造,解決真實問題。但當教師自己成爲學生時,卻不採用這種做法。”面對這樣一個不願接受別人和改變自己的境況,教育要求的提升和教師專業發展的指向給我們提供了學習的內容和改變的可能。只有學習,我們纔會得到根本性的改變和提升,通過參與活動、進行思考和反思,對所學的東西有一個清晰的概念,做到理論和實踐的聯結,我們才能更好地掌握所學的東西。持續的教師專業發展要從“指導教學”變爲“校內學習”與“校外學習”相結合。指導教學會限制人們有關專業發展的思想。

和其他行業一樣,教師這份職業幹得好與不好取決於所具備的能力。能力,需要不斷的學習與總結才能獲得,我們不能“教書三十年,教齡只三年,其餘二十七年都是重複三年的故事”。學習是沒有終點的,無論你是什麼院校畢業,那僅僅代表你有了一定的學習基礎,而絕不代表你就已經具備了很高的生存能力和競爭能力。大部分素質和能力,是一個人走上工作崗位後通過再學習再總結獲得的。人生中的每一天都應是學習的新起點。對學習而言,永遠沒有終點。或許有的教師說“別人不是常常誇獎我有潛力嗎?”說實在的,潛力只能說明你不適合這個社會,現實社會要的是現貨,而不是期貨,社會不會等待你的成長,同樣學生也不可能等待一個教師的成長。你不可能改變這個社會,也不可能去阻止他人的進步,唯一能夠改變的是你自己。而改變的途徑只有一個,那就是學習。

不僅僅教育,整個社會都要成爲學習型社會,所以說,學習非常重要。

感受之二:新時期合格教師的標準是什麼?

首先請大家來聽一個故事:日本近代有兩位一流的劍客,一位是宮本武藏,一位是柳生義壽郎。宮本是柳生的師傅。當年柳生問:“憑我的資質,要煉多久才能成爲一流劍客?”宮本回答:“最少十年。”柳生說:“假如我加倍苦煉?”宮本答:“要二十年。”柳生疑狐地問:“假如我晚上不睡覺,日以繼夜地苦煉呢?”宮本回答:“你必死無疑,根本不可能成爲一流劍客。”柳生又問:“爲什麼?”宮本答:“要當一流劍客,就必須永遠留隻眼睛注視自己,不斷反省。現在,你兩隻眼睛都死盯着劍客的招牌,哪裏還有眼睛注視自己呢?”柳生聽了,滿頭大汗,當場開悟,終成一名一流的劍客。

其實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作爲教師,將全部時間用來工作只是敬業的表現,但沒有給自己的學習與反思留出時間,只能是讓自己一直在探索之中,而不會有登高望遠的氣魄。想成爲一名一流的教師,就要永遠留一隻眼睛看自己。

21世紀國際教育委員會認爲:教學質量和教師素質的重要性無論如何強調都不過分。提高“教師素質”,就是“成爲什麼樣的教師?優質教師的標準是什麼呢?優質教師對學生及其學習盡職盡責。他們使知識易於爲每個學生接受。他們堅信所有學生都能學習,對學生既一視同仁,又承認並在教學實踐中充分考慮學生間的個別差異。他們根據對學生興趣、能力、技能、知識、家庭環境和同伴關係的觀察和了解來調整自己的教育實踐。他們瞭解學生的學習和發展,並在實踐中運用認知和智力理論,發展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對學習的崇敬。

優質教師懂得其所教學科及如何向學生傳授學科知識。他們能充分理解其所授學科,以及該學科的知識是如何創造、組織、如何與其它學科相聯繫,並如何用之於實際情境中的。他們掌握如何向學生傳授學科的專門知識。注意學生通常會帶到每門學科上來的先入之見和背景知識,以及能有幫助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材料。他們知道哪兒可能出現疑難,並相應調整其教學實踐。並且善於教學生如何提問和解決問題。

優質教師善於監督和管理學生的學習。他們創造、充實、維持和改變教學背景以吸引和保持學生的興趣並最有效地利用時間。他們掌握了一系列教學技術,他們知道如何約束學生羣體以確保有紀律的學習氛圍,知道如何組織教學使學生達到學校的目標。他們善於設定學生間和師生間社會交往的規範,懂得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如何在面對暫時的失敗時保持他們學習的興趣。他們用多種方法測量學生的成長並能清楚地向家長解釋學生的表現。

優質教師系統地思考其實踐並從經驗中總結學習。優質教師是有教養者的典範,他們身體力行養成學生的美德,。優質教師利用他們在人的發展、教材和教學方面的知識以及他們對自己學生的瞭解來對教學實踐是否合理作出原則性的判斷。並鼓勵他們的學生終身學習。爲加強教學,優質的教師批判地審查自己的實踐,力圖擴展自己的技能,加深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判斷能力並根據新的發現、思想和理論調整自己的教學。

優質教師是學習共同體的成員。優質的教師通過在教學政策、課程開發和教職員發展上與其他專業人員的合作來促進學校效能的提高。他們能根據自己對地方教育目標的理解來評價學校的進展和學校資源的配置。他們瞭解哪些專門的學校與社區資源有益於他們的學生,並善於在需要時利用這些資源。優質的教師會設法合作性地和創造性地與家長打交道,使家長建設性地參與學校的工作。

這些標準給了我們很多啓示,與此相比較,我們似乎好多時候僅僅處在一個“教書匠”的層面。當我們談論起教書匠和研究型教師的時候,還以爲當不成優質教師,當個教書匠足以。其實,還是沒有真正弄懂教書匠的含義:“以教書先生而曰“匠”,蓋譏之也。因從前唸書之人,書念得不多,亦不甚懂,不能做他事,只能教書餬口,而誤人子弟的多,故以匠呼之。”當今,匠者在教育該無立足之地的。談到這裏,會不會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我們憑什麼走上講臺?哲學,心理學,教育學,態度,專業,方法,工具等好多方面,我們準備好了嗎?

感受之三:什麼樣的課堂是有效課堂?有這樣一個事情:

北京一老師與一位專家有過這樣的對話:老師:“我講課,45分鐘不夠用,惟恐學生不明白,可學生依舊很難理解,不好掌握。”專家:“你怎麼知道講了學生就明白了呢?反思:時間+汗水=成功嗎?

當然,一堂課的成功不是看他熱鬧與否,活躍與否?有溫度沒有深度,有活動沒有學習是不行的。應該看看學生髮展了沒有?變了沒有?說根本的就在於課堂的有效度。所謂有效度,我個人理解就是單位時間內的所獲。課堂的有效性不應該單單是學生知識層面的,更應該達到學生能力與水平的提高。最直觀的檢測就是同樣的知識,你所花時間的與別人所花時間的差別。

老師們,當我們靜下心來對教育進行一番思考的時候,總有一種“懸在半空”的感覺,懸在空中做什麼呢?做理論與理論的“空對空”演習,空中“呼呼”傳來專家學者精準的導彈,顆顆擊中教育的要害,然而,學校尤其是老師們在幫着助威的時候,卻發現目標原來就是自己,真正的實踐者沒有了理論的話語權。“理論聯繫實際”原本並不難,可是中國的教育卻遭遇着“擁有理論者不去實踐,實踐者不出理論”的尷尬。反思實踐,迴歸實踐。這纔是教育的一大進步。

最後讓我們就像聆聽優美的輕音樂一樣,感受教育的真諦!“工作着、學習着、享受着”“有眼界纔能有境界,有實力纔會有魅力,有作爲纔會有地位”“有多大本領,就有多大舞臺”“教師要有底氣,要大氣,有人氣,有靈氣,纔會創造名氣”、“人啊,首先要認識自己,雖然很難,但必須去做,並試着引導別人去做”,因爲“TRY=嘗試+努力=成功”。

當然,培訓的過程中有太多值得我們慢慢品味,深入思考的東西,還有更多的是需要我們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仔細去感悟、內化。相信只要我們虛心的學習,大膽的實踐,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也會收穫屬於我們的一片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