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考察學習心得體會

學識都 人氣:2.82W

我們心裏有一些收穫後,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那麼心得體會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旅遊考察學習心得體會,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旅遊考察學習心得體會

旅遊考察學習心得體會1

在組織和領導的安排下,我很榮幸的參加了20xx年無錫市幹部學校旅遊文化專題培訓班,在培訓學習期間,認真學習了創新驅動、轉型發展,打造旅遊經濟升級版的講座,使我開闊了眼界,受益匪淺。這次學習不僅讓我更加深刻的領會了旅遊發展的重大意義。也使我對今後竹山發展思路更加清晰,工作目標更明確。如今梁平縣旅遊事業正如火如荼的開展,特別是百里竹海風景名勝區即將進入快速發展階段的關鍵時刻,提高自身文化旅遊管理知識水平、加強自身旅遊管理實踐能力是勢在必行的。10天的學習不僅讓我深刻領會了縣委、縣政府發展旅遊的意義,而且讓我對竹山旅遊發展有個深層次的看法以及理解。現將我對百里竹海旅遊開發的體會闡述如下:

一、對梁平縣旅遊發展的整體認識

此次培訓,讓我從全局的高度認識了梁平縣文化旅遊發展的思路,特別是在梁平縣文化旅遊開發過程中,要始終貫徹旅遊可持續發展戰略,實施以點帶線、以線聯網、以網擴面的區域整體發展戰略,創新文化旅遊產品,實施文化旅遊精品支撐戰略,政府主導與市場化運作相結合戰略,區域旅遊協作戰略,全民參與和協作戰略。

文旅興縣唱響品牌。我縣梁山燈戲、梁平木版年畫、梁平癩子鑼鼓、梁平擡兒調、梁平竹簾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

化遺產保護名錄,項數爲全市第一,梁平木版年畫入選國家郵票題材併成功發行;雙桂堂海明廣場、觀音洞遊客接待中心的修建;國家AAA景區雙桂堂的成功創建;“中國·重慶國際飛行愛好者年會暨國際通用航空器展示交易會”、"中國雙桂堂旅遊盛典”等大批特色節會的成功舉辦打造了靚麗的梁平旅遊名片,"佛光雙桂·絢麗梁平"旅遊品牌也全面叫響。

二、對百里竹海風景名勝區發展的思索

百里竹海風景名勝區的建設是關乎梁平縣旅遊事業發展的重要工程;是發展地方經濟、提高羣衆生活水平的民生工程;更是打造梁平縣“美麗自然景觀,休閒養生福地”的重點工程。觀音洞、天星塘、竹豐天池、古墓羣、竹林七賢等一批獨特的自然資源,構築了百里竹海成爲休閒旅遊勝地的基本條件。景區竹林茂密、鋒巒多姿、山形奇瑰、湖中野鴨飛舞、景象萬千、風光迷人,更顯示百里竹海是靈氣之地。

目前百里竹海景區的開發工作尚處於起步階段,各項基礎設施都還不完善,景區知曉率還不高。百里竹海的開發價值在梁平縣來說是獨樹一幟的,搞好旅遊開發工作一方面要深入挖掘潛在資源,包括自然資源和歷史文化資源,把它的價值充分展現出來。另一方面,要抓住歷史時機,完善旅遊新產品體系,積極發展生態旅遊、康體旅遊,打造旅遊精品。

(一)做好宣傳推介工作:

1、加大新聞媒體對百里竹海的宣傳力度,精雕細琢地

做好一批反映百里竹海的宣傳片,讓更多的人知道,百里竹海文化特色宣明、旅遊產品豐富、服務設施一流、自然風光獨特、生態環境優美、旅遊經濟發達,是旅遊休閒度假的勝地。

2、組織一批文人之士,將百里竹海十餘個景點撰寫出有傳奇色彩、有創新的完美故事,深挖文化根源。文化挖掘是景區的靈魂,就是看點,是與衆不同的地方。天下美景多的是,已經成型的、成氣候,形成品牌的非常多,只有出其不意,層出不窮,才能脫穎而出,文化創新,就是給遊客來竹海的理由,並引起遊客出遊衝動。只有做好無中生有的文章,才能讓景區更有吸引力。

(二)突出地方特色,打造品牌效應。

1、練好內功,解決竹海路暢、水、電等基礎設施建設。引進有實力的旅遊景區建設業主,打造天星塘爲生態農業觀光旅遊區。引進資金完成環山公路以及登山步道修建,並逐步完善景區內水、電、排污等管網工程,修建提灌水池,有效引進大塘村河流水至天星塘,初步建成景區接待中心、悠閒垂釣、特色種植及生態林悠閒設施等。

酒香也怕巷子深,只有解決了各項基礎設施建設,才能打通竹山與外界連通的樞紐。

2、依託竹海區位優勢資源,打造精品。

精心打造觀音洞、天星塘、竹豐湖的景區建設,延伸旅

遊多點化,一個景區,一個文化品牌;一個節點,一個文化符號;一個遊客,一種文化感受,體現竹海天然氧吧,人間天堂之美,是一個集休閒、度假爲一身的好去處。讓竹山真正成爲山頂上的蘇州園林,白雲深處的古鎮、生態旅遊的佳地、幸福生活的天堂。讓來了的人不想走,走了的人想回來。

(三)提高接待能力,打造漫遊居。

竹山有古老的四合院、吊腳樓,也有現代化的星級農家樂,遊客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居住的環境。在現有的基礎上,繼續發展特色農家樂、特色農家菜,開發只有在竹海才能品嚐到的菜品。讓遊客來到竹山,吃的是地方美食、住的是主題酒店,乘坐的是特色交通工具,買的是創意產品,看的是文化演出。

旅遊考察學習心得體會2

根據縣委安排,我們赴浙江四川兩省三縣進行了考察學習,確實讓我開闊了眼界、轉變了觀念、創新了思想、收穫了理念,進一步增強了加快發展的危機感、緊迫感、責任感和信心、決心。在今後工作中,我們將嚴格按照張宏志書記提出的“七個有機融合”,結合尉郭實際,努力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持之以恆抓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

一是提高全鄉特色優勢農產品的聚集度,繼續做強做大“一村一品”,做好東西洋橋、蘇莊的紅提葡萄,大、小臺的蒜,陰莊、樓底、西陰的果桃種植基地,在此基礎上,打造集遊園、採摘、休閒、農家樂於一體的鄉村旅遊,讓“一村一品”推動農業產業化走上規模、質量、效益的良性發展軌道。

二是在完成土地確權登記的基礎上,確立以蘇莊、陰莊爲示範村,加大涉農資金的整合力度,鼓勵村民入股、企業參與,按照“羣衆自願、土地入股、集約經營、收益分紅、利益保障”的原則,有力推進土地流轉,以土地流轉爲抓手強力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

三是積極引導在外致富能人回鄉創業,通過大衆創業,萬衆創新使全鄉的產業結構調整步入快車道,邁上新臺階。

二、突出重點抓新農村規劃和建設

浙江、四川新農村建設給我的總體感覺是:鄉村美麗、產業獨特、民風和諧。在今後的新農村建設中,我鄉將重點做好以下三點:

一是注重前期規劃,要結合各村的實際,尊重羣衆意願,委託專業的設計團隊,對地下管道、道路建設、綠化亮化等重大基礎設施進行科學規劃,一次性設計規劃到位,分步實施,杜絕重複建設。

二是重點做好18個村的垃圾、污水治理,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做細、做小、做實。明確每一位保潔員的權利和義務,簽署用工協議,最大限度發揮保潔員的作用。

三是創新鄉村衛生治理機制,建立健全人居環境治理長效機制,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作爲評價“兩委”幹部工作實績的重要標準,把各部門的項目資金集中向生態環境好的村傾斜,讓村“兩委”幹部意識到“環境就是財富,環境就是項目”。

四是按照“兩委團結、村民和諧、規劃科學、環境良好”的標準,確定明年新農村建設提檔升級村。

三、開拓創新抓各項措施推進和落實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將努力學習開化、桐蘆、安縣等地黨員幹部敢想、敢幹、重幹、實幹、真乾的精神,以捨我其誰的魄力,在工作中勇於擔責、不怕犯錯、敢於創新,善抓發展機遇,繼續發揚“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工作作風,挖掘尉郭嫘祖繅絲、衛夫人書法等歷史民俗文化元素,進一步解放思想,拓寬視野,帶領機關全體幹部埋頭苦幹,奮勇向前,切實打造生態優美、產業突出、民風和諧的新尉郭,保證縣委、縣政府各項措施高效落實。

旅遊考察學習心得體會3

5月14日至17日,按照統一安排,在縣委副書記、縣長周偉的帶領下,酉陽國家公園建設籌備組共一行14人到貴州的黔東南地區及銅仁地區進行了爲期4天的旅遊考察,重點考察了鎮遠古縣城、南花、德夯、西江千戶苗寨、臺江反排木鼓之鄉、江口梵淨山、雲舍土家第一村等旅遊發展較好且有特色的地方。一路下來,我們在緊張與歡笑中學習,在交流與思考中收穫,可謂學習之旅,收穫之旅也。

總體感受:

(一)領導用意良苦。

在酉陽經濟建設高速發展的重要時期,作爲縣政府主要領導,親自帶領這麼多人進行爲期四天的實地考察,這本是一件難得的事,充分說明領導對這次考察的重視。在考察過程中領導要求我們多看景點、多取資料、多思細節、多交流,同時給我們傳授了許多關於旅遊方面的知識,以及旅遊開發的思路和措施,當晚回到酉陽就馬不停蹄地召集參與人員進行座談,直到凌晨一點。整個過程中,領導與大家交流互動,各抒己見,大家深受啓迪和認識得到提升。我在思考,此次除了單純地考察旅遊外,領導還想通過這次考察鍛鍊同志們,增加我們的團隊意識,提升我們的綜合能力,爲今後能更好的開展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此次考察與以往考察在形式上、在組織上、在細節上都有所不同,領導之意可謂用心良苦。

(二)貴州旅遊發展很快。

印象中,貴州並不是一個發達的地方,去了之後,才發現這裏無論旅遊還是城市建設、經濟發展都遠遠比我們想像的要更好、更快,走過的每個地方都讓我們震驚。進入銅仁,第一眼,它的民族風情園建築氣派和精緻就已讓我們震憾,雖然沒有停下來仔細研究,但僅僅從外形上就已讓同志們領略了貴州旅遊的氣勢。鎮遠,一個六萬人的小縣城,利用它悠久的歷史文化、特有的山水景觀,做到了全縣旅遊一盤棋,家家戶戶搞旅遊,不僅整個縣城總體做得好,且家家戶戶都做出自己的特色。西江千戶苗寨,五年前這裏只不過是一個普通的苗族文化比較突出的集鎮而已,但短短五年時間,在雷山縣高起點規化,高標準打造,公司化、市場化運作下,西江千戶苗寨可謂一夜崛起,完全做到了"西江歸來不看苗"。目前的西江在門票收入上每年就已接近5000萬。而銅仁地區則利用夢淨山的自然風光和佛教地位,在建設上、管理上、服務上下功夫,帶動了地區幾個區縣的發展。

一路經過的許多地方,我們完全感受到了旅遊在這些地區發展的重要性,也因爲旅遊,國家的許多項目在這些地區實施,讓當地的生產生活條件得到了改善。同時這些地區的建設發展速度也讓人吃驚,去年我去過西江,半年時間變化很大,更有規模更有氣勢了,令人歎爲觀止。

(三)貴州旅遊發展值得借鑑。

一路上,在欣賞風景的同時,我們更多的是在觀察他們發展的路線,考究他們建設的細節,努力發現其中的規律,希望能在我們今後的工作中起到借鑑作用。個人覺得這些地方有以下幾點值得借鑑。

一是打造旅遊必須要有一個長遠並且切合實際的策劃和規化。我們所到的地方,都是在統一策劃、規劃後,按統一思路進行打造的。雖然他們在發展的過程中也經歷了自由發展,隨意打造的階段,但最終都回到了統一規化打造的路上來。

二是每個地區的旅遊都要找準自己的特點和突出特色。在鎮遠,就是利用青羊洞的文化底蘊以及依江而建的古縣城作文章,旅客走過之後,都記住了鎮遠夜景的美麗。西江就是在苗族文化基礎上,在規模上作文章,讓其他地方無法在"大"字上超越,並永遠立於不敗之地。而梵淨山則是利用梵淨山在佛教上的地位,做到與自然的結合,讓旅客去後覺得不虛此行。

旅遊考察學習心得體會4

近日,參加了由市人大組織的考察團,赴雲、貴、桂、湘等地學習考察。這些地方發展旅遊產業許多特色性的做法很有啓迪意義,比照我們的旅遊業發展現狀,讓人生髮許多的思考。

一、制約旅遊產業發展的主要因素

1、各自爲陣,小打小鬧,沒有形成整體優勢,缺乏做“大旅遊”的氣度。

近年來,市、區旅遊部門提出了打旅遊精品牌、做崆峒大旅遊的口號,也做了大量的推介工作,比如市旅遊局策劃的平涼旅遊“大篷車”,走遍了鄰近的省市自治區;以崆峒山爲主體的崆峒區旅遊推介會,幾乎每年在陝、甘、寧省會城市都進行了較大規模的推介會宣傳。但較之雲南、湖南、廣西等地的做法,我們在做旅遊的時候,更多的是一種以自我爲中心、畫地爲牢,既拒絕了別人,又限制了自身,別說是省際市際之間的聯合,就是縣與縣之間、縣與區之間的聯合都沒有。你搞崆峒旅遊文化節,我搞西王母論壇,他搞成紀文化城。產生的直接惡果是各自守着自家的竈火門燒,小打小鬧,誰也成不了大氣候。客觀地講,我們的景區、景點體量都小,但大家閨秀有大家閨秀的風範,小家碧玉有小家碧玉的韻味。如果我們換一種角度,把每個縣每個區的“小”加以整合(不是簡單的組合),那麼就可以由小變大;如果把我們全市的景點、景區整合起來,再與鄰近的寧夏六盤山國家森林公園、沙坡頭景區,與陝西的龍門洞景區、關山景區聯手,形成一種“勢”,再共同推出,聯手發展,實現多贏,就可以使我們的景區由小變大,由單調而豐富,大旅遊的概念由此形成。

2、經營粗放,絕少創意,缺乏科學運作、精細經營的理念。

到外地旅遊,最常見的例子,是人家能把一個小景點人爲地做大;能把一個平淡的景點包裝成特色。遊覽溫州的雁蕩山,我們白天買票看的是奇崛的山石峭壁,晚上再買票去同一個地方看人家的石影峯光,領略另一種奇妙。遊覽雲南麗江的玉龍雪山,本來汽車可以直達山腰,可人家硬是老遠就讓你下車,然後讓你掏腰包坐纜車;遊覽張家界,上天子山、袁家界,本來可以步行上山,可導遊再三動員你坐纜車、坐電梯(途中還有當地農民纏着要你坐滑竿),掏過了纜車費、電車費,導遊還讓你掏服務費(其實就是中轉站上短途的乘車費)。然後還要在山上景點的餐廳用餐,處處都是“掏腰包”的項目。他們會用永不倦怠的熱情讓你在他們的的景點多呆一點時間,多掏些錢來消費。但我們的景點卻恰好相反,即以5a級景區崆峒山爲例:已然修成的纜車棄而不用,水庫上的遊船似有似無,本來可以讓遊客步行爬山,在景區多滯留幾個小時,可我們卻把車道修到了中臺,修到了香山頂,一下子拉到了半山腰,然後領遊客上一趟隍城,一個多兩個小時就把遊客匆匆地打發走。本來25個平方公里的景區,至少可以游上一整天的時間,由於我們狹隘的經營理念,一兩個小時搞掂,打發人家走人了事,坐失賺錢機遇,還老感嘆我們旅遊綜合收入少。我市的其他景區,也存在類似的“短視”現象,對景區很少作深度挖掘,精細經營,旅遊線路也不夠科學,一些細節不細,甚至被我們自己忽略,視而不見。

3、“裸態”景區,絕少包裝,守着“文化富礦”做着文化乞丐,景區文化元素嚴重缺失,極少文化品位。

新近成爲國家5a級旅遊區的崆峒山,具有非常豐厚的道教文化蘊藏,館藏的佛教、道教造像精美絕侖,崆峒武術名揚天下,文昌武俊,蔚爲大觀;馳名中外的涇川西王母宮、南石窟寺,以及引起境內外有識之士廣泛關注的涇河兩岸的百里石窟長廊等,雖經一二有識之士吶喊,卻仍然悄無聲息,湮沒無聞;堪稱人類史前文化之一枝獨秀的成紀古城,在乾旱的靜寧大地上翹首以待,等待發現的目光和聯營的紅絲帶。平涼大地上如此豐厚的文化遺存,在旅遊產業中卻沒有得到一丁點的凸現。從雲南到廣西到湖南,幾乎所有的景點,都經過細心地打磨包裝,人家的景區自身就有特點,而文化元素的注入更使其錦上添花,亮點紛呈。許多文化大家的參與,明星人物的加盟,鉅額資金的投入,是這些景點成功包裝的共同點。去過雲南的人,肯定不會忘記麗江古城溪橋樓閣兩邊白族阿妹與遊客忘情對歌、歌聲如潮萬頭攢動的場景,不會忘記在洱海的遊船上品三道茶、看白族歌舞表演的場景,還有貴州的紅楓湖景區、湖南張家界寶峯湖景區因陋就簡、因地而設的露天舞臺上的即興表演,都給景區添加了許多的活力與亮色。而這其中尤爲人稱道的,是由張藝謀等人直接參與導演、創意的幾臺大型文藝演出,如雲南麗江的《麗水金沙》,廣西桂林的《印象·劉三姐》等,由於巨擘運作,創意新穎,既給景區添加了特色地域文化的亮點,又拓寬了景區遊客的欣賞視角,演出本身就成爲吸引遊客的一個亮點,成爲遊客必看不可的一個項目,具有十分明顯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但是,在我們的各旅遊景區,類似的文化投入幾乎沒有,上檔次的精品包裝幾乎爲零,旅遊景點上文化元素的缺位,導致了我們的景點品位不高,魅力無存。

4、重視不夠,投入不足,人才嚴重匱乏。

近年來,我市及各縣區在發展旅遊業上都想了許多辦法,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旅遊產業的發展,較之改革開放之初,確實有較大的進步。但我們也應看到,全市的旅遊產業確實還存在許多問題。在抓旅遊產業上,雷聲大,雨點小,喊的多,做的少;在部分領導觀念中,多的是以行政的手段辦旅遊,少的是市場機制;行政干預多,商業運作少;沒有廣泛引進人才,旅遊產業管理低水平,包裝低層次,缺乏創意,“後天”的不努力越發凸現了“先天”的不足,不能促使全市旅遊產業儘快走出低谷,駛上快車道。

二、對做大做強旅遊產業的思考

1、廣泛聯合,在“大”字上做文章,儘快形成縣際、市際、甚至省際間的大旅遊利益共同體。

目下,做商貿、做文化,都強調全球一體化,尋求共贏。其實,做旅遊也是這樣。雖說各地的旅遊景點風格迥異,各具特色,但精心包裝,凸現特點,使之能被更多的遊客認可並喜歡,以求得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最大化,這是所有景點的共同追求。總的說來,平涼市的所有景點,既有濃厚的人文特色,其中尤以崆峒山的道教建築、涇川的南石窟壁崖石刻、古靈臺、古成紀遺址等著稱;又有顯著的自然景觀,其中尤以北雄南秀、丹霞地貌的崆峒山,林壑優美、溪流湍急的十萬溝,水秀山奇、頗負盛名的莊浪雲崖寺,精緻典雅的崇信龍泉寺爲最。如果我們把這些景點科學整合,再與周邊的龍門洞景區、太白山景區、六盤山國家森林公園、涇河源景區、沙坡頭景區、北石窟寺等景區聯手,設計推出一些精品旅遊線路。依託312國道和寶中鐵路,做成以沙湖、沙波頭、崆峒山、太白山、成都諸景點爲南北軸,以蘭州黃河、會寧會師樓,寧夏六盤山、涇河源、古成紀、崆峒山、王母宮、延伸至大佛寺、乾陵、西安諸景區爲東西軸,兩兩交匯,形成以平涼崆峒山爲圓心和原點的大十字旅遊架。巧借地利之便,加上崆峒山晉升5a級旅遊景區,西寶、銀武、平定高速建成的天時,再輔之以上下一心、大做旅遊文章的“人和”,平涼旅遊產業一定能做大做強。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具有跨地域、跨國界的崆峒文化論壇和西王母文化論壇,廣泛吸引了海內外華僑前來觀光旅遊,這對於平涼旅遊走出國門、面向世界去開疆拓土,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也是做“大旅遊”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2、科學策劃,精心設計,以創意取勝,在經營好現有景點線路的同時,開拓新線路。

再美再好的景區,如果離開了科學而精巧的包裝和設計,也不能上水平上檔次。要充分利用我們旅遊資源的特色和優勢,把亮點成倍地放大,把特色誇張地做足。比如崆峒山景區,可以把票點和導遊服務社挪至現在新建的崆峒古鎮,讓遊客的遊覽起點和導遊員的講解從崆峒古鎮開始。取消普通遊客後山乘車上山遊覽路線,改由前山上山。上山的方式有兩種:一是乘纜車上山,可以收取纜車費,二是坐遊船至問道宮,再步行上山(乘船費可以含在門票裏,也可另外收取)。步行上山下山,無疑可以讓乘客多在山上逗留2—4小時,從而拉動了餐飲、休閒娛樂業及相關交通業的發展。另外,要開闢由崆峒水庫至十萬溝的旅遊新幹線,以電瓶車或步行方式,延伸景區,延長遊客遊覽時間。要精心設計,推出崆峒山一日遊、二日遊線路圖。同時,也要推出以崆峒山爲依託,崆峒山、六盤山、涇河源二日遊、三日遊;崆峒山、涇河源、龍泉寺二日遊、三日遊;崆峒山、南石窟、古靈臺二日遊、三日遊等精品線路,以“量販”的方式推出供遊客選擇。同時,把崆峒山周圍的王子墳、龍隱寺、彈箏湖公園、太統山莊、柳湖公園市博物館聯動起來,以“套餐”的方式推介,整推不零賣,以求得龍頭龍身龍尾整個動起來,全身活起來。

3、注入文化元素,打造特色王牌,使崆峒文化與地域文化、旅遊文化全方位結合。

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沒有文化參與的旅遊只能是浮光掠影、走馬觀花式的“走讀”。要以豐富多彩且具有獨特魅力的文化大餐吸引遊客“坐”下來,“留”下來。要借鑑雲、桂等旅遊景點的做法,邀請著名文化人蔘與創意,邀請文化名人蔘與包裝,推出一臺像《麗水金沙》、《印象.劉三姐》那樣的有崆峒文化特色的大型演出。在新建的崆峒古鎮建一個大型演出場;同時在崆峒水庫建一個水上舞臺,在崆峒山中臺建一個演出場。組建一支高素質文藝演出團體。同時,抽組一個班子,創作推介出一套有特色、有檔次的介紹平涼旅遊的圖書和音像資料。策劃、創作、拍攝、製作至少一部以崆峒山爲背景的電影或電視劇,使文化的元素滲透在平涼旅遊的每一個細節、每一個環節裏。

4、理順機制,市場化運作,以更加靈活且便於操作的方式經營旅遊。

旅遊作爲一種事業,政府有着不可推卸的“作爲”責任。而旅遊作爲一種產業,抑或一種品牌,其經營和營銷毫無疑問應該是市場和商家的職份。近年來,在做旅遊上,我們的政府介入的太多,干預的多,致使企業不能自主地經營。企業運作有其自身的規律,商品或產品的營銷必須藉助市場手段。

參考雲、桂、貴、湘的辦旅遊思路,有幾點我們可以借鑑:

一是景點建設必須走出一說建設就搞建築的誤區。

外地的景點,大多都取法自然,很少人爲的痕跡,特別是南方的景區,很少建築。當然東南一帶的景點,所

長的是自然景觀。而我們平涼乃至整個北方景點,所長的則是人文景觀,但人文景觀絕不是簡單的搞建築。即以崆峒山、莊浪的紫荊山等景點而言,建築修的太多太滿,已是爲人詬病。作爲基礎設施建設,路也應該修,但景點內部,汽車路修的太“到位”也似乎不妥。

二是景點景區應完全交由旅遊公司經營。

如果景點景區是商品是產品的話,就應該交由企業——旅遊公司經營。由企業去負責產品的包裝,推銷;由企業負責製作生產與本景點景區有關聯的旅遊產品;由企業自主選擇推介最佳的旅遊線路。

三是景點必須擁有一支高素質企業員工隊伍,有一套科學規範的企業運作流程,有一個有一定檔次和人才儲備的文藝演出團體,有一個對外統一的、有一定影響力的定型的企業標識或標誌。

雲南的大理有一支上萬人的導遊員隊伍,每年接待700多萬人次的遊客,每年旅遊綜合收入達70多億元;廣西桂林有一支5000人的導遊員隊伍,每年接待400多萬人次的遊客,每年旅遊綜合收入達40多億元。我們的導遊員隊伍人手少,特別是優秀人才少。因此,必須儘快組建高素質且能作爲平涼旅遊“形象大使”的導遊員隊伍,確立並推出有特色的旅遊標識和旅遊產品,組建一支有較高水準的專業文藝演出團體;積極創造條件,在3—5年內推出一個能叫響崆峒山的電視劇或電影作品,努力提升崆峒山的知名度。

旅遊是一個方興未艾的朝陽產業,對世界上的所有國家和地區而言,機遇是等同的,走勢也越來越看好。在共同的競爭中,如果誰先登臺亮相,誰先做出特色,必將率先贏得巨大的商機。

旅遊考察學習心得體會5

爲進一步適應鄉村旅遊發展的新形勢,推動寧夏鄉村旅遊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 引領xx旅遊業從傳統的"景區旅遊"向"全域旅遊"發展模式轉變, 3月xx日至xxx日,由自治區旅遊局組織、局長助理xxx帶隊的鄉村旅遊發展研修班赴xx省、xx省開展了爲期x周的專題學習調研。xx市體育旅遊局監督管理科科長xx參加了學習班,並結合xx市的實際情況提出幾點體會建議。

鄉村旅遊考察的幾點體會

1、全域規劃重點打造。

各考察點所在的市縣(區)把規劃放在美麗鄉村建設的首要位置。首先,其規劃不僅僅重視點的'打造,而是同步推進線和麪的提升,其規劃的是一條線、一個面而不單單是一個點。不論是江西的婺源還是安徽宏村,在通往美麗鄉村的沿線,就已經開始下功夫進行打造和提升,形成了點線面結合的靚麗風景。其次,其規劃的是一個體系而不僅僅是一個產業。所有的村都是以生態優先、景觀優先、公建優先爲準則,以美麗鄉村建設總體規劃爲龍頭,全面制定涵蓋縣域村莊佈局規劃、土地綜合整治規劃、中心村建設規劃、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規劃以及產業發展規劃的規劃體系,實現了規劃一張圖,建設一盤棋,思路規劃化,規劃項目化,項目資金化。最後,其規劃是重點打造而不是全面開花。無論是江西還是安徽,在推進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基本上都是在科學研判村莊的自然環境、基礎條件、所處區位等多方面因素,有重點的選擇一批自然條件優越、自身特色明顯、交通相對便利、區位相對較優的村進行重點打造,而不是全面開花。

2、業態創新產業融合。

兩地發展旅遊業都在創新求異上下功夫,將鄉村旅遊與當地其他產業結合起來,將人們的精神需求與物質需求聯繫起來,跳出了"景點體驗"這種傳統模式,精心打造多元新業態綜合體,將"全域旅遊"、"創意旅遊"、"情感旅遊"、"無景點旅遊"等新業態展現得淋漓盡致,實現了三產的有機融合。這種產業間有機融合的業態創新無疑會給當地鄉村旅遊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進一步適應鄉村旅遊發展的新形勢和新要求。

3、堅持"政府引導、集體運作,追求規模化效益"、

政府的適時引導和重視是促進鄉村旅遊發展的基礎,廣大農戶的參與是推動鄉村旅遊發展的強大動力,一項產業只有實施規模化經營,才能追求到效益的最大化。

幾點建議

結合這次考察的體會,針對銀川市鄉村旅遊展現狀,建議下一步應做好以下幾方面的的工作:

1、改變一些錯誤觀念。

首先,要徹底改變鄉村建設城市化的錯誤認識。美麗鄉村不是建設整齊劃一的移民小區,不是建設千篇一律的現代集鎮,而是要打造有味道、有品位的美麗鄉村。所謂有味道,就是保持本色、突出特色;所謂有品位,就是要將精緻設計、精緻建設、精緻管理貫徹美麗鄉村建設的始終,使美麗鄉村建設既保持傳統,又能很好適應現代城市人的生活方式。其次,要改變美麗鄉村就是要建景點的觀念。大力倡導"融入環保理念改造農房"、"綠色低碳生活方式"、"無景點另類健康休閒",積極融入"創意旅遊"、"情感旅遊"、"泛旅遊"、"慢生活"等新理念,着力打造美麗經濟、鄉愁經濟、休閒經濟、養生經濟,給農村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賦予新的價值。

2、加大政府主導和投入力度。

政府應進一步完善促進 鄉村旅遊發展的扶持政策,特別在基礎設施和接待設施建設上加大投入力度,重點培育整村推進農家樂建設,以移民文化、回族文化爲依託,藉助現有的生態旅遊景區、溼地公園旅遊景區,打造城市假日休閒遊,以旅遊帶動農家樂的發展,以農家樂促進鄉村旅遊業發展。

3、因地制宜、科學規劃。

通過規劃引導,保證整村推進農家樂的有序發展,逐步改善目前農家樂經營規模小、分佈散、經營單一、層次不高、發展無序的狀況。規劃設計上要突出地方特色,在房屋外觀改造、環境營造、對外推介等方面下功夫,同時,要合理降低消費檔次,杜絕高檔菜品、會所形式,還農家樂以"農"字。

4、精心包裝,提升檔次。

挖掘歷史文化,依託歷史文化爲背景,策劃設計統一的農家樂標識,實行統一的掛牌經營,做到店面整潔乾淨。同時,爲促進農家樂業主完善配套設施、改善衛生條件,提高服務質量,定期開展評級活動,並對評級結果在銀川市主要媒體進行公示。

5、示範帶動,整體推進。

根據目前xx市農家樂現狀佈局和發展空間,依託"新農村建設"和"生態美麗回鄉建設工程",選擇適合建設鄉村旅遊的新農村建設點進行重點打造,並作爲xx市農家樂開發示範點進行推廣,鼓勵有條件、會經營的農戶開辦農家樂,充分借鑑外地先進管理經驗和經營方式進行運作,並逐步在xx市全面推廣。

旅遊考察學習心得體會6

x月x日至x日xx鎮組織xx村赴xx縣、xx等先發地區考察學習鄉村旅遊,所到之處優美的生態環境、發達的鄉村旅遊、厚重的文化積澱,讓大家心靈受到震憾,思想獲得啓迪,視野得到開闊,可以說收穫頗豐,受益匪淺。

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一)安徽黟縣見證徽州文明。

通過學習考察黟縣的西遞、宏村、秀裏、屏山等景點,湛藍的天空、青翠的松樹、茫茫的竹海、潺潺的溪流、連綿的羣峯、秀麗的風光,無不令人陶醉。

宏村有800多年的歷史,是一座奇特的牛形水系古村落,被譽爲“中國畫裏鄉村”,200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進入宏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淚光波光粼粼的南湖,對岸是一排排錯落有致的徽派建築,湖中間有一座石拱橋,拱橋的兩旁是碧綠的荷葉和含苞待放的荷花,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古典文明與現代文明和諧共處,四周山色與粉牆黛瓦倒映湖中,好似一幅徐徐展開的畫卷。水圳繞過家家戶戶、長年清水不斷,使靜謐的山村有了動感,創造一種“浣汲未防溪路遠,家家門前有清泉”的良好環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家給予其高度評價:“像宏村這樣美麗的鄉村水街景觀可以說是舉世無雙”。

西遞素有“明清古民居博物館”和“桃花源里人家”之美譽。進入西遞首先看到的是一座巍峨的牌樓,給人以文化厚重感和歷史滄桑感,走在青石鋪就的道路上,跟隨導遊的步伐,穿越明清時期的小巷,聽導遊講那明清時期的故事,每一座民居都有一段典故,每一段典故都演繹一段傳奇,每一段傳奇都寓省深刻、發人深省、催人奮進,讓我不得不歎服徽州人的聰明和智慧,不得不漢服徽州文化的博大精深。每一個西遞作爲“中國古村落的傑出代表,徽文化和典型地方文化特色的具體體現,中國民間建築藝術的寶庫”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秀裏、屏山是安徽省首個影視基地,集山水、園林、建築爲一體,以影視、休閒、度假爲主導的旅遊綜合體。像電影臥虎藏龍、滿城盡帶黃金甲、菊豆等在這裏取景拍攝;電視劇儒林外史等在這裏取景拍攝。

(二)驛境民宿重塑改革創新。

驛境是將農村徽派房屋進行改造,推開庭院的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時一座用小瓦壘起的假山,一株株植物順着假山攀延,讓假山顯得綠意盎然,假山下面噴出股股人造雲霧,像進入仙境一般。主屋兩層,從外表看與老式徽派結構一樣,粉牆黛瓦馬頭牆,厚重的歷史和濃郁的文化,在遊客的腦海中烙下深深的印記。屋檐下掛着幾輛山地車。夕陽西下時,騎着山地車,在如詩如畫的村落中轉悠,有一種車在村中走,人在畫中游的意境。主屋中提供禪文化、茶道、酒吧、閱讀、練筆等活動。房間內牆壁用當地黃泥土加秸杆粉刷的顯得原生態,牀位、洗浴等設施按照五星級大酒店的標準要求,夜晚特別的安靜,在這裏遠離城市的喧囂、遠離工作的壓力,在這裏有美麗的環境、靜逸的夜晚、新鮮的空氣,讓你很快進入夢鄉,而且睡得特別的香,臨行時有一種真得不想走、還想留下來的意猶未盡之感。

(三)浙江安吉見證轉型發展。

1、安吉餘村見證了綠色發展。

餘村是山鄉鉅變的一抹縮影,更是浙江農民綠色逐夢,步履不息的真實寫照。2005年習總書記在任浙江省省委書記,在餘村考察時得知村裏痛下決心關停礦山和水泥廠、探尋綠色發展新模式,給予了高度評價,並首次提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不要以環境爲代價去推動經濟增長,指出建設節約型社會,推行循環經濟纔是必由之路和康莊大道。封山護水,利用落差發展漂流。禁用農藥,河道生態駁坎和兩岸綠化,家家戶戶截污納管。村幹部帶頭髮展農家樂。建立生態採摘園,一個有果可採、有花可賞、有景可遊的四季果園。餘村把生態景觀、農耕文明、民俗節慶、地質探險等元素整合在一起,形成可遊可賞、亦耕亦採、有趣有樂的新型鄉村生態經濟。2014年,村民人均純收入27677元,是10年前的近5倍。餘村280戶農家有小轎車192輛,58戶村民鄉下有別墅、城裏有洋房。

2、松果民宿見識了發展潮流。

松果民宿的主人周烽,畢業於浙江工業大學環境藝術設計和視覺傳達專業,大學畢業後,選擇了自主創業。投資300多萬元改造老屋,在屋頂加隔熱層,房屋內牆、外牆重新裝修。安裝地暖和中央空調,9間客房按照美式或法式風格來裝修佈置。他租用村裏一座閒置作坊,改造成複式餐廳,中餐西餐兼顧。2016年3月,松果民宿正式對外營業。同時流轉30多畝的土地,一半種植有機水稻,一半種植紅薯、花生、蔬菜、飼養家禽,綠色、生態、無污染,在這裏遊客不僅玩得開心、住得舒心,而且吃得放心。特別是雙休日、節假日來自上海、杭州、江蘇、安徽的遊客爆棚,真的是一屋難求、一餐難定。周烽將自己的民宿申請商標註冊,打算參加創業大賽,將自己的經營理念與更多人分享,激勵更多創業者堅定信念,勇敢追逐夢想。積極與周邊農戶通過合作社的形式,打造特色民宿,帶動羣衆通過發展旅遊業致富。

二、博採衆長、爲我所用

xx鎮發展民宿要學習借鑑先發地區的先進經驗,博採衆長,爲我所用。鎮黨委、政府對發展鄉村民宿高度重視,特別是沿山村及鎮發展旅遊的幹部通過走出去,讓大家長了見識,增強發展民宿的信心和決心,制定了民宿發展規劃路線圖和時間表,充分考慮產業佈局、人口集聚、土地利用、生態環保等內容,形成目標明確、佈局合理、定位科學、特色鮮明的民宿發展規劃,通過招商引資,引進社會資本試點發展鄉村民宿,嚴格按照DB34/T2613.1標準對景觀環境、住宿接待、特色餐飲、休閒體驗及其他服務嚴格要求,突出民俗活動、農業體驗、休閒娛樂、健身養老等主題,打造多層次、多元化的鄉村民宿產業,在試點成功後吸引周邊羣衆加盟或者通過租賃農村空閒的民舍等形式,做大做強鄉村民宿產業;將加大土地指標,資金投入,環保、消防、工商等准入許可和經營許可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化解鄉村民宿發展的制約因素;將整合招商、土地、建設、美麗鄉村、旅遊等部門資源,加強指導和服務,確保鄉村民宿有序發展;將理順機制,強化合力,解決辦證難、融資難等問題,加大對民宿規劃區內旅遊交通、便民設施、生活設施、污水處理等建設資金的投入,完善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下一步將對龍泉寺進行擴建,建設“愛情隧道”的愛情廣場、愛情文化長廊、旅遊廁所、旅遊服務區、旅遊標識牌,面向全球徵集100首愛情詩,舉辦國際愛情詩歌大會、舉辦集體婚禮、鐫刻愛情詩歌於軌道打造吉尼斯紀錄、招聘詩人形象大使、加強主流媒體宣傳等形式,提升“愛情隧道”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使其成爲享譽全球的愛情聖地,吸引xx及至周邊城市的市民來鎮旅遊,拉動鄉村民宿的發展。

三、改革試點、示範引領

xx鎮發展民宿要結合自身實際,進行改革試點,切勿盲目模仿、全面推開。黃山市一位許姓客商看中位於我鎮龍泉山腳下一座廢棄的油氈廠,其周邊有自然景觀優美的龍泉山,有歷史悠久的龍泉寺,有禪文化的梅山廟,有人氣爆棚的愛情隧道,有農耕體驗的龍泉藍莓,有擬作爲美麗鄉村的中份張村民組。這些因素非常契合鄉村民宿發展對自然生態環境、民風民俗和田園風光等鄉村特色旅遊資源的要求。同時,將從xx請設計師對廢棄廠房進行設計改造,從外表看似鄉野民舍,但內部裝修不亞於五星級大酒店。

在這裏遊客遠離水泥鋼筋的冷漠,遠離車水馬龍的喧囂,以山野爲家,與花草結伴,以蟲鳥爲伍,清晨在龍泉寺悠長的鐘聲中起牀,在欣賞“藍天與白雲齊飛、青山共綠水一色”的美麗風光的同時,在“愛情隧道”乘着鐵路自行車到龍泉藍莓基地去採摘新鮮的草莓,中午在民宿餐廳吃一頓綠色有機、生態環保、原汁原味的農村土菜。下午沿着佛山路來龍泉寺品償用山泉水沏泡的龍泉茶,在佛教文化中修身養性、感悟智慧和啓迪哲理。

順着龍泉山的環山步道,騎着山地車,欣賞龍泉山忽隱忽現的薄薄雲霧、潺潺而動的山間清泉、亭亭玉立的蒼松翠柏、沁人心脾的爛漫山花,在日落餘輝下,在美麗仙境中,迎着清涼的山風,體驗運動後的酣暢淋漓,體驗登頂後的一覽無餘,收穫付出後的喜悅心情。夜晚皎潔的月光撒在窗前,在數着漫天的星星、聽着昆蟲彈奏的搖籃曲中進入甜蜜的夢鄉。

旅遊考察學習心得體會7

據說,拙政園的園林建築。早期多爲單體,到晚清時期發生了很大變化。首先表現在廳堂亭榭、遊廊畫舫等園林建築明顯地增加。中部的建築密度達到了16.3%。其次是建築趨向羣體組合,庭院空間變幻曲折。如小滄浪,從文徵明拙政園圖中可以看出,僅爲水邊小亭一座。而八旗奉直會館時期,這裏已是一組水院。由小飛虹、得真亭、志清意遠、小滄浪、聽松風處等軒亭廊橋依水圍合而成,獨具特色。水庭之東還有一組庭園,即枇杷園,由海棠春塢、聽雨軒、嘉實亭三組院落組合而成,主要建築爲玲瓏館。在園林山水和住宅之間,穿插了這兩組庭院,較好地解決了住宅與園林之間的過渡。同時,對山水景觀而言,由於這些大小不等的院落空間的對比襯托,主體空間顯得更加疏朗、開闊。

這種園中園式的庭院空間的出現和變化,究其原因除了使用方面的理由外,恐怕與園林面積縮小有關。據說光緒年間的拙政園,僅剩下了1.2公頃園地。與蘇州其他園林一樣,佔地較小,因而造園活動首要解決的課題是在不大的空間範圍內,能夠營造出自然山水的無限風光。這種園中園、多空間的庭院組合以及空間的分割滲透"、對比襯托;空間的隱顯結合、虛實相間空間的婉蜒曲折、藏露掩映;空間的欲放先收、欲揚先抑等等手法,其目的是要突破空間的侷限,收到小中見大的效果,從而取得豐富的園林

景觀。這種處理手法,在蘇州園林中帶有普遍意義,也是蘇州園林共同的特徵。這在我們在青龍湖酒店的項目開發建設和設計當中,有很多需要借鑑的地方。

園林景觀,花木爲勝。

拙政園以"林木絕勝"著稱。數百年來一脈相承,沿襲不衰。早期王氏拙政園三十一景中,三分之二景觀取自植物題材,如桃花片,"夾岸植桃,花時望若紅霞";竹澗,"夾澗美竹千挺","境特幽回";瑤圃百本,花時燦若瑤華。"歸田園居也是叢桂參差,垂柳拂地,"林木茂密,石蘚然"。每至春日,山茶如火,玉蘭如雪。杏花盛開,"遮映落霞迷澗壑"。夏日之荷。秋日之木芙蓉,如錦帳重疊。冬日老梅偃仰屈曲,獨傲冰霜。有泛紅軒、至梅亭、竹香廊、竹郵、紫藤塢、奪花漳澗等景觀。至今,拙政園仍然保持了以植物景觀取勝的傳統,荷花、山茶、杜鵑爲著名的三大特色花卉。僅中部二十三處景觀,百分之八十是以植物爲主景的景觀。如遠香堂、荷風四面亭的荷("香遠益清","荷風來四面");倚玉軒、玲瓏館的竹("倚楹碧玉萬竿長","月光穿竹翠玲瓏");待霜亭的桔("洞庭須待滿林霜");聽雨軒的竹、荷、芭蕉("聽雨入秋竹","蕉葉半黃荷葉碧,兩家秋雨一家聲");玉蘭堂的玉蘭("此生當如玉蘭潔");雪香雲蔚亭的梅("遙知不是雪,爲有暗香來");聽松風處的鬆("風入寒鬆聲自古"),以及海棠春塢的海棠,柳蔭路曲的柳,枇杷園、嘉實亭的枇杷,得真亭的鬆、竹、柏等等。這些特點不正是我們在青龍湖酒店的項目開發建設和設計當中,需要借鑑的地方嗎?我們要按着這樣的特點設計,何不再塑造一個北方的"拙政園"爲世代流芳?

在蘇州遊覽享受"山水林泉之樂",美哉!通過短短的蘇州之行,感到山水如畫,心曠神怡,使人盡享自然之美,收穫甚豐。

旅遊考察學習心得體會8

2月14日、2月15日兩天,我有幸作爲村第一書記參加xx鎮外出學習考察團赴鳳縣、柞水參觀學習。我非常珍惜此次學習機會,虛心學習,勤于思考,帶着問題去考察,積極與同事們溝通探討,相互學習。通過兩天的學習考察活動,使我開闊了眼界,發現了差距,增長了知識,受益匪淺。現將心得體會彙報如下:

一、主要感受

(一)羣衆參與度高。

考察中,通過與所到之地領導羣衆的交流,我們發現,在當地的美麗鄉村建設和鄉村旅遊發展中,羣衆的參與度極高,無論是在土地流轉,還是謀劃產業,羣衆都能夠積極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我們可以看到,xx鎮xx村、xx鎮xx村,xx縣xx鎮xx村,幾乎家家都參與旅遊發展,經營農家樂、特色民宿等,特別是xx縣xx鎮朱家灣村,全村有農戶468戶1750人,其中發展農家樂131戶、休閒農莊3戶、高端民宿30戶、農家客棧30餘戶,20xx年度,僅旅遊綜合收入,全村人均達8000餘元。我認爲,之所以羣衆參與度如此之高,主要在於當地幹部羣衆觀念新、思路活,能夠在紛繁複雜的大環境中找準發展定位,在挑戰中發現和搶抓機遇,以超前的思維、嶄新的理念和富有創造性的工作實現了大發展、快發展。

(二)管理規範。

考察過程中,通過聽取介紹、座談交流,我們瞭解到,柞水縣多地都將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承包給環保公司,交由其採取市場化手段管理環境衛生。另外,在該縣朱家灣村,成立了農家樂協會,通過行業自律,規範旅遊經營秩序;成立了生態旅遊服務公司,負責旅遊投資開發與經營管理,並利用旅遊服務公司搭建招商引資平臺,引進社會資本等。

(三)文化氛圍濃厚。

文化是旅遊之魂。無論是嶺南長壽街的長壽文化,東河村的豆腐文化,還是柞水營盤的孝義文化,他們在發展鄉村旅遊過程中,都着重圍繞文化做文章,整理當地豐富的文化資源,策劃包裝,形成獨具特色的文化產品。比如:對於永生村的歷史文化,通過建立村史館進行展示;對於東河村豆腐文化,通過雕塑展示進行還原再現等。

二、啓示和建議

(一)解放思想要實現新突破。

思路決定出路,觀念就是財富。鳳縣、柞水的鄉村旅遊發展歷程已經有力的印證了這一點。解放思想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要根據不同時期的不同情況,對客觀形勢有一個科學的判斷和準確的把握。就目前的形勢及長遠的發展來看,圍繞旅遊抓發展,抓環境綜合整治,抓扶貧開發等各項工作,是我們的必由之路,我們必須堅決摒棄照搬條文,自我設限的思維模式,繼續堅持既定的發展思路不變,堅持抓發展的勁頭不減,研究政策,靈活運作,只要有利於加快發展,就要大膽的試、大膽的闖,努力在挑戰中抓機遇,在實幹中求完善。同時也要堅決執行原有的科學規律,不能隨意更改,保持政策的延續性、嚴肅性。下一步,要繼續加強羣衆的教育引導,以典型示範帶動由點到面,鼓勵更多地羣衆投入鄉村旅遊發展大潮中來。

(二)規劃引領要先行。

圍繞“建設精美富強、宜居和諧山水家園,打造中國山地度假旅遊示範區”的強縣目標,堅持規劃先行,因地制宜,把美麗鄉村建設規劃與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發展規劃、集鎮建設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等相銜接,做到佈局優化、定位合理、銜接有序、切實可行。

就我鎮來講,在編制美麗鄉村建設規劃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各村的地理區位、資源稟賦、產業發展、農民實際需要等要素,合理安排村莊的產業平臺、基礎設施、農田保護等空間佈局,注重空間佈局、田園風貌和自然景觀的融合,深入挖掘本地特色,在美麗鄉村的差異化上找出路,努力打造一村一品,確保一村一個規劃能落地、可實施。同時,要牢固樹立節約集約用地的發展理念,在美麗鄉村規劃建設中有效借鑑其他地區節約集約用地的典型經驗和做法,大力推進農村土地綜合整治,切實將基本農田落實到地塊和農戶,減少土地的粗放利用,避免土地利用的浪費。

(三)服務質量要上檔次。

通過優質服務,推銷旅遊產品,換回經濟效益。對遊客而言,精神需求大於物質需求,遊客是通過體驗服務來欣賞、比較、評判、選擇購買旅遊產品的。遊客出遊質量的高低,不取決於遊的是什麼地方、什麼景區,而取決於遊客的身心是否都得到了最大的愉悅。

一流的服務會讓遊客產生美好的體驗和長久的回味,並將這種美好體驗和他人一起分享,成爲最具效果的宣傳廣告,從而提高產品的社會效果。必須從點滴工作做起,於細微之處用功,做到讓每一位遊客都滿意,將優質服務體現在方方面面,做到持之以恆。要在改善硬件設施的同時,注重加強旅遊軟環境建設。嚴格涉旅企業准入條件,防止引進低水平旅遊經營企業。

要加強旅遊行業的行風建設,開展職業道德教育和崗位培訓,提高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提高行業的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要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廣泛開展“最美庭院”、“最美農家樂”、“最美村莊”等評比活動,爲鄉村旅遊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四)要強化產業支撐。

發展鄉村旅遊是基礎、核心是富民。當前,我鎮的鄉村旅遊發展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基礎設施得到了極大地改善,村容村貌煥然一新,但是,在富民目標的實現上,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下一步就是要將鄉村旅遊發展與美麗鄉村建設有機結合,深化農旅融合發展,延長產業鏈,要因地制宜發展“農家樂”、採摘園等旅遊產業,深度開發留香雞、土蜂蜜、西洋參等等一批質量好、叫得響,深受遊客喜愛的旅遊商品,把地標產品的效益放大,在旅遊紀念品開發上做足文章,通過發展鄉村旅遊,開展美麗鄉村建設,有效解決村美和民富的關係,逐漸引導美麗村莊變“輸血”爲“造血”,促進鄉村旅遊的可持續發展。

旅遊考察學習心得體會9

此次參加市委黨校春季主體班赴xx開展的教學活動,感到組織有序、安排緊湊、學習內容豐富多樣,讓學員開闊了眼界,收穫了知識,增進了友誼,爲我們下一步開展工作打下了較好的基礎。

xx的美麗鄉村建設,走在全省乃至全國的前列,連續11年被評爲浙江省“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優勝單位,桐廬縣、臨安市、淳安縣和富陽市先後獲得“浙江省美麗鄉村創建先進縣”稱號。學習了杭州市社科院經濟所所長、研究員、留日學者周旭霞的《智慧經濟與杭州發展新思維》和杭州市城鄉統籌辦常務副主任婁火明《關於美麗鄉村建設的新型業態培育問題》等課程以及參觀杭州轉塘街道和諧社區建設後,感慨萬千,對中國美麗鄉村建設、新型城鎮化道路和新型業態培育等有了更高、更新的認識,感到城鄉互融、產城融合的美麗鄉村建設的夢想,不是傳說而是現實,並將會在更加廣闊的大地上實現。

一、美麗鄉村建設要彙集各方力量,確保整體推進

杭州市委、人大、政府高度重視美麗鄉村建設,工作體制機制健全,政策體系全面完善,工作措施得力有效,不斷強化組織領導,持續加大資金投入,形成了完善的美麗鄉村建設工作體系。

1、健全組織機構。

先後建立由市領導掛帥的市“百村示範、千村整治”工程領導小組、市中心村建設工作推進領導小組、市“風情小鎮”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及辦公室,精神,將上述領導小鎮整合成杭州市美麗鄉村建設工作推進協調小組,同時履行市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工作協調小組職責。

2、完善政策體系。

2009年以來,市委、市政府先後出臺了《關於開展杭州市“風情小鎮”創建工作的實施意見》、《關於開展中心村培育的實施意見》、《關於加快推進“三江兩岸”生態景觀保護與建設的實施意見》、《關於開展美麗鄉村建設的實施意見》、《關於建設美麗鄉村精品線路和精品區塊的實施意見》和《關於開展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美麗鄉村建設政策意見和資金管理辦法,具有豐富的內涵,美麗鄉村建設的規劃全面、目標明確、舉措有力、要求具體,使全市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美麗鄉村建設政策體系。

3、保障財政投入。

目前市級財政每年扶持美麗鄉村建設資金接近10億元,其中,中心村建設4億元、精品村建設3億元、“三江兩岸”整治2億元,“百千”工程和風情小鎮資金5700萬元。按照區縣市1:1配套的資金扶持政策,每個中心村扶持資金超過2500萬元、每個風情小鎮超過1000萬元、每個精品村超過800萬元。這個標準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是少有的。桐廬縣的“普惠制”對創建村三年投入不少於100萬元,臨安市對經考覈驗收達到創建標準的行政村,根據村人口規模實行以獎代補。精品村、特色村和整治村分別按照人均1500元、800元和30萬元/村的標準補助。所在鎮(街道)給予創建村30%、20%、10%的配套資金補助。餘杭區財政對美麗鄉村精品村、重點村、一般村分別給予700萬元、500萬元、350萬元的獎勵,街道按區財政獎勵資金50%配套。

4、合力整體推進。

一是縣市聯動。堅持市級爲指導主體、區縣(市)爲責任主體、鄉鎮(街道)爲實施主體、村(社區)爲創建主體,明確分工,落實責任。

二是部門推動。按照政策不變、渠道不變、管理不變、標準不變、成果共享的要求,積極整合各級各部門項目資金與資源,土地綜合整治、“四邊三化”、“三改一拆”、“雙清行動”、農村住房改造、水利建設、庭院整治、農村環境連片整治、改水改廁、設施農業等項目,向美麗鄉村建設傾斜。

三是社會互動。鼓勵“快遞迴歸”參與美麗鄉村建設,申通公司先後出資50萬元建設桐廬縣鐘山鄉子胥村申通大道,出資500萬元幫助建設老年活動室、老年食堂,出資500萬元幫助20戶困難農戶建公寓房。

四是農民主動。像富陽大源鎮硯口村支書盛永華,捨棄年收入10萬元的水泥廠,並將廠房地塊以80萬元的低價出讓給村集體,建設美麗鄉村。建德市李家鎮沙墩村支書楊樹平,帶頭拆除二層半、300平方米的大樓,主動後移16米,推動了村裏9戶人家拆除10多間平房。

二、美麗鄉村建設要緊貼民生實際,形成獨特模式

杭州的美麗鄉村建設,源於浙江省的“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10年來得到了不斷深化。從村村通路、通郵、通水開始,到現在村村通網、通商;農村生活垃圾由村民個人投放、村裏集中收集、鄉鎮承擔運輸、縣市負責處理;農村普遍建起了集停車、運動健身場、曬場、紅白喜事場等於一體的多功能廣場;實現了污水集中處理。

近年,杭州市貼近民生工程,突出開展土地綜合整治、“四邊三化”、“三改一拆”、“雙清行動”、農村住房改造、水利建設、庭院整治、農村環境連片整治、改水改廁等基礎設施治理。2003-2007年,以村容村貌整治爲主。針對整治村,主要治理“髒、亂、差、散”爲重點的環境整治;而針對示範村,則主要達到佈局優化、道路硬化、村莊綠化、路燈亮化、衛生潔化、河道淨化的“六化”目標。2008-2012年,在原來基礎上,提出了“村道硬化、垃圾處理、衛生改廁、污水治理、村莊綠化”“一村五項目”的目標要求並強力推進,現在每個村至少建成了一條3.5米寬的村內主幹道,每10—15戶配置一個垃圾箱;80%以上的農戶使用上了衛生廁所,每個村有1個以上公廁;普遍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村莊綠化覆蓋率15%以上。

 美麗鄉村不僅成爲一項深受百姓歡迎的民心工程、實事工程,而且打響了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亮麗品牌,已經成了杭州“美麗鄉村建設”的示範模式。

三、美麗鄉村建設要聚焦產業項目,注重持續發展

鄉村建設美麗了,還要把綠水青山轉化爲金山銀山,讓農民創業增收,將農村產業經營起來,形成美麗鄉村建設持續的強大生命力。

杭州的美麗鄉村重點發展了七類新型業態——

一是快速發展的自駕遊、農家樂、民宿、休閒、觀光、度假、體驗等爲主的旅遊經濟;

二是以避暑、養生、養老等爲主的養生經濟,正不斷升溫;

三是正在興起的以運動、探險、體訓等爲主的運動經濟;

四是以尋根、寫生、創作等爲主的文創經濟;

五是以標準廠房、店面等租賃爲主的物業經濟,正日益壯大;

六是以信息化爲手段的電商經濟,已顯現生機。電商經濟正在改變農產品傳統流通和銷售形態,也成爲美麗鄉村建設對外宣傳、推介的重要平臺,有利於加快農村現代產業體系建設。

七是以竹筍節、茶葉節、花木節等農事節慶活動爲主的節慶經濟,逐年在增加。

如今,杭州形成了西湖休閒觀光、蕭山都市休閒、餘杭鄉村旅遊、富陽運動休閒、臨安農家避暑、建德養老保健、桐廬古風民俗、淳安運動度假等各具特色的長遠發展項目,每個區縣美麗鄉村建設的潛力競相迸發。

四、杭州美麗鄉村建設經驗給予荊門的啓示

杭州美麗鄉村建設的經驗,爲荊門人提供了許多有益借鑑。那裏的鄉村環境美了、產業有了、人民富裕了,目前杭州人開始打造美麗鄉村“升級版”,荊門人可以學習經驗、創新發展。

1、抓好基礎打好底色。

從整體結構上看,荊門市中心城區偏西,帶動鄉村建設影響力較弱。城鄉之間、產業之間、產業與城鎮之間缺乏有機關聯。從內部結構看,荊門市不靠大江不靠大湖,僅能依靠漢江、漳河、長湖等水系,無法充分利用濱水的水源、生態、景觀要素;從產業結構看,第三產業缺乏;從道路交通狀況看,整個城鄉交通沒有形成四通八達的網絡,斷頭路衆多,建設水平較低。

因此,首先要對全市行政村花大力氣抓好改善環境的基礎性工作,包括村道硬化、村莊綠化、垃圾處理、污水治理、衛生改廁、河道清理、農房改造和庭院整治。

其次要優化荊門產城融合空間佈局,增強城市輻射功。

第三要注重輿論宣傳,大力增強荊門美麗鄉村建設的氛圍。邀請省、市人大代表,市黨代表、政協委員對美麗鄉村建設工作進行了專題視察,宣傳先進事蹟,及時總結和推廣美麗鄉村建設的好經驗、好做法,利用報紙、電視、網絡、電臺等媒體廣泛宣傳荊門美麗鄉村建設,擴大影響。

2、抓住重點彰顯特色。

圍繞人口、產業、要素、功能四大集聚和宜居、宜業、宜遊、宜文四大建設內容,重點抓好具有特色的村落,成爲展示統籌城鄉發展的窗口、原住居民生產生活的好地方、城市居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將地域特色與文化融合,與民俗融合,彰顯美麗鄉村魅力。

一是對一些地區原有的特色、風貌、文物加大保護力度,保證不遭到破壞。

二是在旅遊產品方面,要加強荊楚文化、民俗文化、地方文化的進一步挖掘,特別是一些具有史料價值的地名要加大宣傳力度,力爭不被後人遺忘。

三是要舉全市之力將三國文化、楚文化等遺址好好保護起來,這是我們寶貴的歷史財富。

3、抓牢連接促進產業。

本着從農業資源特色入手,從專業化生產起步,靠現代科技和管理來提升,以適度的規模經營來取勝的發展理念。

一方面,加大產業培育力度。着力培育鄉村旅遊、休閒經濟、運動經濟、養老和農村電子商務等新業態。大力發展鄉村旅遊,讓遊客不僅僅以喝茶、吃飯、垂釣、棋牌等娛樂活動爲主,還要開發人文景點,加強文化宣傳,儘可能爭取遊客逗留時間。

另一方面,要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把美麗鄉村的環境優勢、生態優勢轉化產業優勢、發展優勢。重點開展村莊整治、生態保護、農業園區建設,挖掘一批產業平臺、歷史傳承、文化一體的美麗鄉村精品區塊,建設沿路、沿河、沿線、沿景區的美麗鄉村精品線路。

4、抓典型促全面。

加快xx新區建設,促進漳河新區形成城鄉多元的結構體系,發展近郊農村單元,挖掘不同動力類型的鄉村發展。

一是加快項目推進,統籌安排、科學考慮建設項目、內容和時序,切實增強工作的預見性、系統性、實效性。

二是完善考覈機制,加強對部門、鎮街、村社的考覈獎懲,督促和激勵各單位認真履職、紮實推進各項工作。

三是加強環境整治,完善公共配套服務,加大產業支撐,進一步強化宣傳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