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作文題目的解析

學識都 人氣:2.21W

2016高考今日拉開大幕,目前正在進入第一科目的考試——語文,以下通過對2015年高考作文題目的解析,探尋2016年高考作文的方向!歡迎大家跟本站小編一起來閱讀!想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請持續關注我們應屆畢業生培訓網!

2016高考作文題目的解析

回顧2015年全國16道高考作文題,全是材料作文題,要求考生研讀文字材料,根據要求寫作。綜觀16則作文材料,其內容都貼近時代、社會和考生生活,其立意都緊扣育人導向,引導考生以材料爲依託展開深度思考或情感體驗,表達真知灼見,抒發真情實感。

  高考作文需要什麼力?

1、審題:理解力

閱讀是寫作的基礎,理解是表達的前提。作文材料對於寫作究竟有哪些提示和限制,這是審題的關鍵,需要考生精準理解材料。作文材料有難有易,內涵有隱有現。今年廣東卷、安徽卷、湖北卷、上海卷、山東卷、江蘇卷、福建卷、湖南卷等作文題在材料的理解上就有較大的難度。

(1)側重考查對材料重要信息(詞語)的理解力。例如上海卷作文題,材料中有三個關鍵詞:堅硬的東西、柔軟的東西和和諧的自我。人心中的“堅硬的東西”和“柔軟的東西”怎樣理解?什麼是“堅硬的東西”,什麼是“柔軟的東西”?“堅硬”和“柔軟”的評判依據是什麼?怎樣的“堅硬”和“柔軟”才能“造就和諧的自我”?這些都是審題理解的重點。從性格角度看,“堅硬”可以是堅強,“柔軟”可以是柔韌,兩者好比水石關係,水滴石穿,水落石出;從處世角度看,“堅硬”可以是堅持原則,“柔軟”可以是處事變通,二者必須適時兼容;從思辨方式看,“堅硬”可以是理性,“柔軟”可以是感性,兼及兩者才能準確感知生活。角度可以多元,考生唯有準確把握上述三個關鍵詞語,審題才能到位。

(2)側重考查對材料整體的理解力,特別是對其內在邏輯關係的把握能力。例如廣東卷作文題:

看天光雲影,能測陰晴雨雪,但難逾目力所及;打開電視,可知全球天氣,卻少了靜觀雲捲雲舒的樂趣。

漫步林間,常看草長鶯飛、枝葉枯榮,但未必能細說花鳥之名、樹木之性;輕點鼠標,可知生物的綱目屬種、遷徙演化,卻無法嗅到花果清香、叢林氣息。

從不同的途徑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遠”。

材料三句話,一、二兩句通過對比,列舉生活現象說明用不同方式感知自然,獲得的感受也不一樣,各有利弊。第三句話是對前兩句話的總結,是材料的主旨所在,因而是整體理解材料的關鍵。但又不可忽視前兩句話的鋪墊作用,否則極易滑入“遠與近”的哲學泥潭之中。其實,命題的初衷顯然是引導考生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探討人該怎樣去觀察、感知、改造和利用自然的問題。審題若不從整體着眼,便容易出現理解偏差。

2、立意:思辨力

高考作文區別於一般作文,是它需要一定的思辨深度,而非僅僅看重行文的語言表達能力。今年很多省份的高考作文題都加大了對立意思辨能力的考查力度,如新課標Ⅰ卷和Ⅱ卷,四川卷、安徽卷、湖北卷、山東卷、福建卷、湖南卷等。

以新課標Ⅰ卷作文題爲例,材料女大學生舉報開車接電話的父親取自一則新聞報道。女兒舉報父親,警察微博轉發等現象,看似簡單,仔細琢磨又不難發現,其中還蘊含着諸多親情、道德、倫理乃至法律的問題,對老陳、小陳、警察等人的行爲都不能用簡單的對錯、好壞、贊同反對來評判。“此事贏得衆多網友點贊,也引發一些質疑,經媒體報道後,激起了更大範圍、更多角度的討論”一句中“點贊”“質疑”“討論”三個詞語也在啓示考生要將立意思維向多元和辯證角度發展。當然,單純的“點贊”和“反對”立意也不錯。若能對材料中的人和事從不同角度展開辯證討論分析,無疑要比單一的觀點理性深刻。如當親情遭遇法律、“殘忍”的理性、孝與順、公民的隱私、人性執法等角度都將視角聚焦到矛盾對立上,賦予立意理性思辨之美,更能體現考生的語文思維能力。

再如山東卷關於絲瓜藤和肉豆須的分辨問題,父親的看法和孩子的做法都有道理,本就不能簡單肯定一方或否定另一方。孩子不聽鄉間民諺告誡,扯斷莖葉的做法顯示了可貴的探索精神和實踐意識;父親從實用的角度肯定了民諺的合理性,教育孩子要從實用角度考慮問題,不做無用功。考生若能將父子雙方的觀點有機融合,或者以一方觀點爲主兼顧另一方觀點,都是較好的立意。

3、構思:創造力

高考的選拔功能要求作文考查多在思考力和創造力上着眼,重點考查考生寫作規範基礎上的變化和創造能力,展現寫作個性。

創造未必是“無中生有”,它可以是由此及彼的發散性想象,可以是由點到面的輻射式推延,可以是由淺入深的挖掘式探究,還可以是由實到虛的理性提升,不一而足。高考寫作的創造主要體現在構思上,即思維要由狹窄的材料空間向寬廣的思維天地進發。

今年的高考作文題大都在創造力的考查上留下了廣闊的餘地,提出了鮮明的要求,在題幹表述上有以下幾種形式:

(1)“你認爲”或“你(自己)的看法(理解)”,如新課標Ⅰ卷和Ⅱ卷、北京卷、湖北卷、山東卷、浙江卷、福建卷。寫作本來就是作者在抒情言志,吐胸中塊壘,缺少了“我”的作文無異於行屍走肉。“我”的加入,作文才靈動,纔有創造的空間。如福建卷“路”,走成路、走錯路、走通路,三段材料三個指向,指向明確,具體淺顯。“我”將三者完美融合,走錯路和走不通之路看似愚蠢,實則飽含勇氣和智慧,非走成路之人可以比肩。融“我”於文,構思上方顯獨到、巧妙和深刻之處。

(2)“聯繫(結合)現實生活”,如四川卷、重慶卷、天津卷。高考作文構思浮泛是通病,考生喜歡議論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道理,敘述高大全的人和事。到現實生活中尋找寫作靈感,是提升作文創造力的又一途徑。如湖北卷“地下的泉水”,特別從“有地下那些默默不語的泉水的不斷聚集,纔有地上那一股股清泉的不停噴涌”一句,考生自然可以聯繫到諸如農民(農民工)和一線工人,聯想到在災難中挺身而出的普通醫護人員、攻堅克難爲國爭光的科研人員、爲農村教育默默奉獻的教師、堅守邊防哨所的戰士等等。從這些身邊的人和事着眼,除了歌頌角度外,歷史根由、生存現狀和發展出路等角度更能將思考深刻化,構思的空間一下就廣闊了。

(3)“自選(選好)角度”,這是除北京卷、浙江卷、漢語文卷外,其他13道作文題的共同要求。一則材料的審視角度既然可選,即表明它有多元性;既是多元,就有優劣高下之分。因此,自選角度或選好(準)角度,也是爲考查思維辨別能力和創造能力提供了平臺。

上述命題表述形式都在啓示考生,所給材料僅是寫作構思的起點、範圍和依據,思維不能被材料牢牢套死,不能就事論事,而要多元發散,這就是構思創造。

4、行文:表達力

表達能力是高考作文考查的重點之一,是考生理解、思辨和創造能力的外化。沒有好的表達力,任何作文能力都將是空中樓閣。這一問題下文闡述,此處不贅述。

  高考作文如何“給力”?

1、真閱讀

高中生缺少閱讀,尤其是真閱讀,這是不爭的事實。真閱讀是指悠閒閱讀,即不爲有“用”而進行的自由閱讀。真閱讀帶給人的不僅僅是知識面的擴大,更多的是心智的改變,是思考和理解能力的提升,能爲高考作文奠定堅實的基礎。如天津卷“範兒”,材料對“範兒”作了詳細的解釋:

“範兒”多指好的“風格”“做派”,近似於“有氣質”“有情調”“有品位”的意思。一個民族有一個民族的“範兒”,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範兒”,不同職業有不同職業的“範兒”,一個人也可能有一個人的“範兒” ……

但考生對“範兒”的理解依然不真切,對“風格”“做派”“氣質”“情調”“品位”的理解也模糊,對“一個時代的範兒”“不同職業的範兒”“一個人的範兒”的理解更摸不着頭腦。倘若他們此前閱讀過關於中國傳統文化、哲學思辨、人文掌故等方面的書籍,有過諸如“民國範兒”的儲備,便知道民國時期大師精英所具有的獨特人格魅力、生活方式和精神氣質就是“範兒”,“民國四公子”、胡適、梁漱溟、魯迅、張愛玲等都是傑出的代表。由“民國範兒”便能聯想到“大唐範兒”,還能聯想到“中國範兒”“文藝範兒”“京劇範兒”“名角範兒”“革命範兒”“男人範兒”等等。屈原舉世皆濁我獨清、李白斗酒詩百篇、譚嗣同我自橫刀向天笑、梅蘭芳蓄鬚明志待來時等鮮活的例子便能信手拈來。真閱讀幫助考生打開思路,豐富思想,讓作文呈現出文化內涵和精神氣韻。

2、真思考

思考本無處不在,耳聞目睹常常是思考的起點,將作文材料與現實生活聯繫展開思考,纔有現實意義。否則,貌似高大上,實際了無意義。考生要多留意身邊的人和事,多關注社會的動向和重大事件,多思考其來龍去脈、成因後果以及應對策略。這與古人的“文以載道”說也是一脈相承的。如北京卷“假如我與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該題看似虛誕,無從着手。考生最好從現實生活出發,緊緊抓住“心中的”一詞。我們的時代是多元化的時代,各人“心中的”英雄標準並不統一。誰是英雄?什麼樣的人是英雄?英雄與我有什麼關係?我是英雄嗎?……從實際出發思考自己心中的英雄究竟是誰,爲什麼說他是英雄,他與自己有什麼關聯,是上佳選擇。倘若將題中的英雄界定爲岳飛、拿破崙甚至是阿喀琉斯等人,雖無不可,但這不是真思考,這樣的作文沒有時代和生活的氣息,即便勉強成文,也很難有真情實感流露。

3、真表達

表達在形式上是語言的問題,根本上是思維的問題。真表達是指相對於刻意準備的作文語言表達而言的。有些考生爲了應付高考,大量積累名言美句,甚至大段背誦美文中的段落,在考場上生拉硬套,企圖矇混過關。這樣的做法有套作之嫌。況且,別人的表達用在自己的作文中,總有隔靴搔癢之感。

真表達以真閱讀和真思考爲前提,除了表達的一般要求外,更關注以下的語言特點:

(1)個性表達。我手寫我心,我心達我意。以江蘇卷“智慧”爲例,徐志耀老師的下水作文《智慧的樣子》(節選)就是典型的個性表達:

“智”,上爲“知”,……有了知識,就明白如何在紛擾的人生中自處,在面對挑戰時多了一份從容與淡定,在面對艱難時多了幾分自信與擔當。……“知”,與“智”,在古文曾經互通,但“知”不可取代“智”,因爲“智”下還有“日”。……

“慧”,下爲心。智慧原本就發於心田,這是一種超越衆人之上的能力,可以誕生無數奇思妙想,可以化腐朽爲神奇,也可以令衆人仰視羨慕。那麼“慧”字上半部是什麼呢?……兩個“豐”,不就如欣欣向榮的草地,在和煦的春日下將大地染成一片片大塊小塊的新綠,這片大地就誕生於智者的心田。“慧”的另一部分,我更願意相信那是一種方向,代表着一種堅定的追求,向着太陽,向着光明。……

智慧沒有樣子嗎?在我的心中,智慧有它的樣子,一片金色的陽光,一片被新綠鋪滿的大地,正敞開胸懷,等待着我們……

徐老師用“拆字法”對“智”和“慧”的內涵作了探討,進而描摹“智慧”的樣子,想法獨到,言他人所不言,凸顯了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靈活的技巧和臨場的寫作智慧,極具作者的鮮明個性特色,讀來令人感覺意猶未盡。

(2)理性表達。以浙江卷“文章與人品”爲例,滿分作文《言自心,文成人》(節選)對文品與人品的相互關係作了理性的分析:

人清,文明,此之謂“言爲心聲”。

內在人品特質是外化表現的最大操縱者,常有人說我心思細膩,因而行文結構縝密,文字靈動,大抵也出於此。

生命的經歷塑造了性格與人品格局,而人品格局又框架了文章格局。“文革”之時參軍的畢淑敏稚嫩而溼潤,在懸崖峭壁上俯瞰時積蓄了對生命的珍重,在惡劣高原上慶生時體悟了青春的沉甸。“動輒行者無疆”,生命的沉重塑造了她清澈如水的醫心,給予了她有條不紊的規章,歷練了她苦口婆心的耐性。她下筆常常令人震顫,這般凝結於文章中的精神正是她性格特質與人品的外化啊!……

文清,人明,此乃文字的反作用,即爲“以文輔人”。

文字以一種無形力量使人與之發生共鳴,即便個人品行與行文有輕微錯位,人也會受文字陶冶,走向文中所向往追求的特質,從而完滿自身,更使人與文相接近,共同走向美好一端。周國平曾言:“閱讀作爲一種精神財富,任何人都無法剝奪。”如此看來,文字所迸發的力量着實能深刻影響人,那麼個人文章中所言之品性又何嘗不會與人緩慢靠近呢?

文品與人品相輔相成,共同致力於人與文趨向完滿。……

文至清,人至明。“文如其人”既是必然,又爲清正之人的終生追求。

從節選部分的思路就看得出,說理先分後總,層層推進,一氣呵成。“人清,文明,此之謂言爲心聲”和“文清,人明,此乃文字的反作用,即爲以文輔人”是兩個分論點,先闡釋“人清”對“文明”的影響,再論述“文清”對“人明”的反作用;接着論證了“文品與人品相輔相成”的觀點;最後得出“文至清,人至明,爲清正之人的終生追求”的結論。在段內層次上,議敘相連,邏輯嚴密,富有濃烈的思辨色彩。如節選第三段舉畢淑敏的例子,三個句子分別闡述人何以“清”、人“清”的意義和人“清”而文“明”,勾連緊密。整體表達緊扣標題“言自心,文成人”展開,體現了思維的條理性和嚴密性,充滿了理性之美。

(3)文采表達。以廣東卷“迴歸自然”爲例,某考生的優秀作文《張開雙臂,擁抱自然》,雖是一篇議論文,卻有散文的意趣。語言以散句爲主,間以駢偶句,既流利暢達,又簡潔典雅,文采斐然。現節選兩段:

擁抱自然,爲的是收穫一份恬淡,感受一份幸福。看天光雲影,測陰晴雨雪,也不必在乎難逾目力所及,因爲目力所及之處,即爲風光最美之地。登高遠眺,一覽衆山小的豪情,即爲一種“小確幸”。這種小小的確定的幸福,又哪能是獨坐家中所能感到的呢?

顧城有詩:“草在結它的種子/風在搖草/我們靜靜地站着/不說話/便十分美好。”其實我們擁抱自然,又何必知道花鳥之名呢?細聽鳥鳴婉轉,靜聞花朵香氣,這一切,不就已經很美好了嗎?草長鶯飛,雲捲雲舒,大自然自有其美妙之處;枝葉枯榮,四季更替,大自然自有其生長規律。只要有發現美的眼睛,生活何處不美?自然何時不美?

節選部分的文采主要是通過豐富的辭藻和變換的句式來體現的。辭藻運用上,雅俗風格兼具,古今語體兼容,讀來富有極有文學的蘊藉之美;句式使用上,大量運用短句和駢句,語句讀來朗朗上口,韻律感極強;巧妙的引用和化用也爲文章增色不少。有如此文采的語言,定能牢牢抓住閱卷者的雙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