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閱讀普及:小說類及通俗心理學類書籍受歡迎

學識都 人氣:3.15W

人們爲什麼在地鐵這個公共服務空間讀書?心理學的書籍爲何開始變得大受歡迎,快來看一看吧!

地鐵閱讀普及:小說類及通俗心理學類書籍受歡迎

硬件和軟件的變革,推動着地鐵閱讀的普及

王坤是上海一家企業的白領,每天上下班的時間都是他閱讀的“固定時段”。用這個職場新人的話說,白天忙工作,晚上忙休閒娛樂,上下班坐地鐵的時間是“最合適的閱讀時間”。近年來,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以及Kindle電子書閱讀器的出現更讓王坤有了一個感覺:地鐵裏閱讀的人變多了。

北京某高校行政管理人員餘敏也有類似的感覺。雖然乘坐地鐵時常擁擠,但只需要一隻手,乘客就可以輕鬆地操作手機進行閱讀,哪怕是電子閱讀器,也比看報和看紙質書“方便得多”。據餘敏的觀察,“每5個乘客當中應該就有1個人在看電子書”。

噹噹數字業務部總經理左力對乘客的這種猜測並不驚訝,噹噹通過對“噹噹閱讀”APP的讀者閱讀習慣研究發現,用戶的閱讀時段主要集中在早8點、中午12點、晚8點後這3個區域,“早8點通常就是人們在上班路上的時間段,這恰好可以說明地鐵閱讀目前的普及”。

那麼,地鐵閱讀究竟是如何在短短几年時間裏“佔領”乘客手機的呢?

根據左力的觀察,地鐵閱讀在非智能手機時代就已經興起,但當時“主要是用手機看新聞”。2008年後,隨着智能手機的普及,以手機爲終端載體的地鐵閱讀也日漸流行。

相應的,各種讀書類軟件APP也逐漸擴大書庫的書量及提升產品體驗。“以噹噹的讀書4.0爲例,已經有20萬種圖書,無論是產品設計、排版等都能很好地滿足移動端的閱讀需要,這些硬件和軟件的變革,推動着地鐵閱讀的普及。” 左力說。

亞馬遜公司相關負責人也認同這一觀點,該負責人表示,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以及擁有如紙質書般閱讀體驗的Kindle電子書閱讀器的出現,都促使越來越多的讀者將閱讀體驗從過去的紙張質感轉至線上電子書。電子書以及電子書閱讀器實現了讀者隨時、隨地的暢享閱讀。上下班交通時間如乘坐地鐵等零散時間已成爲很多上班一族的閱讀時間,“相信地鐵閱讀將形成其閱讀特點”。

別讓“低頭族”只看“不費腦子”的書

根據噹噹發佈的《2014中國圖書消費報告》顯示,剛剛過去的一年,國人在噹噹平臺的圖書消費量高達3.3億冊。其中,通過手機等移動終端購買電子書並閱讀已是2014年全國圖書消費的一大特點。數據顯示,2014年噹噹電子書下載冊數(含雲書架)接近6000萬冊,佔據圖書銷量的20%,高於去年的10%,月活躍用戶增長400%。

這在尼爾森圖書公司此前發佈的《2014年全球圖書市場報告》中也可以找到佐證。報告明確提到,電子書仍是影響全球書業走勢的最大變量,比如印度、中國、巴西等國,其電子書市場正在“快速成長”。

左力認爲,國人閱讀率的上升也是地鐵閱讀興起的重要因素。以噹噹爲例,其2014年同比銷售冊數增長了30%,“這個大的趨勢也有助於地鐵閱讀的興起和普及”。這些習慣於埋頭在手機和Kindle上的人,近年來頻頻被媒體冠以“低頭族”的'頭銜,王坤就是其中一員。在每天閱讀的“固定時段”,他喜歡看推送的新聞和小說乃至趣聞,“就是輕鬆有趣、不費腦子的”。

之所以選擇看這些書,是因爲“每天工作太累了,哪還有力氣讀書接受新知識”。這個觀點,首都師範大學學生羅汐表示認同。羅汐也常常在地鐵裏閱讀小說或新聞,談及自己在坐地鐵時的閱讀偏好,她總結爲“篇幅小一點的,有趣,然後簡單一些最好”。

“地鐵上的環境就不適合去讀太費腦子的書。”中國人民大學學生於曉強總結說。

左力向中國青年報記者拿出了一份“2014年噹噹閱讀下載量排名前20的圖書”名單。名單上,《溫馨家庭系》(電子書)、《讓所有人心動的故事》(電子書)、《氣場學》(電子書)分列前3。此外,《周鴻禕自述:我的互聯網方法論》(電子書)、《馬雲正傳》也位列其中。

地鐵族讀什麼

“小說類、通俗心理學類佔大頭,(讀者)追求碎片閱讀,試讀本、字數在5萬字以內的電子書較受歡迎,這體現出了輕閱讀的特點。”左力分析說。

國家圖書館社會教育部中國記憶組的田苗對這份數據並不感到意外。“不僅是電子閱讀,在普通閱讀領域情況也是如此。一方面是國人平均閱讀量低,一方面是嚴肅閱讀的傳統還未建立起來”。

田苗向中國青年報記者解釋,眼下電子閱讀正處在“閱讀人羣、提供電子閱讀服務的人羣及電子閱讀市場方興未艾的階段”。在這個“節骨眼”上,國家圖書館思索的是,當下這個時代,國人需要什麼樣的閱讀方式和內容,以及通過閱讀達到什麼目的。

基於以上思考,由京港地鐵和國家圖書館共同創意發起的大型公益項目“M地鐵·圖書館”應運而生。在這個“圖書館”裏,乘客只需掃一掃二維碼,即可免費在線全文閱讀由國家圖書館推薦的經典著作。

第一批上線向乘客推薦的圖書以社科類圖書爲主。如《書法沒有祕密》、《文字的故事》等。 國家圖書館社會教育部中國記憶組的田苗解釋,選擇向乘客推薦一些“無目的”、非功利的好書,也是希望能扭轉國人當下“過於功利”的閱讀觀。同時,培育新一代年輕人的閱讀習慣,“讓公衆在地鐵和其他場合閱讀成爲一種風尚”。

秦金傑是北京市石景山區的一名公務員,他對類似的活動表示出了極大的興趣,“活動很有意義”。喜歡閱讀歷史和哲理方面的書的他認爲,由國圖推薦的經典好書能“促進自己思考並有所收穫”,這也是坐地鐵帶來的“增值服務”。

左力也表示,2015年,噹噹會加大在電子書方面對讀者的閱讀引導,定期發佈地鐵族書單,爲各個城市的人羣推薦合適的書籍,同時也會考慮與政府、協會、公益組織等機構合作,推廣地鐵閱讀,普及全民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