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教學培訓心得體會

學識都 人氣:5.19K

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那麼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英語教學培訓心得體會,歡迎閱讀與收藏。

英語教學培訓心得體會

英語教學培訓心得體會1

我受教育辦派遣赴蘭州參加了教育局組織的小學英語教學培訓活動。通過5月28日、29日兩天的集中培訓,讓我有了深刻的感悟。

本次培訓邀請了揚州著名英語教師閔潔、英語學科帶頭人盧燕、師資培訓專家龔海平。閔潔老師和盧燕老師分別上了“精彩一課”。閔潔老師的英語繪本課《The little hungry snake》爲我們展示了一種新的英語教學形式,再針對這一節課,開展了《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的講座,就目前小學英語教學中存在問題進行了分析和指導。盧燕老師的《Animals I like》“精彩一課”之後,進行了《小學英語教學設計》的講座。龔海平老師的講座是《小學英語有效教學的途徑》。就這三位專家的講座,對我觸動最深的還是龔海平老師的講座,他用幽默的的語言爲我們呈現了我們目前小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弊病。

通過本次培訓我有了以下體會:

首先,我們小學英語教師的自身英語水平亟待提高。兩堂“精彩一課”兩位老師全部用英語執教,所教對象是小學五年級學生,溝通暢通無阻。語言是一種交際的產物,是運用的產物,只有老師不斷引導學生說英語,互相用英語交流,這樣英語的水平就有了很大的提升,因爲小學生的語言發展能力很強。在這一種理念的促使下我們英語教師就應該通過各種途徑自學英語,從語言的音、形、義,以及它們的文化內涵去學習。學生真正的英語水平是他們能聽懂多少、能說能運用多少英語。本着這樣的目標我們更要用英語教學。

其次,我們現在英語教學中存在太多的弊病。龔海平老師說“改革總是有風險的,但不改革肯定要落後。”我認爲這句話很中肯,就是因爲我們怕風險所以踟躇不敢前,教學方法還是在模仿我們當年的老師。所以我們要忍痛摒棄舊的教學方法,打造“有效課堂”。有效課堂就是消耗較少的時間,取得最顯著的教學效果。這和我們教育辦所有提倡的“內涵高效式課堂”是不謀而合的。而要打造“高效課堂”就必須從這幾方面進行改革:

1、教學目標。教學目標的設定要牢牢扣住這節課的教學內容,不能過於寬泛或殘缺不全,更不能牽強附會地和素質教育看齊。

2、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是教師要着重教的部分,而教學難點是學生學習時可能產生麻煩的部分,那麼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一定要有前瞻的預見性,這樣才能準確把握教學重難點。

3、教學過程。英語的教學過程應該遵循聽、說、讀、寫的先後順序,否則就會出現程序混亂或任務疊加的現象,這樣就與我們“高效課堂”的初衷背道而馳。

4、教學方法。在新課改的理念,下許多老師發現了我們舊的教學過程中“一言堂”或“填鴨式”的教學方法是的我們的學生缺乏創造力,“合作學習”隨之誕生,但通過我長期觀察,合作學習大多流於形式。

因爲我們面對的這一代人自私自利,很喜歡錶現自己,但從不願意傾聽他人,所以我們的合作交流就有時是一個組的代表在展示,而其他小組爭先恐後地在舉手,根本沒有聽這個人在說什麼,效果自認然不言而喻了。再就是有些老師的號召力很強,很能將課堂氣氛搞活,但是就會出現學生興高采烈的結束了一堂課,卻一點收穫也沒有,這不能說是一堂失敗課,但至少是一堂無效的'課。所以我們在注重課堂活動形式的同時要兼顧學生的自控能力,應該以解決問題爲手段,學生進行語言互動的過程,這種教學方法稱爲“任務型教學”。

“任務型教學”必然要個學生設置問題,在設計問題是一定要清楚學生的基礎和水平,問題要有深度,要有“含金量”,不能低估了學生的水平,也不能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教學中我們可以試着運用建構主義教學思想,就是基於學生已有的知識積累、生活經驗來建構新的知識。比如“cartoon”我們先從學生已有的知識“car”引導到“cart”,再由“afternoon”中“oon”發/u:n/,再引導學生讀“cartoon”發/ka:’u:n/,老師沒有範讀,學生會了,學生從中獲得的成就感比你誇他一句“Very good!”要多很多。

5、作業設計。現在我們的作業設計大多缺乏開放性、自主性,割裂了知識形成過程中之間的聯繫,所以顯得單調。作業設計的主幹是聚焦本節課的重點,同時還要聯繫舊知識,不至於是學生所學的知識一節一節,形不成整體的體系。

6、課堂評價。對學生的鼓勵所產生的效應遠比懲罰產生的效果要好很多,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我們很多老師也在這一點上產生了共識。但是對於學生的鼓勵評價要真誠,要恰當,不能誇大其詞,更不能言不由衷,因爲言不由衷評價更會挫傷學生的積極性。

最後,就是我們現有的課堂教學結構,不利於學生的英語水平的提高。課堂中我們的聽力要佔到60%,會話佔到30%。讀寫只佔到10%,就可。因爲英語是一門語言,它要在運用中才能提高。

這次培訓學習讓我重新審視了自己的英語教學,也讓我有了自學的動力,因爲我們要教好學生,只有自己的水平提高了才能引導學生的進步。

英語教學培訓心得體會2

小學英語課程培訓,我受益匪淺,感觸最深的是“英語閱讀教學模式及方法”的培訓,也許是因爲在學校裏我最感興趣的課程就是《英語閱讀教學法》,也想進一步學習和研究英語教學技能和方法。找到適合小學生心理成長特點的技能方法,通過這次培訓使我重溫英語教學法,查缺補漏,中西方法技能對比,理論應用於實踐,對我成長的教育道路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根據我們學校現在的教學現狀以及學生的學習特點,我們的學生缺乏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缺乏英語的輸入量和大量的接觸、使用的機會,在我所示教的五年級他們每次都可以快速背誦單詞和課文,但是經過一段時間後就自動忘記了,或者在初學時就不能很好的掌握,我一直不明白是什麼原因,通過今次課的事例----展示不同環境下學習效果的差異,讓我聯想到自己的實際情況,心理學叫“環境決定論”我們的學生並沒有那種“天然的優勢”去學習外語,在他們的周圍缺少這種學習的機會,那我們作爲英語老師,要想幫助學生有效的記憶,成功的教學,那就需要我們去創造環境,在我們英語教學中應該叫“情境教學”。外語的學習是需要一個良好的環境,一個真實的情境,需要師生共同創造一個有利的學習氛圍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當我再次以新的方法走入課堂,每節課都設計一種情景,學生們不僅感興趣,而且記憶深刻。我們不能決定環境,但我們能改造環境,創設情景!

另一方面,在小學英語教學活動中,我一直認爲學單詞、句子、課文這些內容很重要,而歌曲、押韻詩、歌謠這些內容有些重要,有些不重要,我會有選擇性地教,有時也會因爲部分內容難教、難唱而簡單處理。在我以前的意識裏,我認爲歌曲、押韻詩、歌謠最重要的作用是鞏固單詞或句子,還有是調節課堂氣氛,愉悅學生。在教學方法上,有時我會根據相關內容創設情景讓學生學唱,有時會因爲內容的枯燥、難度大就只是簡單而又籠統地教他們,例如首先聽幾遍錄音,然後跟錄音唱,跟老師唱,最後全班、小組或個人表演一下就算了。但在這次學習中,我如夢驚醒,是我的教學方法存在問題,導致我的教學意識存在偏差,我應該用TPR教學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在我教的一年級學生中,我發現只要是方法運用合理,他們很快就會接受,不再枯燥無味,有助於達到教學目的,讓我明白英語歌曲、押韻詩和歌謠在英語教學中佔據着同樣重要的位置,小學生對其有着深厚的興趣,在英語教學中只要合理地運用它們,將有助於解決兒童的學習動機問題,使兒童在特定的情景中理解語言、“拾得”語言、運用語言,增加對學英語濃厚的興趣。

在故事教學法方面,我重新認識故事這一概念,瞭解到了故事的特點和兒童學習外語的關係,怎樣選擇和改編故事的標準以及講故事的技巧,這對我在課堂教學中如何運用故事來發展兒童的語言,豐富兒童的情感和想象力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參考樣本。不同的教學方法通過實踐以後我感覺並不完全適合所有年齡段的學生,然而故事教學法,卻適合大多數學生,在我所教的一,四,五年級中都起到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習動機的作用,同時又能起到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

通過這次教學培訓的學習,使我課堂的教學觀念得以轉變,教學手段得以靈活運用,教學技能得以適當發揮使用,理論聯繫實際,讓我以前覺得越高年級越沒趣的課堂教學變得樂趣無窮,只要用上了我們的課堂教學技能,根據班級實際情況,學生的實際特點,靈活運用,適當處理,將會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英語教學培訓心得體會3

每次的英語老師培訓,對於我來說都是一次難得的機會,平心而論,利用休息的時間進行培訓實在是有違“師心”的,可是有幸遇見這麼優秀的導師,能夠與其他英語老師溝通交流,又何嘗不是另一種幸運呢!因爲能成爲一位優秀的英語教師,應該是所有英語老師的夢想吧。

很榮幸能參加這次的英語教學培訓,本人感到無比高興,因爲本人能從下列幾方面得到受益:

一、能傾聽專家的講演,受益匪淺。

作爲一名農村中學的英語教師,以前,感覺自己就是一隻井底之蛙,有時是很認真和努力地完成教育教學工作的,可是覺得還是有很多方面需要加強和提高的,覺得有時不能及時地學到一些先進的教育技巧和先進的教育理念的引領。

通過這次的培,我覺得能聆聽了專家們精彩的說課,觀看著名老師的課件展示,目睹優秀老師的教學設計,聽專家的精彩點評和課外指導。

二、收穫情誼,體會濃濃真情!

通過培訓,結識許多同仁,就英語學科教學做更多的交流,感受新教學理念.體會友情的美好,體會濃濃的真情!

本人希望通過這次培訓,有很大的收穫,我希望我們中學英語教師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積極進取,做一個學識淵博,思維敏捷,富有愛心和幽默感,具有自如的駕馭課堂能力的好老師。教學不僅是一門複雜的學問,更是一門藝術,需要我們不斷探索。因爲語言是一個載體,是一種工具。它的目的是交流。要想熟練的使用這個工具來達到交流的目的,它就應該是聽說讀寫四項基本技能的綜合,最後以“說”的形式呈現出來。然而,在實際英語教學過程中,迫於生學壓力和各種考試的檢測手段以及教學條件的限制,有些時候,我們難免做得有些本末倒置,把大量精力放在閱讀寫作等技能的訓練上,而忽視了“說”這個語言最基本的技能,忽視了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提高,從而把英語學成了“啞巴英語”隨着新課程改革的推進,教材,試卷對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要求和考察的比重均有所上升,但由於客觀條件和師資水平的限制,這個目標的完全實現仍然是一個長期而艱鉅的過程。並且,要想實現這個目標,教師除了要提高自身的口語水平和專業素質外,更要轉換在課堂上的角色。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是一個完完全全的傳授知識的機器,傳授方法單調枯燥,只注重單向性,因而難以達到真正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因而,只有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知識潛能,改變“單調壓抑”的課堂模式,向英語口語化的課堂邁進,向充分互動的課堂邁進。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來自哪裏?來自不斷更新的教育理念,來自我們的不斷髮展的教育實踐,來自我們孜孜不倦的探索研究和學習,來自我們永不停息、充滿愛的心靈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