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識都>實用文案>通知>

2017廣西三月三放假安排通知

學識都 人氣:2.49W

三月三是廣西壯族的一個傳統節日,爲了慶祝這個節日,有着許多的民族特色的活動。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2017廣西三月三放假安排通知,歡迎閱讀

2017廣西三月三放假安排通知

2017壯族三月三放假安排時間

根據自治區第十二屆人民政府第98號政府令精神,經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2017年“壯族三月三”期間,本自治區內全體公民放假2天,放假時間爲3月30日(週四)、31(週五),即農曆三月初三、初四。今年“三月三”放假時間後就是週末,所以4月1日(週六)、2日(週日)繼續休息,這意味着廣西人將可以享受一個四天的小長假。

拓展閱讀:

“三月三”的來歷與習俗簡介

古時候,每年農曆三月初三,人們還要到河邊去野餐。有的將酒杯投入緩水中,讓酒杯隨流而下,下游不遠處等候的人則將酒杯從水中拾起,然後一飲而盡,這叫“曲水流觴”;有的將煮熟的禽蛋,投入水中,像酒杯那樣在水中順流而下,等候在下游的人們則將禽蛋從水中取出,然後剝而食之,這叫“曲水浮素卵”;有的.則將紅棗投入水池中,然後照禽蛋的方式那樣將紅棗拾食,這叫“曲水浮絳棗”。

農曆三月三又稱“三月三歌節”或“三月歌圩”,是壯族的傳統歌節。關於歌圩節的來歷,壯族民間有許多優美動人的傳說。

一說,古代有一對情人,都是有名的歌手,經常唱山歌來表達相互的愛慕之情。但由於封建禮教的束縛,使他倆不能結爲夫妻,於是他們絕望地雙雙殉情身亡。人們爲了紀念這對情侶,遂在三月初三唱歌致哀。

二說,在唐代,壯族出了一個歌仙,名叫“劉三姐”。她聰明過人,經常用山歌歌頌勞動和愛情,揭露財主們的罪惡,財主們對她又恨又怕,因此一年的三月初三,乘劉三姐在山上砍柴時,財主派人砍斷了山藤,使她墜崖身亡。後人爲了紀念這位歌仙,便在劉三姐遇難這天聚會唱歌,一唱就是三天三夜,歌圩就此形成。這些傳說現已難於考證,但在宋人著的《太平寰宇記》中就有記載:“壯人於谷熟之際,擇日祭神,男女盛會作歌。”這說明當時的歌圩也很興盛。宋元以後,壯族山歌的發展尤爲突出,歌圩也成了文化娛樂和男女談情說愛的場所,並出現了拋繡球的遊戲。女子將繡球拋給自己心愛的男子後,雙雙退出歌場,互贈定情信物,到了清代,便形成了成千上萬人蔘加的大型活動。到1934年編的《廣西各縣概況》記載,當時廣西有歌圩活動的就有二十六個縣,幾乎遍佈廣西各地。

三月三,把情傳,最具廣西特色的民俗節日

三月三是廣西壯族的一個傳統節日,爲了慶祝這個節日,有着許多的民族特色的活動。

竹竿舞

竹竿舞是“三月三”的傳統項目之一。配合着竹竿的拍打節奏,人要在竹竿中來去自如,如果跳舞者不熟練或膽怯,就會被竹竿夾住腳或打到頭

相反,善於跳竹竿舞的小夥子在這時,往往因爲機靈敏捷,應變自如而博得姑娘們的青睞,旅遊哥大學時代玩過一次,感覺不錯。

搶花炮

三江侗族自治縣每年農曆三月三都舉行搶花炮活動,已連續舉行129屆民族傳統花炮節,是侗鄉獨一無二的傳統文化活動,已有三四百年的歷史。這個活動的激烈程度有點像美式橄欖球,一般人要玩先看看自己的體力。

鬥牛

說到這個鬥牛,一些人可能只知道西班牙鬥牛,其實我國南方的一些少數民族一直有這樣的傳統,苗族有專門的鬥牛節。廣西壯族也有鬥牛的傳統。

看鬥牛如同趕歌圩,屆時,四鄉八村的男女老少均雲集鬥牛場,各自帶上銅鼓、嗩吶來爲自己的參賽隊吶喊助威。

歌圩

歌圩是壯族的歌會和歌節。在壯語中﹐歌圩有出田垌之歌﹑山岩洞之歌﹑坡圩﹑垌市等等名稱。 多在節日于山林坡地舉行。它是從青年男女山歌對唱,以歌傳情演變而來。

拋繡球

在歌圩活動中,若姑娘看上某個小夥子,可以在拋繡球娛樂活動中將繡球拋向小夥子,以表達愛慕之意。男女青年碰彩蛋也有傳情之意。

廣西的三月三就爲大家介紹到這裏,其實除了壯族,瑤族、布依族、黎族、土家族、土族、畲族等都有三月三的節日。漢族這兩天有個失傳的“寒食節”,紀念介子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