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閱讀說課稿

學識都 人氣:1.32W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說課稿準備工作,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怎麼樣才能寫出優秀的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閱讀說課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班閱讀說課稿

大班閱讀說課稿1

一、說設計意圖:

愛和被愛是我們每個人幸福的重要來源。4-6歲,很多孩子開始進入了性敏感期,這個時期的孩子開始對婚姻及男女關係產生了很大的興趣。然而,縱觀我們身邊的教育,幼兒園、小學到高中甚至大學,從來沒有認真地涉及到這堂重要的人生課程。通過什麼樣的載體,選擇什麼樣的方式對幼兒園的孩子進行很好的愛情婚姻的教育,是我一直在思考的一個問題。一個偶然的機會,有幸讀到了這個《鱷魚愛上長頸鹿》的繪本系列,第一次看完便被深深地感動了。優美而充滿童趣的圖畫、詩意而富於想象力的語言將繪本的魅力體現得淋漓盡致。而系列二《搬過來搬過去》中,可愛的形象、柔和的色彩、幽默誇張的動作表情,還有貫穿始終的浪漫情調使我深刻地感到,選用如此純淨的圖畫書,給孩子們優雅地上一堂課,不但可以而且十分必要。因爲,愛是天賦,但同樣需要學習。於是,這個活動設計便誕生了。

二、說活動目標:

1. 在理解繪本內容的基礎上,嘗試大膽想象和講述。

2. 感受故事中表達的濃濃愛意,通過嘗試操作學習主人公面對困難時的積極態度和勇氣。

三、說活動重難點:

1. 活動重點:根據故事情節,引導幼兒進行大膽想象與講述。

2. 活動難點:通過嘗試操作,從主人公身上學到遇到困難要勇敢面對、積極想辦法的道理。

四、說活動準備:

1. 知識經驗準備:孩子已經閱讀過繪本系列一《鱷魚愛上長頸鹿》,瞭解鱷魚和長頸鹿的故事。

2. 物質準備:大小不一的各種鞋盒 塑料小球 幻燈片

五、說教法:

1.講述法:教師爲幼兒講述繪本

2.操作法:創設情境,使幼兒嘗試動手操作

3.討論法:就故事情節發展進行討論、思考

4.談話法:分享自己的想象及原因

六、說學法:

1.傾聽

2.觀察思考

3.參與操作

七、說活動過程:

1.活動導入:

遊戲:高人走矮人走

遊戲目的:與教學主題切合,讓幼兒體會高和矮的差異

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及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自然導入活動

2.觀察、設疑:

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繪本封面,爲幼兒設疑:

高矮差異很大,如何生活在一起?(幼兒思考、討論、分享)

3.情景參與:

搬盒子(通過嘗試參與,體會"遇到困難要想辦法"的道理)

4.設疑、思考:

鱷魚家遇到的困難?應該怎麼辦?(幼兒討論、思考、想象)

5.情景參與:

嘗試用簡單的方法搬動球體

6.設疑:

長頸鹿家遇到的困難?怎麼辦?(幼兒思考、想象)

7.展示他們的偉大計劃

8.完整欣賞故事

八、說活動延伸:

1. 請幼兒通過自己的想象爲鱷魚和長頸鹿設計出新穎獨特的新家,並將自己的創意畫出來,講出來。

2. 教師引導幼兒閱讀系列三《天生一對》。

九、說活動反思:

1. 在活動過程中,當主人公遇到困難時,幼兒的表達稍微欠缺一點,應該鼓勵幼兒進行更多的表達。

2. 在活動結束後,應該再進行一個完整欣賞故事的環節,將完整的故事呈現給幼兒。

3. 由於是借班上課,所以幼兒缺乏知識經驗上的準備,他們對鱷魚和長頸鹿的感情基礎缺乏瞭解,影響了他們在故事中的想象。

大班閱讀說課稿2

一、說教材:

英國作家薩克雷說過:“播種行爲,收穫習慣;播種習慣,收穫性格;播種性格,收穫命運。”此話道出了培養良好行爲習慣的重要性。我國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曾說:“凡人生所需之重要習慣性格態度多半可以在六歲以前培養成功。”此話又揭示了培養良好行爲習慣應及早抓起的必要性。可見,幼兒期是培養幼兒良好行爲習慣的關鍵時期,良好的行爲習慣不是與生懼來的,而是在長期的生活中逐漸形成的,它貫穿於孩子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

大班早期閱讀《自己來》一書,描繪了一個十分可愛的小熊,每當媽媽要幫他做事情的時候,他總是要求自己來做的故事畫面,圖片內容雖然簡單,但十分貼近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生活中我們幼兒在家個個都是“小皇帝”、“小公主”,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缺乏自己動手的品質,所以我覺得這個繪本既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又符合孩子的現實需要,因此,我選擇了這個繪本,並將它與語言和社會兩個領域相結合。

二、說目標:

(一)教學目標:

《綱要》中指出:“根據幼兒需要建立科學的生活常規,培養幼兒良好的飲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習慣和生活自理能力。”《綱要》語言領域中提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根據這些目標和要求,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幼兒年齡小,注意力容易分散,以自我爲中心。我從認知、能力和情感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1、認知上:初步理解故事的簡單情節和內容。

2、能力上:練習用較完整、簡單的一句話講述畫面內容。

3、情感上:從向小熊學一學、與小熊比一比的遊戲中讓幼兒體驗自己動手做力所能及的小事的快樂。

(二)教學重、難點:

目標中提到:從向小熊學一學、與小熊比一比的遊戲中讓幼兒體驗自己動手做力所能及的小事的快樂。因此,在活動中,我把這點作爲教學重點。

2~3歲的幼兒在語言表達方面不完整,有時只說了半句話就不再說了,或者答非所問,根據幼兒的語言發展情況,我確定本次活動的難點是:讓幼兒用較完整、簡單的一句話講述畫面內容。

(三)教學具的準備:

爲了更好地服務於本次的活動目標,完成活動內容的教授,我作了以下準備工作:

1、爲了引出課題,我爲幼兒準備了小熊的玩具,來激發幼兒閱讀繪本的興趣。

2、我爲小朋友們準備了繪本《自己來》,這是爲了讓幼兒能清楚地觀看和理解故事的簡單情節和內容。

3、我還爲幼兒準備了各種頭飾,這是爲了讓幼兒在向小熊學一學、與小熊比一比的.遊戲環節中能興致更高地投入,從中體驗到真正的快樂。

三、說教法與學法:

1、教育心理學認爲:“學習者,同時開放多個感知通道,比只開放一個感知通道,能更準確有效地掌握學習對象。”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本次活動我運用了情境遷移法、提問法等。

(1)情境遷移法:我嘗試根據故事內容,出示每件事情的前一般,讓幼兒進行情境遷移,幼兒就彷彿置身於真實的環境中,許多不能理解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聯想自然就豐富起來了。如當媽媽給小熊穿褲子時,可以讓幼兒通過聯想到自己平時是怎樣做的情境繼而來說說小熊會怎麼做。

(2)提問法:這是語言活動中最常用的方法。在教學中,我嘗試改變以往語言教學總是先講完故事再進行提問的模式,將單一性、回憶式、封閉式的提問方法改成多樣性、啓發式、開放式的提問。如小熊是怎樣對媽媽說的?他是怎樣做的?等等這些問題既能啓發幼兒的思維,又能讓幼兒根據畫面內容及自己的生活經驗表達自己的想法。

2、整個活動我以幼兒爲主體,變過去的“要我學”爲現在的“我要學”,讓幼兒在看看、聽聽、想想、說說、玩玩的輕鬆氛圍中掌握活動的重點、難點,幼兒運用了啓發談話法、遊戲聯繫法等學習方法。

(1)啓發談話法:幼兒在老師的啓發引導下無拘無束地說出自己的想法和意願,這是幼兒練習說話的好機會。

(2)遊戲練習法:幼兒在遊戲中,邊遊戲邊聯繫故事中的有些句子,正體現了《綱要》提出的“語言能力是在運用過程中發展起來的。”

四、說活動過程:

結合幼兒年齡特點及活動目標,我設計了以下三個環節:

1、出示玩具小熊,引出課題,激發幼兒興趣。

2、在看看、說說、想想、聊聊中閱讀繪本。

3、完整地翻閱、朗讀繪本。

4、遊戲:我來當小熊。

1、出示玩具小熊,引出課題,激發幼兒興趣。

興趣是幼兒主動參與活動的關鍵。開始部分我先出示玩具小熊,採用創設懸念的手段,吸引大家看繪本的慾望,所以,他們的興趣很快就被調動起來了。

2、在看看、說說、想想、聊聊中閱讀繪本。

這個環節我始終圍繞兩個簡單的問題讓幼兒討論:媽媽要幫小熊做……的時候,小熊是怎樣對媽媽說的?他是怎樣做的?(讓幼兒通過先聯想到自己平時是怎樣做的情境,繼而來說說小熊會對媽媽說什麼,又是怎麼做的)

這一環節通過提問、自由講述的形式,讓幼兒在討論、談話中大膽地說出自己所看到的、所想到的,你一言我一語,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提高了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它是解決重點,突破活動難點最關鍵的一個環節。

3、完整地翻閱、朗讀繪本。

這個環節其實重在揭示思想內涵,進行情感教育,我將它貫穿到整個故事的情節中,讓幼兒通過回憶的方式初步理解故事的簡單情節和內容,同時我還運用了提問法,引導幼兒去發現本質:媽媽要幫小熊做……的時候,小熊是怎樣對媽媽說的?他是怎樣做的?然後再一起翻閱繪本,瀏覽小熊到底是怎麼做的故事畫面。鼓勵幼兒幼兒用較完整、簡單的一句話講述畫面內容,從而達到練習說話的目的。

4、遊戲:我來當小熊。

這個環節是本次活動的高潮部分所在,也是根據故事內容而設計的,它既可以讓故事的情節發展得比較完整,又可以滿足幼兒的表演慾望,並能讓幼兒在表演中充分地抒發他們的快樂情感,最終達到實現活動目標的目的。

俗話說“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今天我所展示的這個活動還存在着許多不足之處,希望在座的各位領導、老師能給予批評指正,讓我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和孩子一起探索教學捷徑,一起快樂成長!謝謝

大班閱讀說課稿3

本月我園開展的教研主題是早期閱讀活動的探討。做爲執教老師週三開展了大班早期閱讀活動《月亮像什麼》的活動,下面對我本次活動展開我的說課:

首先拿到教材之後我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分析教材。《月亮像什麼》這個讀本的內容是源於幼兒生活的,圓圓的月亮是幼兒常常可見可形容的事物。讀本主要講的是小動物們希望月亮是什麼做的?月亮像什麼?這兩個問題開展的。那麼在設立問題時我主要是要讓孩子們理解故事裏有那些動物?它覺得月亮像什麼?是什麼材料做的?只有解決了這三個問題孩子們就能很好的理解故事內容。

活動中我把目標確立爲:情感目標:通過閱讀作品,產生嚮往太空、嚮往月球的美好願望。能力目標:能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手眼協調的閱讀圖書,能用較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對作品的理解。這是我本次活動的重點。知識目標:閱讀圖書,理解作品內容,認讀漢字“月亮、拜訪”。這是我本次活動難點。爲了很好的解決我的重難點,下面談談我對本次活動過程的設計:在導入活動中教師出示“月亮”提問:“你覺得月亮像什麼?”很好的提高了幼兒閱讀的興趣。在自由閱讀後出示了一個“記錄單”,讓孩子根據老師的提問:“你都知道了那些小動物的想法?”來回答並對記錄單進行填寫,讓孩子在記錄中能夠更快的理解故事中小動物們的想法,從而理解故事內容。在自由閱讀這個環節主要是要讓孩子理解:“xx覺得月亮像什麼”這個問題。在師幼共同閱讀時,讓孩子通過圖文相結合的觀察方式和提問,並完成記錄單的填寫讓孩子理解“xx希望月亮是什麼做的”也就是我開始說的是什麼材料做的這個問題。在圍繞重點開展討論時,教師拋出“你希望月亮是什麼做的?爲什麼?你還有什麼願望?”讓孩子充分發揮自己想象和語言表達。我想如果時間還夠的話,能夠給孩子一兩分鐘時間把我們的想法畫下來,這不正好和我們美術相結合了嘛!

這就是我對本次活動設計上自己的一點點想法。同時我的活動能很好的開展真的離不開彭聰、華姐、劉姐還有何園長對我工作的支持,利用自己中午休息時間幫我準備上課用的大書及小書的繪畫,還有對我活動開展提出了自己很多的建議和意見。讓我能很順利的完成本次活動。

大班早期閱讀——月亮像什麼教案

活動目標:

1、通過閱讀作品,產生嚮往太空、嚮往月球的美好願望。

2、能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手眼協調的閱讀圖書,能用較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對作品的理解。

3、閱讀圖書,理解作品內容,認讀漢字“月亮、拜訪”。

活動準備:

大圖書,小書,月亮圖片一張,表格;字卡“月亮、拜訪”;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月亮圖片和字卡,引出活動內容。

提問:這是什麼?是什麼樣子的?(出示字卡“月亮”)看到月亮你們會想到什麼?你覺得月亮像什麼?

2、幼兒回答後,自由閱讀圖書。

過渡語:今天,焦老師帶來了一本書,名字就叫《月亮像什麼》。那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1)、提問:請你們按照書上的頁碼順序來看書,一頁一頁的閱讀。看看故事裏都有那些小動物,它們覺得月亮像什麼?

(2)、看完圖書後,出示記錄單,教師提問:你知道了哪種動物的想法?是怎麼知道的?你還有什麼問題嗎?

(3)、幼兒集體討論回答同伴的問題。

3、教師引導幼兒閱讀。

(1)、出示大圖書,師幼一起用一一對應指讀的方法完整閱讀。

(2)、請幼兒再次提出自己的問題,師幼一起討論回答。完成記錄單後,共同閱讀圖書一遍。

小結:我們共同閱讀了一遍故事,還把記錄單給完成了。知道了很多動物對月亮不同的想法,現在你們能和我一起來講講這個故事嘛!

(3)、提問:你最喜歡那個小動物的想法?爲什麼?

4、師幼一起圍繞閱讀重點開展活動。

(1)、教師提問:你還希望月亮是什麼做的?還想實現什麼願望?”

(2)、請幼兒作畫,把你自己希望月亮是什麼做的畫出來。

5、教師歸納總結,結束活動。

早期閱讀《月亮像什麼》反思

一節活動下來自己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收穫和新的體會。下面談談我對本次活動的反思:

對於早期閱讀活動的開展自己真的不是很理解,通過這次活動的開展覺得早期閱讀主要是要讓孩子明白故事的內容,從而在早期閱讀活動中學會怎樣閱讀的方法。那麼怎麼樣讓孩子能夠對我的活動有興趣了,那麼在活動過程中教師的提問、環節……都是帶動幼兒興趣的關鍵。首先在每個環節中我的提問還是本着循序漸進、層層深入的原則讓孩子逐步理解故事內容。在說課中我就有說過在什麼環節主要解決什麼問題,於是教師的問題也主要落在這個方面。在自由閱讀環節後,出示“記錄單”希望能夠藉助記錄單讓孩子能更好的理解故事內容。而且讓大班上學期的孩子感受和體驗到記錄單的作用和記錄的方法。但現在想一想是不是在幼兒自由閱讀的時候給每個幼兒一個記錄單,讓孩子通過一邊閱讀一邊記錄的方式讓孩子更好的理解故事內容,會不會更好呢?

在自由閱讀時我拋出了問題:“故事裏有誰?它們覺得月亮像什麼?”讓孩子帶着問題去閱讀,我本來想這個班的孩子已經學習了兩年的識字閱讀活動了,對我提出的問題應該一下就能很好的解決。可是當閱讀完後,能夠回答我出我問題的幼兒真的屈指可數,這下完了我的活動過程完全在自由閱讀後打亂了。因爲我原本想在自由閱讀過後,我本次活動的問題應該能夠解決一大半,但是……於是在共同閱讀環節中,我很“吃力”的完成了本次活動。過後彭老師問我,到底是那個環節出現了問題,我很快的回答是自由閱讀以後。但是我想來想去也不能夠想通到底是出在了什麼問題上。因爲我覺得我是讓孩子們帶着問題去閱讀的啊,而且孩子們都認識了很多的字詞,應該是沒有問題的啊……還是彭老師的一句話一語驚醒夢中人:“孩子在閱讀時,你在幹什麼?你應該起到什麼作用?”突然明白我只是在旁邊看了看,對不太認真看書的孩子只是提醒他看一看:“你看到誰?月亮像什麼?”把我的問題再提了一次。其實大部分的孩子是沒有閱讀能力和習慣的,有些能識字的孩子就完全去認字了忽視了對圖的理解。所以像彭老師說的,閱讀習慣的培養我在活動中沒有體現,也讓我困惑的是:自由閱讀活動中教師應該處於什麼角色才最合適?對於有9個動物的想法,識字的孩子也是在頭腦中一過,不太能記住。我們說過孩子是抽象思維,所以我想圖片可能能讓孩子更好的記憶吧!同時提出我的另一個困惑:在幼兒早期閱讀中,主要是讓孩子識圖還是讓孩子識字呢?到底誰更重要些呢?

還有就是自己課前準備還是不是很充分,有些孩子並不明白銅片、橡皮是些什麼,而我在活動中去解釋的話還想並不是太合適。

以上就是我對本次活動自己的反思和一點點困惑,還有不對之處請各位同仁給我提出寶貴意見。

大班閱讀說課稿4

一、教材分析

《狐狸爸爸鴨兒子》故事情節幽默風趣,引人入勝,故事畫面形象生動,是一本非常適合大班孩子閱讀的優秀繪本。故事講述的是一天,一隻本性兇惡的狐狸在飢餓的覓食途中拾到一個鴨蛋。是選擇吃鴨蛋還是吃鴨肉?經過一番劇烈的思想鬥爭,最後選擇了吃鴨肉的決定。爲了吃鴨肉,狐狸經歷了孵蛋的艱辛過程,狐狸的心情也隨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驚喜、憧憬、狼狽、惱火、無奈等等,可當肥嘟嘟的小鴨來到了嘴邊時,狐狸卻舍不的吃了,竟然做起了狐狸爸爸,以全心的付出和真摯的父愛無微不至地照顧着鴨寶寶,整個作品體現了融融的親情,充滿幸福之感。我想《狐狸爸爸鴨兒子》這樣一本優秀的繪本能觸及孩子心靈最柔軟的東西,讓孩子體驗愛與被愛的幸福,學會用感恩的心來面對世界。

二、學情分析

5~6歲是大班幼兒的年齡段,在這個階段中,幼兒的身心有了更進一步的發展,屬於鞏固和繼續發展期,他們的觀察能力、理解能力不斷增強,求知慾和好奇心也隨之得到發展。隨着語言能力的發展,在課堂活動中表現得更愛說話,感情逐漸豐富,有較強的自主獨立意識,喜歡各類自由活動。在大班階段,我們尤其要爲幼兒創設一個想說敢說有話說的環境,可以選擇一些情節風趣,蘊含人文情感的繪本作爲促進幼兒語言發展的素材。

三、目標分析:

(一)教育目標是活動設計的重要環節,它既是教育活動設計的起點,又是教育活動設計的終點。根據對教材內容的分析以及大班幼兒的能力、知識水平的發展情況,我爲本次活動設定了以下三個目標:

1、仔細觀察繪本畫面,理解繪本內容。

2、學會仔細觀察角色的動作和表情,理解狐狸心情的巨大變化所蘊藏的感情,體驗關愛生命的幸福感,理解愛與被愛的快樂。

3、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培養豐富的想象能力。

(二)說重點難點

由於幼兒閱讀能力受年齡、認知水平、成長環境等因素的限制,所以識圖能力不強,理解故事情節困難是常見現象,因此,仔細觀察繪本畫面,理解繪本內容。是本次活動的重點。另外,繪本故事內容看似幽默有趣,實質蘊涵哲理,所以明白“理解狐狸心情的巨大變化所蘊藏的感情,體驗關愛生命的幸福感,理解愛與被愛的快樂。”是本次活動的難點。

四、活動準備

世界幼教之母蒙臺梭利曾說過"一個有準備的環境是關鍵"爲了更好地服務於本次的活動目標,完成活動內容,,我做了如下準備:

1、物質準備:《狐狸爸爸鴨兒子》ppt,可活動的鴨蛋圖片(後面附有一隻鴨子圖片),背景音樂

2、經驗準備:幼兒對孵蛋的方法和過程已經有所瞭解。

五教法學法分析:

(一)說教法

教育心理學認爲:“同時開放多個感知渠道,比只開放一個感知渠道,能更準確有效地掌握學習對象”。因此根據幼兒的認知情況,本次活動我運用了以下幾種教法:

1.直觀形象法:運用直觀、形象的課件和圖片,讓幼兒彷彿置身在狐狸爸爸與鴨兒子的溫暖故事情境中,便於幼兒更好、更加容易直觀形象的理解故事內容。

2.問題討論法:在活動中我結合故事的情節設計有效的提問,如:“狐狸想吃鴨蛋還是想吃鴨子呢?”“你哦有辦法幫助狐狸吃到鴨子嗎?”等問題引導幼兒大膽想象,鍛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加深幼兒對故事內容的理解。

(二)說學法

《綱要》中指出: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所以我打算讓幼兒通過以下兩種學習方法來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1、觀察法:讓幼兒在觀察直觀形象的圖片中,能夠更好、更加容易直觀形象的理解故事內容。

2.體驗法:讓幼兒用動作親身體驗狐狸孵蛋的痛苦,明白孵蛋是一件很艱辛的工作,加深對故事內容的理解。

3.交流討論法:主要是引導幼兒針對提出的問題主動探索、發現學習,調動多種感官參與活動,在理解故事情節的基礎上進行經驗遷移,感受父子之間溫馨的親情。

六、說教學程序:

爲了充分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參與活動,我採用由易到難、環環相扣的方法組織本次活動,設計了以下環節:“激趣導入——理解故事——總結點題——情感遷移。”

第一個環節,激趣導入:

狐狸在大家的印象中總是聰明狡猾,有點壞的固有形象,我出示了一副狐狸圖片,引導幼兒說出自己不喜歡狐狸的理由,再用“今天我給你介紹一隻不一樣的狐狸,相信你聽完了故事一定會愛上這隻狐狸。”進行轉折,激發起幼兒想要了解接下來故事情節的願望。

第二個環節:理解故事內容

1、讓幼兒通過理解詞語“迫不及待”,用動作表示“狐狸一個肩部跳上去抱住鴨蛋,迫不及待的把它放進嘴裏。”感受狐狸飢餓的程度和想要吃鴨蛋的迫切心情。

2、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圖片,關注畫面細節,再通過大膽猜測:你覺得狐狸是喜歡吃鴨蛋還是喜歡吃鴨子呢?狐狸怎樣才能吃到鴨子呢?你能幫狐狸想出孵蛋的辦法嗎?鼓勵幼兒發揮想象力,大膽猜想,預測故事發展走向。

3、瞭解狐狸爸爸孵蛋的艱辛過程:通過猜想狐狸孵蛋的方法,瞭解狐狸孵蛋的方法,分析每一種孵蛋方法的不足,親身體驗狐狸孵蛋的痛苦,感受狐狸孵蛋的不容易。

4、用鴨蛋教具展示小鴨破殼而出後護理激動的心情,再通過“狐狸的美夢是什麼?”問題引導幼兒回想狐狸孵蛋的初衷,爲理解故事接下來的情節轉折做好準備。

狐狸成爲爸爸:通過兩個思考兩個問題來理解狐狸爲什麼不吃小鴨。狐狸已經美夢成真了,他把小鴨子掃進嘴巴里,可爲什麼嘆了口氣又讓小鴨子爬出來了呢?狐狸從第一天起就計劃着吃到肥嘟嘟的鴨子,可爲什麼辛辛苦苦等到第21天,終於能吃到鴨子的時候卻放棄了呢?

教師在進行小結:原來,在狐狸孵蛋的二十一天中,早已和小鴨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從今天起,狐狸決定做小鴨的爸爸,讓小鴨做自己的兒子。

5、閱讀圖片,和同伴交流內容,教師用問題引導幼兒感受狐狸爸爸和鴨兒子相處的溫馨。出示狐狸爸爸照顧鴨兒子睡覺和狐狸爸爸教小鴨游泳的畫面,請幼兒與同伴交流自己看到了什麼,教師再用問題引導幼兒思考,(鴨兒子要睡覺了,狐狸爸爸爲他做了什麼?鴨兒子睡眼朦朧地會對狐狸爸爸說什麼呢?狐狸爸爸看到鴨兒子可愛的睡相又會說什麼呢?

狐狸爸爸和鴨兒子在做什麼呢?爲什麼狐狸爸爸身上繫着繩子?仔細看看狐狸的眼睛,眼裏充滿了對鴨兒子的愛,多麼親切慈祥的狐狸爸爸啊!)感受狐狸爸爸爲鴨兒子的辛勞付出。

第三個環節:總結點題

1、請幼兒爲這個故事取個名字

2、說說你覺得這是一隻怎樣的狐狸

第四個環節:情感遷移

1、你們也有自己的爸爸,你們的爸爸平時是怎麼愛你們的?你又是怎樣愛你的爸爸的呢?引導幼兒調動自身已有經驗,回想爸爸和自己相處的溫馨情景,感受爸爸對自己的愛,激發幼兒對爸爸的愛。

2、教師小結,在感人的背景音樂中深情朗誦送給爸爸的詩。讓幼兒在濃濃的情感氛圍中,感受蘊藏在繪本中那動人的溫暖的愛。

七、說設計亮點

繪本內容的選擇符合大班幼兒愛模仿的生理心理需要,能引發幼兒閱讀興趣;在活動中充分運用了期待原理,讓幼兒邊讀邊猜想,帶有很強的趣味性;整個活動採用多種形式閱讀,引導幼兒關注圖畫中的文字符號,注重培養了幼兒早期文學閱讀能力;爲幼兒創設了敢說有話說的寬鬆環境,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對幼兒的語言進行了積極的迴應。一系列的問題銜接緊密,層層遞進,很好地支持了幼兒理解故事情節。最後一個環節在音樂中詩朗誦,是整節課的情感體驗推向頂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