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光小學的說課稿欣賞閱讀

學識都 人氣:7.9K

小學思品說課稿(一)

有光小學的說課稿欣賞閱讀

一、解讀文本教材,明確學習目標

(一)教材分析

《錢該怎樣花》是人教版《品德與社會》小學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花錢的學問"第二個主題活動。第三單元包括:"家庭小賬本"、"錢該怎樣花"、"購物場所 我知道"、"做個聰明的消費者"四個系列主題活動,旨在培養學生正確的消費觀、理財觀,具備一定的消費常識和技巧。第一個主題是爲後面三個主題做鋪陳準備 的,前爲明理,後爲導行。

《錢該怎樣花》一課爲我們呈現了一系列的生活場景,通過情境模仿、交流探討了解家庭成員的需求,以及如何實現,讓學生明白實現自己的願望要結合實際情況,有步驟有選擇地實現,並學會有所放棄,使學生能合理地支出,並知道把錢花在合適的地方,增強生活的本領。

(二)教學目標

《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指出:"兒童的現實生活對其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發展具有特殊的價值,教育的內容和形式必須貼近兒童的生活".依此課程理論,課堂應 引導孩子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結合本課的實際情況,我制定了以下三維目標:

知識目標:明白實現自己的願望要結合實際情況,有步驟有選擇地實現,並學會有所放棄,使學生能合理地支出,並知道把錢花在合適的地方。

能力目標:通過情境模仿、現場對話、交流探討等了解家庭成員的需求,探索如何實現這樣的需求,能夠試着從某些方面找到符合家庭支出的方案,培養學生在社會實踐能力,解決問題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讓學生在學習中充分發揮他們的潛能,初步形成正確的消費觀 ,形成對家庭,對家人的責任感,體恤父母,從而明白不向父母提不合理要求。

教學重點:知道在生活中不是所有的需求都能得到滿足的,要學會有所放棄。

教學難點:明白花錢要有計劃,學會把錢花在合適的地方。

二、依據理念、學情,確定教法、學法

(一)理念、學情

課堂教學力求體現品德課學科的性質,改變過去偏重知識學習,忽略能力和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的教理念,通過各種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以兒童生活 爲主線,努力拓展他們的學習空間,加強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來充實教學內容,"點面結合"逐步擴大到生活領域,幫助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形成積極的 生活態度,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提高適應和參與社會的能力。

四年級的學生正處於10歲這個年齡階段,孩子的意識己經在心理活動中佔據主導地位,主要表現在爲他們己經有了自己的思想觀點,有了自己對問題的看法,他們 能夠通過自己的思考判斷,能用意識來支配自己的行動,孩子對家庭理財雖不甚瞭解,但對家庭生活有着豐富的經驗,可以爲課堂學習所用,因此在教學中,我將注 重孩子的家庭生活經驗。

(二)教法、學法

從課程標準倡導的理念和目標出發,我主要採用了以下三種的教學方法:

1、體驗探究法:引導學生通過創設情景現場對話等活動形式獲取體驗,以學生爲主體,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探究活動能力。

2、合作學習法: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組織學生進行集體和分組討論,促使學生在合作中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的精神。

3、媒體演示法:利用媒體等手段進行直觀演示,使抽象文字建立在形象圖畫的基礎上,推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了學生的觀察、想象和分析能力。

新課程的品德與社會課突出了體驗和探究的學習方式,在這組教學中,通過調查研究等的活動,使學生獲得直接的感受。

三、開發利用資源,促進目標實現

品德與社會課程承擔着學生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重要任務,課程資源不限於傳統意義上的教材,要使學生廣泛地接觸和了解社會,就必須充分開發、利用校內外的各種課程資源,以利於課程目標的實現。本課我主要拓展並利用了以下幾種課程資源:

學生資源:讓學生利用一週的時間瞭解家人的需求,並採訪家長他們的需求怎樣實現。

教師資源:通過網絡、報刊等找一些相應的資料,製作課件。

社區資源:請本班的一位學生家長到課堂。

四、設計教學流程,滲透課程理念

本節課的流程思路:以家庭生活爲主線,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使學生獲得情感體驗,豐富他們的生活經驗,提高參與社會的能力。

(一)師生談話,導入新課

上課伊始,我播放一個動畫,展示生活中小明各種各樣的需求,進而問學生:你們在生活中又有哪些需求呢?學生肯定會積極大膽舉手,說出各自的各種需求想法, 很大程度上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活躍了課堂氣氛,在大家七嘴八舌之後,我話峯一轉問學生:大家的需求,可真多呀!你們的想法都能得到滿 足嗎?(學生可能有點沮喪,不能)那麼,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個問題:錢是有限的,我們的錢該怎樣花呢?

【本環節的設計貼近兒童的生活,反映兒童的需要,讓他們從自己的世界出發導入本課的話題,幫助學生解決現實生活中他們切切實實碰到的難題,體現品德課的生活性。】

(二)交流互動,激發情感

活動一:展示小調查

在上這節課的前一週,我就佈置學生調查家庭成員的各種需求,和家長一起商量,哪些想要的馬上能實現,哪些需求要過一段時間,哪些近期不能實現,並簡單談談家裏爲什麼這樣決定。

【本環節設計是讓學生充分調查瞭解家庭需求,拓展他們的學習空間,幫助他們獲得生活體驗,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有些事一可一意孤行,懂得選擇與放棄。】

活動二:我要的都能實現嗎?

創設情境氛圍,然後請學生和其家長現場交流,學生談自己的需求,以及曾經向家長提要求遇到的不順心的事,同學們共同分析家長未能滿足他需求的可能性,然後 請家長作現場說法。師生共同要適當合理消費,有所取捨,並在此基礎上分組討論交流書本第51頁的3幅圖。從中總結出花錢是應考慮的幾個原則:

⑴首先考慮必須要的和最想要的。

⑵在有限的錢數中,想辦法多滿足一些需求。

⑶不能攀比。

⑷分清緩急,有所取捨。等,讓學生明白正解的消費觀、理財觀,形成對家庭的責任感,體恤父母。

【在這個環節中充分利用家長資源,作現身說法,更貼近孩童的生活,體現品德課的生活性原則,並在此基礎上,師生進行交流探討,懂得錢該怎樣花。】

(三)鏈接生活,構建角色

活動三:我的花錢計劃

學生列出自己想要的,教師給出一定的錢額和物品的價目表,讓學生定一個花錢計劃,先在小組內交流,再在全班交流。

【本環節通過學生討論交流,促使學生在合作中解決問題,培養協作精神,深化"錢該怎樣花"這個主題。】

(四)內外延伸,引領實踐

1、組織辯論組辯論"浪費與節約",通過辯論,懂得什麼是浪費,什麼是節約,引導正確消費。

2、和家人一起爲家庭制定一個 半月的需求消費計劃。

【本環節讓學生迴歸家庭生活,學以致用,豐富學生生活經驗,爲生活服務,提高適應和參與社會的能力。】

五、適時呈現板書,突出重點難點

板書依教學進程出示,簡潔明瞭,突出本課的重點、難點,使學生通過板書很清楚地明白這節課的主旨,懂得"合理消費,學會取捨",要體諒家人,要對家庭有責任感。

小學思品說課稿(二)

一、對本課的理解與思考

在《你真棒》這個主題中,教材圍繞"會發現優點"、"能恰當讚揚"、"學身邊榜樣"的主題目標,設計了"猜一猜"、"誇一誇"、"做一做"、"學一學"等活動。根據我對學生情況的調查發現,學生善於發現班裏表現優秀的同學優點,對班裏默默無聞的同學優點不太注意,班裏調皮、成績差的同學優點難找。

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特別注意引導學生爲在班集體中比較默默無聞的同學找閃光點,同時要幫助學生學會區分優點和特點。緊扣本課程具有的生活性、活動性、開放性特點,教師應該在這節課上呈現出一個真實、真情、真趣的情境氛圍,通過巧妙的活動設計,捕捉兒童實際生活中鮮活的內容,

引導學生在互動、交流的體驗中感受到欣賞別人與認識自己的快樂。課堂活動結束後,還要與家長緊密配合,監督學生學榜樣,促發展。

二、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 能發現、欣賞同學的優點和長處;

2. 並能以恰當的方式加以讚美;

3. 學會區分優點和特點。

(二)過程與方法

1. 結合平時的觀察,讚揚別人的優點或最近的進步;

2. 能堅持學習同學的優點和長處,以此激勵自己不斷進步。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 感受別人欣賞、讚揚自己時的快樂與自豪;

2. 體會誇獎別人時的舒暢心情;

3. 培養積極、健康、向上的生活情緒。

三、設計特色

真實的對話、真趣的互動、真情的體驗。

四、活動準備

1. 學生最喜歡的生活照一張;

2. 收集相關動畫片一部。

五、課時安排

一課時

六、師生互動過程

七、說課實錄

《你真棒》是人教版《品德與生活》二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一個主題。其主題目標是:

1. 能發現、欣賞同學的優點和長處,並能以恰當的方式加以讚美。

2. 能學習同學的優點和長處,以此激勵自己不斷進步。

馬克思說過:"一個人的成長與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與他直接或間接交往的人的成長與發展。"而我們的學生由於都是獨生子女,看問題、想事情往往以自我爲中心,不能很好地評價他人和顧及他人的感受。

以至於出現在班級中告狀的多,讚揚別人的少的情況。這就是學生生活中的現實,學生生活中的問題,學生生活中的困惑,也是這一課的生活本源。

緊扣《品德與生活》課程的生活性、開放性、活動性的原則,我的設計初衷是在充分考慮學生生活實際的基礎上,廣泛挖掘課內外的可用資源,通過創設生動有趣的活動情境,捕捉兒童實際生活中鮮活的內容,引導學生在互動、交流的體驗中感受到欣賞別人與認識自己的快樂。

"猜一猜"的環節,學生通過觀察,很快發現一些比較優秀的同學身上突出的優點和長處。

"誇一誇"的環節,學生在小組中拓寬了視野,逐漸發現那些平時不太爲老師關注的同學身上存在的閃光點。這是這一節課的難點,在學生的小組活動中,我有意識的觀察小組內有沒有被遺忘的學生,有沒有被其他同學指責的學生,抓住這些現場生成的鮮活的教育契機,引導全班同學注意關注這部分被忽視的羣體。

當孩子們真正開始關注身邊這些被忽視的同伴時,他們豁然發現,就算是再調皮、成績再落後的學生也有自己的進步和閃光點,也應該得到讚揚。當然,爲了照顧到這些被忽視的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我採用了"數一數全班有多少同學要誇你"的形式,目的讓他們感覺自己是被關注的,自己也是很"棒"的,達到這個目的,就可以了。

"做一做"是爲"學一學"做鋪墊的活動,也可以說它們是一個完整的活動。但我的目的不是爲了活動而活動,活動的針對性和深層次的意義體現在幫助學生通過遊戲中的親身體驗,產生向身邊的同學學習的願望。在任務"串換"後,通過學習別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不足,感受到獲得成功的愉快體驗。從而引導學生在今後的生活中養成欣賞別人、向身邊的榜樣學習,並激勵自己不斷進步。

當然對教材我也有自己的一些思考。比如主題目標中談到"會用恰當的形式對他人加以讚揚。我在課前對學生的生活實際進行了廣泛的調查,調查發現,學生間的讚揚方式多爲"說"和"寫",至於"豎大拇指""拍肩""握手"等動作都用得比較少。

這就是學生的`生活實際,不嬌柔、不做作,因此,我在處理這一點上,也是通過課堂上的觀察,捕捉學生已經用了的讚揚方式,適當進行了引導,避免讓學生"爲了誇而誇".

我覺得自己這節課中,比較好的地方,是我"真實、真情、真趣"的風格,是我通過創設活動情境、帶領學生親身體驗感悟的教學特點。

不過"金無足赤",在這課中,我也留下了許多的遺憾,比如學生對優點的涵蓋面理解得不夠,總是侷限在"學習"、"特長"上等等。

正如全國著名特級教師,全國"十佳"青年、教壇巨星竇桂梅老師所說:寧要真實的缺憾,不要虛假的完美。在這節課上,真實的我與真實的學生一同成長,哪怕是顛倒了,那也是朝着勝利的方向又進了一步。

小學思品說課稿(三)

一、說教材

今天我爲大家說課的內容是《我發現……》,它是小學品德與生活教材第四冊三單元中的第一個活動主題。這單元另兩個活動主題分別是《我也做研究》、《我們的科學小組》 .

這一個單元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對周圍事物的好奇,通過發現、研究、展示等環節來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科學態度以及合作意識。

《我發現……》這個主題包括兩個子內容,它們分別是《多有趣的現象》和《哪裏有科學》。這一內容是讓學生初步瞭解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和其它科學知識,激發學生對自然現象或生活中的問題有探究的興趣、並樂於動腦動手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中享受創造帶來的樂趣。而《多有趣的現象》這個內容側重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是組織本單元教學活動的基礎與鋪墊。

在認真鑽研新課標和教材後,我確定本課的教學活動目標如下:

1、讓學生對大自然產生好奇,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

2、培養學生探究的興趣;

3、教育學生如何解答你發現的現象。其中第2點既是教學重點,也是教學難點。

二、說教法

要想使學生成爲一個發現者、創新者,就必須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新課程也強調要以"學生爲本".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老師需要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而單一的教學模式會使學生覺得無味,喪失學習的主動性和自信心。

因此,我以學生自主活動爲基本學習方式,根據教材的特點、學生的生活實際,在教學中充分運用電教手段,自制電腦課件,通過聲、形、像的有機結合,加強直觀性、創設一定的情境,激發學生的道德感情,從而促使學生把"知"轉化爲"行".採用情景激趣、角色體驗、遊戲活動、小組討論等教學方法,使課堂氣氛變得輕鬆、和諧、活躍,把道理寓於活動和感性的認識之中,做到情理交融。

如何有效運用以上方法,我將結合具體的教學活動進行說明。

三、說學法

新課程提出要注重發展學生的個性,這對每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怎樣在考慮到每一個學生的個性是否得到發展的基礎上實現學生的積極參與和情感的激發。依據這一要求,遵循學生心理特點,在本課教學中,我引導學生閱讀課文、收集信息、分組討論,又在遊戲的情境中發現新知、得出結論,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理解學習內容,提高道德認識,強化品德能力。

四、說過程

《品德與生活》這一門課程具有生活性、活動性和綜合性的特點,根據這三個特點,今天的主題活動《我發現……》將按三個步驟進行教學活動:

(一)情景感知,問題導入

播放課件,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興趣。學生欣賞課件後,提出問題:"無窮的大自然中藏着許多祕密,想不想去認識一下這個神奇的世界呀?"學生興致調動起來。接着我繼續問:"那你們知道花是什麼顏色嗎?"花有什麼氣味嗎?"學生大都回答是紅色。

然而學生通過課前的觀察、蒐集發現,花不僅有紅色,還有黃色、白色、藍色等等。然後再由"誰知道花有什麼氣味?"這一問題的引導,得出花有濃濃的香味、還有異味、甚至什麼氣味都沒有的,這時我告訴學生"這就是發現!"讓在"感知花香"這一活動過程中初步瞭解"什麼是發現",而且知道大千世界裏藏着許多的奧妙,

等着我們去發現、研究。

(二)創設課堂和諧情境,親身體驗並發現

1、"聽聽,猜猜,誰在唱歌".課件播放知了的叫聲,讓學生猜猜是誰的叫聲,這一環節是爲了勾起學生的好奇心,充分調動學習興趣。

2、課件播放一段flash,學生觀察知了是怎麼發出聲音的,這是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通過對知了的觀察,有的學生們會說知了是用嘴巴唱歌,有的會說那是翅膀發出的聲音,最後有的學生查找課本發現:"原來知了是用腹部的發聲器發出聲音的".

讓學生在思考、觀察、找資料這一系列的活動中培養他們的探究能力,並從而知道:我們可以通過各種途徑來了解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並可以用觀察和小實驗等方法進行簡單的探究活動。

3、思考"還有哪些動物也是這樣發聲的?"讓學生思考中總結出解決問題的多種途徑--問家人、去圖書館或上網查資料 ……

(三)合作探究學習

"你在生活中還發現了哪些有趣的現象?" 爲此,我開展了兩個實踐活動:

活動一:"小眼睛,大發現".學生小組交流各自的發現。

交流活動前給學生提供範例:"我發現鍋、碗、茶杯大都是圓形的"、"我發現蝸牛爬過的地方會留下一條水痕"……,讓學生這些小小的"發現"也是"發現",以此引發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大膽說出自己的發現。

活動二:記錄我的發現。新課標中提出要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爲此我設計這一活動環節,讓學生用自己擅長的表達形式,記錄自己的大發現。

先讓學生從課件"蘋果掉下來了"中領?到:其實許多發明創造都是來自生活中的細心觀察,許多科學家和發明家就是從一些細小發現開始走向成功的,你想不想成爲成爲一名科學家或者是發明家呢?那就先把你的發現記下來,可以寫下來也可以畫下來,比一比誰的發現最多?"這些記錄可以爲接下來的研究內容作鋪墊。

本堂課最後根據孩子們生活中發現的許多問題提出新的活動要求,引導他們不斷向縱深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