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小學說課稿彙編六篇

學識都 人氣:2.39W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說課稿,寫說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說課稿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選小學說課稿彙編六篇

小學說課稿 篇1

一、課程資源分析

(一)說教材

《小雨沙沙》是選自於九年義務教材六年制小學音樂湘教版第二冊的第四課,歌詞生動、形象,主要以擬人的手法向孩子們滲透了種子的生長離不開雨露的科學知識,富有寓意和濃厚的生活氣息。我還準備充分利用音樂形象對學生進行理想情操的教育。

歌曲全曲分爲四個樂句,第一、二樂句變化重複的手法用××│××│×××│×××│節奏生動地描述了小雨的“沙沙”聲,第三、四樂句採用緊縮的手法,表現了種子要發芽生長的迫切心情。本課授課時間爲:一課時。

(二)教材編排意圖及前後聯繫

《小雨沙沙》是第四課《小雨沙沙》中內容之一,上節課在學習第三課《農場的早晨》裏,教會學生模擬各種小動物的叫聲後,本節課繼續引導學生感受大自然美妙的聲音,與一節音樂欣賞《春雨沙沙》的教學相銜接,本課起着承上啓下的作用。

(三)學情分析

本課時教學對象是那大九小一年級學生,學生來自學校周邊的宿舍區。經過一個學期的音樂學習,學生已掌握了音樂的基本知識,具有初步的歌唱能力和表現的慾望,但畢竟年紀小,貪玩、好動等特徵明顯存在。因此,在教學中,我注意創設教學情境接近學生生活經驗,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等,並採用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興趣以保證教學活動能順利進行,這樣,本課的教學目標是就可完成。

二、說教學目標

1、教學目標:

課程標準指出“良好的教學過程應體現爲各種有利於學生參與的活動,包括音樂鑑賞、表現、創造等活動”結合這一理念我制定本課目標爲:

⑴(知識與技能)通過引導學生觀察、想象、討論,感受春天,瞭解春天,並懂得種子的發芽成長離不開雨水科學的道理。

⑵(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用親切、柔美的聲音演唱歌曲。

⑶(情感與價值)讓學生通過感受春天,培養對美麗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2、教學重點和難點

根據以上課程資源分析,圍繞以“學生爲本”的理念,我制定本課時的教學重點和難點爲:

引導學生用整齊柔美的聲音、歡快活潑的情緒演唱歌曲。

三、說教學方法

托爾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根據這一特點,我主要綜合運用了談話法、猜謎法、趣味性教學法、創設情景教學法來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四、說學法

由於一年級這學段的學生主要以形象思維爲主,具有好奇、好動、模仿力強的這一身心特點,我通過歌舞遊戲相結合的綜合手段進行直觀教學,使學生把無目的“動”變成音樂中有規律的“動”使他們在無意的“動”中獲取知識,形成技能,通過自我展示評價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讓他們自主參與、自主探索、獲取知識。

根據本課教學內容需要我使用的教具和學具有:

鋼琴、多媒體課件、打擊樂、卡片、頭飾。

五、說教學程序

本課教學程序包括八個環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學唱歌曲——展示學生自制樂器,併爲歌曲伴奏——合作表演——互相評價——課堂拓展——總結。

下面我重點說一下本節課的教學過程

(一)首先聽音樂進室:播放兒歌《可愛的藍精靈》在教師組織下學生伴隨着音樂進教室。

[設計意圖:播放輕鬆,愉快的歌曲,渲染氣氛情境生情。]

(二)導入環節

以春天主題爲切入點,引出歌曲《小雨沙沙》

1、朗誦古詩《春曉》,從學生熟悉的知識點切入,自然而然引出春天主題。

2、說春天——讓學生自由說說春天的景物特點進一步瞭解春天。

3、看春天——用課件展示春天裏花、草、樹、鳥、人們勞動的圖片,直觀感受春天的景色特點。

4、律動——播放音樂《春天在哪裏》老師扮演春姑娘角色,帶領全班學生一起律動。

[設計理念:生動的導入新課,能給人以美妙的享受,它起着誘導,鋪墊和銜接的作用,能激發興趣,保持興趣,再生興趣,能點燃求知的火花,它是連接下一個環節的紐帶使一節課有一個良好的開端。同時也爲以下的教學作了鋪墊。]

(三)學唱歌曲

1、熟悉旋律

①初聽歌曲:讓學生對歌曲有初步印象。

②給歌曲貼卡片:引導學生聽旋律把卡片上的音符按旋律順序貼好。

③模唱歌曲:引導學生用“沙沙”聲模唱旋律。

④節奏訓練:引導學生拍二拍子,感受二拍子的強弱特點。

[設計意圖:通過初聽、貼音、模唱法、跟唱法熟悉歌曲旋律,並能感受二拍子強弱特點]

2、學習歌詞

①引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歌詞。

②設計提問:“春天來了,一顆小種子睡在土裏醒蘇過來,它覺得有點渴,誰來幫幫它?”“他們在說什麼悄悄話呢?” “春姑娘給小種子帶來最珍貴的禮物是什麼?”

[設計意圖:讓學生帶着問題去朗讀歌詞,體會擬人的手法,從而知道種子發芽成長離不開雨水的科學道理]

3、演唱歌曲

①聽唱法

②學唱法

③情感處理

通過啓發提問:“小雨是細細的我們應該唱得怎樣?種子唱着甜甜的雨水多高興,它說話的聲音會怎樣呢?我們該帶着怎樣的心情來唱呢?”

[設計意圖:在熟唱歌曲的基礎上通過啓發性的提問,調動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到了歌曲中活潑親切的情緒,從而突破本課的重點和難點]。

(四)展示學生自制的樂器,併爲歌曲伴奏

1、辨聽樂器音色:老師拿出三件打擊樂器讓學生聽辯其聲音,並選一種給歌曲伴奏。

2、自我展示:學生上臺展示自制的樂器。

3、節奏訓練:出示節奏型×× ×××× ××× × 用自制樂器沙錘給歌曲伴奏。

[設計意圖:學會聽辯樂器聲音特點,並能用自制樂器給歌曲伴奏,潛移默化對節奏進行訓練。]

(五)合作表演

把學生分成兩組,一組扮演小雨點、小苗角色進行歌表演。一組用打擊樂器爲歌曲伴奏。老師給出3分鐘學生讓學生爲上臺做準備並下去指導。

[設計意圖:提倡學生以合作的形式進行學習,培養學生合作精神,創造力和表現力,發揚集體主義的精神。]

(六)、互相評價

新課程指出評價目標不僅關注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情感反應,還起到促進學生髮展,提高教師教學水平和完善管理的作用。

這一環節我緊緊圍繞“歌表演”這一問題,檢測學生對本課內容是否掌握,在評價過程中,可採用自評,他評和互評等形式,教師應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讓每位學生部參與與評價。通過評價,發揮學生豐富的想象力,發表自己獨到的見解,以提高自身審美情趣與鑑賞能力,達到教學目標。

(七)、課堂拓展

教師鼓勵學生上臺進行綜合表演以不同藝術形式表現春天如:朗讀、演唱、舞蹈、畫畫等。

[設計意圖:給學生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通過不同形式表演,激發對春天喜愛之情]

(八)、總結

這節課我們通過學習《小雨沙沙》這首歌曲,學會了演唱歌曲和用動作表現歌曲,還學會了運用自制的樂器給歌曲伴奏,而且懂得了種子發芽離不開雨水的科學道理,而你們也像一顆顆小種子,你們的成長離不開父母、老師、祖國……所以,我們要從小熱愛祖國,孝敬父母,尊敬老師……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在情感體驗的基礎上,懂得感恩與回報,促進身心全面健康發展]

六、板書設計

《小雨沙沙》

一、重點對比句53│53│11 1│11 1│

53│53│22 2│22 2│

二、藝術指導53│53│222│ 222│

種子種子在說 話在說話

三、節奏訓練××│××│×× ×│×× ×│

[設計意圖:板書設計簡潔,一目瞭然,符合小學生的學習特點,達到教學目的。]

小學說課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湖心亭看雪》,下面我就來說說我對這堂課的設計思路。

一、本課對主題的體現

《湖心亭看雪》是明末清初文人張岱的經典小品文,鑑於本校學生文言文閱讀能力較弱,以往在教授本課時主要就是以讀書通文意爲主,之後再簡單瞭解下文中張岱的“癡”即可。此次,爲了貫徹落實《北京市中小學語文學科教學改進意見》,我再次認真研讀了文件,並注意到了其中的幾條精神:《改進意見》中要求語文教學“傳承經典,把中華傳統文化經典作爲語文閱讀教學的基本素材”,以及“引導學生提升閱讀品位,增加文化積澱,豐富精神世界”,基於對此的理解,我將本課的總體目標定爲:通過張岱的作品理解其中所蘊含的中國古代傳統文人的內心追求。但這個目標對於我們的學生來說確實有些深,我又注意到了《改進意見》中的第五條:初中教學要“通過與課內古詩文相關聯的作家、作品,增加學生國學經典的閱讀數量”,以及第十一條“初中擴大學生閱讀視野,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提倡整體閱讀、主題閱讀、比較閱讀”這兩條建議,決定選擇張岱另一代表作《西湖七月半》來幫助學生理解,並根據內容及學生情況對文段進行了剪裁,降低了閱讀難度。

爲此,我設計了四個教學環節:

1.體會文中張岱的“癡”行。2.體會張岱所癡之景。3.品讀《西湖七月半》片段,進一步理解張岱的“癡”。4.總結作品中所蘊含的古代文人的內心追求。

我上交的教學片斷是第3、4環節,我認爲這兩個環節相對最能體現此次的主題。但其實1、2環節在本課中是非常重要的,學生只有真正理解了《湖心亭看雪》中張岱的癡,纔能有效地進行後面的環節。接下來我就主要說一下前兩個環節的設計。

體會文中張岱的“癡”行對於學生來說比較容易,引導學生找到關鍵詞“俱絕”、“更定”、“獨”,並讓學生說明理由。

這一環節主要是要讓學生體會張岱賞雪的獨特及思考爲何會有這些獨特的行爲。

接下來是體會張岱所癡之景。這一環節主要是讓學生體會張岱所癡之景所帶來的感覺。相比前一環節要難一些。

針對此點,我先引導學生結合文中的關鍵詞從顏色、數量及性狀來賞析雪景的特點,爲學生體會雪景的感覺做一個鋪墊。再引導學生將此景想象成水墨畫,學生即可感受出寧靜與素雅等。

體會雪景的感覺是後面總結文人內心追求的關鍵之處,所以此處一定要將學生的感受引導到位。

在學生已經理解了本文中張岱的“癡”的基礎上,再進行課外文段的品讀。這一環節主要是換個場景引導學生再次理解張岱的“癡”,同時還設計了學生自行想象的環節,有利於激發學生的興趣及主動意識。但考慮到我們學生的程度較低,讓其當堂寫作較困難,所以就設計爲讓學生互相討論交流,鍛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最後一個環節就是總結古代文人的內心追求。讓學生關注雪景及月景的共同點,以及張岱獨特的欣賞方式,學生可以得出張岱是在追求一種自然、自由、寧靜、脫俗的生活。

最後小結:古代有很多像張岱一樣的癡人,雖然表現的形式不同,但其內心都是在追求這種自然寧靜、超凡脫俗的人生狀態。

最後我來說一下這堂課的教學反思。

在上課前我比較擔心對於我們學校的學生來說,我設置的教學目標會不會有難度,但從上課時學生的整體反應來看,絕大多數的學生還是能夠理解張岱的那種自然寧靜的內心追求,完成了教學目標。經過此次嘗試,我最大的收穫就是,我發現對於普通校中程度不高的學生來說,文言文教學時不必只是以教授文言字句的知識爲主,我們也可以試着讓學生去體會其中所蘊含的傳統文化的精髓,最重要的是要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也許他們的體會不會太多也並不深刻,但我們也要想盡辦法儘可能的讓我們的學生去感受我國傳統文化的內在精神,試着增加他們的文化積澱。以上就是我對這堂課的設計與思考,謝謝!

小學說課稿 篇3

教 材:

1、 跳繩

2、 利用跳繩進行各種遊戲

課 題:快樂跳繩

指導思想:本課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探究實踐能力爲核心,通過用跳繩進行各種活動,培養學生參與競爭意識與創新能力, 激發學生主動參與體育運動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進行鍛鍊,爲終身體育打下基礎。

教學分組:1、友伴分組 2、愛好分組

教學理念

本課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化體育教學改革,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突出一個“新”字,體現一個“改”字,以學生的心理活動爲導向,面向全體學生,做到人人享有體育,人人都有進步,人人擁有健康。具體表現在三個改變:

1.改變了過去只重視運動技能形成的規律,只關心學生的生理負荷,到現在的更注重沿着學生身心變化這條主線來設計課堂教學模式,安排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方法。淡化技術,強調健身。

2.改變過去的“教教材”爲現在的“用教材教”,變學科結構爲學習結構,加強了體育教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繫,提高體育教學的實用性,體現了可持續發展的戰略。

3.改變過去學生的被動執行任務爲現在的主動參與,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思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變教師“教”的要求爲學生“學”的需要。

本課的作用

1.在教材中的作用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使學生掌握了跳繩的基本動作,同時身體素質方面也得到了鍛鍊。另外,除了鍛鍊身體功能外,也培養了學生觀察,判斷,機敏,果敢等能力和心理品質,以及協作意識和能力等。而這些都是本教材中所提到並且要求的。在本節課中都能體現出來。另外,教材中也着重提到,讓體育與音樂相結合,讓學生在美妙或歡快的音樂聲中提高興趣,積極參與到本節課中。所以,這節課我適當的穿插了一些歌曲或音樂,使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濃了效果比較好。因此,也達到了本教材的目的。

2.在本學期的作用

四年級的小學生由於正處在生長髮育階段,不適合做太劇烈的運動。而跳繩是一項輕器械體操內容,運動不是很劇烈,所以很適合四年級的小學生。而跳繩這一運動可以促進腦神經和心肺功能的發展,培養身體的協調性,增強身體素質。學生在學會了以後,會對它產生濃厚的興趣。他們會在課餘時間幾個人一組不斷的進行練習或比賽,不知不覺中增強了身體素質。也爲本學期的測試做好了準備。

二、教材分析

跳繩是小學生十分喜歡的一種體育活動.由於設備簡單,不需要很大的場地容易開展,是小學體育教材中較好的內容.通過跳繩活動能夠促進學生上下肢肌肉、關節、韌帶和內臟機能的發展,對於發展彈跳力、靈敏、協調性等具有顯著作用。

三、分析學生

1、四年級小學生正處在生長髮育時期,肌肉彈性較差,他們的骨路肌肉以及內臟器官發育不完善。

2、團體意識逐漸加深,對團體競爭也產生濃厚的興趣。開始注意教師和同學對自己的態度。並通過言語或表情來表現自己情緒。

四、教學目標:

1.運動參與目標:使學生積極參加到學習中,並大膽向同學展示自己的動作。相信我能行,告別我不行。

2.運動技能目標:使學生掌握一些用跳繩練習的方法,並瞭解跳繩的特點、對身體的作用、以及注意事項。

3.身體健康目標:通過跳繩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增強體能,促進身體正常發育和發展。

4.心理健康目標:在學習中充分展現自我。增強自信心和意志品質,得到成功的喜悅。

5.社會適應目標:樹立良好的團結協作精神。積極進取,樂觀開朗。

五、教學設計:

爲了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根據教育改革和學科整合課題,在體育教學中以音樂爲背景、加入多媒體課件等教學手段運用到課堂活動中。

準備部分:首先,我以對話的形式進行課堂常規,大大增加了學生對體育課興趣。在遊戲:跑長龍中,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活躍了課堂氣氛,充分熱身,爲上課做好生理和心理準備。

基本部分:由於跳繩的種類和方法很多,爲了使教學更切合實際,根據跳繩活動情況和學生掌握跳繩動作的實際水平。在安排課時,按照由單人10秒計時跳,然後找出跳的多的同學出來展示,老師講評練習,再20秒計時跳的順序練習跳繩的動作。使同學的練習由簡單逐步到複雜,並不斷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向新的目標挑戰。然後讓學生充分聯想:用跳繩我們還可以做什麼練習?並練習自己喜歡的內容。

1、讓同學進行友伴分組,練習以前掌握的跳繩方法,瞭解到跳繩的相關知識。

2、遊戲:快快跳起來,老師和同學示範,然後讓學生仔細觀察,然後進行分組練習,比比哪組學的快。在教學中,我適當的參加各組的練習,加深了師生的感情,融洽師生關係,使學生在輕鬆愉快中學習。並讓同學將自己的跳法大膽的向其他同學展示。增強其自信心,獲得成功的喜悅。

3.爲了使學生在練習中不覺得枯燥,乏味。我也特意準備了一個有趣的小遊戲。遊戲是以分組比賽的形式進行的。這樣可以在比賽中提高學生的興趣,使每個學生都能正在遊戲中得到更好的鍛鍊。而且還可以通過遊戲比賽培養學生良好的團結合作能力。

4.最後,接力遊戲:趣味接力,老師示範,然後同學分組練習,並比賽,看那組同學完成的快。

結束部分: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作放鬆操。達到恢復學生生理和心理狀態,同時滲透美育,陶冶情操。

小學說課稿 篇4

一、教材分析:

本課爲省編義務教材四年級上冊第五課《兩頭翹》,主要教材內容爲兩頭翹、仰臥起坐傳遞球和投擲。“兩頭翹”又稱“俯臥挺身”,和“仰臥起坐傳遞球”一樣是一個以腰背腹肌活動爲主的素質練習,雖然就練習的形式而言是較爲枯燥的,而且與生活實際相關不大,然而,它們對發展學生腰腹背肌彈性和力量有一定的實效性。“兩頭翹”在二、三年級的教材中曾經出現過,但由於當時學生年齡小、力量素質差、控制能力薄弱,因此完成的質量不高。本課把“兩頭翹”作爲主教材,目的在於通過嘗試性的輔助練習和比誰翹得高,提高“兩頭翹”的動作質量,以便有助於以後學習難度更大、動作更爲複雜的滾翻、平衡等技術動作。

投擲在田徑運動和達標內容中佔有不可缺少的位置,也是學生日常生活必須具有的基本活動能力之一,它對鍛鍊和發展學生上肢力量、爆發力、協調性等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投擲教材在一、二年級時以簡單的擲紙飛機、擲降落傘等形式出現,到三年級時學習了原地側向投擲壘球技術,四年級起逐步學習上步、助跑投擲壘球技術。本課通過“投擲過關”、“投擲目標”等練習,複習鞏固原地正面、側向投擲壘球的技術,使學生初步理解投擲時出手的角度與遠度的關係,爲今後學習上步及助跑投擲壘球奠定紮實的基礎。

本課從教材性質出發,把技術性強的“兩頭翹”安排在課的前半部分進行,這樣更有助於學生掌握技術;把趣味性較強的投擲練習安排在課的後半部分,目的在於激發學生的練習興趣。

二、學情分析:

1、小學四年級學生正處於生長髮育的關鍵期,他們的年齡特徵:A、依賴性強、自我約束能力差;B、模仿能力強;C、好奇心強;

2、四年級學生運動能力、性格愛好都具有很大的差異:女生文靜,男生好動,一些帶有表演性、模仿性的練習,學生有很大的興趣;部分女生往往會表現出怕羞的一面,而男生則會無所故忌地發揮自己的想象。

3、我所上班的班風活躍,班級凝聚力、榮譽感強,學生守紀樂學,愛好文體活動,而且大部分學生平衡能力和投擲能力均較強,但也有三分之一左右學生力量素質較差,這樣對學習“兩頭翹”和進行投擲教學可能會產生一定的負效應,因此要求教師區別對待、正面積極引導。鑑於上述分析,針對本課教學內容,特制定以下教學目標與教學重點、難點:

三、教學目標以及教學重點、難點:

1、認知目標:理解俯臥挺身的動作概念和投擲壘球時的出手角度;

2、技能目標:A、學會俯臥挺身技術,力爭有90%左右的學生能獨立完成,發展學生腰背腹彈性和力量;

B、通過“投擲過關”等投擲遊戲,複習鞏固原地正面、側向投擲壘球技術,提高學生投擲能力:

3、情感目標:A、初步具有勇敢頑強的意志品質,並通過遊戲培養學生集體主義和愛國主義精神:

B、通過學生的分組自練、自創,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創造能力,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

本課重點:A、俯臥挺身時兩腿配合上體協調上舉;

B、投擲壘球時的出手時機;

本課難點:A、俯臥挺身時兩腿夾緊並充分伸展;

B、投擲壘球時轉體和揮臂的連貫性。

四、教學方法運用:

1、教法:根據本課內容枯燥的特點,我首先採用了情景教學法和情緒激勵法進行教學,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另外,還採用了示範法,以準確優美的動作示範激發學生“我要學習”的情感,以及採用講解法和練習法,通過教師的講解和學生的練習,使學生更快更好地掌握動作要領。

2、學法:本課在學法上主要採用了嘗試學習法、對比學習法和小組合作學習法。首先讓學生在嘗試練習中發現問題,然後在相互對比、小組研討中悟出動作要領、理解道理,最後通過“小組協作”和“個人練習”相結合的學習方法,最終解決所發現的問題。從而促進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練習,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五、場地與器材準備:

在一塊籃球場的中間擺放三排小墊子(共24塊、前後間隔爲3米、左右間隔爲2米)、兩隻籃圈間拉一根掛有彩色氣球的橫繩、小黑板8塊、錄音機1臺。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8-9分鐘):

1、常規教學(1-2分鐘):

學生跑進上課場地,師生問好;

2、模仿練習(2-3分鐘)

教學步驟:1)教師講解、示範“搖櫓”動作;

(2)學生跟教師做原地和行進間“搖櫓”模仿練習;

(3)學生跟隨教師模仿漁船出海動作;

組織隊形:四列橫隊--一路縱隊,繞墊子行進。

3、自編遊戲:“大鯊魚”(4-5分鐘):

方法:教師扮演“大鯊魚”,學生們演各種“小魚”,在音樂的伴奏下,“小魚”們在“大海”上游動。音樂停,教師喊:“大鯊魚來了”,“小魚”們迅速兩兩一組逃到“礁石”(墊子)上,“大鯊魚”迅速去追趕“小魚”,“小魚”在逃進“礁石”或沒有組成小組前被抓住的,與“大鯊魚”互換角色,遊戲重新開始。

教學步驟:1)教師提示,並模仿各種魚類遊動的動作;

(2)學生髮揮想象,進行各種魚類遊動的模仿練習;

(3)教師先扮演“大鯊魚”,共同參與遊戲;

通過上述幾種練習手段,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並創設情境,通過“愉快--緊張--喜悅”的情緒體驗,使學生很快進入角色,並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動中,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爲主教材內容的出現,作好了充分的準備。

(二)展開(26-27分鐘):

(1)、兩頭翹(10-11分鐘):

方法:俯臥墊子上,兩臂前舉,頭、肩用力上擡,背部用力後弓,同時兩腿用力(並腿)後舉。

教學步驟:1)教師正確的示範,並結合“造船”創設情境;

(2)學生嘗試性練習;

(3)手持輕物和兩腿夾物做“一頭起”練習,並觸及上方的標誌物(即“造船頭”和“造船尾”);

(4)學生在同伴幫助下(同時託兩臂和兩腿)完成動作(即“造船身”);

(5)學生獨立完成;

(6)優生表演,相互對比,集體研究,小組自評;

(7)分組比賽:A、看誰“造船”造得高;B、在規定時間內看誰造得多。

組織隊形:二人一組一塊小墊子

教學遵循了由簡到繁、由易到難、由分解到組合的教學原則,使一個枯燥乏味的技術動作教學變得較爲生動活潑,使學生在嘗試、相互比較、研討的過程中掌握技術要領。

2、仰臥起坐傳遞輕物(3-4分鐘)

教學步驟:1)教師講解、示範;

(2)學生在教師統一的口令下練習;

(3)每組連續做十次,看哪一組先完成。

組織隊形:四人兩塊墊子(合併)同時練習。

3、投擲(8-9分鐘):

教學步驟:1)教師講解示範正面和側向投擲壘球技術;

(2)學生在教師統一口令下練習正面和側向投擲壘球;並比較兩個動作的投擲遠度;

(3)帶着問題,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不同距離進行投擲過關的遊戲;

(4)理解道理後,面對氣球進行投準比賽;並結合生活實踐,進行創造性練習;

(5)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6)教學情況反饋。

組織形式:散點練習。

投擲教學,主要採用對比教學法,通過不同動作比較,找出共同點,研討得出要想投得遠必須有一定的出手角度且揮臂速度要快、要想投得準轉體方向正的道理,在理解道理的基礎上進行教學比賽,從而對自己的學習情況做出最客觀的評價。

4、接力遊戲:十運會金牌榜(3-4分鐘):

《兩頭翹》說課稿 -說課稿專題,本站有更多關於說課稿,說課稿方面的作文。

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運動會,安排了浙江“十運金牌榜”的接力遊戲,將思想品質教育融入到教學之中,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

方法:按小地毯的序號,排成八路縱隊。排頭學生手持小地毯,站在起跑線後,令下,迅速跑出並將自己的小地毯上寫的金牌項目與折返處小黑板上的金牌運動員相對應後跑回,拍第二個同學的手,第二個同學出發;依次進行,看哪一組又快又正確。

教學步驟:1)教師提示並示範;

(2)學生跨過墊子到折返處,將小地毯貼在小黑板上,直線跑回;

(3)學生繞過墊子到折返處,將小地毯取回,直線跑回。

組織隊形:八路縱隊

(三)延伸(4-5分鐘):

1、自編舞蹈:《歌聲與微笑》

方法:在音樂的伴奏下、老師帶領學生進行舞蹈。2、小結講評,收回器材,師生道別。

學生經激烈運動後所產生的緊張狀態和心理負荷,應在課的延伸部分予以消除、減輕和恢復,並將課堂中的興趣保留到課後。本課安排了遊戲和舞蹈,目的在於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結束本課。

七、課堂教學效果預計:

1、心理狀況預測:根據本課特點,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學生學習的情緒高漲,並能在練習中獲得愉悅的心理體驗和情感交流;

2、生理狀況預測:練習密度在45%左右;平均心率在125--135次/分左右;最高心率爲175次/分左右。

小學說課稿 篇5

一、教材分析

1.教學內容

本單元圍繞“天氣”這一題材開展,是學生掌握表示天氣狀況的九個形容詞,並能運用五個新句型對天氣狀況進行詢問、預報、統計及討論和確定相應着裝。本課是本單元中第四課時。在A部分學習掌握了四個相關氣溫的形容詞並運用它們討論相應着裝的基礎上繼續深入,學習rainy,snowy,sunny,windy,cloudy五個相關天氣狀況的形容詞。天氣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因此我注意鼓勵學生收集表示天氣的圖表,掌握各種天氣預報符號及各種天氣情況下人們從事的活動形式。通過用中學、學中用、反覆實踐、學用結合的方式,在鞏固和豐富“表述天氣”這一項目的同時,也促進了學生語言技能的發展,爲後階段“問天氣”的英語學習打下紮實的基礎,提供充分的知識準備。

2.教學目標

新英語課程標準指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而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又以學生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五個方面的綜合素養爲基礎。基於以上認識,對教學內容的分析已基本教材的特點,我將教學目標確定爲:

(1)能力目標:能夠看懂、聽懂天氣預報並用英文表達天氣情況。

(2)只是目標:能夠聽、說、認讀本課的重點單詞,windy,sunny,cloudy,rainy,snowy。

(3)情感、策略、文化等有關目標:

A情感態度:注重培養學生學習的願望,鼓勵學生參與實踐活動。

B學習策略:注重觀察,交際功能。

C文化目標:瞭解世界主要城市的天氣差異。

3.重點與難點

依據以上對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的分析以及小學生的認識規律和英漢語言差異,我認爲對五個形容詞及交際性語言的學習是本課的重點及難點;世界幾個重要城市的名稱及地理位置也是一個教學難點。

4.教學方法

根據以上對教材的分析,我採用情景法、直觀法、多媒體輔助法、全身反映法等教學方法。堅持以話題爲核心,以功能、結構爲主線,以任務型活動安排本課教學。由英語天氣預報開始,創設外語語言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學生在參與天氣情況的表述活動中,掌握知識,發展能力。

二、教學過程

1.以學生爲主體,複習導入

當課堂奏響“以人爲本”的主旋律,課堂也有專制走向民主。我反思傳統課型,一改複習由教師唱主角的現象,根據學生一週內讀寫的綜合表現評選出幾名優勝者,通過教師的指導在第二週的課堂上帶領同學們進行有目的的複習。本課時也採用此法,請兩位同學先領唱歌曲“Thunder”,然後作天氣預報並帶領全體同學複習A部分的單詞cold,worm,cool,hot。

學生A:Goodmorning。Thisistheweatherreport。

學生B出示詞卡並領讀weather。

這種方法可以突出學生的主體性,激發其興趣。

2.變課堂爲生活,句中學詞

語言的實質是交際,交際的環境是生活。正如葉聖陶先生所說,“只有來自於生活的語言纔是自己的語言。”因此,我做了以下的設計:

(1)以電教爲手段,呈現材料

心理學研究,人們對初次接觸的材料尤其是生動形象的實物或實景會有很深的印象。我根據這一心理特徵,運用多媒體課件展示色彩逼真,形象生動的動態畫面,分別反映風、雪、雨、晴、多雲等五種天氣狀況。並且繼續以天氣預報爲主線,在句子中領讀單詞,適時出示相應詞卡。進一步引導學生用新詞對已學城市進行不同天氣現象的描述,讓學生在一系列既關聯又相對獨立的語境中自主學習,達到基本掌握本課的五個重點詞彙,並能熟練運用句型It‘srainyin…這一環節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吸引全體學生的注意力。

(2)以遊戲爲方式,突破難點

正如新課標所強調的,傳統課注重機械傳授,忽略了體驗與參與。在本課的設計過程中,我力圖有所改進,設計了多種多樣的遊戲。

A找朋友

在課前我事先讓學生通過觀看天氣預報,自行製作天氣預報符號的小卡片。教師出示詞卡,學生朗讀並出示相應的符號。反映最快的同學帶領大家繼續聯繫。

B比記憶

操練完畢後教師出示一張世界地圖:Thisisaworldmap。Let’ssaytheworldweather。由此進入下一個記憶力遊戲。教師出示符號讓學生齊讀,並將其貼於特定城市旁,同時慢速重複:It‘srainyinLondon。也可讓學生跟讀。貼完五個詞卡後馬上出示並領讀本課涉及到的五個城市名稱,然後由學生憑記憶將名稱貼於相應天氣符號旁。這一活動既練習了新詞,又使學生很自然的瞭解到五個重要城市的名稱及地理位置。由於此任務的'目標明確,學生的注意力指向性強,所以在突破難點方面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C我最棒

由教師指詞卡領讀個城市名稱並將其放入句子中:It’swindyinMasco。替換其他形容詞和城市進行練習。可由教師領讀轉爲有單組學生領讀。爲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利用Workinpairs,ingroups,inrow,interm以及Boyssay,Girlssay等多種不同方式操練鞏固。在此基礎上小組操練:It‘stheworldweather。It’srainyinLondon。進行表演,比比誰最棒。使學生處於積極思維的狀態之中,全方位多角度培養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

活動設計在此處,適應了小學生意志力較薄弱,注意力易分散的心理特徵。再一次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有效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趣。

以上兩點構成了本課的第二個教學環節:新課呈現。

(3)以鞏固爲窗口,拓展知識

小學段學生活潑好動,所以TPR活動會深受兒童喜愛。節奏和動作能刺激大腦皮層,激活記憶,使學生在對各指令的反應中自然習的語言。運用全身反應法來充分發揮TPR活動的優勢。對於Let‘sdo部分,我分三步進行教學。第一步讓學生靜靜地聽錄音,仔細觀察圖片,理解語句;第二部分圖片模仿並做動作,爲放慢速度,可由教師領讀;第三步聽錄音做動作,對於有能力的同學鼓勵其跟讀。

3.變生活爲課堂,自主學習

課堂的終點在哪裏?如果有,我想應該在生活中。因此,我以本課爲延伸,鼓勵學生在課後運用已學語言介紹,談論天氣狀況,收集近期的天氣預報並相互交流,跟讀拼寫四會單詞sunny和snowy。這也是本課的家庭作業,這時本節課也就告一段落了。

三、學法指導

在本課中,我努力以課標爲指導,以活動爲方式,變課堂爲生活。通過“天氣報道”把所有的新知識融合串聯起來。堅持“詞不離句,句不離章”的教學原則,使學生以生活爲課堂,逐步提高自己的綜合語言運用機能,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

小學說課稿 篇6

各位評委、各位專家: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分數除法一》。下面我將從教材、教法與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課堂評價五個方面來進行授課說明。

一、下面我先來說教材

這一環節包括:教學內容、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

1.首先我來說一下教學內容。

本課節選自北師大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十冊第三單元第二課時的《分數除法一》――即分數除以整數。

2.接下來我說的是教材分析。

本課屬於數與代數領域,是在學生學習了分數乘法、認識了倒數的基礎上教學的,教材中呈現了兩個層次的問題。第一層次是把一張紙的7分之4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這張紙的幾分之幾?,第二層次是把一張紙的7分之4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這張紙的幾分之幾?目的是讓學生在塗一塗、算一算的過程中通過數形結合,理解一個數除以整數的意義。

3.緊接着我要說的是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目標:理解分數除以整數的意義,掌握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計算。

數學思考目標: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養學生手腦協調能力以及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解決問題目標:瞭解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個問題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處理。

情感態度目標:經歷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得出結論的過程,體驗其中的成就感。

4.有了教學目標,接下來說本節課的教學重點

重點:理解分數除法的意義,掌握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

難點:理解分數除以整數計算法則的推導過程。

二、接下來說教法與學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

1.我選擇的基本教法是:啓發式談話法。

主要教法是:操作練習法。

輔助教法是:情境激趣法。

這樣的教法只是對學生學習的一個引導。真正的體驗還來自學生的學法,我準備採用動手操作法、合作交流法、練習法三種學法。

2.我準備的教具是:我準備採用多媒體設備,因爲這樣的教具會使課堂教學直觀、形象、生動、高效,有利於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我準備的學具是:兩張長方形操作卡,目的是讓學生在操作中感受知識的形成過程,掌握重點、理解難點。

三、現在說教學過程

爲了讓學生在發展中學數學,學發展中的數學,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環節:

(1)鋪墊導入我準備投入的時間是(3到5分鐘)

(2)而新知生成我準備用(18分鐘)

(3)鞏固拓展預設的時間是(10分鐘)

(4)而總結延伸我準備用(2到3分鐘)

1.關於鋪墊導入我是這樣構建的:與本節課銜接緊密的知識點有二:一是倒數;二是分數的意義。所以,我設計了以上兩個內容(課件)的鋪墊練習。而分數的意義又與本節課緊密相連,所以,我以一句“如果把這個分數繼續分下去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分數除法一”,隨後引出課題,轉入新知教學。

2.新知生成:依據最佳時間原理,這一環節是在學生思維的最佳期進行教學的,大約需要18分鐘。下面依據教材編排的順序分三層進行授課說明。第一層,情境一:把一張紙的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這張紙的幾分之幾?引導學生依據整數除法的意義列式,隨即板書:除以2。

之後,引導學生獨立在操作卡上分,塗,反饋後得出答案,板書。緊接着,進行此題的提煉歸納,及分子能被除數整除的計算方法,並模仿出題。第二層,把一張紙的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這張紙的幾分之幾?引導列式,板書。在這裏,我對教材進行了嘗試性變動,原題是“把一張紙的平均分成三份,每份是這張紙的幾分之幾?”改動後保持其被除數的分子不能被整數整除的本質“把這張紙的平均分成4份”更便於學生分、塗、折的操作。在分、塗、折之後,得出答案。

3.學生學習新知後,必須以形式多樣的練習加以鞏固提高,所以接下來我要說鞏固拓展:這一教學環節,我遵循由淺入深、拾級而上的練習原則設計了以下三個層次的練習。

第一個是基礎練習:單一的判斷習題和單一的計算習題,目的是爲突出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法則這一重點。

第二個是實際應用的練習題:這一形式的練習會讓學生將知識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繫,深刻體驗數學與生活密不可分。

第三個是拓展拔高的練習題:開放的課堂需要開放的思路,這樣的練習是針對學有餘力的學生設計開發的智能題,體現了尊重個體學生特點的原則。

通過以上層層練習,不但鞏固了新知,而且訓練了學生思維的敏捷性、靈活性、深刻性,學法得以貫徹,知識得以傳輸。

4.總結延伸

延伸作業有二:

第一項:(課後仔細讀課本25到26頁)通過這個作業培養學生的讀書習慣,重要的是訓練學生從書本獲取知識的能力。

第二項:(依據今天所學知識自己練習5道分數除以整數的練習題)目的是訓練學生思維的發散性,使他們既收穫知識又訓練能力。

四、下面我來說一下板書設計

分數除法一

除以一個整數(0除外)等於乘這個整數的倒數,我設計的板書力求體現知識性、簡潔性、層次性、既突出了重點,又突破了難點。

五、下面我來說一說課堂評價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評價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更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因此我引導學生反思,讓學生交流,這一節課,你有什麼收穫?有哪些方面的體會?通過師評、他評、自評,讓學生的學習探究過程更加高效、更加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