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五年級《奇妙的剪紙》說課稿

學識都 人氣:7.05K

一、設計理念

小學五年級《奇妙的剪紙》說課稿

本節課的設計從學生興趣出發,通過欣賞操作體會來獲取知識,通過看一看折一折比一比等實踐活動,逐步體驗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徵。在教學中注意讓學生仔細觀察,在反覆的折、剪的過程中理解軸對稱圖形的特徵,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將軸對稱圖形與實際生活相融合,拓展學生的視野,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體會軸對稱圖形的美和價值!

二、教材簡析

這部分教材是結合對軸對稱圖形的認識而安排的實踐活動。活動的內容大致可分爲兩段。首先,指導學生欣賞中國剪紙作品,介紹其藝術特點,使學生對軸對稱圖形與剪紙的密切聯繫形成認識。然後讓學生運用已獲得的知識與技能獨立或分小組自由進行創作,最後進行交流。通過這次實踐活動,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對數學知識和技能的靈活運用;另一方面,又可以讓學生體會到我國民間藝術的博大精深,培養其審美情趣。

三、教學目標

1.通過實踐活動,進一步加強對軸對稱圖形的認識,培養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的創造性,提高數學學習的興趣。

2.通過參與創作,合作交流,啓迪學生靈感,感受生活。

3.通過欣賞剪紙作品,感受古今勞動人民的高超技藝,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教學重難點

學習運用軸對稱圖形的特點創作美麗的圖案。

五、教學過程和設計意圖

第一部分 作品欣賞

先談話導入: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些什麼?

用課件展示課前準備好的剪紙圖案。

然後再問:這些圖案好看嗎?你們見過這些圖案嗎?這是什麼?(窗花)你們還在哪兒見過?讓學生自由說說。

老師介紹:我國勞動人民用一把剪刀和一張紙創造出了各種各樣漂亮的'圖案,這種民間藝術就是剪紙,又叫窗花。這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有1000多年的歷史,風格獨特,深受國內外人士所喜愛。

最後,揭示並板書課題。今天,我們就一起上一節活動課奇妙的剪紙(板書課題:奇妙的剪紙)

(設計意圖: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應用於生活。通過欣賞中國民間藝人的剪紙作品,讓學生鑑賞數學中的美,使學生對剪紙藝術有初步瞭解。)

第二部分 找軸對稱圖形

先出示課本第62頁的剪紙圖案,提問:請仔細觀察這些圖案,你有什麼發現?學生觀察,並說說想法。

如果有學生髮現了軸對稱圖形,就追問:你怎麼知道的?怎樣驗證?然後用課件演示。當然,也可以直截了當地提問:哪些圖形是軸對稱圖形?你知道是怎樣剪成的嗎?在小組裏說說。

最後,師生在互相交流中總結出剪紙的幾點注意事項。

(設計意圖: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應用於生活。學生通過觀察、比較,認識到軸對稱圖形與剪紙有密切的聯繫,也爲學習剪紙的幾種基本剪法作鋪墊。)

第三部分 模仿與創作活動

您現在正在閱讀的蘇教版數學《奇妙的剪紙》說課稿文章內容由收集!本站將爲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蘇教版數學《奇妙的剪紙》說課稿這部分活動,我們又可以分三個層次:

1、初步模仿階段。

先演示課本上的兩種正方形剪紙的步驟,再讓學生嘗試這兩種基本剪法。

然後,教師引導:爲什麼有的同學剪出的圖案漂亮,而有的同學稍有不足呢?大家能否談談自己的看法?

最後,學生總結:a、對摺要整齊 b、畫樣要美觀 c、用剪刀也要剪整齊

2、放手嘗試階段。

學生初步有了剪紙經歷,就可以引導他們自由地嘗試一下。

想一想,正方形紙還可以怎樣折?怎樣剪?

學生剪好後在小組裏交流各自的做法,然後再進行修正或二次創作。

3、創作提高階段。

先出示教師剪好的剪紙,讓學生想一想,猜一猜像這樣一次剪出多幅圖案可能是怎樣折?怎樣剪的?學生自由說說。

然後,用課件演示剪紙過程。

最後,讓學生用長方形紙自己設計,自由剪花邊。

(設計意圖:剪紙活動的開展並不是學生放任自流,而是開始學習模仿課本的剪紙方法再到學生自己獨立嘗試、創作。這樣學生在活動中互相啓發,不斷超越自我,並在師生互動過程中,互相激勵,共同評價,真正讓學生體會到剪紙的藝術魅力。這個教學環節是本節課的難點。)

第四部分 交流總結

先談話:同學們,今天用自己的智慧和靈活的雙手創作出這麼多的精美剪紙作品,這些剪紙作品都有什麼共同的特點?

師生在交流中總結出規律:凡是對摺後完成的剪紙作品都是軸對稱圖形,不對摺完成的圖形都不是軸對稱圖形。

(設計意圖:學生進一步體會這種類型的剪紙與軸對稱圖形有着密切的關係,並使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創作不同的作品,體現不同的學生學不同的數學的教學理念,既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能力,也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第五部分 課後作業

運用所學知識,開動腦筋,爲班級的牆報設計一些美麗的花邊。

第六部分 板書

總之,本節課以活動爲主線,通過學生動手摺一折、剪一剪、比一比等,讓他們感受到生活中的數學無處不在,感受到我國民間剪紙藝術的奇妙和博大精深,也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合作能力等,當然,這只是我對本節課的教學設想,而實際上還有許多細節值得我們認真推敲,這樣才能上出一節有層次、有深度的數學活動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