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說課稿模板彙編7篇

學識都 人氣:1.37W

作爲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藉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說課稿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中說課稿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中說課稿模板彙編7篇

高中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雷雨》是人教版新課程實驗教材二年級下冊第18課,這一組課文是向學生展示美麗神奇的自然景象,從中得到許多樂趣。雷雨前,天氣悶熱,烏雲密佈,狂風大作,電閃雷鳴;雷雨中,風雨交加,雷聲轟隆;雷雨後,空氣清新,彩虹高掛,蟬和蜘蛛也一起湊熱鬧。這就是夏天雷雨前後的情景。本文用精煉的文字,爲我們描繪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後的自然景象。

二、說目標

我上的是《雷雨》一課第一課時,我擬定了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教學目標:1、會認4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

2、初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通順。

重點:使學生掌握識字方法技巧,能夠自主識字。

難點:寫字

能力發展:訓練學生自主識字能力,達到有效識字。

三 說教法

課件演示法:利用與課文內容相聯繫的圖畫來引導學生形象記憶“彩虹” 以及領會“垂”“壓”在本課語言環境中的意思。

動作表演法:通過學生直觀的動作體驗“壓”的含義,用聯想法表演狂風中的小樹亂擺的樣子。

自理識字法:通過生動有趣的故事,瞭解“虹”爲什麼有蟲子旁。“彩虹”的“彩”的來歷。爲什麼叫“烏雲”不叫白雲?這些看似很簡單的漢字,卻可以激發學生探索中國漢字的興趣。

自主、合作、探究法:

1、在學習字音時,通過小老師教讀生字,同桌合作擺卡片自學生字,使學生自己成爲學習的小主人。

2、在展示我會寫的漢字時,學生自己採用別具一格的識記方法,來巧記生字。

四 說教學過程

1、課件出示電閃雷鳴的情景,讓學生感受雷雨,從而暢談感受,導入課題。

2、初讀課文,學習我會認的生字。漢字是音、形、義的結合體,字離不開語言環境。因此,在學習我會認的生字時,我把字音教給學生自己解決,字形、字義由我來引導學生:採用聯繫生活經驗學習漢字,動作表演法,圖片展示法,聯想法,自理識字法等來學習本課我會認的四個生字。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

3、鞏固識記

在詞語寶寶中,再次呈現本課我會認的漢字和引出我會寫的字,學生通過和詞語寶寶打招呼,鞏固記憶。

在出示我會寫的漢字中,有4個生字擴展到12個生字,學生自主識字的範圍擴廣了,他們用自己的靈活多樣的識記方法交流,從而達到了自主識記的目的。

4、指導寫字

先交流在寫個別字時,應該注意些什麼?在通過課件演示,以及教師範寫指導學生寫本課比較難寫的字:“逃”“垂”

“彩”,最後,通過展臺來展示書寫,並糾正錯誤。

5、小結

高中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本節《電阻》是初中物理第二冊第六章第三節《電阻》第一節,電阻編排在學生學習了電流以及電流表使用方法之後,它既符合學生認識規律,又保持了知識的結構性、系統性。通過本節課學習,主要使學生掌握電阻的概念和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同時也爲學習下一節滑動變阻器打下基礎。電阻是導體的重要電學性質,理解這一概念的初步含義及其決定因素,與理解電流和電壓的概念一樣,是後續學習的必要基礎。

本課時的特點十分重視探究方法教育,重視科學探究的過程。讓學生在認知過程中體驗實驗方法、學習方法,瞭解什麼是電阻和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教學內容的編排是根據提出的問題,設計實驗方案,通過實驗和對實驗現象分析、處理得到相應的結論。

2、教學重點和難點

新課標中要求通過參與科學探究活動,初步認識科學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學習從物理現象和實驗中歸納簡單的科學規律。本節課的重點爲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而難點是電阻概念的建立。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已有的認識基礎及本節的教材特點,確定本節的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與技能:

1、知道電阻及單位 2、知道影響電阻的因素

3、知道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

過程與方法

1、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與自主學習的方法

2、通過參與科學探究活動學習使用控制變量法,通過實驗來研究一個量隨幾個量變化的關係;學習通過實驗總結物理規律的研究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了解半導體和超導體以及它們在現代科學技術着的應用,開闊視野

2、讓學生建立將物理知識應用於生活,服務於人類的意識

三、說教法

採用教師引導、啓發,學生觀察、動手操作,師生共同分析計論,總結出電阻的概念和影響導體電阻大小的因素。具體教法包括:提問法、類比法、分組討論法、實驗法、讀書自學法等。

四、說學法

爲了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真正實現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針對本節內容和以上教法,學生主要學法爲實驗探究法和討論歸納法。充分理解電阻的概念,並以此爲基礎認識影響電阻大小的四個因素。

五、教學設計

一)說教學設計思路

學生已對電路和電流都有了初步的認識,引導學生通過把不同的導體接入電路觀察燈泡是否亮暗或比較電流表讀數的大小從而認識影響電流大小的因素,同時讓學生閱讀課本互相交流 知道導體在導電的同時又對電流有阻礙作用的性質,形成電阻的概念,進一步瞭解電阻單位。 學生已認識導體對電流有阻礙作用,再啓發學生從生活中的經驗及類比方法進行猜想電阻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觀察實驗 ,從中體會控制變量法的應用,再通過實驗驗證自己的猜想。並提出如何用一根電阻絲如何研究電阻與長度、橫截面積的關係,加深對科學的研究方法的理解掌握。從探究得出電阻的大小與長度、橫截面積、材料和溫度有關,理解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

二)說教學流程

1、引入新課

通過圖片複習舊知導體和絕緣體,創設問題情景“爲什麼不用鐵做導體”,自然引出問題,激發起學生探究的慾望。

2、設疑分析,突破難點

圍繞“爲什麼不用鐵做導體”這個問題,展開實驗,引導學生觀察思考。

設疑問一:在電路電壓相等的條件下,銅導線和鐵導線的電流是否一樣,引導學生觀察通過燈的電流越大,則燈越亮。

設疑問二:想一想:爲什麼電壓相同時,選用不同的導體,電路中的電流不同呢?

學生紛紛討論,但所提猜想缺乏針對性,於是教師設置情景,進行誘導。

情景模擬:某車隊要從A地到B地,受到沙石的阻礙作用,車流會慢下來。

教師講述:將電流類比車流,引導學生猜想,造成通過兩個燈泡的電流不相等的原因是什麼呢?接着指導學生自學課文、分析、比較和討論,最終達成共識:燈泡亮度不同是由於通過燈泡的電流大小不同,而造成電流大小不同的原因是組成電路的導體不同,導體對電流有阻礙作用,不同的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不同。從而總結出電阻的概念: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導體的電阻越大,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就越大,致使通過導體的電流越小。

教師及時在黑板上板書,同時介紹電阻的符號、單位、單位的符號及換算,水到渠成,輕易化解難點。

3、合理運用多媒體,拓展學生知識面

多媒體展示介紹科學家歐姆 ,展示各類電阻器的圖片拓展學生知識面。同時展示常見電阻值,並引導學生分析數據,進行安全教育。

4、運用類比方法 引導猜想電阻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教師舉幾個例子,把電流類比車流,引導學生猜想不同的導體接入電路時,對電流的阻礙作用不同,也就是電阻一般不同,那麼有哪些因素影響導體電阻大小呢?

附:例子(1)某車隊要從A地到B地,一條是泥濘的小路,一條是平坦的水泥路,我想問一下,哪一條路車隊走的時候受到的阻礙小?(平坦的水泥路)看來車流所受到的阻力跟地面的組成材料有關。

(2)同樣是這車隊從A地到B地,當地面都是水泥路面時,一條是直線到達,還有一條是要轉一大圈子才能到達,同樣到達目的地,從哪一條路走起來比較輕鬆,也就是說受到的阻礙比較小?(直線到達的比較輕鬆)說明其他條件相同時,車隊所受到的阻礙跟車流所通過的距離的長短有關。

(3)同樣是這車隊從A地到B地,當地面都是水泥路面時 ,一路很寬,一條路很窄,同樣到達目的地,從哪一條路走起來比較輕鬆,也就是說受到的阻礙比較小?說明其他條件相同時,車隊所受到的阻礙跟車流所通過的路的橫截面積有關。

接着教師和學生一起做“電阻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1)電阻的大小與導體材料的關係

要求學生講解下列問題,逐步概括出結論。

①換接不同電阻時,由電流表示數不同,可得出什麼結論?

②你怎樣分析得出的?

③我們這個結論的前提是保持哪些量不變?想一想結論該怎樣敘述?

(通過引導學生逐步分析,得出結論,培養學生分析數據,歸納總結物理規律的研究方法.問題的層層深入加深了學生對規律的理解。)

2、電阻的大小與導體長度的關係

3、電阻的大小與導體橫截面積的關係

4、電阻的大小與導體溫度的關係

第二、三、四步的分析和第一步一樣。在這過程中讓學生領悟控制變量法

5、總結

學生小結本節內容,教師補充. 強調控制變量實驗方法。

6、鞏固練習

鞏固練習的方式採用以小組爲單位進行比賽。這樣既活躍課堂氣氛,保持學生的學習熱情,又鞏固知識

7、播放半導體與超導體的視頻,拓展學生知識面,加強學生對科學的興趣

高中說課稿 篇3

【說教材】

今天我上的課文《雷雨》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的第18課。課文用精練、自然簡樸的語言,爲我們描繪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後不同的自然景象。課文根據三個不同的時間段分成三部分,我認爲課文主要寫了雨前和雨後的景色。雖然篇幅比較短小,但文章內容生動,課文插圖優美,比較適合低段的學生,讓學生以學習本文爲契機,走進生活,走進大自然,學會觀察,增添生活的樂趣。單元訓練中提示,學習本組課文,可引導學生在反覆誦讀中理解內容,品位美感。

以《語文課程標準》爲依據,結合本組教材的教學要求、本課課文內容和課型特點,以及學情特擬定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與能力目標:會認“壓”等四個生字,會寫“垂”字。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多種形式的讀書活動,使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讀出感情,並且在讀中有所感悟和生成。

從二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學習特點出發,結合教材的內容,我覺得教學的重點是讓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來體會雷雨前和雷雨後的不同景象。教學的難點在感悟雷雨前後景物的變化。

【說教法學法】

根據上述的教學目標,結合學生的實際,我主要採用了“情景教學”、“自主閱讀”兩種教學方法。

在課堂中,創設一定的情境,能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集中注意力,能啓發學生運用多維視角去思考解決問題,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豐富學生的思維方式,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的全過程,從而滿足他們的探究欲、表現欲。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思維特點,我藉助學生生活經驗,以學生爲主體對文本展開自主閱讀。通過讀,學生與文本面對面地進行接觸,品嚐着課文原汁原味的語言,培養着學生的語言的感覺;通過讀,課文規範的語言儲藏在了學生的頭腦中。學生學着,讀着,感悟着語言,彷彿置身與那場雷雨中。在不知不覺中,學生理解了語言,感悟了語言,積累了語言。

【說過程】

一)聯繫生活,揭示課題

夏天的午後,常常會出現雷雨的現象,關於雷雨你知道些什麼?(老師肯定學生的體驗後,從學生的生活入手,拉近學生與文本之間的距離,從課堂開始讓學生談論自己喜歡的話題,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再進入文本,看課文是怎樣寫雷雨的)

二)初讀課文,理清脈絡

要讓這麼小的學生說出課文是按照雷雨前、雷雨時、雷雨後的順序來寫的,是很難的。也容易教死。幾次試教以後,我選擇了給調皮的課文亂了順序,請你給他們排排隊的這種方式,希望把這種敘事方法潛移默化到學生身上。這環節安排指名三位學生讀。與初讀課文相比較,這次讀的要求不但要求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而且在讀的同時給學生布置了聽和思考的任務,讓他們思考,朗讀的課文寫了什麼時候的景色?我覺得讀要體現層次性和目的性,紮紮實實地讀好每一遍課文,讓學生在每一次朗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三)品讀課文:本課時安排了品讀雷雨前的段落。

自由讀1-3自然段:你看見了什麼,聽見了什麼?主要是讓學生感受到雷雨前的天氣悶得讓人透不過氣來,黑沉沉的烏雲像巨石一樣壓下來,狂風席捲大地,閃電、雷聲也不甘示弱,趕來湊熱鬧,這種緊張氣氛。

試教幾次以後,感覺這種氣氛真的很難言傳。如“滿天的烏雲黑沉沉地壓下來”一句中,“壓”字用得很妙。但小孩子就是感覺不到悶熱。我想還是得讓他們進入到情景中去。教師用語言去營造這種情景,渲染這種氣氛。“滿天的烏雲,黑沉沉的像巨石一樣向你壓下來了……”“夏天的午後,天氣非常炎熱,滿天的烏雲向你壓下來,越壓越低……”在體會風大這個環節裏,讓學生角色換位,當一當小樹。有經歷,才有感受。沒經歷,就去創造經歷吧。我就這樣安慰自己。

四)拓展聯繫,昇華情感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學生讀得越充分,理解就越容易,學生的理解得越好,朗讀就越有感情。在品讀環節我把學習的自主性交給學生,讓學生在自主地參與學習,加深理解和體驗,希望使每個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意識能以長久保持,做到樂學、主動地學。

高中說課稿 篇4

“說課”是教學改革中涌現出來的新生事物,是進行教學研究、教學交流和教學探討的一種新的教學研究形式。“說課”有利於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也有利於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因而受到廣大教師的重視,登上了教育研究的大雅之堂。不論是在教師招聘考試中,還是在以後的教師職業生涯中,大家都要經歷說課這個環節。因此,中公教師特意爲大家準備了《實踐及其特徵》這一節課的說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更好地備考。

今天我要說課的題目是《實踐及其特徵》。我將從說教材、說學情、說教學目標、說教學重難點、說教學方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7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教材是教師執教的依據,也是學生學習的依據。因此,我首先談一談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必修四在整個高中政治學習中,既是重點也是難點。第六課主要介紹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中的認識論部分,有相對獨立性特點。第一框題《人的認識從何而來》是認識論學習的開篇一課,也是關鍵一節,是否理解和理解程度如何直接影響本部分內容的掌握與運用。本課分爲二個目題,第一目分析了實踐的含義、形式、特點;第二目分析了實踐爲什麼是認識的基礎。

二、說學情

教學之路從認識學生開始,下面我來談一談學情。

本課教學對象是高二年級學生,在心理思維上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求知探究能力,對感興趣的社會熱點問題善於合作探究、勇於思索、樂於表達自己的見解;在認知結構上具備了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對於什麼是認識,什麼是實踐,什麼是正確認識的來源與檢驗標準有了自己生活化、經驗化的理解,所以不應該只大量灌輸和拓展較多的空洞理論,應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藉助感人的生活素材和熟悉的生活案例來啓發學生,讓學生自己在社會生活中體悟實踐是認識的唯一來源、發展動力、檢驗標準和最終目的,讓每一位學生能夠獲得充分的、自由的、多元的、和諧的發展。

三、說教學目標

依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的要求以及本教材的結構和內容分析,結合學生的認知結構及心理特徵,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識記實踐的含義、構成要素;理解實踐的特點;聯繫實際分析實踐與認識的關係。

【能力目標】

通過學習實踐和認識關係原理,使學生樹立科學實踐觀。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牢固樹立實踐第一的觀點,運用實踐的觀點指導自己的學習和生活。

四、說教學重難點

依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我確定了以下的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

【重點】

實踐的概念、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難點】

實踐的特點、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五、說教學方法

爲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本節課我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徵及其認知規律,主要採用了活動法、案例分析法、小組討論法等教學方法。

六、說教學過程

分析完教材,制定好教學方法,我再來具體談談這節課的教學過程。

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將從新課導入、新課講授、鞏固提高、小結作業四個環節展開教學。各項活動的安排也注重互動、交流,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

環節一:導入新課

本環節我通過展示馬克思生前最喜愛的一則寓言引出本課主題。

哲學家問船伕:“你懂數學嗎?”

“不懂。”船伕說。

“你的生命價值失去了三分之一,”哲學家說,“你懂哲學嗎?”

“更不懂。”

哲學家感慨:“那你的生命價值就失去了一半!”

一個巨浪把船打翻,哲學家掉在河裏。船伕問:“你會游泳嗎?”

“不會,不會!”

船伕說:“那你的生命價值就失去了全部。”

這樣的導入有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順利地引出本節課的主題。

環節二:新課講授

在新課講授環節,我將從教材的邏輯結構出發,着重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重點闡述“教什麼”、“怎麼教”、“爲什麼這麼教”等問題。本框題主要通過好朋友推介會、我心目中的朋友、讓友誼之樹長青、真正的朋友4個方面展開。

1.實踐的含義

首先,採用問答的形式和同學們一起分解實踐的含義,如實踐的主體是什麼、實踐的對象、手段是什麼來一步步引出實踐是人們有意識、有目的地能動性地改造客觀世界的活動。從而使學生從不同角度掌握實踐的含義。接着,我會展示幾個實例,讓學生判斷哪些屬於實踐,從而鞏固學生對實踐含義的掌握。

討論:下列活動中哪些是實踐?

A.蜜蜂築巢

B.農民種莊稼

C.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

D.科學家繪製人類基因組圖譜

學生依據對實踐的理解,區分一般活動和實踐活動,深化對實踐概念的認識和理解。

2.實踐的特點

首先讓學生觀看中國開展探月活動的視頻,多媒體展示問題思考的以下問題:

A.中國開展探月活動能不能隨心所欲?這說明實踐具有什麼特點?

B.面對月球的低溫高寒,我們是不是無能爲力呢?這說明實踐具有什麼特點呢?

C.探月單個人能否完成?這說明實踐活動具有什麼特點?古代只能舉頭望明月,而現代卻能登月探測,體現實踐的哪一特點?

讓學生結合自身在現實生活中的事例回答。

設置的每個問題都對應實踐的一個特點,這樣有利於學生對實踐特點的理解與把握。

3.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在講解本知識點時,通過4個探究活動來分析實踐是認識的基礎的不同表現。

(1)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在此我設置了品嚐橙子活動,重現了活生生的現實情境,藉助品嚐橙子的活動,學生體會到想要知道橙子味道,就需要品嚐,即實踐。實現在講解中深入淺出、化繁爲簡的理想目標,有利於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2)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多媒體展示:對經濟發展的要求的認識】思考是因爲什麼變化推動認識的發展?

【分析】P44頁教材的探究活動,恩格斯的名言:是什麼推動了科學的發展?

學生可以結合在《經濟生活》中的知識積累及現實生活的經驗,思考並回答問題。

(3)實踐是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唯一標準

本知識點講解圍繞黃金週政策要不要廢除,大致形成了兩派。【多媒體展示“廢除派”、“堅持派”的觀點】

【多媒體展示“暢所欲言”】觀點一:黃金週政策應該廢除;觀點二:黃金週政策應該堅持,對此你認同哪一觀點,請說明理由。以四人小組討論2分鐘,然後推選一人代表小組發言。

面對黃金週政策的爭議,如何檢驗黃金週政策的正確性?

在通過設置另一活動:“是真的嗎?”,即將筆插進一個裝滿水的塑料袋中,水會不會漏出來?藉此講解爲什麼說明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設置生活化的情景,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圍繞黃金週展開辯論性的討論,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思辨思維。藉助一個小實驗,巧妙地實現了對“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這一難點的突破。

環節三:鞏固提高

在鞏固提高環節,我會出示幾句詩句:

1.近水知魚性,近山識鳥音

2.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

3.“行以求知,學以致用”

讓學生從認識論角度,判斷詩句或名言體現了什麼哲學道理?

通過此環節,進一步鞏固學生對實踐是認識的基礎表現的理解,突破難點。

環節四:小結作業

根據本框的內容特點及學生學習的特點,我會結合板書內容,採用歸納式小結。通過小結環節,使同學們對本節課形成更清晰的認識。

內容講授完畢,我會給學生布置作業:

練一練

據醫學史料記載,17世紀20年代,英國有個醫生給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輸羊血,奇蹟般地挽救了該青年的生命。其他醫生紛紛仿效,結果造成了大量受血者死亡,輸血醫療手段便被禁止使用。

19世紀80年代,北美洲醫生給一位瀕臨死亡的產婦輸人血,產婦起死回生。醫學界再次掀起輸血醫療熱,卻帶來驚人的死亡。

直到1901年維也納醫生萊因茨坦發現了人的血型系統,纔打開了科學輸血的大門。

上述材料是怎樣體現“實踐是認識的基礎”這個道理的?

(1)第一次輸羊血成功,從而發現輸血可以救治病人,說明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2)從輸羊血到輸人血直到終於解決輸血問題,表明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3)輸羊血的成功及大量受血者殘廢和輸人血的再次成功及一次輸血醫療熱帶來驚人的死亡,直到終因發現血型系統而使輸血問題得以成功解決,說明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4)爲救人而輸血失敗的原因,直至發現人的確定血型系統,從而最終解決輸血問題,說明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

七、說板書設計

板書是無聲的語言,是教師口頭講述的輔助手段,是知識的高度凝集與集中。依據本節課的知識特點,我的板書設計如下:

結束語:各位評委老師,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高中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一)本框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框內容是第二單元第四課《生產與經濟制度》中的第一節的內容,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生活與消費”的相關內容,這爲過渡到本框題的學習起到了鋪墊的作用。這一課是繼上一單元的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問題,通過分析消費與生產的關係問題,巧妙地把消費過渡到生產。因此,本框題在經濟常識中具有不容忽視的重要的地位。第二框的內容爲第七課第二節《按勞分配爲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學習奠定了基礎,,起着承上啓下的作用,地位非常重要。

(二)對本節課教材內容的認識和理解

本框題的邏輯結構:由上一單元的消費問題引出生產與消費的辯證關係,指出生產對消費具有決定作用,消費對生產具有重要的反作用——由生產的決定性作用引出社會主義國家必須大力發展生產力的內容,幫助同學們認識到生產在經濟生活的基礎地位和核心作用,引導學生深入瞭解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深刻認識到我國的各項工作都必須服從和服務於經濟建設這個中心,爲下一課介紹“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做好鋪墊。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通過教學,使學生識記生產與消費的關係、社會再生產的四個環節及其相互關係,瞭解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理解我國大力發展生產力的原因、意義及如何發展生產力。

2.能力目標:

通過對生產與消費之間辨證關係的學習,初步培養學生的辨證思維能力;準確認識生產在社會生活中的決定性作用,從而培養正確認識我國當前爲什麼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爲中心的洞察力,以及如何分析和解決我國現階段的經濟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本課的學習,要使學生領會物質資料的生產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牢固樹立以經濟建設爲中心、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的觀念。能夠擁護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認識到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發展生產力,各項工作都要服從和服務於經濟建設這個中心。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生產與消費的關係

確立理由:學生只有正確把握這對關係,才能深刻理解我國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爲什麼是發展生產力、我們爲什麼要以經濟建設爲中心等基本問題。

難點:社會再生產四個環節間的關係

確立理由:學生對於社會再生產的四個環節在概念上,並不是很清楚,甚至很抽象,於是四個環節間的關係更是難以把握,尤其是生產與消費的關係,因此把這一內容作爲本框題的教學難點。

(五)教材的處理

① 根據本課的內容設計問題,讓學生自主探究,有利學生從整體上來把握知識點,培養閱讀的能力。

②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優勢來展示跟內容有關的材料,並堅持一材料多用的原則。這樣既直觀,又能體現例子的典型性和精練性。

③有選擇性地利用書中的幾個探究。由學生自主閱讀材料,進行討論,並聯系已學的知識,提煉觀點,這有利調動學生的發散思維、創新意識,懂得知識遷移,使教學更具啓發性。

④使用傳統教學來分析相關的重難點,這樣能夠彌補多媒體教學的不足,提高上課的效率。

二、教學方法:

這一課的有關內容,初中的思想政治課本已經有所表述,高一學生對於這一知識其實並不感覺陌生。但是,高一學生對的判斷、分析還缺乏必要的經驗積累和較爲深層次分析問題的能力。所以針對本框的特點,我將在教學中採用如下方法:

1.討論教學法。

針對教材重點、難點,開展討論,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2.案例分析法

理由:用案例更加通俗易懂,並且利於調動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

3.多媒體演示法

理由:利用多媒體展現大量圖文及視頻資料,能更活躍課堂氣氛,增強視聽效果,提高課堂教與學的效率。

三、學法指導:

1.探究性學習法。 “自主探究”、“合作探究”。

自主探究:讓學生作學習的主人,“願學、愛學、樂學”,並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

合作學習:小組分工合作讓學生在生生互動中,促使學生克服“以自我爲中心,合作精神差,實踐能力弱”等不足,培養綜合素質。

2.案例分析法

這有利於提高學生的觀察、分析、歸納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四、教學流程

I. 導入新課(2-3分鐘)

教師:通過幻燈片展示一組生活中的商品和服務的圖片讓學生分類說明,並引出話題:人們消費的商品和服務從何而來?經學生討論和教師總結得出結論:商品和服務必須通過生產創造出來。

設計說明:讓學生能夠鞏固已學的消費類型的知識;初步懂得消費不是由主觀決定,而是由客觀物質狀況決定。做到“溫故而知新”。

II. 講授新課(35分鐘)

1.教學任務一——生產決定消費

教師:用幻燈片展示課本29頁漫畫“今非昔比”,然後設問,並請同學討論:

1、坐擁江山和美人的皇帝爲何坐不上汽車,打不了電話?(爲得出生產決定消費的對象)

2、在出行方面,皇帝只能坐馬車,現在普通人卻能坐上飛機,說明什麼問題?(爲得出生產決定消費的方式)

3、汽車比馬車快得多,高檔的多,說明了什麼?這種變化得意於什麼?(爲得出生產決定消費的質量和水平)

4、假如沒有電腦的出現。人們會不會有上網的衝動?這說明了什麼?(爲得出生產爲消費創造動力)

教師總結:生產決定消費,沒有生產就沒有消費。人類的歷史就是生產發展的歷史,物質資料的生產是人類社會賴於存在和發展的基礎

設計說明:通過漫畫的討論分析及幾組相關問題的解決,進行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啓發式教學,激活學生內在的求知慾,引導學生積極思考,獨立探究,自行發現並得正確結論,掌握“生產決定消費”的觀點,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達到教學目的。

2.教學任務二——消費對生產具有反作用

指導學生閱讀書本29頁探究活動2的文字材料,並討論分析“消費對生產有什麼影響”?教師也參與學生的討論分析,共同得出消費對生產具有反作用。爲了讓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消費對生產的反作用,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並舉身邊的例子來說明這個“爲什麼消費對生產具有反作用”,教師對這些例子進行點評,並總結:1、消費是生產的目的'。2、消費對生產起着導向的作用。3、消費是生產的動力。4、消費爲生產創造出新的勞動力。並舉例本縣的一些例子加以說明。

設計說明:通過對文字材料的分析,增強學生的閱讀理解和歸納總結能力,學會分析案例,通過學生的舉例,教師的點評,讓學生透過現象認識事物的本質,從身邊的實際出發更加深刻地理解、掌握“消費對生產具有反作用”的觀點,也突顯出教材的精神,貼近生活,再次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3.教學任務三——社會再生產

用多媒體展示問題:從整個社會來看是否生產出的產品一次性提供給人們消費,這個過程就簡單的地停止呢?讓學生進行閱讀討論分析思考,從而引出話題“社會再生產”的概念及其四個環節的相互關係。並對社會再生產的四個環節進行分析和總結,重點指出在生產、分配、交換、消費四個環節中,生產是決定性環節,消費是最終目的和動力,分配和交換是橋樑和紐帶,並用多媒體把這四者的關係展示出來。

設計說明:設計這個問題起着承上啓下的作用。通過圖示,可以將社會再生產四個環節的相互關係直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記憶深刻。

4.實施教學任務四——大力發展生產力

正因爲生產的決定性作用,要求我們大力發展生產力。讓學生們閱讀思考書本30頁的資料,以及多媒體中展示的我國經濟與其他國家經濟的比較,讓幾個同學對比談談感受和變化,然後引出“我國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國情,指出社會的主要矛盾。爲了解決這個矛盾,我們必須以經濟建設爲中心。

設計說明:通過展示讓學生明白爲什麼我們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懂得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的原因,培養了學生的透過現象看本質和分析能力。

5、課堂小結(2-3分鐘)

高中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1)發展耐力跑;(2)遊戲:搬物賽跑

2、教材分析

本節課的內容是發展耐力跑,通過學習,使學生在活動中掌握跑的基本活動能力,並在跑的遊戲中體驗參與體育活動的樂趣,促使學生身心全面發展。因此,發展耐力跑是小學三年級體育的重要內容之一。

3、教學目標

(1)、認識目標:能較快地掌握用均勻的速度、輕鬆的步伐參與奔跑活動,初步體會跑時的動作和呼吸節奏。

(2)、技能目標:培養跑的正確姿勢,發展耐力素質和持久跑的能力,提高集體協同動作的水平。

(3)、情感目標:培養吃苦耐勞、克服困難的精神和堅毅、頑強的意志品質。

4、教材重點

根據教材內容、特點,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本課教學重點是:(1)讓學生在遊戲中體驗耐力跑。(2)讓學生在趣味性中體驗發展耐力跑的身體感受。

5、教學難點

教會學生在奔跑中發展速度和能力的方法。

二、說學情

本課的教學對象是小學三年級學生。他們具有一定的競爭意識,爭強好勝,愛玩好動,愛表現的特點。因此在教學中針對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靈活的安排多種多樣的遊戲,就是爲了讓學生在遊戲歡樂的氛圍中,忘卻疲勞或推遲疲勞的出現。在課堂上還要讓學生掌握耐力跑的方法和調節跑的速度。同時。還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吃苦耐勞的精神和頑強的意志品質。通過學習發展耐力跑的遊戲內容,有助於發展學生的身心健康,有助於全面達成領域目標。

三、說教法、學法

1、教法

根據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我採用了多種多樣的遊戲方法,使學生對本課充滿了極大的熱情與興趣。在活動中體現出較高的學習慾望,態度積極。主動參與。

2、說學法

(1)在遊戲活動中,能找到不斷加速的感覺,能體驗到發展耐力水平時的身體動作感受。

(2)能通過遊戲活動,感覺到位移速度能力和耐力水平的發展和提高,並能運用獲得的知識和技能,不斷改進跑的動作,形成身體正確姿勢。

四、說教學過程

(一)課堂常規

師生問好!

(二)熱身運動

1、頭部運動2、肩部運動3、體轉運動4、腰部運動5、膝關節運動

6、踝腕關節運動。

(三)展開

這一階段是課的主要部分,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是整節課的關鍵。

(1)根據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我採用了多種多樣的遊戲來引導學生,讓學生對本課的活動充滿熱情和興趣,體現出較高的學習慾望,態度積極、主動參與。

(2)能找到不斷加速的感覺,能體驗到發展耐力水平時的身體動作感覺。

(3)能通過遊戲活動,感覺到位移速度能力和耐力水平的發展和提高,並能運用獲得的知識和技能,不斷改進跑的動作,形成身體的正確姿勢。

(4)在遊戲活動中,充滿競爭和拼搏意識和行動。表現出良好的團結協作、集體主義精神和勇敢頑強、不怕困難、刻苦耐勞的意志品質。

(四)、遊戲活動

能自覺地遵守遊戲中的有關安全活動的要求和規則。

五、放鬆活動

1、舞蹈放鬆。使學生得到全面的放鬆。

2、小結:師生互評。

六、場地器材

籃球場地、錄音機一臺、排球8個。

高中說課稿 篇7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學會讚美》,將從主題選定、活動目標、方案設計和活動過程四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主題選定

心理學家研究證明:希望得到尊重和讚美,是人們內心深處最大的願望。小學中年級學生已初步具有自我意識,十分關心同學對自己的評價,更希望得到同學的讚賞。依據教材和學生心理特點我確定設計了《學會讚美》一課。

二、活動目標

基於該階段學生在人際交往過程中的心理特點和本節課的內容,我將本次活動目標定爲以下三點:

1、使學生能正確認識自己,評價別人。

2、學會恰當地讚美他人,真誠地讚美他人。

3、體會到讚美他人與被人讚美都是幸福、快樂的 。

三、方案設計

在教學中,我根據中年級心理健康教育課標的要求以及本節課的具體特點,注重營造平等、民主、寬鬆、和諧的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參與性和情感性,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原則。

四、活動過程:

小學中年級心理健康活動形式對於活動的參與性、情感性的要求更高。在設計活動時,我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及心理特點,設計了以下四個教學環節。

1、激發興趣,感受讚美

2、小品引路,學會讚美

3、參與體驗,分享讚美

4、總結延伸,昇華讚美

下面,我具體說說是怎樣準備這一課的。

首先是課前活動

上課前,爲了給學生營造一個寬鬆、和諧的氛圍,我有意識的對學生進行讚美,例如:“孩子們真精神!”“你今天穿的衣服真漂亮。”“你的聲音真好聽!”??提高學生的課堂情緒,自然的引出“學會讚美”這一話題。

一、激發興趣,感受讚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第一個教學環節是激發興趣,感受讚美。我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讓學生看動畫,聽《稱讚》這個故事。這個故事主要講的是:在小獾有點泄氣的時候,小刺蝟稱讚了他,使他有了自信;而小獾稱讚小刺蝟的蘋果香極了,使小刺蝟消除了一天的疲勞。聽完故事後請孩子們說說:“你喜歡這兩個小動物嗎?爲什麼?”孩子們觸景生情,暢所欲言。

這樣孩子們就可以初步感受到讚美不僅能給人帶來快樂,而且也能使交往的雙方彼此喜歡。

二、小品引路,學會讚美

讚美是一門學問,也有一定的技巧。那麼如何去讚美別人呢?第二個環節小品引路,學會讚美我是這樣設計的:播放錄像短片《誰最會誇》,看後讓孩子討論交流:你認爲誰最會誇?爲什麼?以小品爲載體,讓學生認識到讚美別人最重要的是真誠的發自內心的讚美。接下來播放兩個生活情景,引導孩子發現其中人物的閃光點進行讚美,讓孩子在“潤物細無聲”之中學會了讚美。

三、參與體驗,分享讚美

有位兒童心理學家曾說過:“讚美是兒童精神世界的陽光!”。所以我設計的第三個環節是參與體驗,分享讚美。通過一個活動“我來點亮那顆星”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儘量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體會到讚美他人與被人讚美的幸福和快樂 。活動是這樣的:在一個盒子裏放着一些紙條,每張紙條上寫着一位同學的名字,我先從中抽出一張紙條,然後請全班同學幫忙找一找被抽到同學的優點,(此時引導學生多角度的發現別人的優點,不光學習,還有勞動、紀律、衛生、文明禮貌等),最後請被讚美的同學談談受到讚美後的心理感受。此時,老師點亮一顆星。接下來請一個孩子抽出一張紙條,大家一起來找找被抽到同學的優點,點亮第二顆星。最後是小組間同學互相讚美。教師相機點亮所有星星。

這樣,參與的人員由點到面,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使每個人都能感受到讚美的愉悅,清醒地認識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從而能正確地認識自己、評價別人。

四、總結延伸,昇華讚美

爲了讓學生的心靈再次受到強烈的震撼,充分感受讚美的魅力。在本節課最後一個環節總結延伸,昇華讚美中,我配樂朗誦《讚美》:同學們,請不要吝惜你的讚美,因爲讚美是春風,它能使人溫馨和快樂,

請不要小看讚美,因爲讚美是力量,它可以激發自信和希望。讚美也是心靈的陽光,沒有陽光,我們便不能生長。願讚美的力量激勵每個人進步,願讚美的陽光普照在每個人的身上。

最後總結延伸:同學們,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還有許許多多的人值得我們去讚美,(相機出示圖片):辛勤的園丁、勤勞的清潔工、盡職的警察、還有保家衛國的解放軍??慷慨地送出我們的讚美吧,這樣我們的生活將充滿和煦的陽光,我們的社會將變得更加和諧。

通過準備這節課使我深深的感受到讚美的巨大力量。做爲一名老師,我們更應該持之以恆的用我們的實際行動去讚美我們的學生。一句真誠的話語,一個甜蜜的微笑,一道讚許的目光,一個豎起的大拇指??都可以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

以上是我對本節課的教學設想和反思,可能會有一些不足之處,懇請各位專家、老師批評指正,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