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旋轉》說課稿

學識都 人氣:1.29W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那麼你有了解過說課稿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初中《旋轉》說課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初中《旋轉》說課稿

初中《旋轉》說課稿1

一、說教材

1、學情及教學內容簡析:

平移和旋轉是兩種基本的圖形變換,從二年級上冊辨認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的靜態形狀,發展到動態感知平移和旋轉現象,符合兒童的空間發展水平。教材注意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提供大量感性、直觀的生活實例,引導學生觀察、比較、體會,初步認識平移和旋轉現象,並通過畫一畫、說一說等活動,讓學生體會平移的特點。認識平移和旋轉對發展空間觀念有重要的作用。

平移和旋轉教材沒有下定義,也沒有用語言描述,只要求學生有初步的認識,在教學安排時,我充分考慮了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發展水平,是有層次地逐漸遞進的教學。

2、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實例,使學生初步認識物體或圖形的平移和旋轉,並能在方格紙上畫出平移後的圖形。

(2)通過聯繫生活經驗,使學生體會平移和旋轉的特點,培養空間觀念。

3、教學重點:理解圖形的平移和旋轉現象。

教學難點:能在方格紙上判斷平移,能將圖形進行平移。

二、說教法、學法:

爲了讓學生對《平移和旋轉》有感性認識,啓發他們的操作能力,針對這樣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在教法上,我個人認爲,在教學中應當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啓發、引導、設疑等教學手段及方法進行教學。

有效教學的核心是學生參與,學習活動不單是純粹地掌握書本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自主獲取知識和運用知識的能力。因此在學習過程中,我主要體現了通過學生觀察比較、合作交流、實踐操作等方法,讓數學走進學生的生活。

三、說設計思路:

本課教學,我分爲五個部分:第一、創設情境,從生活中導入。以生活中物體的運動來初步感受運動特點。第二、觀察比較,初步感知。以教材中提供的物體運動爲基點,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轉,能判斷物體的運動。第三、揭示特徵、數平移的距離。按判斷方向、找對應點、數格子三個步驟來體會平移的圖形的特徵,並能根據平移的圖形進行判斷。第四、根據特徵,畫平移的圖形。在感受了平移圖形的特徵基礎上,按平移的特徵對一些簡單圖形進行平移,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平移距離的理解。第五、實際運用,全課小結。學生在有趣的平移活動中綜合運用所學知識,感受數學的趣味性和生活性。

四、說設計過程:

(一)創設情境,從生活中導入

情境互動:今天,王老師是坐公交車來學校的,那同學們,你是怎麼來學校的啊?

揭示:像人在行走,自行車、摩托車、電動車、汽車在行駛,我們都可以說成它們在運動。

小結:生活中很多東西都在運動。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物體的運動。

(設計意圖:通過創設這一情景互動,拉近了師生的距離,同時,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初步感受到運動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

(二)觀察比較,初步感知。

1、出示6個物體的運動現象,火車、電梯、纜車、風扇、螺旋槳和鐘擺。觀察運動特點,能用手進行模仿運動。

2、根據它們不同的運動現象進行分類。

學生先小組討論,怎麼分以及爲什麼這麼分,初步呈現分類的標準。

3、交流:以直線運動和轉動進行分類。其中,鐘擺的運動會產生爭議。

4、討論鐘擺的運動。

示範鐘擺運動,感受鐘擺是圍繞頂端的一個點轉動,運動有幅度,因此是和風扇、螺旋槳是一類。

5、小結:像火車、電梯、纜車這樣的運動叫平移,物體可以上下平移、左右平移、前後平移。像風扇、螺旋槳、鐘擺的運動,叫旋轉。同時揭示課題:平移和旋轉。

6、及時鞏固應用,出示想想做做第一題:判斷下面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轉。要求學生能關注每幅圖中物體運動的特點,並能清楚表達。平移用直箭頭表示,旋轉用彎箭頭表示。

7、尋找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轉現象。

8、回顧平移和宣戰的運動,嘗試用手勢來表示。

(設計意圖:數學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從生活中常見的運動現象出發,讓學生從中找出兩種不同的運動,一方面能夠引起他們的興趣,同時,能讓他們感受到原來數學就在我們的周圍。並通過小組交流分類,給學生提供了一個探索的空間。接着讓學生展開思維的翅膀,尋找發現自己身邊各種平移和旋轉現象,又進一步突出了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設計讓學生用動作來表示運動的特點,動作的準確性彌補了語言表達的不足,幫助學生建立平移和旋轉的概念。這些學習活動,不僅強化了平移和旋轉的知識,加深了學生的感悟,也加深了他們對數學來源於生活,數學應用於生活,數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體會。同時,他們也會在自己親自發現的過程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感受到數學是那麼的有趣。)

(三)揭示特徵、數平移的距離。

在初步感知了平移和旋轉兩種不同的運動現象後,着重感受平移中的位置變化。

1、首先,出示運動的小房圖,判斷小房圖在做什麼運動。並及時講解,用虛線表示原來的圖形,用實線表示平移後的圖形。

2、提問:小房圖怎麼平移的?平移了幾格?你是怎麼看出來的?從而明白通過箭頭可以知道運動方向。並通過小組討論,確定平移的距離。

3、確定平移的距離

(1)出示幾個特別的點,找到平移後的對應點。

(2)一起數一數房頂的'點,向右平移了幾格。

(3)請一個學生模仿的數左邊屋檐的點移動的距離。

(4)學生在教材上尋找一個或者幾個特別的點數一數。

(5)交流發現:每個點都向右平移了6格。

4、小結:小房圖上每個點都向右平移了6格,我們就說小房圖向右平移了6格。同時觀察發現,平移後小房圖的形狀和大小都沒變。

5、出示金魚圖

讓學生根據剛纔的操作過程判斷金魚圖向哪個方向平移了幾個。在交流中表述清判斷的方法,並以金魚圖上不同的點來進行驗證。

在交流中讓學生髮現,一般選擇一個好數的點來數就可以了,如金魚的嘴巴。

6、獨立完成火箭圖,判斷火箭圖平移的方向和距離。

7、及時應用,挑戰想想做做第4題。

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先獨立完成,巡視幫助有困難的學生。交流時突出怎麼看方向,怎麼數平移的距離的。

8、小結:數平移距離時,找怎麼樣的點比較方便。

(設計意圖:巧妙的設計學生喜歡的小房圖、金魚圖、火箭圖的平移,很自然地把學生引向對平移距離的探索。在引導學生數平移距離時,從一個點出發,逐漸發現每個點都平移同樣的距離,從而總結出整個圖形都平移了這樣的距離。整個教學過程,從教師扶,到半扶半放到放手讓學生思考,對於平移距離的研究就更加的深刻了,學生也能逐漸的掌握方法並能應用方法。通過簡單的練習到挑戰性的練習,讓學生細化了操作方法,並能把方法內化,使學生對方法掌握得更加紮實到位。最後從學生的操作中提升,找怎樣的點更方便)

(四)根據特徵,畫平移的圖形。

在學生已經對平移的方向和距離有了一定的理解基礎上,當個設計師,進行動手操作實踐。

1、引着學生進行平移操作。

出示試一試的三角形圖,先理解題意,找出題目中重要的要求,既向右,平移6格。

提問:我們該怎麼移?有什麼好辦法嗎?從而呈現出找到點,把幾個點都找到對應的點,再連起來接着畫。

在操作前,要讓學生同桌互相提醒注意點:箭頭的方向和距離。

然後進行操作,指導有問題的地方。

在平移好後,同桌說是或自己先畫了什麼,再畫了什麼,最後怎麼做的。按先……再……最後……進行交流,肯定學生的多種畫法。

2、放手讓學生去平移平行四邊形,依舊按剛纔的步驟進行操作。想清楚先畫什麼,再畫什麼然後動手。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自己討論的方法進行畫圖操作練習,在操作中強調注意點,以學生的彙報展開具體的操作方法,從而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平移距離的理解。)

(五)實際運用,全課小結。

給每個學生提供一張練習紙,上面是四個需要平移的簡單圖形和要求,最後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組合成一艘小船。

以學生用自己的智慧畫出的“一帆風順”的小船作爲本課的結束,鼓勵學生應用平移和旋轉創造出更多的驚喜,收穫更多的數學知識。

(設計意圖:本環節把課堂的學習推向的高潮,學生利用本課學習的知識把原本不相關的圖形通過平移變成一艘美麗的小船,從而更加感受到了數學課堂的趣味性,感受到了平移的魅力)

這就是我對三年級下冊《平移和旋轉》第一課時的說課內容,謝謝大家!

初中《旋轉》說課稿2

一、 說教材

《平移與旋轉》是人教版實驗教科書小學數學第四冊P41-42頁的教學內容,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會辨認銳角、鈍角,建立了有關幾何圖形概念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爲今後的幾何學習打下基礎。圖形的平移和旋轉在學生的生活中並不陌生,而作爲新課程新的教學內容則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因此教材從生活實例入手,在大量感知的基礎上,讓學生體會和發現平移與旋轉的運動規律,並通過動手操作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平移的方法以及學會分辨平移和旋轉。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使學生結合實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轉現象。

2、會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後的圖形。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能積極參與對旋轉與平移現象的探究活動,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對身邊與旋轉和平移有關的某些事物產生好奇心。

過程與方法目標:

初步滲透了變換的數學思想方法

教學重點是感知平移、旋轉現象;學會在方格紙上平移圖形

教學難點是在方格紙上平移圖形

二、 說教法與學法

1、實踐操作法

二年級的學生還處於形象思維階段,建構主義學也認爲,小學生學習數學是一個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不是被動地吸收課本上的現成結論,而是一個親自參與的充滿豐富而生動的思維活動。因此,本節課設計了讓學生看一看、說一說、剪一剪等一系列的操作活動,運用多感官參與學習,解決了數學知識的抽象性與小學生思維多依賴直觀這樣一個矛盾,促進學生思維的不斷髮展。

2、遊戲教學法

《數學課程標準》要求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因此,本教學設計注重創設圖片情境,以激趣爲基點,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鞏固所學新知識。教育心理學中也說遊戲是兒童的本性,結合本課教學內容抽象性的特點,我以圖片和遊戲作爲載體由淺入深地引入平移和旋轉的概念。

學法

1、情境學習法

《數學課程標準》要求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隨時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解決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問題,體會學習數學的重要性。因此,我讓學生從身邊事例中找出平移、旋轉的物體,培養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學數學用數學的興趣。

2、小組合作法

通過合作交流培養學生能數學地進行交流,形成良好的數學素養,使學生從自己的經驗出發,在合作中探索、發現和發展,使學生從被動服從向主動參與轉化,從而形成師生平等、協作的課堂氣氛,使教師真正成爲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

三、 說教學過程

依據以上的教法學法,本課設計瞭如下四個教學環節:

1、 實物導入,初步感知

新課標認爲學生經驗是發展空間觀念的基礎。學生的空間知識來自豐富的現實原型,與現實生活關係非常緊密,這是他們理解和發展空間觀念的寶貴資源。而且兒童的注意力有強烈的直觀性和色彩性的特點,容易被生動有趣的事物所吸引,所以在開始的時候我就利用窗戶和鐘錶揭示平移和旋轉的現象。

課伊始,我就引導學生觀察窗戶上窗的移動情況,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窗戶的運動情況並讓學生用手畫出窗戶的移動路線,形成對平移概念初步的感知。接着,我再出示鐘錶,讓學生觀察秒針的運動情況的同時讓學生用手畫出秒針的運動路線,形成對旋轉概念的初步感知。

2、 創設情境,感受體驗

在學生形成初步感知後,我再創設圖片情境加深理解解(利用主題圖及課本中的圖片揭示平移、旋轉現象)

當今的建構主義者主張,世界是客觀存在的,但是對於世界的理解和賦予意義卻是由每個人自己決定的。我們是以自己的經驗爲基礎來建構知識的,所以他們更關注如何以原有的經驗、心理結構和信念爲基礎來建構知識,他們強調學習的主動性、社會性和情境性。因此,我利用學生生活中的例子創設有關平移和旋轉現象的情境。

我用幻燈機展示本單元的主題圖,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將學生帶入遊樂園的情境中,然後就問學生:遊樂園裏各種遊樂項目的運動變化相同嗎?(不同)你能根據他們不同的運動變化分分類嗎?

爲了使學生進一步區別平移與旋轉,我將爲同學們提供的生活素材依次出現在屏幕上,然後讓學生自己進行區分,在比較中體會平移和旋轉的不同特點。

當學生能看圖區分出平移和旋轉以後,我就讓學生髮揮想象說出身邊有關平移和旋轉的例子,讓學生學以致用。

3、 遊戲探究,鞏固新知

著名心理學家皮亞傑說:“兒童的思維是從動作開始的,切斷動作與思維的聯繫,思維就得不到發展。”而且,二年級的學生的思維還處於形象階段,只有藉助多感官的參與學習才能更好的鞏固所學內容。同時,在這一環節教學後進行的是本課的重難點教學,經過了前三環節的教學,許多學生已經感覺疲憊,不免注意力有所下降。在這一環節的教學中,我讓學生自己動手創作平移和旋轉的手工,生動有趣的活動能再次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不僅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而且使學生在課堂後半段時間學習更加有效。

首先,我先和學生做一個遊戲,我先點名叫一個學生做示範,讓他聽我口令運動。例如:我說:“某某同學向右平移兩個座位,然後旋轉一圈,再向左平移兩個座位。”當我做完示範以後可以叫一排同學聽命令,然後再全班同學一起做,這樣由點到面的練習,不僅能更好地控制課堂,也可以使學生用身體來加深體會。

接着,我讓學生進行有關平移與旋轉的手工製作大比拼。

4、 情境練習,啓智培能

在這一環節的練習中,我創設小魚找媽媽的情境,激發學生的童心,使學生積極主動的投入到在方格紙上平移物體這一重難點上。

我出示方格紙後說:“喲,這條小魚正着急地找它的媽媽呢。它們該怎樣遊,向什麼方向遊多少格才能碰面呢?要嘴對嘴纔算碰面哦。請你們兩人一組幫它們設計路線,並把路線記錄下來。”

讓學生感受到了在方格紙上移動物體的樂趣後,我繼續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我再創設房子會搬家的情境,讓學生都參與數一數的練習。

在最後的時候讓學生自己總結本課所學的內容,改變過去由老師總結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將所學的知識及時內化,成爲自己的知識。

四、 板書設計

本課運用了直觀比較的形式設計板書,簡單直觀的設計有利於學生進行比較和記憶,幫助學生了解知識的整體結構,掌握所學內容間的聯繫和區別。

平移與旋轉

平移 找點→連點→移點

旋轉

整節課的教學設計以學生爲主體,在教學中緊密結合教材內容,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特徵,有意識的進行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讓每一位學生都能體會到學習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