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版初中音樂說課稿

學識都 人氣:1.9W

說課稿不論是課前說課還是課後說課上述內容必須闡述清楚。課前說課還應說疑點,說明在備課中自己拿不準的疑點,求教於其他教師。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歡迎大家閱讀。

湘版初中音樂說課稿

篇1:湘版初中音樂說課稿

一、說教材

本課是人音版八年級第十六冊第三單元的歌曲

《大海啊,故鄉》創作於1983年,王立平詞曲,是影片《大海在呼喚》的主題歌。歌曲旋律平緩,優美動聽;歌詞質樸深情,如敘家常;結構簡練,富有敘事性。特別是最後兩句,情深意長,表現了主人翁對大海、故鄉和母親深摯的感情。本節課是一節以唱歌爲主的綜合課。

通過以上對教材的分析,在新課程改革理念的指導下,我制定瞭如下的教學目標:

(1)能夠用自然圓潤的聲音演唱歌曲;運用各種音樂要素對歌曲進行藝術處理,並根據設

計進行演唱。

(2)在音樂實踐中,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爲習慣和寬容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識和

集體主義精神。用過對歌曲的演唱抒發對祖國母親的熱愛之情。

(3)在分析處理歌曲的過程中,採用自主學習的方法,引導學生自主參與各項學習活動並

順利完成學習任務,同時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協調能力。

本節課的重點難點爲:鼓勵學生運用音樂要素對歌曲進行處理。

二、說學情、教法、學法

八年級學生通過幾年的學習,音樂知識不斷積累,對樂曲各種音樂要素的分析能力不斷增強,本節課根據學生年齡特徵,認知規律以及已有的音樂水平進行教學,所以,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水平,採用如下教學方法:

1、教師點撥、引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調動學的生想象力和觀察分析能力,讓學生聯想歌曲情境,動手創作,動腦分析,動口說想象的思路。學生親身參與樂曲的分析、創作,充分體現出教爲主導,學爲主體的教育原則。

2、採用討論法,讓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找出歌曲的特點,併爲歌曲進行藝術處理,使學生在嘗試學習中自主地得出結論從而來完成能力目標,最後通過親身體驗來驗證結論。

3、採用嘗試教學法,指導學生自學,讓學生動手進行音樂創作,觀察分析,使不同層次的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實踐創造能力都得到提高。

三、說教學過程

(一) 熱身活動

根據歌曲特點我設計了一條三拍子的發聲練習和一條二聲部練習,目的是爲下一環節的演唱歌曲和處理歌曲做鋪墊。

(二)導入環節

首先我讓同學們閉上眼睛,我會用大屏幕和音響相結合的方式向學生們呈現有關海鷗、海風、海浪的聲音。隨後我會讓同學們說說查找到的關於大海的資料。我會順勢總結出:大海不光有美麗的外表,還有豐富的物產,大海對我們非常重要,它是我們的朋友,更是我們的.故鄉,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歌《大海啊,故鄉》

(三)學習歌曲

在這一環節,首先我會讓學生首先聆聽一遍整首歌曲,讓他們能夠初步感受歌曲的曲調和節奏。然後由我整體鋼琴演奏一遍,由於考慮到初中生對這首歌本身就比較熟悉,這個階段的學生接受能力也很強,通過前面的兩大板塊的聆聽,學生對這首歌曲的旋律有了一定的瞭解,所以我將直接讓學生跟隨我的鋼琴伴奏帶歌詞演唱,當然,可能會在個別細節方面唱的不到位。我會重點提示學生如果歌曲的結尾的氣息不夠,可以進行換氣演唱。在學成歌曲結束後,我會讓學生分組演唱本歌曲,同時在歌曲的曲調中再次感受歌曲所傳達的意境。

(四)練習歌曲

讓學生通過演唱歌曲自己發現並解決問題,培養學生善於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把課堂還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歌曲的藝術處理:

1 .欣賞合唱版《大海啊故鄉》,並思考:

(1)歌者是通過什麼表達的這種情緒

(2)歌曲的演唱形式

啓發學生通過音樂要素分析歌曲,爲下一環節的藝術處理做好鋪墊。

2 .小組討論並展示

引導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從力度、速度、演唱形式的變化爲歌曲加二聲部等,對歌曲進行處理。這一環節爲每一個學生提供參與音樂活動的機會,在活動中培養他們的綜合能力和合作意識把課堂還給學生充分體現教師爲輔學生爲主的原則。

(三)、拓展欣賞

欣賞《夢駝鈴》和《故鄉的雲》再次加深對思鄉情結的理解和體驗,引導學生對家鄉的熱愛,激發學生立志建設家鄉的情感。

在《大海啊故鄉》的歌聲中結束本課。

篇2:湘版初中音樂說課稿

一、說教材

《非洲音樂》是人民音樂出版社初中音樂鑑賞教中《亞非音樂神韻》中的內容。本課介紹了非洲音樂的風格特點、表現形式等。在一課時的時間裏,我將內容作以整合,我重點介紹非洲音樂的基本風格與獨特的節奏運用。

根據對教材的分析,在新課改理念指導下,我特制訂如下三維目標:

1、學生通過演唱非洲歌曲,欣賞非洲鼓樂、非洲歌舞等,把握非洲音樂的獨特風格。

2、通過教師演唱、啓發、學生節奏練習、探究合作等過程與方法,學生充分參與課堂。

3、學生通過對非洲音樂的學習瞭解非洲的人文精神氣質,從而激起理解多元文化、探究世界音樂的興趣。

根據如上闡述,我制定本課重難點如下:

本課重點是:模仿非洲鼓樂的節奏,進行表演與聲部合作,培養音樂實踐能力。

本課難點是:感受非洲音樂的特點,理解非洲音樂中節奏的特點。

二、說學情、教法、學法

學生經過小學的音樂學習已經具備了基礎的音樂理解力與感受力。他們正直青春期,這個年齡段是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社會道德、倫理等觀念逐漸形成。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情感需求強烈而不穩定,音樂鑑賞課恰恰是一種獨特的審美性、情感性的教育,富有感染力的音響會豐富學生內心對美的理解,而音樂作品深層次的內涵與思想性也會隨着音樂體驗潛移默化影響學生的生活態度。

三、教法分析:教師主要採用示範法、情境法等引導學生關注音樂要素。

學法分析:學生通過聆聽、感受、體驗、演唱等方法,理解音樂、表現音樂。

四、說教學過程:

(一)課堂導入:我採用的是情境導入法。出示非洲撒哈拉沙漠落日餘暉的幻燈片,播放由歌手朱明瑛演唱的非洲歌曲。同時啓發學生進行思考:這首歌是哪個地區的歌曲?歌曲伴奏中都用到了哪些打擊樂器?學生回答,教師歸納,引出課題:《非洲音樂》。

(二)簡介非洲的風土人情與音樂文化。學生討論、分享課前準備的有關非洲文化的資料。教師歸納:非洲的音樂文化特點以及非洲鼓、馬林巴等打擊樂器舉足輕重的作用。

(三)欣賞非洲鼓樂與學生學習節奏表演。首先,我播放非洲鼓樂,學生感受鼓樂節奏靈活與多聲部交錯的特點。然後我將學生分簡單分組,每一組進行一個聲部的節奏練習,學生用擊掌與跺腳表現節奏,強調不同位置出現的重音。然後我會逐漸引導學生進行多聲部的節奏合作,合作整齊正確之後,我會請每個聲部幾名同學出來圍成一個圈,我來掌握總體速度,學生們一邊走一邊表現節奏,臺上與臺下的同學一起表現各自聲部的節奏,感受非洲人民圍繞火堆歡樂舞蹈的情境,體驗參與音樂課堂歡樂的氣氛。

(四)學唱《非洲讚歌》。出示歌片,教師範唱,學生模仿,提示學生音高要準確,用聲音表現出非洲人民熱情與富有動感的演唱風格。接下來每個節奏聲部組的同學統一創作一個簡單循環,適合爲非洲讚歌伴奏的節奏型,利用板凳、鉛筆等身邊的物體合奏,完整演唱《非洲讚歌》,感受非洲音樂歌唱、伴奏與肢體表現與一體的音樂特色。激發學生繼續探究非洲音樂的興趣。

(五)課堂小結:我將用凝練的語言總結本節課所學的內容。並引導學生關注非洲音樂對世界音樂甚至流行音樂的影響。最後我將引導學生課下繼續探究非洲音樂,感受非洲音樂帶給我們的樂趣。

五、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