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語文說課稿初中範文合集五篇

學識都 人氣:9.1K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麼什麼樣的說課稿纔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說課稿初中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品】語文說課稿初中範文合集五篇

語文說課稿初中 篇1

說教材內容、目標及重難點:

《愛蓮說》是宋代哲學家周敦頤的小品文,它文質兼美,運用託物言志的手法,表達了自己潔身自好、保持高尚情操的人生追求。本文語言精煉、句式駢散相間,修辭多樣,僅用119個字就創造出了我國古代文學作品中的精品,令人讚歎,耐人尋味。由此,確立了本課的四個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積累優美的語言;

2、品析重點語句;

3、採用多種方式的誦讀,積累文言精品;

4、通過對蓮不慕名利、潔身自好、保持高尚情操形象的探究,培養學生科學的人生觀、價值觀。

重點:讀出文章韻味,體會文章審美情趣,理解託物言志寫法。

難點:襯托手法的運用。

說教法與學法:

朗計教學是一種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它與其它能力的培養相輔相成。朗讀又是學習語文的傳統手法,是審美傳情的極好手段,因此,這篇古詩文我準備採用創設情境、指導朗讀、品析美點、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進行教學。

在朗讀中,主要從把握基調、讀出節奏、讀出感受三個方面,本着循序漸進的原則,使學生在讀中提高認識、增強體會。

在品析美點、合作探究中,充分調動學生髮言的積極性,做到有思有講、有講有評、合作學習、交流心得。

說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帶學生置身於教學內容相應的情境中,吸引學生走進文本。

(二)、朗讀指導,突出重點

1、師範讀,也可聽錄音或配樂朗誦,激發學生興趣。

2、指導朗讀:

第一輪:初讀,讀準音,把握基調。

第二輪:再讀,讀出輕重快慢。

第三輪:用心讀,讀出感受。

通過這反覆朗讀,學生對文章內容已有大概的瞭解。進入第三個環節——

(三)、品析美點,合作探究

1、品析段落,積累詞語。梳理重點詞語,用白話文連貫翻譯。

2、品析寫法,突出重點。學生合作探究文章內容,總結出“蓮——特點——品德——愛”的文章線索,師總結,這就是“託物言志”的寫法,然後下定義說明。

3、突破難點——“正襯”、“反襯”

師設疑:本文以愛爲脈絡,寫出了對蓮花的喜愛,爲何還要寫菊花和牡丹?

生合作交流,表達自己的見解,老師總結:

嘆惋菊花是爲了潔身自好而逃避現實,處世態度未免有些消極;鄙薄牡丹是爲了追名逐利,攀附富貴,未免有些庸俗;讚美蓮花,出淤泥而不染的本色十分難得。由此可看出,寫菊和牡丹是爲了襯蓮,菊是正襯,牡丹是反襯,在映襯中突出了蓮花的形象和品格,同時又鍼砭了時俗。

4、課堂交流,生置疑,各抒已見。

5、拓展延伸,創造訓練。

蒐集寫蓮的古今詩詞,幫助學生達到感受美,創造美的初始文學境界。

板書:

菊——隱士(正襯)

牡丹——富貴(反襯)

蓮——君子

託物言志——不慕名利,潔身自好

語文說課稿初中 篇2

一。 大綱對初中閱讀的要求

大綱對初中階段在文學作品方面的閱讀要求主要有:1 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並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2 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

二。教材分析

《最後一課》是法國作家都德寫的一篇短篇小說。這篇小說選材巧妙,以小見大,選取一所普通小學中最後一堂法語課來反映尖銳的民族矛盾以及法國人民的愛國主義感情。這篇文章在對人物進行心理描寫的同時,成功地把景物描寫、細節描寫、人物行動描寫結合起來塑造人物,而且還運用了烘托、對比的手法,把人物思想感情的變化細膩地表現出來了。

三。教學目標

根據大綱的要求,結合本文的特點,我確立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1)通過聽讀,瞭解小說的主要情節。這樣,才能更好體味和推敲作品語言的意義和作用。(2)學習本文通過人物的語言、行動、心理活動,表現人物思想感情,突出中心思想的寫法。

2 .情感目標:新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提到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我們通過這課兩個主人公的分析,不失時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這樣非常自然地把培養學生的情感目標貫穿整個教學過程。

3.發展目標:在學習本文出色的語言動作心理描寫的同時,要注重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引導他們創新寫作。

四。教學重難點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我們在向學生傳播新知識的同時,應考慮到教學對象原有的知識基礎,有針對性確立重難點。對剛上初一的學生來說,整體感悟一篇較長的文章有一定的難度,根據這個情況,我確立以下的教學的重點、難點。

1. 小弗朗士在最後一課前後的變化,韓麥爾先生的服飾、語言、神情、動作所表現出來的愛國感情。

2. 《最後一課》的情形與平時上課不一樣的具體表現

難點:文章中重要語句含義的分析和文章中處處照應是本文的難點,在學習的過程中應加以啓發和點撥。

五。教法、學法

如何突破重點難點,有效完成本課的教學任務,就要制定合適的科學的教法、學法。首先要把握兩個原則1、把基礎知識落到實處。2、重視素質教育,在教學中努力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其次採取以下的方法:第一,文獻法。讓學生通過各種途徑瞭解課文的背景和作者的資料,充分預習,掌握生字詞,熟讀課文理清層次。逐步培養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和自學能力。第二,主要採用討論式和對話式,讓學生學會與老師對話與文本對話。第三,爲了加大課堂容量,我將使用投影和錄音等多媒體教學手段。

下面是我的具體的教學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我將分爲三個環節,三個課時來完成。由於本篇是教讀課文,在每個教學環節裏,我都力圖將學生置於閱讀的主導地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第一課

教學要點:引導學生理清文章脈絡,依據故事情節的發展將文章分爲三部分。

第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完成知識的積累。首先談一下我是怎樣導入新課的:從現實生活入手,引發學生的求知慾,所以我將播放北京申奧成功的宣傳片,讓學生感受申奧成功後全國上下歡慶的景象,引入什麼是愛國主義精神,然後說出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一篇愛國主義題材的文章。

第二:檢查預習情況:出示投影,給生詞注音,初一的學生還處於識字認字過程,這一步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

第三:提問學生,瞭解他們課後查閱資料的情況 :作者的情況,故事發生的背景。

完成了以上的知識積累的過程後,將進入第一個教學環節:聽讀——整體感知課文,理請文章思路。

(1) 聽讀課文,感知主要人物。放錄音,讓學生邊聽邊思考:本文主要寫了哪幾個人物?

(2) 默讀全文,討論文章思路

指導學生集中注意力默讀全文,不動脣、不指讀邊讀邊思考這篇小說的故事情節。最後讓學生分組討論,並用簡要的語言表達出來。最後老師要明確全文按情節分爲三部分:1-6爲第一部分、7-23爲第二部分、24-29爲第三部分。

在這個環節裏,完成了知識目標的第一點。

第二課時:進行第二個教學環節:品讀課文——體味語言,感悟思想。這個環節把學習方法的傳授落實到具體的課文分析中,使學生掌握閱讀分析的方法。

教學要點:小弗郎士上學路上的見聞和心理活動的描寫;教室中異常情景的描寫,小弗郎士心理反應和思想感情變化的描寫。

如何在這一步裏突破重難點呢,我把握的方法是討論,交流對話,給學生搭知識的臺階,引學生思維上路。

首先先讓學生閱讀第一、第二部分,從以下幾個話題入手:1、小弗郎士在上課如中見到、聽到、想到了什麼?文中爲什麼不直接從上課寫起?教師在這個話題中需要明確:直接描寫小弗郎士的同時,也間接表現了先生的嚴厲,對下文寫老師態度的變化,突出主題,有烘托作用。不直接從上課寫起,而是着意渲染一種和平的氣氛,跟下文的悲劇氣氛形成鮮明對比。第二個話題是:《最後一課》的情形與平日上課時大不一樣,你能從文中找出不一樣的具體表現嗎?並說說這種不一樣說明了什麼?教師要向學生明確以下幾點:首先是氣氛不一樣、學生不一樣、老師不一樣,這種種不同爲最後醫科渲染了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緊張氣氛,爲下文蓄足了氣勢。第三個話題是小弗郎士在最後一課上,思想感情發生了明顯變化,你能叢冢找出這種變化的具體表現嗎?並說說變化的的原因嗎?在與學生討論以上話題的時候,要引導學生用筆勾畫出一些重要的句子。通過老師與學生,學生與文本的對話和交流的同時,也對作品進行了品讀,我們突破了重點,把握了小弗郎士這個人物的思想感情。

第三課時,繼續第二個環節的主題——品讀課文。但是教學要點是分析韓麥爾先生的形象。在這步裏,我把握的方法是朗讀法和討論法。

讓同學接力讀11-19段,引導同學對下面的問題進行分析:(1)在最後一課裏韓麥爾先生爲什麼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綠色禮服,打着皺邊的領結,戴着那頂繡邊的小黑絲帽?(2)韓麥爾先生講話,連用了兩個"最後",它們的含義各是什麼?表達了他什麼樣的心情?(3)"小弗郎士每次胎氣頭來,總看見韓麥爾先生坐在椅子裏,一動也不動,瞪着眼看周圍的東西,好象把小教室裏的東西都裝在眼睛裏",讓同學猜想他此刻在想些什麼?(4)他寫出"法蘭西萬歲"這幾個字時,爲什麼要使出全身的力量?以上幾個問題分別從韓麥爾先生的服飾、語言、神情、動作進行分析的,解決了這幾個問日,也就突破了重點的第一點。

然後請譯名同學讀第20自然段,引導同學進行分析:怎樣理解"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民,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象拿着一把打開監獄大門的鑰匙"?教師在小結時要指出這裏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

在分析完主要人物形象之後,要對這篇文章的中新思想和寫作特點進行歸納,和進行創新寫作,這是我的第三個教學環節——運用,激活思想,創新寫作。歸納本文通過典型的環境,如在上學路上,小弗郎士見到了普魯士士兵的操練,廣告牌等等,這些描寫實際上是告訴我們故事的背景,運用語言、表情、動作等的描寫,突出典型任務的性格的寫法。這些在寫作上都要會學習和運用。佈置作文,題目設計爲《最後一課》之後,要求學生展開合情的想象,緊承文末的一句話進行續寫。

語文說課稿初中 篇3

一、設計指導思想

“整體感知,設疑導學、師生共議、鼓勵創新”是本課教學的指導思想。即通過教學激發學生“自主閱讀”的意趣,採取“師與生、生與生”的多向交流的方法,讓學生各抒己見,由教師相機點撥,在“讀讀議議”中撞擊出閱讀心得的火花。注重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注重學法指導,提倡學生學習方式多樣化,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探索精神。通過科學的推理,培養聽障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培養學生的看、聽、說、寫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科普文。作者從兩個方面介紹了雲和天氣的關係。由於運用了恰當的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課文思路清晰,層次清楚,能抓住雲的特點來進行分類說明。文章語言優美,運用了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方法把雲寫的生動形象,這是和作者的觀察和本身的文學功底分不開的。所以,學習本文時,應讓學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礎上學以致用,以提高聽障學生的語文素養。

三、學生情況分析。

聾生由於聽覺障礙,認識、分析、理解問題的能力普遍較低,對語言文字的感悟力極差。閱讀是其獲得文字信息的主要途徑,但是由於聽覺缺陷及手勢語的侷限,儘管他們學會了一定數量的詞彙,但卻不能寫出通順、自然、有條理的語言,這種語言的欠缺又直接影響了他們思維能力的發展。因此,必須要在課堂教學中滲透語言訓練,讓學生積累更多的詞彙和句子,並學習運用,發展聾生的語言,提高其綜合素質。這種聽力的缺陷還減少了聾生接受信息的渠道,使他們知識面相對狹窄,而這個時期,正是學生人生觀、價值觀開始形成的時期。如果沒有老師積極引導,他們很難了解到學校以外的事情。因此培養他們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培養他們自覺主動地關注科學,熱愛科學的精神也是非常重要的,可能對他們的一生產生巨大的影響。

四、教學目標。

根據聽障學生的特點,將知識目標定爲:

1、識記一些關於天氣的諺語,加深對看雲識天氣知識的瞭解。

2、複習、鞏固比喻的修辭方法,積累運用比喻句。

3、瞭解打比方、分類別的說明方法以及總——分——總的說明文的結構。

能力目標定爲:

培養學生觀察自然的興趣和留心自然現象的習慣。

過程和方法目標定爲:

學習快速閱讀課文,概括課文內容要點,理清文章的思路,提高閱讀現代文的能力。

情感態度目標定爲: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學着快速閱讀課文,概括課文內容要點,理清文章的思路。

2、語言的積累與運用

五、如何突破重點、難點

新教材第一、二冊不強調文體的學習而是強調學生的閱讀概括能力,故將《看雲識天氣》一文的重難點定爲概括課文內容要點並積累語言。

1、對於雲的認知不是重點,但將網絡上的豐富的知識、圖片等引入課堂卻能調動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

2、教師製作課件,讓學生儘快進入課文,理清結構。

3、通過欣賞雲圖加深學生的感性認識,在此基礎上,結合課前準備的看雲小短文比較並體會課文中使用比喻、諺語等準確生動的語言特點。

4、最後利用網絡上的豐富知識拓展延伸。

六、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

爲了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培養他們自覺地探索精神,訓練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我主要運用情境教學法、發現法、啓發式談話法和自主、合作探究法進行教學。

七、學法指導。

1、通過朗讀體會作者語言的精妙,進而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抓住特徵。

2、訓練用多種方法自學課文。

八、教學設計

根據學生特點和課文內容,共設計三個課時。

課前需要做的準備:

預習生字和生詞,將查完字典後還不懂的詞語和句子劃出來,課前上交給老師。

搜索有關天氣的諺語、成語和優美的句子,寫在摘抄本上。

語文說課稿初中 篇4

一、說課的萬能模式

(一)自我介紹

姓名、單位(現從事工作)、課題。

(二)說課內容

1.說教材

(1)對教材的分析和處理

①本課內容所選教材;

②本節內容所處地位,與前後知識的內在聯繫如何?這部分內容是學生學習了哪部分知識的基礎上學習的?是對哪些知識的運用,又是後面學習哪些知識的基礎?

③對學生知識能力方面的培養有什麼作用?對學生將來的學習又有什麼影響?

(2)教學重點與難點的確立

①課程標準的具體要求;

②學生的實際和社會實際;

③教材的邏輯結構和教學體系。

2.說教法與學法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設計,貴在創新。

(1)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

(2)學生認識活動的規律和學生實際水平狀況;

(3)教師實際水平。

目的:掌握知識,培養能力,開發潛能。

爲什麼要採用這種教學方法?在具體課堂教學中如何有效運用這種方法?預計達到什麼效果?選擇教學手段,如多媒體:目的性、實用性、可操作性、新穎性。

3.說教學程序(說教學設計)

說教學程序包括:新課程導入,新課講解,評價教學效果,鞏固新課。

(1)導入

故事、歌曲、名言、明知故問(換位思考)。用什麼方法導入?有什麼好處?能有什麼效果?

(2)講解

①教師通過什麼方式提出哪些問題?如何促進學生積極思考?教師起到什麼作用?學生參與哪些內容?學生獨立完成什麼?

②在新課講解過程中,要培養學生哪些方面的能力?達到什麼目標?學生在學習時可能會出現哪幾種思維定勢須克服?如果學生沒有按教師的思路去做,有什麼補救措施?

③如何使學生真正變成學習的主人,讓學生不僅學會,而且會學。這是教學的關鍵,也是教學的精華。

(3)評價教學效果(反饋)

評價教學效果包括提問和課堂練習。練習要有針對性、系統性。

(4)歸納總結

重在把本課知識納入已有的知識系統中,加強知識之間的聯繫,還可提出一些帶思考性的問題。

4.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設計,要根據教學的思想、學習的思路、教材意圖,對原教材的順序進行調整、重新組合,產生一種暗示效應,使信息得到濃縮。

優秀的板書設計,不是文字與線條的簡單結合,而是教材中的重要內容通過教師有目的的構思按一定規則畫出的圖形,是老師心血的結晶,它要求教師必須根據教材特點,講究藝術構思,做到形式多樣化、內容系列化、表達情境化,同時它要求教師根據教學實際,遵循板書的基本原則,具有明確的目的性、鮮明的針對性、高度的概括性、周密的計劃性、適當的靈活性、佈局的美觀性、內容的科學性、形式的直觀性。這樣,才能給學生以清晰、順暢、整潔、明快的感受。

二、說課的個性化策略

(一)理論運用策略

說課與授課不同,它不僅要講“教什麼”、“怎麼教”,更重要的是說明“爲什麼”,這是說課的質量所在。理論運用策略在說課過程中體現在教師設計的各個環節需要理論的支撐,教學實踐需用理論來指導。但應試者應注意不能孤立地“談”教育教學理論,而要把說理論與說教學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而且這個“結合”,應當自然,具有某種必然的邏輯聯繫,不要爲說理論而說理論,而要使理論爲教學實踐服務,成爲實施教學實踐的科學依據,以達到增進說課效果之目的。首先,作爲一名教師,必須學習和鑽研學科課程標準,說課中必須重視“說”課程標準:一要說課程標準對本節課內容的基本要求;二要說課程標準中規 2

定的對學生的學科能力要求;三要說本節課內容應該貫徹課程標準中規定的哪些教學原則,可以採用課程標準中要求的哪些教學方法(課程改革特別注重啓發式“教”和探究式“學”)。其次,還要把握好理論“深淺”程度。“淺”了,僅僅點到,貼標籤似的,固然不好;“深”了,不管需要不需要或有無直接聯繫,把可以搬出來的理論依據統統搬出來,也未必就好。總之,在說課中做到理論與教學實踐有機結合,而且做到結合得自然、合理、科學,這是對說課的最基本的要求。

1.突出學科教學理念

從說課的內涵來看,教學理念在說課中佔有突出的地位,可以說是整個說課的靈魂。雖然備課也需要理念的支撐,但是這時的理念常常是潛在的。上課時教師不必向學生講教學理論或理念,而說課則要求教師把教學理念擺在首位,併發揮其指導功能和支撐作用。沒有現代教育理念的說課,便沒有了分量、力度和光彩。現在大家都承認在教學中要以學生爲主體,但把它落實在具體的教學中卻很難,總讓人感覺教師是主角,一切都是在教師的安排和設計之中,幾乎聽不到教師對教學過程或教學效果的預測,幾乎聽不到教師對學生諸如原認知、能力、技能、態度等更爲詳盡的分析。即使很多教師在說課的`開頭有對學生的分析(或“想當然”的分析),但在後面的策略、方法、評價卻很難確認具體的“說”法。大家承認“以學生爲主體”,可在具體的教學中還是以教師爲中心。以教師爲中心的說課不能說是成功的說課,因爲它缺乏現代教育理念。

2.詮釋學科教學思想

從說課的表現形式來看,說課不是教案的複述,也不是上課的預演,而是教學設計的精彩說明。教學設計更加突出地表達授課教師在對教學任務和學情的瞭解和掌握情況下,對教學過程的組織和策略運用的教學思想方法,注重的是對教育理論的詮釋。教師在說課中必須清晰、完整地表達出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學思路。因此不含教育理論的“教學設計”不能稱爲教學設計,不含教學理論的“說課”不能稱爲說課。

(二)程序設計策略

按照一定程序科學地排列各項說課內容,這是說課的脊樑。從說課順序安排是否合理往往可以看出一名教師是否具有認真、嚴謹的工作態度,縝密細緻的思維風格和雄厚紮實的業務功底。當然說課內容的順序安排是沒有固定模式的,但最起碼要讓聽者明白你此堂課的目標、內容、理念以及策略、方法與手段,做到邏輯嚴密、層次清楚、順理成章、思路明晰。要求內容有詳有略,不要面面俱到,重點內容重點說,難點突破詳細說,理論依據合理說,以不損害說課內容的完整性和系統性爲前提。說課在設計程序時可從下面幾個層面展開。

1.教學背景分析

教學背景分析包括學生起點分析、學習目標分析、教學任務分析和描述教學環境。教學總是在一定的起點上進行的,學習需要是指學生的學習現狀與教學目標(或標準)之間的差距,是教學的起點。學生原來具有的知識、技能、態度等是學生學習的起點。由於知識的前後聯繫緊密,學科中蘊含着不同的思想方法,學生個體的學習起點不一樣,學習態度、學習習慣也不盡相同。教師要分析學生知識準備狀態,瞭解他們對新的學習所具備的相關的知識 3

掌握情況。關注在學習中所具備的認知加工和元認識能力,預先判斷學生學習的參與程度以及學生的學習方式,便於發現問題以確定在教學活動中解決該問題的方法和途徑。

學習目標分析應從教學目標開始,在新課程標準的理念下的教學目標,是反映學生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後產生的行爲變化的最低表現水準或學習水平。因此,目標的陳述必須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行爲的主體必須是學生,而不是以教師爲目標的行爲主體;目標應該圍繞“學生在學習之後,能幹些什麼,具備哪些素養”等內容,必須描述所期望的現行的教學成果,而不是很遠的未來。對於目標的陳述應該具體化,使其具有可觀察性、可操作性、指向性和可評價性。

教學任務分析應把握“以學生的發展爲核心”,不僅應該瞭解和掌握學科的概念、原理和思想方法,還應該對於知識的發生和發展有更多的瞭解和掌握,學生的學習不再是一種接受式的學習,還應該有創造性的學習,學習過程也是一種再創造的過程。另一方面,學生在學習中的情感發展、問題解決能力也是學習任務的一部分。因此,不僅應該分析教學內容,還應該關注情感發展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不同的教學環境下的教學策略也有所不同,因爲這是一個教學設計必不可少的因素。從教室的選擇到師生關係以及學生的學習心理和教師的教學心理狀態,都是教學環境的組成部分。師生關係是教學環境中的一種軟環境,新課程理念下的師生關係,已從過去的“教師是絕對的權威”轉向“平等中的首席”,教學是在一種更爲平等、民主、合作的環境下進行的,說課應該關注到這種軟環境的營造。

2.教學展開分析

教學展開分析就是展示整節課中教學過程設計的思路,關注的是課中的“教-學”活動的結構,以及爲目標達成所採用的方法手段(包括教學媒體選擇、運用)和措施,要體現出教師自覺的、有意向的和高效的教學行爲。課堂教學行爲是教學內容、師生行爲和教學策略這三部分的有機結合。教學策略是教學目標落實的保證,也是課堂教學得以進行的前提。教學策略首先要求創設適合於學生認知差異的教學組織形式和使用適合認知差異的教學手段,通過教師提供的良好的教學環境和措施來完成個體的認知建構,同時必須針對不同的課型和認識過程進行選擇。教師如何引發學生的動機、如何展開教學內容、如何安排教學程序以及採取何種練習與強化反饋來達到目標學習結果。

(三)情感策略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決定人的活動效率的重要心理因素。情感反映着人對客觀事物與人的需要之間的關係,對說課活動具有積極的情感,可激發教師說課活力,活躍自己的思維,使教師精神煥發,朝氣蓬勃,從而提高說課水準。在說課中適當地運用情感,能調動聽課者和評課者的情緒和思想,讓人受到感染,產生共鳴效應。因此,教師說課時要準確表達情感。

1.說課要有激情

4

激情是一種迅速強烈地爆發而時間短暫的情感。教師由於職業特點,具備冷靜的理智、堅強的意志,如果能把對學科的態度轉化爲激情,合理地加以運用,就能克服困難,攻克難關,爆發出無窮的力量和巨大的創造性,成爲說課活動的巨大動力。

2.說課要有良好的心境

心境是一種微弱平靜而持續的情緒狀態。在心境產生的全部時間裏,它能影響人的整個行動表現。在現實生活中,心境的作用是很明顯的,積極向上、良好平和心境可使人振奮,能把人的智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說課要求說課人具有穩定的情緒,不急不躁,在說課中樹立起堅定的信心,相信通過自己不斷的努力,才能一定能得到充分的展示。說課人必須有良好的心境,否則,無論準備得多麼充分,也有可能發揮失常。

3.說課要有熱情

熱情是一種強有力的穩定而深刻的情感,它可以左右整個人的身心,決定一個人思想行動的基本方向,成爲巨大推動力。巴甫洛夫指出:科學是需要人的高度緊張性和很大熱情的。說課是一種新型教學研究活動,要求教師既要有深厚的專業文化知識,又要有較好的教育教學理論知識,更要有較強的理論聯繫實際的應用能力和研究能力。說課的難度大,應試者對此經驗還不豐富,必然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要想較好地解決說課時遇到的問題,沒有熱情是無法做到的,熱情是參與說課活動必不可少的一種情感因素。 一、說課的內容

教師面試中說課的內容一般說來包括以下五個方面。

(一)說課標

說課標就是要把課程標準中的課程目標(三維目標)作爲本課題教學的指導思想和教學依據,從課程論的高度駕馭教材和指導教學設計。

說課標,要重點說明課程標準對有關課題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及教學操作等的原則性要求,從而爲自己的教學設計尋找到有力的依據。

說課標,可以結合到說教材中去進行。

(二)說教材

教材是課程的載體。能否準確而深刻地理解教材,高屋建瓴地駕馭教材,合乎實際地處理教材,科學合理地組織教材,是備好課、上好課的前提,也是說課的首要環節。 說教材的要求有:

1.說清楚本節教材在本單元甚至本冊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即弄清教材的編排意圖或知識結構體系。

2.說明如何依據教材內容(並結合課程標準和學生)來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或任務。教學目標要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加以說明。

3.說明如何精選教材內容,併合理地擴展或加深教材內容,即搞清各個知識點及其相互之間的聯繫。

4.說明如何確定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

5

5.說明教材處理上值得注意和探討的問題。

(三)說學法

現代教育對受教育者的要求,不僅是學到了什麼,更主要的是學會怎樣學習。課程標準要求教師轉換角色,基於這一轉變,說課者就必須說明如何根據教學內容、圍繞教學目標指導學生學習,教給學生什麼樣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哪些能力,怎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等。 面試中具體要說清兩大問題:

1.針對本節教材特點及教學目的,學生宜採用怎樣的學習方法來學習它,這種學法的特點怎樣,如何在課堂上操作。

2.在本節課中,教師要做怎樣的學法指導,怎樣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達到會學,怎樣在教學過程中恰到好處地融進學法指導。

(四)說教法

說教法,應說出“怎麼教”的辦法以及“爲什麼這樣教”的根據,具體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要說出本節課所採用的最基本或最主要的教法及其所依據的教學原理或原則。

2.要說出本節課所選擇的一組教學方法、手段,對它們的優化組合及其依據。無論以哪種教法爲主,都是結合學校的設備條件以及教師本人的特長而定的。要注意實效,不要生搬硬套某一種教學方法,要注意多種方法的有機結合,提倡教學方法的百花齊放。

3.要說明教師的教法與學生應採用的學法之間的聯繫。

4.要重點說突出重點、化解難點的方法。

(五)說教學過程

說教學過程是說課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爲通過這一過程的分析才能看到說課者獨具匠心的教學安排,它反映着教師的教學思想,教學個性與風格。也只有通過對教學過程設計的闡述,才能看到其教學安排是否合理、科學,是否具有藝術性。說教學過程要求做到:

1.說出教學全程的總體結構設計,即起始—過程—收束的內容安排。說教學程序要把教學過程所設計的基本環節說清楚。但具體內容只須概括介紹,只要聽講人能聽清楚“教的是什麼”、“怎樣教的”就行了。不必像根據教案給學生上課那樣講。

2.在介紹教學過程時不僅要講教學內容的安排,還要講清“爲什麼這樣教”的理論依據(包括課程標準依據、教學法依據、教育學和心理學依據等)。

3.重點說明教材展開的邏輯順序、主要環節、過渡銜接及時間安排。

4.說明如何針對課型特點及教學法要求,在不同教學階段師與生、教與學、講與練是怎樣協調統一的。

5.要對教學過程作出動態性預測,考慮到可能發生的變化及其調整對策。

以上五個方面,只是爲說課內容提供一個大致的範圍,並不意味着面試中說課都要面面俱到,逐項說來,應該突出重點,抓住關鍵,以便在有限的時間內進行有效的陳述,該展開的內容充分地展開,該說透的道理儘量去說透,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面試中說課的要求

6

(一)突出“說”字

說課不等於備課,不能照教案讀;說課不等於講課,不能視聽課對象爲學生去說;說課不等於背課,不能按教案隻字不漏地背;說課不等於讀課,不能拿事先寫好的說課稿去讀。說課時,要抓住一節課的基本環節去說,說思路、說方法、說過程、說內容、說學生,緊緊圍繞一個“說”字,突出說課特點,完成說課進程。

(二)把握“說”的方法

說課的方法很多,應該因人制宜,因教材施說。可以說物、說理、說實驗、說演變、說本質、說事實、說規律、正面說、反面說,但一定要沿着教學思路這一主線說,以防跑野馬。

(三)語氣得體、簡練準確

說課時,不但要精神飽滿,而且要充滿激情。要使聽課者首先從表象上感受到說課者對說好課的自信和能力,從而受到感染,引起共鳴。

說課的語言應具有較強的針對性,語言表達應十分簡練乾脆,避免拘謹,力求有聲有色,靈活多變。前後要連貫緊湊,過渡要流暢自然。

(四)說出特點、說出風格

說課的對象不是學生,而是教師同行。說課時應重點說出如何實施教學過程、如何引導學生理解概念、掌握規律的方法,說出培養學生學習能力與提高教學效果的途徑。必須做到詳略得當、簡繁適宜、準確把握說度。說得太詳太繁,時間不允許,也沒必要;說得過略過簡,說不出基本內容。那麼,如何把握說度呢?最主要的一點是因地制宜,靈活選擇說法,把課說活,說出該課的特色,把課說得有條有理,說得生動有趣;其次是發揮個人的特長,說出個人的風格,這就把握了說課的度。

語文說課稿初中 篇5

一、說教材

《望嶽》選自部編版七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20課,本篇課文是一首詩歌,是現存杜詩中最早的一首。這首詩通過描繪泰山雄偉磅礴的景象,熱情讚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氣勢和神奇秀麗的景色,表達了詩人不畏懼困難、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學習本詩,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鑑賞詩歌的能力,瞭解杜甫在不同時期的不同創造風格和杜甫寬廣的心胸和凌雲的壯志,體會杜詩的高妙。

二、說學情

我的教學對象是七年級的學生,學生從小就背誦詩歌,但是對詩歌的鑑賞,能力還稍顯不足。她們已經接觸過杜甫的詩歌,對杜甫有了一定的瞭解。大多數學生只聽過,沒有親眼見過泰山,但是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對世界還是有着一顆強烈的好奇心,因爲有了一定的詩歌學習基礎,再加上教師的適當引導,學生能夠理解這首詩歌的內容,本課的重點是教學生如何分析詩歌。

三、說教學目標

從課程標準中“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基本理念出發,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目標:

1.反覆朗讀詩歌,理解詩歌大意,背誦詩歌。

2.通過賞析詩歌,提高學生詩歌鑑賞能力,解讀思想感情的能力。

3.領略泰山雄偉神奇的景色,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陶冶美的情操。

四、說教學重難點

結合本單元的教學要求,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我確定了本節課的重難點是:

教學重點:同小組討論和朗讀,重點解讀“望”。

教學難點:領略泰山雄奇的景色,體味詩人的思想感情。

五、說教學方法

新課程教學中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爲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我將引導學生採用以下的教學法:朗誦法;討論法;多媒體輔助法;情境體驗法。

下面我將介紹我的教學過程,這也是我本次說課最爲核心的環節。

六、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一堂好課,必然有一個漂亮的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本節課我將以“泰山”爲切入點,從詩歌入手,吊起學生的胃口。具體來說,我會這樣導入:“五嶽歸來不看山,泰山歸來不看嶽。”泰山自古以來就深受文人墨客的喜愛,我國跟泰山有關的文化也深深地影響了我們。有的同學可能登泰山遙望過遠方,也有同學並沒有去過。無論去過與否,今天我們跟大詩人杜甫一起去《望嶽》吧!

這樣導入,可以介紹泰山的地位,引用詩句,也使學生受到文學的薰陶。引起學生的興趣。

(二)整體感知

於詩歌而言,朗讀是最好的學習方式,“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很多教師難以講解出來的意境、心境等,在反覆朗讀、體味下就可以神奇般地解決。我先讓學生結合課下注釋,自由朗讀詩歌。注意朗讀的停頓、語調等,糾正讀音。

然後,我介紹寫作背景。讓學生明確這首詩是杜甫二十四歲的時候所作,當時的詩人過着一種不羈的漫遊生活,北遊齊、趙(今河南、河北、山東等地),這首詩就是在漫遊途中所作。爲後面理解詩人的思想感情奠定基礎。

最後,通過播放名家範讀,學生自主疏通詩意。瞭解詩歌大意。

(三)深入研讀

深入研讀,就是深入地和作者對話,深入地跟文本對話。在這一部分,我會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讓學生圍繞“望”這個字對詩歌進行解析。爲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深度思考能力,我先引導學生找到詩眼——望。然後找找詩人“望”到了什麼,接着,利用情境體驗法,讓學生把自己想象成杜甫,對所望到的景色進行描述。既鍛鍊了學生翻譯詩歌,又加深了學生對詩歌內容的記憶好理解。最後引出虛實結合和詩人所表達的凌雲壯志。這首詩前六句寫景,後兩句寫作者的胸懷的理想。運用了虛實結合的手法。整個過程中,注重朗讀,運用不同的朗讀方式,讓學生多讀多體會,以讀促悟,以讀帶動學生的分析鑑賞。

這樣設計,學生能夠從一個較小的角度切入,把這個角度研究透、研究深,進而能夠欣賞全詩的內容,分析手法,體會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延伸作業

語文是一門實踐性的學科,課堂教學不是爲了學習而學習,而是爲了學生能夠學以致用,活學活用。所以,我的拓展延伸和小結作業環節設計爲:

拓展延伸,學生觀看泰山的照片和視頻,思考:在歌頌泰山的詩歌當中,這首詩被看作是頂峯,你覺得這是爲什麼呢?談談喜歡這首詩的理由。學生可能會提出講求煉字,富有哲理美,虛實結合等妙處。

最後,我會總結:“觀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情溢於海。”古人登山觀海確實均有一番感慨,寫景精彩,抒情動人,說理韻味深長。今後,我們在鑑賞詩歌的時候,可以從不同角度,結合詩人的經歷和寫作背景進行理解。並佈置作業:背誦本詩。把本詩改寫成一篇500字的散文。

通過以上環節我達成了我的三維目標,學生學有所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