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人教版小學語文說課稿合集六篇

學識都 人氣:1.75W

作爲一名爲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麼問題來了,說課稿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人教版小學語文說課稿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實用的人教版小學語文說課稿合集六篇

人教版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1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要讓學生自己默讀,再交流一下,看看他們是否已粗知大意。然後引導他們想一想或討論討論:日常生活用品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鼓勵學生像小林那樣,多動腦筋,動手做做看。

教學目標

1、會認14個字。

2、學習默讀課文,粗知故事的大意。愛科學童話故事,能從童話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3、想想生活中還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進。

重點難點、重點:

學會默讀課文;想想生活中還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進。

教學方法:

自主探究識字、小組合作檢查、默讀感悟。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趣味揭題

1同學們,今天的天氣怎樣?下雨時,需要帶什麼雨具?

2你穿過雨衣嗎?穿着雨衣在雨中走有過什麼樣的感受?

3雨水總是會順着雨衣的下襬流到褲腿上。你們想過怎樣解決個問題嗎?有一個叫小林的孩子,就動腦動手想了一個好辦法。

板書課題《充氣雨衣》。學習生字“充”,說一說生活中哪些用品需要充氣?

二、通讀全文,學習生字

1、按自學四步驟自學課文。

2、檢查自學情況:

⑴卡片認讀生字。

⑵按歸類認讀生字:讓學生找找翹舌音、平舌音、後鼻音;找找同偏旁的生字。

⑶遊戲識字:聽音舉卡片;送信遊戲;開火車擴詞遊戲;

⑷出示本課生字組成的新詞,先認讀,再用喜歡的顏色在文中塗出。

⑸交流識字方法,說說自己是用什麼辦法記住生字的。

⑹指名分段讀課文,正音評價。

相機教學多音字:“縫”和“假”。

三、默熟課文,朗讀感悟

1、默讀課文,思考:小林遇到幾次難題,是怎麼解決的?畫出有關的句子。

2、小組內交流。充氣雨衣是怎樣發明?

3、交流彙報,在交流過程中重點引導這幾個方面。

⑴小林發明的靈感來自哪裏?讀讀有關句子。

①小林的雨衣剛過膝蓋,雨水順着雨衣的下襬流到褲腿上,被風一吹,冷極了。

②隨着優美的樂曲,小演員們旋轉起來,五顏六色的裙子徐徐張開,就像一把把花傘。在小林的眼中,“花傘”漸漸模糊變成了下襬張開的一件件雨衣。

③他拿出塑料救生圈開始吹氣,疊起來的救生圈漸漸變成了圓環形的塑料氣囊。

⑵讀好小林想的句子。

①晚上,小林躺在牀上想:得把雨衣改一改,不能再讓雨水流到褲腿上了。

②怎樣才能解決這個難題呢?小林一直在想啊想……

引導學生“這個難題”指什麼?把它代進去讀一讀。“一直”說明什麼?“……”表示什麼意思?解決了這幾個問題學生的朗讀感悟必定是水到渠成。

③這樣的雨衣怎麼疊起來呢?

④小林眼睛一亮,心想:用能夠充氣的塑料環代替鐵絲圈,不就能疊起來了嗎?

⑶、誇獎的句子

嘿!別提多棒了!

四、情感昇華。

1、複述“充氣雨衣”發明的過程。

2、你從“充氣雨衣”的發明得到了什麼啓示?

3、你喜歡小林嗎?爲什麼?

4、日常生活中你遇到過用品給你帶來不便的事嗎?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麼想法嗎?

激勵語:只要你們善於觀察,勤于思考,親自動手實踐,一定會成爲了不起的發明家。老師等着使用你們發明的新產品,相信這一天一定會到來!

板書設計:

充氣雨衣

想旋轉起來的裙子想塑料救生圈

做雨衣做充氣雨衣

作業佈置:改進一下你認爲不太好用的一種日常生活用品。

人教版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2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五組18課《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學習目標、重點難點、教學過程五個環節說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是周曄寫的回憶伯父的紀念性文章,通過回憶伯父魯迅先生生前給自己留下的印象深刻的幾件事,說明魯迅先生是一個愛憎分明,爲自己想得少、爲別人想得多的人,表達了作者對魯迅先生的無比懷念、熱愛與敬仰之情。課文的段落以空行爲標誌,共分五段。課文先寫伯父去世後,“我”看到他受到很多人的愛戴。接着觸景生情地轉入對伯父生前的點滴回憶,分別敘述了四件事:伯父借談《水滸傳》啓發教育“我”認真讀書;伯父在笑談“碰壁”中抨擊舊社會;伯父熱情地救護和幫助黃包車車伕;伯父關心女傭阿三。最後總結伯父是一個怎樣的人,呼應開頭,點明主題。

二、學情分析

六年級上冊後半學段,學生已基本適應高年級閱讀教學,已能夠初步養成獨立或合作學習課文的閱讀能力,對人物描寫已有了初步的瞭解,但,魯迅先生的文章中有許多陌生的詞語,加之一些語句的表達形式與現在的表達習慣不同,所以,需要老師提前安排學生查資料。

三、學習目標

根據教材的地位、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擬定以下教學目標。

1.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愛撫、團聚、情節、記性、保存、陰暗、深奧、囫圇吞棗、張冠李戴、恍然大悟、飽經風霜”等詞語。理解課文內容,瞭解魯迅先生爲別人想得得多,爲自己想得少的高尚品質。

2.能結合上下文並結合時代背景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並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

3.學習抓住語言、動作、神態等描寫表現人物品質的方法。

四、教學重難點

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理解段與段之間內容上的聯繫;練習概括中心思想。

五、教學過程及設計意圖

設計思路是根據六年級學生已積累一定的自學能力,《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課的教學設計,我採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通過加強默讀、自瀆自悟和加強朗讀,培養語感,並在感悟語言的基礎上,學生積累和運用語言,從整體上提高語文素養。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出示魯迅畫像,揭示一半題目,簡介魯迅。瞭解魯迅生平,再揭示題目的另一半“我的伯父”明確作者與魯迅的關係。我們爲作者有這樣偉大的伯父而自豪,讓我們爲他自豪的高喊一聲——學生讀題。

【設計意圖是“以題統文”說的是讀文如能以題意提挈則事半功倍。因此教師應當以審題解題爲契機,引導學生在初讀課文過程中探究強化初讀的目標意識。】

(二)字詞處理

檢查學習情況

1、開火車式朗讀課文,讀後評議,糾正字音。

2、小黑板出示要求會讀,會寫的生字詞語。教師及時點撥正音。

3、與生字有關的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組詞,鞏固生字的音形義。

【設計意圖:可以瞭解學生對文章的預習情況,並進行整理,對後文的學習作一個很好的鋪墊。

(三)整體感知

1、概括主要內容

默讀課文,按照課文寫了幾件事的方法來思考: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學生彙報,教師相機指導

2、歸納小標題

周曄在伯父逝世九週年之際回憶寫下的紀念性文章,文中字裏行間均飽含她對伯父的無限懷念與敬佩。周曄於文中主要回憶了伯父生前的幾件事情,分別段?師生共同提煉小標題並板書;

【設計意圖是對文本的整體感知有利於幫助學生理清文本脈絡,以順利且輕鬆進入文本重點內容學習。】

(四)提出問題,設計方法

1、在這個環節,教師提出統領全篇的大問題: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是怎麼樣一個人?伯父爲什麼得到那麼多人的愛戴?學生帶着問題自學,同時可以提出不懂得問題,

2、解決方法:

對於敘事寫人的文章,我們閱讀時首先就要抓住文章寫了哪些人的哪些階段的哪些事,再就是抓住文章是如何寫人和如何敘事的。一句話,就是要通過閱讀篩選出文章的主要信息。

【設計意圖:都說“語文學習,功夫在課外”。已至高段,學生已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加之教師的任務驅動,相信學生能讀好、學好,這樣課堂上就可節省許多時間,爲研讀重點部分留有時間與空間】

(五)品析文本,落實目標

學習2、3兩段

接下來將重點學習伯父與我相處的兩件事,學生讀文思考: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是怎麼樣一個人?

學生相機彙報,我適時追問。

1、說說我哪兒張冠李戴了?什麼原因造成張冠李戴?伯父有跟我說“看書不能否囫圇吞棗嗎”那是怎麼說的,爲什麼這樣說?從而體會魯迅幽默風趣,對下一代的愛護。

2、說說我恍然大悟悟到了什麼?(出示伯父的話)伯父的鼻子真是碰扁嗎?那你是怎樣理解伯父的話?在學生交流過程中出示魯迅碰壁的資料幫助體會到魯迅先生不怕挫折、不懼迫害的頑強鬥爭精神和革命的樂觀主義態度。

【設計意圖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對課文產生濃厚的興趣,學生纔會產生旺盛的探究欲。因此教師要適當創設一些情境並進行巧妙誘導促使學生產生興趣。】

3、總結學習方法:

學習4、5段

用學習談“水滸“和趣談”碰壁“的方法學習救助車伕和關心女傭兩件事。指導學生抓住人物的動作、神情來體會人物的形象。

【“學以致用”,教學本課,於引導學生感悟人物形象同時,我更注重學生學習作者寫作方法:通過幾件生動的事例展現人物形象,表達內心情感。爲今後寫好寫人的文章做好鋪墊。】

預設學生的回答1、受傷的車伕,引:車伕傷得重嗎?特別從——讀出?待學生找出相關語句後,引導學生給“捧”換詞,品味;2、飽經風霜的車伕,調侃:飽經風霜是說車伕風裏來,日裏去,吃飽了風和霜嗎?那這個“飽經風霜”我們可以怎麼理解?待學生交流到一定階段,教師作小結:是的,生活的艱辛、困苦,無形中寫在了車伕的臉上,加上她此時的痛,致使車伕心力交瘁!再讀,感受車伕的痛與苦。

【設計意圖:讀是學生學習語文的主要方式與重要方式,教學中努力引導學生讀讀悟悟,讀中理解、讀中感悟、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獲得思想的啓迪,能幫助學生很好地感悟魯迅高大形象。】

(六)歸納概括

1、人文性:通過回憶魯迅先生的幾件事(笑談《水滸傳》、趣談“碰壁”,救助車伕、關心女傭)來反映伯父魯迅先生“爲自己想得少,爲別人想得多”的.優秀品質。

2:工具性:學習抓住語言、動作、神態等描寫表現人物品質的方法

【設計意圖對培養學生從實踐上升到理論,由特殊到普遍的學習能力,落實“教是爲了不教”這一理念的進一步強化】

(七)、拓展應用,生成創新

1、認真讀課文,質疑,寫下來;

2、收集魯迅的名言:1、一滴水,用顯微鏡看,也是一個大世界。 2、希望本無所謂有,也無所謂無,這就像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設計意圖:語文的外延即生活”,語文學習要向開放的生活要內容】

(八)板書設計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

笑談《水滸》

愛戴 趣談“碰壁” 爲自己想得少

救護車伕 爲別人想得多

關心女傭

【計意圖 :爲一體,簡潔形象,脈絡清晰,能幫助學生學習文本,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人教版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月光啓蒙》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十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課文,本單元的主題是“親情依依”,是體現人與人之間的濃濃親情和人際關係和諧相處的美好意境。本課寫了作者回憶自己童年時,在夏夜月光的沐浴下,母親唱民歌、民謠和講故事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母親啓蒙教育的感激懷念之情。這篇課文淳樸優美,感情真摯,是上節課的延伸,更是本單元主題展示。

(二)說教學目標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總目標結合教材結構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我把這篇課文分爲兩課時,今天我說第二課時,這課時的教學目標是:1、能體會重點詞句在文中的意思和用法。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體會把握民歌、民謠的內蘊美。

4、學會在品味朗讀的基礎上,領會“月光啓蒙”的真正內涵,感悟作者對母親的深深感激之情。

(三)說重點、難點

這課時重點是: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對母親終身難忘的感激、懷念和敬愛。

這課時難點:聯繫上下文、理解作者用“月光啓蒙”作課題的深刻含義。

二、說教法和學法

《課程》中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學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於方法的知識”,根據本課教材特點和學生身心發展特點,遵循“積極創造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教學理念,運用情境教學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創造學習,多渠道接受信息,我還設計了指名讀、品讀、齊讀、分角色讀等多中形式的讀,讓學生以讀動情,以情促讀,注重薰陶,加強理解,以讀啓智,注重啓發。讀中感悟,角色體驗。

三、說教學步驟

根據本課特點和學生認識水平,爲了貫徹新課標的精神,我將本課的教學過程分爲如下幾步設計:

(一)緊扣課題,課題質疑。

由於這課題蘊含着豐富的意韻,所以上課伊始,我就引導學生從課題入手質疑,提問:“啓蒙”是什麼意思?爲什麼叫“月光啓蒙”?課文主講了什麼?然後讓學生帶着這些問題自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理解文章脈絡。

(這一設計有利於“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構建,使學生在最強的學習慾望,最佳的學習條件學習,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他們強烈的求知慾。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在這個環節我分四步進行:

(1)、找:默讀課文,找出文中民歌民謠。

(2)、讀:讀出所找的民歌民謠,根據學生回答相機出示對應的語句。

(3)、說:說說你由這些民歌民謠所想象到美景說哪句,根據學生的回答突出相關語句。

(4)、議:互相議論,試着把自己感悟到的意境讀一讀、畫一畫的形式表現出來。

(我認爲這一環節的設計既有利於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的學習方式,又有利於教學難點的突破。)

2、師生共同小結,回讀文末語句:“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暢、含蓄、風趣的民歌民謠,使我展開了想象的翅膀,飛向詩歌的王國。”(相機板書:民歌民謠 展開想象,飛向詩歌的王國)

(三)、體驗感悟,感情朗讀。

1、快讀課文,找出文中描寫體現母親智慧才華的語句。(板書:智慧才華。)

2、感悟課文前一部分

根據學生回答出示“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爲我吟唱,輕輕的像三月的和風,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飄滿了她那芳香的音韻。”

這一句教學在自由讀的基礎上個別讀,點撥“你已經知道這是體現了‘母親的智慧才華’這樣才能讀得更好呢?”並引導評讀,激勵再讀,體會“深情與芳香”。

根據學生回答出示“母親用民謠把故鄉的愛,伴着月光給了我,讓我一顆混純的童心豁然開朗。”

這一句教學讓學生讀中談體會,再次體會“母親的智慧才華。”(這兩句的出示並沒有固定的先後順序,而且根據學生回答相機出示,使教學課程更是靈活性,同時我認爲這一設計通過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利用魚肚期待,閱讀反思和評價等環節,拓展了思維空間,提高了閱讀質量。)

回讀“她讓月光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華啓迪我的想象。”談體會。(板書:啓迪)

(我認爲這樣設計即使學生在閱讀中加深感悟,體會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又以“回讀”這一形式體現了課堂教學中的自主靈活性。)

3、感悟後一部分

請同學們繼續找出文中體現“母親的智慧才華”的語句,並分讀、悟、品三步來體驗感悟,感情朗讀。

(1)、讀文重句子

(2)、領悟兩個問題:從“哪些詞可以看出母親的智慧才華?”能談談你認爲讀得好的經驗嗎?並配樂朗讀,分角色讀10—13小節。

(3)、出示“是母親用那一雙勤勞的手爲我打開民間文學的寶庫,給我送來月夜濃郁的詩情”點撥學生品讀。(師用相機板書:勤勞的雙手)

(綜觀這幾步的教學,既提高了學生參與意識,調節了課堂氣氛又加深了學生感悟,突出了教學重點)

4、昇華理解,拓展延伸。

1、配樂師生合作,分角色朗讀課文。

議一議:作者爲什麼用“月光啓蒙”作爲課題?還可以給課文加個什麼題目?

(這樣設計既體現可師生民主合作的理念,又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去精神。師生合作分角色朗讀爲全課又掀起了一個高潮,調動了學生的思維和靈活性,爲學生課後語文實踐活動的高質量完成了堅實基礎)

四、板書設計:

17、光月啓蒙

人教版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ao ou iu》是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第一冊漢語拼音第十課。(課件)本課的內容主要分兩大部分,一部分是學習複韻母ao ou iu 的音、形和拼讀方法。這部分是通過在圖中的相應位置上出現了複韻母ao ou iu,圖意有助於學生練習拼讀三個複韻母的雙拼或三拼音節,意在強化學生的注意和記憶。另一部分也就是今天要說課的內容,是第二課時,這節課是利用句子和兒歌《有禮貌》來鞏固含有複韻母ao ou iu 的拼讀,認讀拼音句,並在其中學習8個生字。

2.教學重難點:根據本組知識的訓練重點,教學漢語拼音《ao ou iu》時,拼讀8個生字的音節並從文中找出生字來識記作爲教學重點,引導學生藉助拼音和圖正確朗讀句子作爲難點。

3.教學目標:根據新大綱對小學低年級的具體要求,結合本單元的訓練重點,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目標:利用拼讀音節來學習8個生字,並能利用拼音正確朗讀句子和學習兒歌《有禮貌》。

(2)過程和方法:採用創設情境、遊戲、兒歌等多種方法來拼讀音節,學習生字。

(3)情感態度價值觀:在遊戲和兒歌的學習中培養學生文明禮儀的習慣和團結友愛的精神。

二、說教法:

情境教學法:陶行知說過:“作者胸有境,入境使於親。”教師只有在這種情境教學法的過程中想方設法爲學生創造一個具體生動、形象的情境,並通過恰當的方式把學生完全帶入這個情境中,才能讓學生在具體情境的啓發下進行有效學習。教學本課時,通過生動兒童化的語言,豐富多彩的圖片、遊戲等多種途徑,營造一個和諧寬鬆的教學氛圍,以喚起學生情感的共鳴,讓他們在輕鬆的氛圍中掌握新的知識。

三、說學法:

(1)在兒歌遊戲讓學生身心愉悅的進行知識的學習和能力的培養。

(2)自我嘗試法:教育家葉聖陶曾說過:“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因此,在學習中利用已經學習過的拼讀方法進行自由拼讀,並拼讀拼音句,學習8個生字,還嘗試由感情的朗讀,把主動權交給學生,不斷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

四、說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在情境中學習生字。

1.創設情境:祖國60歲生日就要來到,爲了慶祝國慶節,老師帶來鞭炮,我們和小動物一起放鞭炮啊!

2.新舊知識銜接學習生字的音節。出示8個生字的音節,利用上一節課學習的拼讀方法,自由拼讀。並利用遊戲進行檢查驗收。

3.找朋友的遊戲學生生字。音節驗收後再到句子和兒歌中去找拼讀的8個音節以及相對的生字,並標畫在原文中,然後以找朋友的遊戲將音節和生字對應上,這個環節中還滲透着文明禮儀教育。最後用學習的生字進行組詞說話訓練。

4.火眼金睛孫悟空來鞏固字音:首先請戴孫悟空頭飾的同學出來,請大家認讀去掉音節的生字讀音。然後以出難題的形式,找音節中的錯誤。

(二)學句子:

1.創設情境:國慶節去農家院中轉一轉,觀察圖,都有些什麼物體?然後猜一猜:小貓愛吃魚。小狗愛吃---?小牛愛吃--?

2.回到文中讀句子。

3.擴展:我愛--?媽媽愛—爸爸愛—我們愛—進行口語訓練。

(三)學習兒歌《有禮貌》

創設情境:看農家院裏真熱鬧(課件)聽,太陽公公來送信了,打開書讀兒歌《有禮貌》,並採用分角色朗讀,動作表演朗讀,啓發學生體驗情感,啓發朗讀興趣,期望他們越讀越出色。

(四)鞏固拓展:

大公雞有禮貌,起得早,太陽公公獎它一頂大紅帽,誰想要,帽子藏着歌謠,誰讀對了就把紅帽獎給她。

歌謠是:小河裏面魚兒遊,來到河邊要看牛,小牛慢慢來吃草,小魚跳出水面來問好。小貓最愛吃小魚,見到魚兒流口水。

總結:本課採用創設情境教學法,將遊戲、兒歌貫穿於教學拼音和識字中,激發學生喜歡學習拼音生字並能恰當運用它們,促進學生學習祖國語言文字的興趣。

人教版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5

【說教材】

《坐井觀天》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三冊第四單元第十二課。這是一篇寓言故事,講的是青蛙和小鳥爭論天的大小,告訴我們像青蛙這樣目光狹小,所見有限,還自以爲是,是不對的,《坐井觀天》位於本單元四篇課文中的第三篇,上承《撈月亮》、《狐狸和烏鴉》下跟《小馬過河》。它處於由知識的學習向知識的運用轉化的過渡位置,因此,它是本單元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階段中的一步棋子,是從掌握知識逐步向能力轉換的一架橋樑。

【說教學目標】

根據《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擬定以下教學目標:

1.學會7個生字和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語,着重理解“坐井觀天”、“大話”、“無邊無際”等詞的意思。

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坐井觀天”這個成語的比喻意思。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說教學重點、難點】

課文四至七自然段青蛙和小鳥的對話是教學的重點。理解“坐井觀天”的寓意是教學的難點。

【創新點】

爲突破教學難點,讓學生創造性地學習,可採用以下方式來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1)圖文結合,理解詞意,學生模仿動作,理解詞意;

(2)做實驗,體驗“觀天”。學生用紙圈成筒體會青蛙之所以認爲“天只有井口大”,是因爲高高的井壁擋住了它的視線,從而揭示寓意;

(3)藉助情境,動畫演示小鳥漫遊,體會小鳥見多識廣;

(4)設計“跳出井口”,啓迪學生創造性地想象,深化認識。

【說教學方法】

一、說教法

根據寓言故事的特點及本課的語言特色,教學中,以青蛙與小鳥的三次對話爲線索,以讀代講,以讀促學,讓學生在讀中悟情明理。引導自由閱讀,自由表達,打好自主學習語文的基礎。再有,低年級學生喜歡直觀、形象、生動的畫面,爲貼近學生實際,可採用簡筆畫、錄像、動片演示等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依據新課標的精神,我運用了談話法、對比法、表演法、實踐法等教學方法,激勵學生全面參與,主動學習,培養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二、說學法

新課標要求,語文課程一定要使學生“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學生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就會產生兩個飛躍:一是由“學會”變爲“會學”,二是由“被動地學”變爲“主動地學”,達到“自能讀書,不待老師講。”的理想境界。這樣,學生的主體精神被大大激發,其學習效率就會大大提高,做到事半功倍。學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學本課時,指導學生自由選用“讀、說、背、演”等學習方法,結合比較朗讀、想象情境、直觀理解、做實驗等學習方法,真正達到“教是爲了不教”這一教學的最高境界,在閱讀習慣方面,着重培養學生解疑閱讀,學會自學,學會積累的良好習慣。

三、說練習

積累和運用是新課標強調的又一重要內容,在這個環節中,以學生的發展爲出發點和歸宿點,精心設計練習,訓練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

(1)學生聽老師範讀,聽學生朗讀,在聽中感悟語言;

(2)動畫演示小鳥漫遊各地後,讓學生練說,抓重點詞讓學生練說,想象青蛙跳出井口後練說;

(3)個別讀、齊讀、小組讀、分角色讀、比賽讀、引讀等形式達到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的效果;

(4)佈置學習課後續寫青蛙跳出井口後的故事,延伸課文的內涵,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說過程】

圍繞教學目標,緊扣新課標和教材,體現“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訓練爲主線”的教學思想,體現以讀爲本,以讀促學教學方法,注重看、聽、說、讀、練的教學思想,可安排兩個課時完成。下面具體說第一課時的教學步驟:

(一)啓發談話,引入新課。從學生實際生活中,所見到事物談起,說自己認爲天有多大,引入課題,釋題質疑。

(二)圖文結合,理解詞意。藉助圖片動畫弄懂“落”、“井沿”,在簡筆畫中貼圖找青蛙與小鳥的位置。

(三)指導朗讀,啓發想象。重點引導體會問號和感嘆號的語句所表達的不同語氣,從小鳥漫遊的畫面想象走過的地方,領悟出小鳥眼界寬,看得多,見識多。

(四)突出重點,解決難點。

(1)通過動作表演理解課文;

(2)通過捲紙筒“觀天”,懂得青蛙認爲“天只有井口大”的原因。

(五)總結學法,引導自學。檢查效果,完成練習。

(六)角色表演。假設情境,創造思維,練說:青蛙跳出井口的情境。

(七)歸納總結,提示寓意。

【說板書設計】

一個好的板書,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能把課文的思路、教師的教路、學生的學路融爲一體,本着板書爲教學服務的目的,在板書中,我利用簡筆畫和圖片吸引學生,理解課文,提示寓言。

人教版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6

設計理念

語文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語文教學的任務是不僅包含了字詞句篇的掌握和揣摩,也包括了感知與理解文本所蘊藏的人文精神。這二者是統一的,不可分離的。應該注重語文學習過程中母語的學習,引導學生感知豐富多彩的祖國語言文字。從而在閱讀教學過程中,促進教師、學生與文本三者間的互動與教學,提升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與人文情感。

一、說教材

《掌聲》是一篇精讀課文,文章生動地敘述了身患殘疾的小女孩英子有一次不得不在全班同學的目光中上臺講演講,但在同學們掌聲的激勵下,鼓起生活的勇氣,從憂鬱自卑走向開朗樂觀的一個感人故事。課文以小英從自卑到樂觀的情感變化以及同學們的掌聲兩條主線貫穿全文,表現了同學之間的鼓勵、信任與關愛,是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好教材。文章的語言樸實,卻深入地刻畫了人物的動作、心理,讓人領悟到那份真愛,令人十分感動。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1.知識目標:① 學會本課10個生字,認識11個字,理解生字組成的新詞,理解文章的重點詞語。②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瞭解並掌握以掌聲以及英子的情感變化爲主線的寫作手法。

2.過程目標:運用朗讀、討論、對比等方式理解文章內容,體會思想感情,抓住重點詞語以及人物的語言、心理來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3.情感目標:理解愛的力量,懂得鼓勵需要鼓勵的人、關愛需要關愛的人,深出自己的友愛之手;同時也要珍惜別人對自己的關心與鼓勵。

本課的教學重難點是指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瞭解小英的情感變化,感受英子在掌聲前後的變化深刻領會“掌聲”的內涵。理解同學之間要相互關愛。

本節課用兩課時進行教學。第一課時內容:掌握字詞,初讀感知,瞭解課文內容,理清課文脈絡。第二課時內容:通過朗讀、討論、提問等方式體會小英情感變化及其原因,理解同學間的關愛,獲得情感共鳴,提升情感認知。

二、說教學方法

(一)說教法

從“英子的變化”切入,通過英子的變化產生了疑問,進而延伸到掌聲。教學過程由“走近英子,瞭解英子”——感悟掌聲——昇華掌聲——課外拓展”的環節組成,突出了掌聲。

(二)說學法

學生在思考、朗讀、閱讀、小組交流中體會掌聲,體會情感,內化情感。

三、說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直切主題

師:昨天老師讀了《愛的小詩》這首詩歌,被它深深地打動了。現在,你們誰願意來讀一讀呢?(生讀) 讀得真好,讀出了感情,大家能給他一個鼓勵嗎?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來讚揚他(全體鼓掌)在日常生活中、學習中,這樣包含着鼓勵與讚賞的掌聲對我們來說,是很多的。今天,讓我們走進《掌聲》這篇文章,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故事?

二、初讀課文,瞭解梗概

1、 把握字詞,做好鋪墊。教師出示生字卡片,學生讀字音。

2、 全班自由讀課文,教師提出要求:(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生字詞多讀幾遍,遇到不懂的地方劃出來。(2)帶着問題讀課文:文章主要敘述了一件什麼事情?

三、初步感知,設置懸念

1、 全班集體朗讀課文。要求體會文中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進行朗讀。

2、 文中通過哪幾部分棉寫了故事的發展變化?要求學生在書本上劃分並回答。(講故事前——講故事時——講故事後——幾年後)(板書)

3、 理解課文,語言訓練。小組分段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生複述各段落的主要情節,串接成文章的主要內容。

4、 設置疑問:在故事中,英子發生了什麼變化?要求學生回去思考。

三,指導書寫

四、佈置作業

1、 寫課後的生字詞並掌握下來。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複習鞏固,談話導入

1、 聽寫文中生字詞,瞭解學生掌握情況。

2、 上節課,我們瞭解了英子的故事,也看到了英子身上的變化。今天,讓我們再次走進英子,更全面地去了解她。

二、走近英子,瞭解英子

1、提問學生:通過學習,我們知道英子以前是一個什麼樣的小女孩?英子後來又變得怎樣了?(學生回答)接下來學習第一和第四自然段,理解重點詞“默默、總是、早早地、最後一個、憂鬱”。

2、學生自主疑問:是什麼讓英子發生瞭如此巨大的變化?英子爲什麼會發生這麼大的變化?在英子身上發生了什麼事情?

三、感悟掌聲,理解課文

1、 出示句子:在全班同學的注視下,她終於一搖一晃地走上了講臺。

提問:“終於”表明了什麼?

2、 對,她內心掙扎了很久,她並不想上臺講故事,但新來的老師不知道她的情況,要求全班同學都要上臺講故事。當全班同學的目光一齊投向了那個角落時,英子立刻把頭低了下去。

(1) 師鼓勵學生自主發問:你們有什麼問題想問的嗎?有問題想問的孩子是聰明的孩子?(生問:爲什麼她把頭低下去了呢?)誰能告訴老師?(生答)

(2) 上去還是不上去呢?英子耳旁有兩個聲音在嚷嚷:一個在說上去吧,另一個則說不要上去。你們認爲英子該上去還是不上去呢?教師要求男女生組成兩隻小小的辯論隊,男生是正方(上去),女生是反方(不上去)。開始辯論,各自說說上去與不上去的理由。

3、 師:大家各有各的道理,都說得很不錯。(1)英子是怎麼表現的?誰來找找這句話並讀出來,要有感情地讀出來。出示句子:英子猶豫了一會。。。

(2)再次提問朗讀,要求讀出猶豫的心情。

(3)小組合作討論一下:英子爲什麼猶豫呢?(不自信、怕人嘲笑。。)

對,英子很不自信,她沒有勇氣,心裏很矛盾,所以她猶豫了很久,大家試試一個成語來表達英子的矛盾,這個成語是(生答:猶豫不決)回答得真不錯,英子太猶豫不決了,她的動作是慢吞吞的。

4、出示句子:教室裏驟然間響起了掌聲,那掌聲是熱烈而持久的。

(1)師:看,同學們飽含着鼓勵的目光;聽,多麼熱烈而持久的掌聲。英子的淚水流了下來,她很感動,老師看到了,你們也看到了。如果此時你是英子,你想對大家說什麼?如果你是班上的同學,你又想說什麼?現在請你們來扮演英子和班級同學,先想想看要說什麼。(生:。。。師旁白:英子熱淚盈眶地說。。)

(2)提出問題:多麼感人的場面啊!聽了英子和同學們真實的感人的話語,你們感受到了什麼?(同學們的鼓勵)同學們用什麼來鼓勵英子?(掌聲)那麼,這掌聲代表了什麼?(鼓勵、敬佩。。)生答,師相機板書。

4、 學生齊讀:“掌聲漸漸平息,英子也鎮定了情緒…….熱烈的掌聲。”

提問:這次的掌聲又包含了什麼呢?

討論:英子又有哪些地方值得我們學習呢?對於對待象英子這樣的人,對待我們身邊的每個人,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訓練語言:老師代表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並向大家說聲:謝謝!謝謝大家對我的信任與鼓勵!你們想對英子說些什麼嗎?把老師當作英子,對着英子說出來吧。

四、昇華掌聲,掌聲傳遞愛

1、出示句子:“在全班同學的注視下,她終於一搖一晃地走上了講臺。”

“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後,在掌聲裏一搖一晃地走下了講臺。”

學生質疑:英子一搖一晃地走下了講臺,這裏的“一搖一晃”跟前面的“一搖一晃”有什麼不同?英子的情緒又有什麼不同?(生答:由憂鬱到激動)是什麼使英子的情緒發生了變化呢?(掌聲)

3、 白了是什麼使英子發生如此巨大的變化了嗎?(掌聲)英子在這掌聲中感受到了什麼?(信任、鼓勵、讚揚、愛。。)。從這兩次掌聲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五、課外拓展,愛的昇華

師:時間過得可真快啊,幾年後,英子給我來信,信中說道:(齊讀)我永遠不會….

提問:從英子的來信中你們明白了什麼?(生答)對,我們每個人都要有自信,骨氣勇氣微笑着面對生活,昂起我們的頭來。下面請讀課外文章《昂起頭來真美》。

小組討論:1、什麼事情讓珍妮發生了變化?

2、老師的那句話:“珍妮,你昂起頭來真美。”讓珍妮感受到了什麼?

3、通過這個小故事,我們應該怎樣做?

師:英子在掌聲中感受到了愛,其實,不單單掌聲可以讓人感受到愛,在生活中還有很多方法去鼓勵別人、關心別人。讓我們全班來一起朗讀這首愛的小詩吧!

附稿:

*《愛的小詩》

愛是什麼?

問小鳥,小鳥說:愛是媽媽教我學飛時的關照。

愛是什麼?

問大雁,大雁說:愛是是跟夥伴一起飛行時的團結。

愛是什麼?

問小朋友,小朋友說:愛是老師向我傳播知識的笑容。

愛是一個關切的眼神,

愛是一句溫暖的話語,

愛是一個鼓勵的掌聲,

…………………………..

愛就是這麼簡單!

《昂起頭來真美》

珍妮是個總愛低着頭的小女孩,她一直覺得自己長得不夠漂亮.有一天,她到飾物店去買了只綠色蝴蝶結,店主不斷讚美她戴上蝴蝶結挺漂亮,珍妮雖不信,但是挺高興,不由昂起了頭,急於讓大家看看,出門與人撞了一下都沒在意.

珍妮走進教室,迎面碰上了她的老師,珍妮,你昂起頭來真美!老師愛撫地拍拍她的肩說.

那一天,她得到了許多人的讚美.她想一定是蝴蝶結的功勞,可往鏡前一照,頭上根本就沒有蝴蝶結,一定是出飾物店時與人一碰弄丟了.

自信原本就是一種美麗,只要你昂起頭來,就會發現一切並不是想象中那麼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