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人教版小學語文說課稿範文集錦10篇

學識都 人氣:5.28K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麼你有了解過說課稿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人教版小學語文說課稿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實用的人教版小學語文說課稿範文集錦10篇

人教版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ao ou iu》是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第一冊漢語拼音第十課。(課件)本課的內容主要分兩大部分,一部分是學習複韻母ao ou iu 的音、形和拼讀方法。這部分是通過在圖中的相應位置上出現了複韻母ao ou iu,圖意有助於學生練習拼讀三個複韻母的雙拼或三拼音節,意在強化學生的注意和記憶。另一部分也就是今天要說課的內容,是第二課時,這節課是利用句子和兒歌《有禮貌》來鞏固含有複韻母ao ou iu 的拼讀,認讀拼音句,並在其中學習8個生字。

2.教學重難點:根據本組知識的訓練重點,教學漢語拼音《ao ou iu》時,拼讀8個生字的音節並從文中找出生字來識記作爲教學重點,引導學生藉助拼音和圖正確朗讀句子作爲難點。

3.教學目標:根據新大綱對小學低年級的具體要求,結合本單元的訓練重點,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目標:利用拼讀音節來學習8個生字,並能利用拼音正確朗讀句子和學習兒歌《有禮貌》。

(2)過程和方法:採用創設情境、遊戲、兒歌等多種方法來拼讀音節,學習生字。

(3)情感態度價值觀:在遊戲和兒歌的學習中培養學生文明禮儀的習慣和團結友愛的精神。

二、說教法:

情境教學法:陶行知說過:“作者胸有境,入境使於親。”教師只有在這種情境教學法的過程中想方設法爲學生創造一個具體生動、形象的情境,並通過恰當的方式把學生完全帶入這個情境中,才能讓學生在具體情境的啓發下進行有效學習。教學本課時,通過生動兒童化的語言,豐富多彩的圖片、遊戲等多種途徑,營造一個和諧寬鬆的教學氛圍,以喚起學生情感的共鳴,讓他們在輕鬆的氛圍中掌握新的知識。

三、說學法:

(1)在兒歌遊戲讓學生身心愉悅的進行知識的學習和能力的培養。

(2)自我嘗試法:教育家葉聖陶曾說過:“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因此,在學習中利用已經學習過的拼讀方法進行自由拼讀,並拼讀拼音句,學習8個生字,還嘗試由感情的朗讀,把主動權交給學生,不斷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

四、說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在情境中學習生字。

1.創設情境:祖國60歲生日就要來到,爲了慶祝國慶節,老師帶來鞭炮,我們和小動物一起放鞭炮啊!

2.新舊知識銜接學習生字的音節。出示8個生字的音節,利用上一節課學習的拼讀方法,自由拼讀。並利用遊戲進行檢查驗收。

3.找朋友的遊戲學生生字。音節驗收後再到句子和兒歌中去找拼讀的8個音節以及相對的生字,並標畫在原文中,然後以找朋友的遊戲將音節和生字對應上,這個環節中還滲透着文明禮儀教育。最後用學習的生字進行組詞說話訓練。

4.火眼金睛孫悟空來鞏固字音:首先請戴孫悟空頭飾的同學出來,請大家認讀去掉音節的生字讀音。然後以出難題的形式,找音節中的錯誤。

(二)學句子:

1.創設情境:國慶節去農家院中轉一轉,觀察圖,都有些什麼物體?然後猜一猜:小貓愛吃魚。小狗愛吃---?小牛愛吃--?

2.回到文中讀句子。

3.擴展:我愛--?媽媽愛—爸爸愛—我們愛—進行口語訓練。

(三)學習兒歌《有禮貌》

創設情境:看農家院裏真熱鬧(課件)聽,太陽公公來送信了,打開書讀兒歌《有禮貌》,並採用分角色朗讀,動作表演朗讀,啓發學生體驗情感,啓發朗讀興趣,期望他們越讀越出色。

(四)鞏固拓展:

大公雞有禮貌,起得早,太陽公公獎它一頂大紅帽,誰想要,帽子藏着歌謠,誰讀對了就把紅帽獎給她。

歌謠是:小河裏面魚兒遊,來到河邊要看牛,小牛慢慢來吃草,小魚跳出水面來問好。小貓最愛吃小魚,見到魚兒流口水。

總結:本課採用創設情境教學法,將遊戲、兒歌貫穿於教學拼音和識字中,激發學生喜歡學習拼音生字並能恰當運用它們,促進學生學習祖國語言文字的興趣。

人教版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2

各位評委老師,上(下)午好,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竊讀記》(板書)的第一課時,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材策略、教學程序、板書設計教學評價等方面作具體的闡述。

下面我先來說:

第一個板塊:說教材

《竊讀記》是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新課標小學語文五年級第一組課文的第一篇課文,作者林海音。這篇課文以“竊讀”爲線索,以我放學後急匆匆地趕到書店,到晚上依依不捨離開的時間順序和藏身於衆多顧客、借雨天讀書兩個場景的插入,細膩生動地描繪了“竊讀”的獨特感受與複雜滋味,表現了“我”對讀書的熱愛和對知識的渴望。本文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一組的第一篇課文,這組課文以“我愛閱讀”爲主題,訓練重點是“把握文章主要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讀書的樂趣,學習一些讀書的方法”。本文在單元中起着以篇帶篇的作用。

結合單元教學目標和本課特點,依據新課標中“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我將本課時的教學目標確定爲:

1、認識並掌握本文中的生字,理解文章中的新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作者通過細緻入微的動作描寫和心理描寫來表達感情的方法,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

3、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體會竊讀的複雜滋味,感悟作者對讀書的熱愛,對求知的渴望,並受到感染。

教學目標涵蓋“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

爲了落實本課時的教學目標,我把第一課時的教學重難點確定爲

引導學生抓住相關語句,體會竊讀的滋味,感受作者對讀書的熱愛,對知識的渴望。

第二個板塊——說教學策略:

爲了完成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我結合教材特點和五年級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慾強,樂於表達,樂於交流的學習特點,我準備採用的教法是:

我採用了“自主讀書、合作學習、自己感悟”的教學方法。努力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語文課堂。始終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夥伴中的首席。

學法上,我貫徹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具體的學法是:

在學法上,本課擬引導學生通過讀讀、劃劃、議議、想想,合作探究來讀懂課文,讓學生眼口手腦並用,自己探究感悟,充分激發學生的思維。

第三個板塊:說教學程序

一、導語激情,引入新課

一堂新授課,導入的設計至關重要,所謂“萬事開頭難”嘛。富有情趣的導入,就像在師生之間架起的溝通的橋樑。通過這座橋樑,師生的心會更接近。正如俗話所說:“良好的開端,等於成功的一半。”

上課伊始,我先讓學生談談課外閱讀給自己所帶來的快樂和享受,之後告訴學生“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的作者在課外閱讀時的感受與衆不同,你想知道是爲什麼嗎”這個看似很簡單很隨意的聊天,其實拉近了學生與課文的距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在學生有了學習的興趣之後揭示課題。

二、疏通字句,整體感知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明確指出: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因此在新課程的教學設計時,引入新課後對文本進行整體感知是非常有必要的。

第一步:請同學們自由大聲讀課文,把課文讀通讀順讀正確,並且標出自然段。

第二步:指名讀最吸引自己的那部分內容,隨機指導生字讀音及書寫,重點是“竊、腋”等幾個,理解“竊讀”等詞語。

第三步:默讀全文,引導學生交流“竊讀”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本環節安排了“三讀”,一次有一次的要求,一次有一次的目的。在讀中幫助學生掃除文字障礙,在讀中幫助學生整體感知課文,爲後續的研讀、感悟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可謂一箭多雕。

三、潛心賞讀,品文悟情

抓住重點,體會是關鍵,在學生交流“‘竊讀’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時,要引導他們結合有關語句概括出竊讀那種苦樂交織的複雜感受,並重點體會“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一句。

引導學生圍繞“從課文哪些地方看出我的快樂和恐懼”展開討論。讓學生採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這尊重學生的個性,變“要我學”爲“我要學”。好的語文教學,就應引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學生交流情況應抓住課文的重點句:

1)“急忙打開書,一頁,兩頁,我像一匹惡狼,貪婪地讀着。”

這句話寫出了我強烈的求知慾和對讀書的渴望。同時要體會作者貪狼一詞的“貶詞褒用”的精妙。

2)“我有時還要裝着皺着眉頭,不時望着街心,好像說:‘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實,我的心裏卻高興的喊着:‘大些,再大些!”

這句話通過發愁的表情和快樂的的內心對比描寫,表現了我對讀書的喜愛。

3)“我合上書,嚥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後才依依不捨地把書放回書架,”

就嚥了一口唾沫這個動作,寫出了此時的我儘管是腿痠腳麻、飢腸轆轆,卻在兩個多鐘頭的飽讀之後有一種滿足感、充實感。這種竊讀猶如一次精神的盛宴,收穫了知識和智慧。

我們要從這些語句中瞭解作者是怎樣寫出竊讀滋味的,體會作者動作和心理描寫的細膩傳神。

最後有感情地反覆朗讀課文。要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情感或作者的心情,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有感情地朗讀了。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能把體會到的思想感情表達出來,同時又能加深對文章的思想感情的體會。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作者對讀書的渴望,對知識的熱愛。

四、迴歸整體,拓寬延伸

俗話說“編筐編簍,全在收口”。通過總結,可以促進學生對一堂課的教學進行梳理,儲存信息,鞏固記憶。

在學生讀懂課文後,結合生活實際,仔細揣摩“這時,我總會想起國文老師鼓勵我們的話:‘記住,你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的深刻含義。讓學生明白並受到啓發,在黃金年齡進行閱讀,多看書,可以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這樣的結尾把學習的觸角向課外拓展延伸,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的探究能力。

第四個板塊:說板書設計和教學評價

快樂懼怕

竊讀

這一板書設計不僅給人以美感,而且巧妙。從橫向看,兩個是完全相反的詞語;縱向看,兩個又緊密聯繫在一起了,因爲這是“竊讀”的滋味,點明瞭主題,有利於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突破難點。

本課的教學設計力求體現“以教師爲主導,以學生爲主體,以訓練爲主線”的指導思想,針對課文的特點和單元訓練要求,充分發揮朗讀對理解內容、發展語言、陶冶情操的作用,加強對學生語言文字感受力的培養,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人教版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3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我們的民族小學》,下面我將從設計理念、教材解讀、教學方法、教學預設幾個方面來進行我的說課。

一、設計理念

在新課標指導下,我本着“以人爲本、以學定教”的教學理念,以學生的真實基礎爲教學起點,以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爲目標,力求爲學生創設愉悅、輕鬆、自主、開放的學習空間和語文實踐環境,引導學生立足文本語言,凸現語文本體,在濃濃的語文味中弘揚人文,積澱精神;努力實現“簡簡單單教語文,完完全全爲學生,紮紮實實求發展”的教學理想。下面,我就“以人爲本、以學定教”的教學理念指導下,先來談談對教材的理解和分析:

 二、教材解讀

《我們的民族小學》是人教版新課標實驗教材第五冊第一組教材的第一篇精讀課文。文章通過描寫西南邊疆的一所民族小學,反映了孩子們幸福的學習生活,體現了祖國各民族之間的友愛和團結。課文層次清楚,先寫上學的路上和來到學校時的情景,再寫課上和課下,最後以自豪讚美的感情點題:這就是我們的民族小學。課文中詞句的理解,以學習夥伴的口吻,以吐泡泡的形式,作了一些提示。目的是引導學生讀到這裏對所提示的內容要進行思考。除對學校美麗與團結的描寫是本文的特點外,在語言表達上也很有特色。作者把狀語前置,給人很強的視覺衝擊力,呈現畫面的能力也更強。

根據課文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本課教學我安排兩課時來完成,下面,我就具體說說第一課時的目標和重難點: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對重點詞句的理解,瞭解我國各民族兒童的友愛團結及他們幸福的學習生活,體會貫穿全文的自豪、讚美之情。

難點:體會描寫窗外的安靜和小動物湊熱鬧的句子的表達效果。

 三、教學方法

基於對教材這樣的理解,本課我遵循“以學定教、以人爲本、以讀帶講”的基本思路,主要採用品詞析句、朗讀感悟、讀寫結合、整體把握等方法,具體結合教學過程展開闡述。

四、教學預設

研究了教材、確定了教法、學法,爲了體現我的設計理念,我預設了以下環節

(一)設疑問難,導入新課

圖片出現少數民族的小朋友,你發現了什麼?是呀,有這麼多小朋友在一起的小學那該多有意思呀?我們把它稱作爲我們的民族小學

這樣的設計教師在極短的時間內抓住學生的心神,釋放學生的心智潛能。以“一石擊水”之勢,激起學生對課文內容的興趣,自然引出下個環節的教學。

(二)初讀課文,隨文識字

1、自由讀課文,碰到生字詞多讀幾次,爭取把課文讀通讀順。教師巡視,讓學生充分地自由讀。邊讀邊思考:課文都告訴了我們民族小學的什麼呢?【豐厚初讀,能爲深入學習打下基礎。所以,在初讀環節上,給學生充分的讀書時間,讓學生切切實實地接觸文本,在與文本充分接觸中自主識字,走進文本,做到“不讀熟,不開講”。】

2、交流,學習生字

課件出示:指名讀,難讀的詞語多讀幾遍。

再次理解課題:出示民族小學隨機提問:在這樣的學校上課,感覺怎麼樣?奠定情感基調,順利進入下文學習。

理清思路:上學的路上上課下課

(三)研讀課文,感受“快樂”

學習第一段

1、讀一讀第一自然段,你從哪兒感受到小朋友的快樂。2、學生自由讀3、交流

重點交流:

“早晨,從山坡上,從坪壩裏,從一條條開着絨球花和太陽花的小路上,走來了許多小學生”

“同學們向在校園裏歡唱的小鳥打招呼,向敬愛的老師問好,向高高飄揚的國旗敬禮。”

4、想象訓練:讓學生閉眼想象這一情景引導學生圍繞“當同學們碰見小鳥時會怎樣向它們打招呼?碰見老師又是怎樣問好的?經過國旗時,又是怎樣做的呢?”這些問題展開想象,重現生活中的真實場景。這裏的拓展想象在學生閱讀感悟有所沉澱內化時,順勢拓展新的閱讀內容,讓學生有宣泄、展現自己情感與能力的空間。

學習第三段

1、引:上課了,校園裏一下子變得(),快讀課文,你從哪兒都知道校園很安靜?

2、引導學生在書中邊找到相關的語句邊讀邊把它劃下來,再通過我的引導,進行有感情地朗讀。在學生讀出安靜的味道來後,緊接着請學生思考“爲什麼校園裏這麼安靜?”

3、過渡:是呀,多麼安靜的校園呀,下課後的校園又是怎樣的呢?我們下節課學習。

在這個環節中,我注重語言的感悟積累。學語文,留下什麼?楊再隋說得好,留下語言印象。這裏,我通過紮紮實實讀文字,品文字,悟方法,努力給學生留下深刻的語言印象。

(四)指導寫字

1.觀察:學生自主觀察每個漢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書寫:教師重點指導“戴”、“舞”、“蝶”、“雀”字的寫法。

3.展示:小組內互相展示自己寫的字。

4.評價:自評、互評

板書設計:我們的民族小學上學的路上:快樂上課:安靜下課

[設計意圖:本板書設計,一是突出主要內容,寫了民族小學的特點;二是表現表達的情感自豪與讚美;三是能給孩子們直觀的形象,教給孩子們整體把握課文,理解重點詞句的方法。]

人教版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4

【說教材】

《荷葉圓圓》描寫了盛夏季節池塘裏邊一個生動、有趣的場景:荷葉兒圓圓的,碧綠碧綠的,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在荷葉上嬉戲,小水珠把荷葉當作了搖籃,小蜻蜓把荷葉當作了機場,小青蛙把荷葉當作了歌臺,而池塘邊的小朋友則把荷葉當作了涼帽。字裏行間處處都表現出荷葉兒給小動物、小朋友帶來了無比的歡樂。文章共有5節,除第一節外,其餘4節的寫法基本相同(先寫誰說什麼,再寫他怎麼做),想象豐富,充滿童趣,讀來琅琅上口,學生非常喜愛。

【說學情】

通過大半個學期的學習,極大多數學生能比較熟練地根據拼音讀準字音,在識記漢字方面也積累了一些方法,如部件分析法、加一加法、減一減法、姐妹字等,能有效地幫助識記漢字。在閱讀方面,學生逐漸產生了興趣,在老師的引導、點撥下能讀懂一些短小、淺顯、有趣的文章,初步嚐到閱讀所帶來的快樂。大多數學生能做到讀準字音,不加字,不漏字,基礎好一些的學生能讀出句子的語氣。

【說教學目標】

要求學生根據拼音讀準11個生字,一是藉助拼音這根“柺杖”來降低學習難度,避免老師機械、重複地領讀,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自學習慣;二是在拼讀生字的過程中,對前階段所學的拼音字母及拼音方法也起到了複習鞏固的作用。正確區分前後鼻音的發音,對上海地區的學生來講比較不易,因此在生字教學時應加以重視。“不加字,不漏字”是朗讀課文最起碼的要求,從一年級起就應該重點抓,讓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朗讀習慣。閱讀、理解、感悟三者互爲作用,互相促進,不能爲閱讀而閱讀,重感悟是語文新教材的特點之一,強調人文精神的培養,讓學生在閱讀理解的基礎上感受到荷葉給大家帶來的快樂。語文能力本質上是實踐性的,而不是認識性的,脫離語言運用的實踐活動,語文能力的發展將會是一句空話。因此,把看圖說話當作教學目標之一,目的在於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舉一反三,進行知識遷移,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安排寫字的任務,目的是使學生的寫字練習經常化,做到課課寫、天天寫,描摹生字,做到少而精,既體現了新教材識字分流的原則,也不加重學生負擔,不但讓學生寫好字,而且逐漸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說教法】

教師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一旦對某事物產生了興趣,就會專心致志地去鑽研、學習。教學過程中的第一個板塊“看圖激趣,導入課文”就是在這種指導思想下設計的。荷葉兒圓圓的、綠綠的,非常惹人喜愛,小學生也不例外。當看見綠得晶瑩剔透、大圓盤似的片片荷葉出現在屏幕或黑板上時,小朋友會眼前一亮,產生許多遐想,立刻對學習課文產生了興趣。課文的第一節描寫的是荷葉的形狀與顏色,在寫法與內容上與其他幾節不同,因此安排在導入課文時,通過學生的看圖說說話、讀讀句子解決,與遊戲融爲一體。

新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因此,在教學過程的第2個板塊中,主要採用了自學、小組討論、集體反饋等形式,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藉助拼音自學生字新詞。在學生自學的過程中,教師是一個有效的組織者和理智的指導者,當學生思維受阻或遇到困難時,及時啓發引導,當好學生的引路人。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着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語文課上的聽、說、讀、寫是進行語文實踐活動的途徑之一。在教學過程的第三,四板塊中,安排了較多的語文實踐活動,如“挑選你自己喜歡的小節,讀讀演演”,“其他小動物來到荷葉上會怎麼說,怎麼做”,“看圖把句子說完整”等等。在這些活動中,教師不必用過多的框框去要求學生,要鼓勵學生大膽想象,積極發表自己的見解,落落大方地說出自己的想法,學生的回答有偏差或不合理的地方,適當給予引導,幫助學生樹立表達的自信心。通過這些活動,幫助學生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積累比較規範的句式、語段,進行知識遷移,從而逐步提高語文素養。

【說學法】

本課的教學設計中,學生主要有三種學習方法:自學、小組合作學習、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習。生字的字音、對課文的整體感知主要採用自學的方法。通過前階段的拼音教學,學生們已經基本掌握拼音的方法,能比較熟練地拼讀音節。放手讓學生自己拼讀音節,讀準生字字音,應該不是一件難事,極大多數學生能勝任。個別學

生有困難,在後面的幾個教學環節或聽同學交流、或聽同學朗讀課文中會得到幫助。對課文整體感知通過學生自讀課文完成,教師在學生朗讀完課文之後,通過“你讀懂了什麼,有什麼疑問,覺得最有趣的是什麼”等簡單的問題,瞭解學生對課文的感知程度,並及時給予鼓勵。

對於生字字形的識記主要採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在小組內,學生們各自闡述識記生字的方法,思維的火花發生碰撞,可比比誰的識記辦法多,方法妙,互相取長補短,提高識字效率。至於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語文能力培養方面,則需要在師生共同學習,共同探討中得以實現。要深入學習課文、理解課文的精妙之處,光靠學生的自學、小組討論是不夠的,教師必須精心設計提問,讓學生帶着問題深入學習,讓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讀讀悟悟、練練說說,從課文中汲取文化營養,積累語言,提高能力。

【說實施】

導入課文學習可以看圖說話着手,當學生說到“荷葉兒,圓圓的,綠綠的”時,教師可適時引導“那麼,在又圓又綠的荷葉上會發生什麼有趣的事呢”,導入對課文的學習。學生在自讀課文、自學生字時,教師應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作個別指導,及時掌握學習動態。學生在交流發言時,教師要耐心、仔細地傾聽,用多種方法表揚、鼓勵學生,讓學生大膽說,放心說,說出自己的所悟所得。及時調控教學節奏及教學氣氛,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裏學知識,學本領。設計練習要照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看圖把句子說完整中,“蘑菇是小白兔的”,可讓基礎較差的學生來講,最後一句則可讓基礎較好的學生來說,讓每個學生都有成功的體驗。

最後一個環節中“小水珠變魔術”,說穿了就是鞏固字詞,若製作媒體有困難,抽讀卡片也無妨,但效果不及前者好。

【課堂板書】

荷葉圓圓

搖籃機場歌臺涼帽

小水珠說。小蜻蜓說。

小青蛙說。小朋友說。

【教學反思】

本文文字優美,想像豐富,充滿童趣,讀來琅琅上口,學生非常喜愛。因此,學生在學習本課時,思想集中,學習積極性高,發言積極,能各抒己見,大膽練習說話。

根據本課特點,除了學習生字之外,我設計了較多的說話練習,給學生提供說話的機會,從而積累語言文字。例:在導入課文時,讓學生說說荷葉的形狀顏色;在初讀課文後,讓學生說說在又圓又綠的荷葉上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在第三個環節中,讓學生看圖開展想象,說說小魚、小螞蟻會把荷葉當做什麼、會怎麼做。一次次的說話練習,給學生提供了人人說話的機會,而且說話要求一次比一次提高,難度一次比一次加大。由於說話練習的難度設計得有坡度,加上有課文內容做鋪墊,所以學生並不覺得很難。說話練習的設計,要結合課文內容、要根據學生年齡特點,由淺入深,適合不同層次的學生,從而讓學生從“敢說”到“會說”,積累語言,爲後續的學習打好基礎。

【訓練材料】

一、基本題

1.認讀漢字:晶荷搖臺停籃友朋油放紅

2.認讀詞語:寬大展開菜籃水珠荷花日光燈搖頭停車涼帽

搖籃機場笑嘻嘻

3.想一想,說一說。

圓圓的荷葉是誰的搖籃,誰的機場,誰的歌臺?它們各在荷葉上幹什麼?小朋友又把荷葉當作什麼呢?

二、拓展題

1.用不同顏色的筆將下面的詞語連成句子。

小水珠歌臺,躲在下面吹泡泡。

小蜻蜓屋頂,停在上面休息。

小魚把荷葉當作機場,戴在頭上遮太陽。

小朋友搖籃,躺在上面眨眼睛。

小青蛙涼帽,蹲在上面唱歌。

2.想一想,說一說。

你會把荷葉當作什麼?你能仿照課文說幾句話嗎?教學實錄片段

(看圖說話部分)

師:小青蛙說:“荷葉是我的歌臺。”小青蛙蹲在荷葉上,呱呱地放聲歌唱。

那麼,其他小動物會把荷葉當作什麼?他們會怎麼說、怎麼做呢?

(出示小魚、荷葉的圖片,讓學生練習說話。)

生:小魚說:“荷葉是我的房子。”小魚游過來,住在下面。

生:小魚說:“荷葉是我的陽傘。”小魚游過來,躲在下面。

生:小魚說:“荷葉是我的帽子。”小魚游過來,藏在下面。

生:我覺得把荷葉當作小魚的帽子,好像這頂“帽子”太大了一點。

師:我也有同感。把荷葉當作小魚的房子、陽傘還

是比較合適的,當作“帽子”對小魚來說確實太大了一點。

(出示小螞蟻圖,繼續練習說話。)

生:螞蟻爬過來,坐在上面,說:“荷葉是我的小船。”它坐在上面搖呀搖。

生:螞蟻說:“荷葉是我的操場。”螞蟻爬上荷葉,踢踢腿,彎彎腰。

師:小朋友的想像真豐富,說得挺不錯。教學案例

從“學會”到“會學”

在教學本課生字階段,除了讀準後鼻音“晶、停、放、朋、紅”字音外,我讓學生重點說說“搖”和“籃”的識記方法,使同學之間相互啓發,逐步掌握一些識記漢字的方法,提高識字效率。

師:“搖”、“籃”的字音我們已經會讀了,接下來,讓我們想些好辦法,記住這兩個字。

生:我用動作記“搖”字(做“搖”的動作)。

生:“搖”是用手來搖的,所以有個提手旁。

生:我是用部件來記的。“搖”有三個部件,左邊是“扌”,右上是“爫”,右下是個“缶”。

師:這三種方法真不錯。能說說怎麼記“籃”字嗎?

生:籃子一般是用竹子做的,所以“籃子”的“籃”是竹字頭。

生:我知道它有一個姐妹字:藍天的“藍”,草字頭的藍。

生:我想請教大家,籃球的籃是兩個(藍、籃)中的哪一個?

生:我想大概是竹子頭的“籃”。因爲我看見籃球架上的那個“籃”,形狀有點像編的籃

子。

師:同學們,這位同學說的有道理嗎?

生(齊):有!郭沫若說:“教育的目的是養成自己學習,自由研究,由自己的頭腦想,由自己的眼睛看,由自己的手來做這種精神。”如果學生具備了識字的能力,識字的潛力將可大大發揮,學生遇到不識的字,可通過自學解決。學生自學而識的字是通過自己動腦探究學到的,印象深刻,容易鞏固。教師改進教學,在識字教學中滲透探究性學習,根據漢字的構字特點,讓學生探究識字方法,鼓勵學生自己創造好的方法識字。通過教學,學生掌握並創造了許多方法,獨立識字能力不斷提高。在識字過程中,他們思維活躍,充分發揮豐富的想象和奇特的聯想,時時閃現出創造的火花,伴隨這個過程的是一種善於思考、勤于思考的良好思維品質的養成。

傳統的識字方法,是課文中要求識的字,不論難易,一律按讀準字音、分析結構、組成詞語的順序,平均使用力量,字字過關。這種識字方法枯燥乏味,學生不感興趣。其實,低年級的學生是最富有想象的,他們的思維既形象又活潑。在生字字形教學中,不失時機地讓他們發揮自己的想象,讓一個個靜靜的漢字在學生們頭腦中變得生動形象起來,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如案例中的“搖”字,可以用部件來記,也可以用動作幫助記憶。正是這些生動有趣的識記方法,使學生學習漢字成爲了一種樂事、趣事。

需要補充說明的是,學生的識字方法和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通過老師引導和同伴之間相互啓發、影響逐步學會的。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追求的是一種“教是爲了達到不需要教”的境界,注重教給識字方法,培養識字能力,同學之間的合作和交流也能起到互相學習的作用。這樣,學生經過一個階段的“學會”,逐步變成了“會學”,並且越學越精彩。

人教版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5

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

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三組“語言的藝術”主題中的一篇精讀課文《楊氏之子》,我將從以下方面闡述對這節課的思考。

一、說教材

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人物語言的精妙,在語文學習中積累語言。

《楊氏之子》選自《世說新語》,是小學生初次接觸文言文,本文講述了樑國姓楊的一家中九歲男孩風趣幽默,機智巧妙地應答他人的故事。課文行文簡潔,不足百字,語言幽默,頗有趣味。

二、說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根據文章內容特點、學生情況和課程標準提出的總目標,確定本課教學目標如下:

1)會寫6個生字,會認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家禽”等詞語。

2)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做到正確、節奏停頓得當、抑揚頓挫。

3)瞭解文言文的基本特點。

4)能根據課後註釋,疏通全文,瞭解故事內容。

5)抓住重點詞,體會故事中孩子應對語言的巧妙和聰明機智。

教學重難點:

本課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古文,學生能否正確地斷句,流利地朗讀,是首先遇到的困難,因此指導學生朗讀和背誦是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讓學生參考課後註釋讀懂意思,整體感知課文內容,並把沒寫出來的內容補充出來,應做爲難點來突破。

三、說教法:

閱讀教學的核心是讀,因此本課教學主要採取讀式教學法。文言文導入——講究激勵性;初讀尋疑——提倡自主性;再讀釋疑——倡導探究性;細讀解析——主張創造性;美讀品味——提倡鑑賞性;熟讀成誦——主張積累性。意在拓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創新精神。

四、說學法:

學習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是讀,學習文言文的最好方法還是讀,因此學習本課的主要方法是朗讀。讓學生經歷初讀—再讀—細讀—美讀—熟讀—誦讀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引導學生讀思議相結合,讓學生經歷尋疑—釋疑—解析—入情—品味—成誦—讀寫的過程,體現學生從提出問題到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五、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講課文之前,我先以上一單元日積月累裏的古文詩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等提問,我說前半句,學生回答後半句,再讓學習展示這樣的語言自己還積累了哪些,“已所不欲,勿施於人”、“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等等,一下子點燃了同學們的上課熱情,孩子們說了很多我預設之外的文言文詩句,這樣我很自然的過渡:像剛纔大家說的這些語言都是出自文言文,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完整的文言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首先,從題目入手讓學生們理解“楊氏之子”。我是這樣做的:問學生“貴姓”,教孩子們用“免貴姓什麼”來回答,再追問大家:“那他是?”同學們便饒有興趣的回答“李氏之子”或者“何氏之女”了。引導學生很好的理解並且運用了這個知識,學習效果很好。

起初,我設計的先讓孩子們自由讀,然後指名讀,再針對問題來重點指導。王恩瑞王主任看了我的設計,提出來,這是學生們第一次學習文言文,有必要教師先泛讀、隨之領讀,再讓孩子們練讀。我馬上調整了我的設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並在課堂上指出“讀”就是學好文言文的訣竅。

(三)根據註釋,疏通全文。

本課只有五句話。學習第一句話,同學們翻譯起來很簡單,“樑國姓楊的人家有個孩子,九歲了,非常聰明。”我問“哪個字意爲非常”,孩子們輕易說出“甚”,我舉例子,那麼咱們班的小磊很可愛,可以說成?淼淼讀書聲音很動聽,可是說?星辰長得非常非常帥,可以說?這樣,“甚可愛,甚動聽,甚帥”孩子們理解的很好,也會用了,而且課堂氣氛很歡樂。隨之着重理解通假字“惠”,同智慧的“慧”,這裏其實不是孩子們第一次接觸通假字,我們在此處複習了《清平樂村居》中“最喜小兒亡賴”的“亡”,和日積月累中“路曼曼其修遠兮”的“曼”,既回顧了舊知,又加深了對通假字的認識。

第二句重點理解“詣”字,詣多指拜訪尊敬的人或長輩,可見這楊氏非同一般,是孔君平尊敬的一個人,而且楊、孔兩家交往甚密,不然怎會“乃呼幾齣?”這個小孩怎麼會知道來人姓孔?既然如此,就不能理解爲孔君平是以楊梅取笑楊氏子,而是開個玩笑,“考考”他,是不是“甚聰惠”。

第三句當孩子們翻譯出是“楊氏子爲孔君平端來了水果”時,我提問:“文中並沒有寫出是誰爲誰端出水果啊”“爲設果”中並沒有指明,你是怎麼知道的?學生自然提出是根據上一句話得知的,這時點撥學生:文言文的語言表達十分精練,表達的時候跟我們現代文可不一樣,像這一句就省略了主語,叫承前省略。(指導學生注在文中)理解的時候我們就要聯繫上下文的意思作一些補充。這種方法我們現在也經常在用,叫(板書:聯繫上下文)。

第四句和第五句我們要重點品讀,尤其要體會語言的巧妙。孔君平以姓氏做文章和楊氏子開玩笑,小傢伙以其人之道還至其人之身,機智地作以回答,我利用板書,讓孩子們更好地理解了兩人對話的弦外之音。同時,又着重體會了“未聞”和“夫子”兩個詞語的使用,反應出楊氏子不但機智,還很禮貌,真不簡單啊!我設計了兩組讀,分別由我來說上句:“此是君家果”學生分別回答“孔雀是夫子家禽”和“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再譯成現代文來說一遍,很明顯地體會出加上“未聞”,語氣是多麼的委婉。再說“夫子”,怎樣的人可以稱得上‘夫子’?

師:如果來的人不是孔君平,而是張君平、李君平,還能稱夫子麼?(不一定)如果來的是阿姨呢?(不能,因爲阿姨是女的。夫子一般指男的。)老師可以稱爲——夫子嗎?

師:如果來的是一個小男孩呢?(不行,因爲夫子指的是大人。)

師:是的,夫子一般指年齡比較大的男士。

師:如果來的是一個沒有文化、目不識丁的老農,我們可以稱他爲夫子麼?(不行)

師:一般有文化、有涵養的成年男子,可以稱爲夫子。比如孔子我們就稱爲──(生齊:孔夫子)孟子──(生:孟夫子),我借當時正好校長和幾位老師在場,順勢提問,比如你們的苗校長,可以稱爲——苗夫子,張校長可以成爲---張夫子。何老師呢?張老師呢?學生馬上反應說“不行,夫子是指男的!”可見,稱孔君平爲“夫子”是多麼的得體啊。

這麼巧妙的回答,楊氏子一定思考了很長時間吧?(理解:應聲答曰:不假思索,幾乎想都沒想。)

小結:楊氏子的回答是如此快速,如此巧妙,如此有禮,怪不得文章一開頭就說了!齊讀:(樑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補全板書:甚聰慧

此處,我做了一個這樣的設計,拓展孩子們的思路,非常有意思。

我問如果來訪的客人姓黃,你覺得他會怎樣回答?

生:未聞黃瓜是夫子家菜。……未聞黃鶯是夫子家鳥。……

又問如果來訪的君平不姓孔,也不姓黃,而是其它的姓,你會說一句嗎?孩子們反應很快,不遜於楊氏之子啊!這是我補拍的片段,不過再現了課堂真實的場景。

(四)指導背誦。(機動)

(五)閱讀鏈接、好書推薦

回顧方法:推薦閱讀《世說新語》。你會發現學習文言文很有意思。

六、說板書:

這樣的板書設計,內容精當簡約,點明“讀”的重要。能讓學生一目瞭然的感受到課文是從“孔、楊”兩姓上做文章,引發出歡樂的故事。故事中的小孩聰惠,表現在反應快,會聽、會說,突出了文章重點。副板書當中學習方法的歸納更是簡明、實用。

總之,整堂課始終以學生爲主,以讀爲主,讀中解,讀中品,最後熟讀成誦,既使學生讀懂了課文,又教給了學生學習的方法,更豐富了學生的想象力,激發了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人教版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6

一、縱橫聯繫,說教材

《三個兒子》是第四冊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三個媽媽在井邊打水,她們一邊打水一邊誇自己的兒子。當母親們拎着很重的一桶水回家的時候,三個兒子都來了,但只有一個兒子接過媽媽的水桶。在有趣故事的敘述中,揭示了一個深刻而又厚重的道理,即:兒女應該以實際行動爲父母分擔生活重擔。課文內容淺顯,語言通俗,人物對話較多。

我在仔細對教材進行分析解讀基礎上,依據略讀課文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本課教學目標:

1、方法性目標:根據"閱讀提示"獨立閱讀課文,基本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2、情感性目標:通過課文的學習,懂得兒女應該以實際行動爲父母分擔生活重擔的道理,在生活中做個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3、能力性目標:以初讀、精讀、賞讀、活讀爲主線,在不同方式朗讀訓練的基礎上,讓學生"多讀多想、讀懂課文"的同時,提高自身的朗讀能力。

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是理解老爺爺的話,他爲什麼說只看到一個兒子。

這篇課文的故事內容生動有趣,教學中應極力避免灌輸孝敬父母的大道理的說教式做法,也不應逐字逐句地深挖細摳文章的思想內含,應引導學生進行充分的語文實踐活動,幫助學生走進文本,在多形式的閱讀活動中,引領學生與課文進行真實的對話。在閱讀中思考、發現,進而獲得豐富的感受和體驗。啓發聯繫生活實際,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在閱讀中提升自己。

1、讀書入境法

朗讀是十會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學習方法。新課標尤其強調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實現素質的全面提升。學習《三個兒子》過程中,我主要着力創設情境,開展多層次、多視角的讀,如初讀、精讀、賞讀,個人讀、小組讀、齊讀,指名讀、比賽讀、分角色讀等等,讓學生讀中入情入境,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從而優化自身的綜合素養。在此環節教學中,同學們通過個人讀、小組讀、分角色讀、扮演讀等多層次的朗讀訓練,對文中的內容進行仔細揣摩、體會。尤其要注重情境的創設,讓學生置身於課文的角色中去,設身處地地讀,如臨其境地讀。通過賞讀,讓學生明白"母親總是很愛自己的兒子的,她們情願負重,也不會對孩子提出什麼要求;那個用實際行動來分擔母親重擔的孩子,纔是真正的好兒子"的道理。

2、合作探究法

新課程尤其倡導要培養學生的個人意識和團體協作能力,在多維互動的學習中實現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課中,我多次組織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在個體感悟的基礎上,實現優質資源的共享。如小組討論:爲什麼老爺爺說只看到一個兒子?

3、多元評價法

在課堂學習評價中,我嘗試讓自評與他評、師評與生評相結合,讓評價主體多元;讓總結性與商討性評價相結合,讓評價方式多元;讓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讓評價項目多元。通過積極、有效的評價,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在"評價"中成長。

4、活讀延伸

學生在以文本展開卓有成效的對話後,引導其說出心中的感受將變得水到渠成。在活讀階段,可讓學生在通讀全文,說說你讀了這篇課文想到了什麼。在此間,激勵學生說出所讀所感,使作者、文本、讀者三者之間的情感達到高度的融合,並由此形成一個課堂高潮。而後,再讓學生完成彈性作業:回家後,認真地完成一件家務事,把做的、想的寫下來,促使學生的學習延伸到課外,建構起大語文的學習觀,並以此帶動形成家庭"親情高潮"。

由於本人的水平有限,在有效地提高學生朗讀水平和激勵性語言的評價方面存在着一些不足,同時在課堂中也生成了一些新的值得我去關注和研究的問題。我想這些都需要我不斷地學習來提高自身的學習水平,以達到更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人教版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

《落花生》是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第三課,這是一篇精讀課文,着重講了一家人過花生收穫節的情況,通過對花生好處的談論,揭示了要學習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的宗旨。說明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表達了作者不爲名利,只求奉獻於社會的人生理想。

這篇課文安排在第四單元中,這一單元的訓練重點是“分清文章的主次”。讀課文時要抓住那些與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緊密聯繫的內容,多讀多體會,還要分清文章主次,加深對文章思想的理解,學到作者表達思想的方法。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及課程編排特點充分考慮到五年級學生的心智水平,我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確立瞭如下教學目標:

讓學生掌握本課8個生字詞,理解課文中重點句子的含義;讓學生體會課文詳略恰當的寫法,初步瞭解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讓學生學習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懂得做人的道理。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由表及裏的瞭解花生的可貴之處,理解父親讚美花生的話的深刻含義;此外,還要學習文章表達上主次分明借物喻人的特點;

本課的教學難點是如何把花生的品格與做人聯繫起來,進而悟出深刻的做人道理。

四、說教法、學法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這就要求教師要營造民主和諧寬鬆的課堂氛圍,所以我安排了創設情境法引出課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安排了討論法,小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突出了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最後我會與學生一起領悟文章主題。

五、說教學過程

我的教學過程主要包括以下五個部分:

1.創設情境,謎底倒入;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3.重點研讀,品味道理;

4.全文總思,概括寫法;

5.拓展延伸,感受生活。

五個部分環環相扣,循序漸進,層層深入,很好的挖掘了文章的主題。

(一)創設情境,謎底導入

上課伊始,我會向學生出示謎語“根根鬍鬚入泥沙,自造房屋

自安家,地上開花不結果,地下結果不開花”,學生思考一會兒,會回答“是花生”,我便肯定學生的答案,並出示關於花生在田地裏的長勢以及“地上開花不結果,地下結果不開花”的圖片,讓學生對花生進行初步認識,由此引出課題,告訴學生我們這節課來學習《落花生》。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在語文教學中,朗讀相當重要,讀是語言實踐活動,是信息的輸入,是積累,是培養學生終身受益的良好習慣和有效手段,同時,朗讀還可以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因此,我會讓學生帶着任務初讀課文:

1.在讀課文時劃出生詞表中的字詞,並查閱詞典,標註拼音,這一任務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2.讀課文時給每自然段標上序號,爲分析課文提供方便;

3.讀課文時思考課文是依據什麼順序寫的《落花生》,這一任務能讓學生對落花生的整體結構有初步瞭解。

讀完課文後,學生會劃出“茅、畝、嘗、吩咐、石榴、榨”幾個字詞,並對文章“種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議花生”的整體結構有初步認識。

(三)重點研讀,品味道理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語文課程必須依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這一環節中,我是這樣設計的:

讓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6-14自然段,先讓學生找出“我們”眼中花生的好處,學生會回答花生的味兒美,可以榨油,價錢便宜。接着再讓學生找出父親眼中花生的好處,學生便會回答父親說的那段話,然後讓學生畫出父親把花生與桃子、石榴、蘋果做對比的詞句,比較二者的不同之處,我會出示相關圖片幫助學生加深理解,讓學生對花生的好處有更清晰地認識。

分析完花生的好處,我會讓學生默讀課文的第12、13自然段並細細體會,小組之間進行交流合作,談談明白了什麼道理。

這樣設計充分發揮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有更多展示自己的機會。

(四)全文總思,概括寫法

在這一環節,我會提出兩個問題:

1.讓學生縱覽從種花生到議花生的過程,思考哪部分是重點描述內容,哪部分是次要描述內容,學生通過觀察會回答種花生到收花生是略寫,吃花生到議花生是詳寫,從而讓學生明白主次分明詳略得當的寫作特點。

2.本文由論花生到論人生運用了什麼寫作手法?在上一環節中學生已然明白了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品質,由此引出做人要實實在在,無私奉獻,從而得出本文運用了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

(五)拓展延伸,感受生活

在這一環節中,我設計了“想一想”活動,讓學生小組之間相互交流,說說生活中你知道的那些人、哪些物具有花生一樣的品質。

這樣的板書設計重點突出,條理清晰,便於學生理解和掌握。

謝謝大家,我的說課到此結束!

人教版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8

一、教材分析

這篇自讀課文介紹了靠賣火柴維持生活的孤兒小珊迪,在爲“我”換零錢穿過馬路時,不幸被馬車軋斷雙腿,臨死前託付弟弟還零錢,牽掛着弟弟沒人照顧,最後悲慘死去的故事,讚揚了小珊迪誠實、善良的品質。

選編本文的主要意圖是,通過閱讀實踐,進一步培養學生按敘述順序整體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的閱讀能力;讓學生從文中受到感染,學習故事主人公誠實、善良的品質,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瞭解課文按事情發展順序敘述的特點,理解課文內容。

能力目標:通過有感情的朗讀、感悟和交流,培養學生自讀自悟、合作探究的能力。

德育目標:學習小珊迪誠實、善良的品質,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創新目標:結合具體情境進行想象,培養學生創造心往一處想想象的能力。

三、教學支點

重難點:通過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從中學習小珊迪誠實、善良的品質。

創新點:1、在小珊迪受傷,七個便士不知去向的時候,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性想象。 2.在小珊迪臨死時,從他的目光中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性想象。

空白點:在文章的結尾處,提供練筆機會,爲學生深入理解課文留下空白。

四、教學過程

一、啓讀,未成曲調先有情

1.教師用緩慢而低沉的語調講述《三次逃票》的故事。

同學們,老師給大家講一個真實的故事(懷着沉重的心情)。

在德國,有一位中國留學生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了。畢業以後,他去德國的大公司尋找工作。第一家公司拒絕了他,第二家公司也拒絕了他,第三家公司還是拒絕了他。他一連找了20多家大公司,結果沒有一家肯接收他。他想:憑自己的博士文憑和優異成績,找一家公司應該沒什麼問題吧!但是,誰也沒想到,他找的一家小公司還是拒絕了他。

2.讓學生猜想,爲什麼德國那麼多家公司都會拒絕這位中國留學生(學生的猜想可能有:看不起中國人、專業不對口、留學生要價太高、公司已經人滿爲患、公司不景氣等)。

3.教師繼續講述《三次逃票》的故事。

這位中國留學生憤怒了!他對那家小公司的老闆說:“請您告訴我,你們爲什麼要拒絕我?”那位老闆說:“對不起,先生。我們從網上找到了一份關於您的記錄。記錄顯示,您在德國留學期間乘坐公共汽車,曾經逃過三次票。”中國留學生吃驚地說:“逃三次票算得了什麼?難道我的博士文憑還抵不過三次逃票嗎?”德國老闆鄭重地說:“是的!先生。我們知道您不缺文憑、不缺知識、不缺能力,但我們認爲您缺了一樣東西!正是您缺的這樣東西,讓我們德國人不敢聘用您。”

4.讓學生自由發言,聽了這個真實的故事有些什麼想法。

二、通讀,潛心會文動真情

1.教師:同學們,我們這位中國留學生缺文憑嗎?缺知識嗎?缺能力嗎?那他到底缺了什麼呢?讓我們一起到《小珊迪》這裏去尋找答案。

2.學生自由讀全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讀的時候注意自己的感覺和心情的變化。

3. 指名分段讀課文。教師隨機指導學生的朗讀,特別注意下列語句的朗讀指導:①他對我們說:“先生,請買盒火柴吧!”(a、請注意冷的感覺。b、體會一下,那麼冷的天,小珊迪只穿了一件又薄又破的單衣,小臉凍得發青,一雙赤腳又紅又腫。在這樣的情況下,他說話能這樣輕鬆、這樣有力嗎?c、人在發抖,嘴脣在發抖,聲音也在發抖。要讀出這樣的感覺。)

②“啊!請您現在就買吧!先生,我餓極了!”小男孩乞求說,“我可以給您去換零錢。”(a、請注意餓的感覺。b、餓了還有力氣嗎?餓了還會大聲說嗎?c、他是怎麼說的?是乞求說。怎樣的請求叫乞求?可憐地請求、懇切地請求、苦苦地請求、像要飯一樣地請求,這才叫乞求。要把這樣的感受讀出來。)

③可憐的小珊迪躺在一張破牀上,一看見我,就難過地說:“先生,我換好零錢往回跑的時候,被馬車撞了。我的兩條腿全斷了,就要死的。小利比,我可憐的弟弟!我死了你怎麼辦呢?誰來照顧你呢?”(a、請注意這是一個斷了兩條腿、快要死了的人說的話。b、請注意這是一個臨死前還擔心着弟弟、掛念着弟弟的人說的話。)

4.渲染氛圍。

三、參讀,一字一句總關情

1. 教師充滿悲痛、充滿崇敬、充滿懷念地訴說:小珊迪死了。爲了那一盒小小的火柴,爲了那四個需要找還的便士,他死了!除了他的弟弟小利比,除了故事中那個買火柴的我,誰也不知道小珊迪死了,誰也不知道小珊迪是因爲什麼死的。但是,故事中的那個我,卻被小珊迪的事蹟深深地感動了。他永遠忘不了小珊迪那誠懇的面容,永遠忘不了小珊迪那使人信任的神情。永遠忘不了小珊迪那雙充滿乞求、充滿善良、充滿感激的眼睛。他想爲小珊迪畫一張像。他想把小珊迪的這張像永遠放在自己的辦公桌前。天天看到他,天天想起他。他會畫一張怎樣的像呢?

2.學生默讀課文,然後完成課堂練筆一。

請用課文中描寫小珊迪外貌的詞句,寫一段關於小珊迪外貌的話。

(小珊迪的外貌擬寫如下:小珊迪穿着一件又薄又破的單衣,瘦瘦的小臉雖然被凍得發青,但他的面容是那樣的誠懇,他的神情是那樣的使人信任,他的眼中充滿了乞求、充滿了善良、充滿了感激。)

3.當堂交流學生的小練筆,教師作隨機點評。

4.教師深情地訴說:看來,小珊迪的外貌已經深深地印入了我們每個同學的腦海。聽着大家的發言,我們彷彿又一次看到了小珊迪那誠懇的面容,又一次看到了小珊迪那使人信任的神情。

四、研讀,設身處地悟深情

1.教師充滿深情又若有所思地訴說:爲了找還那四個便士,找還那部分不該屬於他自己的錢,小珊迪被馬車軋斷雙腿、不幸死去了。我在心裏默默地想,如果小珊迪不急着把四個便士還給人家,他就不會被馬車撞倒,他就不會死去。我又想,小珊迪難道真的不需要那些錢嗎?

2.學生默讀思考,畫出有關語句仔細體會。

3.組織全班交流。

①從“身上只穿一件又薄又破的單衣,瘦瘦的小臉凍得發青,一雙赤腳又紅又腫”看出小珊迪非常需要錢。

②從“我可以一便士賣給你們兩盒”看出小珊迪非常需要錢。

③從“爲了使他不再糾纏,我打算買一盒”看出小珊迪非常需要錢。

④從“啊!請您現在就買吧!先生,我餓極了”看出小珊迪非常需要錢。

⑤從“我給了他一先令,他轉身就跑了”看出小珊迪非常需要錢。

⑥從“他倆是孤兒,父母早就死了”看出小珊迪非常需要錢。

⑦從“可憐的小珊迪躺在一張破牀上”看出小珊迪非常需要錢。

⑧從“我的兩條腿全斷了,就要死的”看出小珊迪非常需要錢。

⑨從“小利比,我可憐的弟弟!我死了你怎麼辦呢?誰來照顧你呢”看出小珊迪非常需要錢。

4. 教師動情地、肯定地訴說:是啊!正像大家剛纔分析的一樣,其實小珊迪非常需要錢。他需要錢去購買衣服御寒,需要錢去購買麪包充飢,需要錢去醫治自己的雙退,需要錢去照顧自己的弟弟。他還需要錢去上學,需要錢去遊玩,需要錢去過一種幸福的生活。他真的太需要錢了!這樣一個需要錢的孩子,當他被馬車撞斷雙腿,當他的帽子找不到了、火柴找不到了、有七個便士也找不到了的時候,他的心裏會怎麼想呢?

學生完成課堂練筆二。

一輛馬車把小珊迪撞倒,從他身上軋了過去。他的帽子找不到了,火柴也丟了,有七個便士也不知哪兒去了。小珊迪心裏想:

(學生練筆擬寫如下:1.糟了!便士!便士!那些便士哪兒去了?我拿什麼錢去還那位先生吶?2.我的腿不能動了。我怎麼辦吶!那位先生還等着我回去還他四個便士呢。3.我的腿斷了。我會死嗎?我要是死了,那位先生的錢怎麼辦呢?我可憐的弟弟怎麼辦呢?4.先生,您一定等急了吧。我真想馬上把錢還給你的,可我被馬車撞了,我不是故意的。5.人窮志不能窮。我雖然被馬車撞了,可能會死去。但那位先生的錢我一定要還給他,我不能讓他瞧不起我們窮人的孩子。)

5.組織全班交流,教師作隨機點評。

五、精讀,含英咀華品至情

1.教師充滿敬意地訴說:多麼善良的孩子!多麼可敬的孩子!即便是在自己遭遇車禍、隨時都會有生命危險的情況下,他首先想到的是要儘快把錢還給人家、是自己弟弟今後的生活。難怪故事中這位買火柴的先生做出這樣的判斷。

投影呈現:當我想到孩子那誠懇的面容,想到他那使人信任的神情,我斷定他不是那種人。

①指名誦讀此句。

②把“誠懇”的意思、“信任”的意思突出來,該怎麼讀?指名誦讀。

③把“斷定”的意思突出來,該怎麼讀?指名誦讀。

④把“他”的意思突出來,該怎麼讀?指名誦讀。

⑤把“不是那種人”的意思突出來,該怎麼讀?指名誦讀。

⑥你想突出哪種意思,你就怎麼讀。全班齊讀。

2.教師設疑:他不是那種人!請問,他不是哪種人?

投影呈現:當我想到孩子那誠懇的面容,想到他那使人信任的神情,我斷定他不是那種____________人。

3.指名回答,指名上臺板書答案。

(預想的答案如下:坑蒙拐騙、人窮志短、惟利是圖、見錢眼開、見利忘義、貪圖錢財、不講信用……)

4. 教師以一種堅定地、一氣呵成的語氣訴說:說得多好啊!他很窮,他非常需要錢。但他絕不是那種坑蒙拐騙的人!絕不是那種人窮志短的人!絕不是那種惟利是圖的人!絕不是那種見錢眼開的人!絕不是那種見利忘義的人!絕不是那種貪圖錢財的人!絕不是那種不講信用的人!這樣的孩子可愛嗎?這樣的孩子可敬嗎?這樣孩子我們會把他遺忘嗎?不會!永遠不會!(教師一邊訴說,一邊用粉筆在學生所寫的答案上逐個打叉。)

5.學生全體起立,懷着敬意再次動情地誦讀此句。

六、活讀,妙筆且抒箇中情

1.教師:我們忘不了這位可愛又可敬的小珊迪,我們也忘不了那位可憐又可悲的中國留學生。同學們,聽了小珊迪的故事,你一定有話想對那位中國留學生說,是吧?請把你想說的話寫下來。

2.學生完成練筆三。

請給那位中國留學生寫幾句話,說說你的感受和想法。

人教版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9

設計理念:

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薰陶,獲思維的啓迪,享受審美的樂趣,所以本課以摒棄瑣碎的分析講解,引領孩子入情入趣朗讀課文,在課堂教學中創造一種輕鬆、和諧、風趣、愉快的課堂氣氛作爲本課教學的根本出發點,讓學生在這種活潑的氛圍中努力學習和探求,培養語文情趣,讓學生真正懂得文章的“情”在哪裏,“趣”在何處。

一、把握聯繫,領悟教材

《翠鳥》是六年制第六冊第四單元組的一篇精讀課文,本組課文的訓練重點是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同時,要注意體會課文表達的情感。

本文作者重點介紹了翠鳥的外形特點和它捉魚時靈敏、神速的動作,表達了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

本課的編排意圖一是讓學生感受、體驗作者是怎樣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觀察的;二是體會課文中關詞句在表達情意上的作用;三是培養學生愛護鳥類的意識。

本課的教學目標爲:

知識目標:

1、藉助拼音讀通課文,聯繫上下文理解新詞。

2、瞭解翠鳥的外形特徵、動作敏捷及高超的捉魚本領。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能力目標:

1、利用畫翠鳥說翠鳥的環節讓學生掌握抓住特點觀察描寫的方法。

2、通過現場採訪創設語言情境,發揮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培養口頭表達能力。

情感目標:

1、感受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增強愛護野生動物的意識

2、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精神。

本課的教學重點在寫翠鳥外形特點和對捉魚的動作描寫。難點是以以便翠鳥的外形特點和翠鳥的捉魚本領之間的關係。

二、靈活運用,選擇教法

1、創設情境法

情境應貫穿整個課堂教學,本課順應學生心理,創設情境,建立課文的內含情感與學生情趣的聯繫,激發學生情感。如,通過播放翠鳥捉魚的教學錄像,運用有形、有聲、有情的情境,讓學生進入課文,直觀感受翠鳥捉魚的動作敏捷,調動學習積極性,這樣能比校直觀地理解詞語的含義,變抽象爲具體,當學生感悟了詞語和句子的含義後,自然地生成了情感。

2、朗讀感悟法

朗讀是語文閱讀教學的主要方面,在整堂課中,把朗讀貫穿在整節課的始終,運用多種方式的讀。個別讀、小組讀、齊讀、師生賽讀、引讀、評讀等,讓學生在讀中進入課文意境,在讀中意會,讀中感悟、讀中培養語感,讀中積累語言。

此外,還採用了遊戲激趣等方法。

三、培養能力,指導學法

1培養自學能力學會藉助拼音讀通課文,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能根據課文內容疑問難,讀活課文。

2訓練觀察方法學習抓住事物人特點進行觀察,以畫促悟,培養學生按順序觀察的能力

3掌握讀段方法段的訓練是中年級的訓練重點,學生要學會讀懂一個自然段,在詞句的基礎上,理解整個自然段講了什麼。

四、以學定教,優化程序

(一)談話導入,讀通課文

1、(課件出示翠鳥)大家看,圖中這隻美麗的鳥名叫翠鳥,又叫“叼魚郎”,它不僅外形美麗,還有高超的捉魚本領,學了這篇課文,你們一定會愛上翠鳥的。

2、這課大家預習了嗎?誰願意把課文讀給大家聽,爲了給老師一個驚喜,給大家一些時間練習好嗎?

(設計這一下環節的目的是給學生提出了更高的練讀要求,同學們爲了給老師一個驚喜,自然積極認真地練習讀書)。

(二)體會感悟,讀懂課文

一、體會翠鳥外形美

1用最喜歡的方式讀第一自然段,思考:這寫了翠鳥的什麼特點?

2從哪兒看出翠鳥長得真漂亮?畫出重點詞語

3以畫見悟

(1)同學們喜歡翠鳥嗎?喜歡畫翠鳥嗎?

(2)老師和兩位同學在黑板上畫,其它同學自己畫。

(3)誰願意把翠鳥的樣子介紹給大家?

(設計此環節的意義(1)檢查學生是不是準確地理解了這外形描寫,頭腦中是否形成了清晰的鳥形象;(2)符合小學生長於形象思維的特點,引起學生濃厚的興趣;(3)訓練學生說的能力。)

二、感受翠鳥活動特點

1放錄像,邊看邊思考(1)翠鳥活動的特點是什麼?(2)翠鳥怎樣捉小魚,找出表示動作的詞語,這些詞語說明了什麼?

3小組合作學習。

4討論交流

5指導朗讀。(指導學生讀出翠鳥動作迅速的特點,體會”清脆疾飛一眨眼輕輕地停等詞語的變化)

6師生賽讀

(設計此環節的目的,通過播放教學錄像,讓學生直觀感受翠鳥的動作敏捷,調協積極性,再通過師生賽讀,激發學生朗讀的興趣,在讀中理解課文,感悟課文。)

(三)質疑問難,讀活課文

學習了課文前三個自然段,你還有什麼不理解的問題需要提出來大家共同討論?

(設計此環節的目的:學生在學習課文中發現並提出問題這反映了學習的深入,是學生主動性充分調動的表現,真正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

(四)虛擬情境,說出情趣

1、我知道,同學們都非常喜愛翠鳥,想不想當翠鳥?我是世界綠色和平組織的成員,想採訪你們寫一篇關於翠鳥的報道,讓全世界的人民保護你們,你們願意接受我的採訪嗎?(設計以下采訪題目)

(1)你們的聲音那麼好聽,怎麼回事?

(2)你們的嗓子那麼好,給予我唱一支人類的歌曲好嗎?哪個翠鳥願意唱?

(3)聽說你們有個外號叫“叼魚郎”,捉魚的本領很強,誰願意介紹一下你們是怎樣捕魚的?

(4)有什麼證據說明你們飛得快?

(設計此環節的目的:這種採訪調動並調節着以情感需要爲核心的一切心理、生理因素,把認識與創造,對美的追求與體驗統一起來,能提高學生整體素質。)

(五)含英咀華,誦出情趣

1、通過採訪,我打算把你們寫一寫,介紹給全世界的人們,有現成的文章嗎?

2、誰能聲情並茂地讀給我們聽?請同學們再認真練習誦讀。

(此次讀訓練,屬於積累層面的誦讀訓練,訓練學生內化課文語言的能力,而且可以充分體現學生對交際言語的學習和運用。)

板書設計:

外形小爪、頭、背、

(美麗)腹、眼、嘴

動作:鳴聲清脆疾飛

(敏捷)蹬開叼起飛遠

人教版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10

一、課本闡述:

《麥哨》描寫了盛夏時節鄉下曠野裏即將豐收的情形和孩子們在其間玩耍嬉戲的情況。這一是篇文質柔美的課文。一是意境之美:文章爲我們顯現了一幅兒童在故鄉高枕而臥玩耍的高興局面,讓我們感覺到故鄉風景的感人,故鄉生存的滿意。其二是語言之美美:文中用了排比、擬人、比喻等修辭伎倆,很多語句都值得門生去咀嚼積聚;首尾呼應,兩段表達相近意思卻用了差另外說話。可以大概使門生在領會語言美的底子上感覺到故鄉生存的美,引發了他們嚮往大天然的情緒。於是本文是薰陶學生情操,培養學生語感,豐富他們語言藝術。

二、學情分析:

我們都知道,由於聽力障礙,聾啞學生語言相對比較貧乏,閱讀理解能力相對與同年齡的來說差距比較大。再加上本文描寫的鄉村孩子淳樸、自然、歡快的田園生活,對於現在的學生來說距離比較遠,因而體會其中的情趣也比較難的。在教學中,要從彌補缺陷出發,從發展學生語言的角度去考慮。

《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重在綜合,它以語文能力爲核心,是語文能力和語文知識,語言積累,審美情趣,思想道德,思想品質,學習方法習慣的融合。”據此,我擬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三、知識目標:

1、學習認識8個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體會作者豐富生動的語言,感受鄉村孩子淳樸自然,歡快清新的童年生活。

3、積累文中的優美語言。

四、能力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比喻、排比、擬人等修辭手法的運用。

2、能結合對文本的理解,展開想像,感悟出鄉村生活的歡快、柔美。

五、情感目標:

感受鄉村孩子淳樸自然,歡快清新的童年生活。陶冶情操,激發學生嚮往大自然的情感。

其中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豐富生動的語言,感悟鄉村生活的歡快、柔美是本課的教學重點。而讓學生體會鄉村生活的歡快、柔美,激發他們對大自然生活嚮往的情感又是本課的難點。爲了突出重點,分散難點,我採用多媒體課件作爲輔助教學工具,補充了一些美麗的鄉村圖片,讓學生直觀感受。

結合以上分析,我預設本課用三個課時完成教學任務。第一課時,學習生字新詞,初步瞭解課文內容。第二課時,學習課文,感受語言之美、意境之美。第三課時,鞏固知識,昇華情感,完成練習。

首先我簡要說說第一課時的教學設想,本節課我打算從以下幾個環節來完成教學任務。

一、實物導入,理解課題。

由於學生沒有見過麥哨,而且對於聾啞學生的來說直觀形象的實物能夠幫助他們理解,加深印象。所以我在直接明確題目,讓學生用“麥”和“哨”分別組詞後,出示一些麥杆,讓學生知道麥哨就用麥杆做的哨子。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聾生的朗讀有時候是比較盲目的,有的就是爲了讀而讀。爲了提高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我設計了:“讓我們在這麥哨聲中,走進文本,去聽聽這是怎樣的聲音?”“在這哨聲中,你看到了怎樣的情景?”兩個問題,讓學生帶着問題,邊度邊思考,去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三、讀通課文,學習新字詞。

指導學生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相機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通過比較,舉例說明,組詞等方法幫助學生理解生字詞的含義。學會“和”“應”兩個多音字的詞義及運用。

四、再讀課文,理清文章條理。

引導學生再次默讀課文,說說課文幾次寫到了麥哨聲。然後朗讀比較,體會省略號的含義和兩段文字不同的措辭。

下面我具體講講第二課時的教學設想。

這一課時要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同時,感受意境之美,品味語言之美,在“歡快、柔美”的氛圍中陶冶情操,產生對大自然的嚮往之情。依據《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這一目標,這堂課我圍繞“讀—說—抒—寫”進行教學,力求培養學生的語感,發展他們的思維,提升他們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主要從以下幾個環節組織教學,完成教學目標。

一、複習回顧,走進文本。

上課伊始,我用“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知道麥哨的聲音是什麼樣的嗎?”“這聲音給你留下了怎樣的感受?”兩個問題,引領學生回顧知識,走進文本。導出“歡快、柔美”兩個中心詞,並讓學生學習一、二兩個小節。

二、圖文結合,感悟意境之美。

緊接着我讓學生說說“歡快”“柔美”的詞義,然後自由輕聲朗讀3—6小節,去鄉村的湖畔、田野、湖邊走一走,找一找哪裏還能讀到歡快、柔美的感覺。在交流學習課文內容時,我引導學生抓住“白、彩、紅”以及“鵝黃嫩綠、金黃、黑白相間”等一些表示色彩的詞,來感受鄉村孩子的閒暇、歡快,即將豐收的歡快以及田園的景色的柔美。同時補充一些田野風光的圖片讓學生欣賞,讓學生加深印象,感悟意境之美。這種藉助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可以深入淺出地化複雜爲簡單,化抽象爲具體,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縮短學生認識過程。

三、品讀賞析,體會語言之美。

爲了讓學生對文中的語句有更深的理解,培養他們的語感,幫助他們積累和豐富語言。在通讀3—6小節後,我又安排了細讀品味的環節。讓學生再來讀一讀,並找出你最喜歡的句子和段落多讀一讀。想想這個句子的意思,說說你喜歡的理由。然後組織學生交流,主要從“那一張張紅撲撲的臉蛋,蒙上一層晶瑩的細漢,猶如一朵朵沾滿露珠的月季花。”“金黃的油菜花謝了,結出了密密的嫩莢;黑白相間的蠶豆花謝了,長出了小指頭似的的豆莢;雪白的蘿蔔花謝了,結出了一捧捧的種子。”“每根麥稈都擎起了豐滿的穗兒,那齊刷刷的麥芒,猶如樂譜上的線條,一個麥穗兒,就是一個跳動的音符。”這些句子中,學習比喻、排比、擬人等修辭手法。在一次次的朗讀中,品味語言的美。

四、小結全文,昇華情感。

最後學習7、8兩個小節,讓學生說說“是誰又吹響了那歡快、柔美的麥哨?”爲什麼這哨聲是如此的歡快、柔美?總結出:是這閒暇的生活、即將豐收而美麗的田野讓這哨聲如此的歡快、柔美。然後再讓學生來學一學“嗚卟、嗚卟……”的麥哨聲,一同來感受。

五、課堂延伸,走進鄉村。

爲了更好的彌補缺陷,發展聾生的語言,聾校的語文課堂,應該有它的側重點,那就是寫作的指導。所以爲了昇華本文的中心思想,讓學生感受鄉村孩子快樂的生活。我在最後安排學生觀察課文的插圖,把孩子們在湖邊嬉戲、玩耍的情景寫的再具體些的小練筆。

六、作業安排:

1、熟讀課文,摘抄文中柔美的文句

2、結合學習要領,自主閱讀《可愛的草塘》一文

板書計劃

結合學習語文的特點,在板書上我力圖表現出語文可讀性,讀寫訓練的落實,結合人文性的講授思緒,故而結合現實策劃了這個板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