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新年手抄報資料

學識都 人氣:2.94W

新年的來歷:

迎新年手抄報資料

中國農曆年的歲首稱爲春節。是中國人民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也象徵團結、興旺,對未來寄託新的希望的佳節。據記載,中國人民過春節已有4千多年的歷史,它是由虞舜興起的。公元前兩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帶領着部下人員,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算是正月初一。據說這就是農曆新年的由來,後來叫春節。春節過去也叫元旦。春節所在的這一月叫元月。

少數民族過春節:

藏族 除夕那天,人們穿上豔麗服裝,戴着奇形怪狀的'假面具,用嗩吶、海螺、大鼓奏樂,奉行隆重而又盛大的“跳神會”。小夥子們狂舞高歌,表示除舊迎新,驅邪降福。到了新年早晨,婦女們便去背“吉祥水”,預祝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布依族 除夕之夜全家人通宵達旦地在水塘邊守歲。天一亮,姑娘們便爭先恐後地打水。誰最先挑回第一擔水,誰就是最勤勞、最幸福的姑娘。 傣族 潑水節是傣族的新年節日,是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傳統節目。穀雨開始那天定爲“潑水節”。在三四天的節日裏,人們相互潑水,表示洗去身上的陳年舊土,祝福新的一年幸福平安。

民族風俗:

漢族、滿族和朝鮮族過春節的風俗差不多,全家團圓,人們吃年糕、水餃以及各種豐盛的飯菜、張燈結綵,燃放鞭炮,並互相祝福。春節期間的慶祝活動豐富多樣,有舞獅耍龍的,也有踩高蹺、跑旱船的。在有些地區人們沿襲過去祭祖敬神活動,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平安豐收。藏族是過藏曆年。回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等,是過“古爾邦節”。春節也是苗族、僮族、瑤族等的盛大節日。

春節習俗:

就北京地區來說,臘月初八家家戶戶都要泡臘八醋(蒜),臘月二十三開始就是小年了。民謠講: “臘八粥過幾天,哩哩拉拉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燉白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北京人從二十三忙活到除夕,守歲守一宿,年初一大早去拜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