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養護隊伍事蹟材料

學識都 人氣:2.61W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事蹟材料吧,事蹟材料有兩種用途:一是宣傳典型,二是評選先進。什麼樣的事蹟材料纔是規範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公路養護隊伍事蹟材料,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公路養護隊伍事蹟材料

在遼闊的青藏高原上,有這麼一支特殊的公路養護隊伍,不論春夏秋冬,風裏來雨裏去,您都能瞧見一位位臉龐黝黑、身着紅色標誌服的女養路工,或揮動長條掃把清掃路面拋灑物;或用鐵杴疏通邊溝、涵洞;或清理公路邊溝周圍的雜草、生活垃圾;她們長年累月地早出晚歸,風吹日曬,以養路爲業,以道班爲家,人在路上,路繫心上,爲青海的交通事業和社會進步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她們,就是我們湟源公路段湟源女子工區的養路職工

湟源女子工區共有20名職工,其中女工13名,女工比例達到85%,年齡最大的50歲,最小的38歲,平均年齡45歲。擔負着國道109、315線、省道西扎線計54.6公里的公路養護任務,此路段既是青藏公路的東大門,是入川、赴新進藏的門戶,也是農業區與牧業區的分界線,黃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分界線,交通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養護任務相當繁重。

她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重複着枯燥的公路養護工作,細心地呵護着自己養護的路段,就象公路上一顆顆不起眼的砂石,平凡、樸實,默默無聞。然而,就因她們太象一顆砂石,對工作那麼執着、認真,所以又是最令人們敬佩的。在段每月的路況檢查中,她們的考勤每月出工出勤率是最高的;無論是天晴還是下雨,她們的身影如同定格在他們養護的路段上;她們就象公路上一個個流動的'里程碑、一抹鮮紅的方向標,讓路過的司機朋友賞心悅目。

今年6至8月份,湟源女子工區在巡查中先後發現g315線4座小橋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橋面板裂縫、斷板,2座涵洞塌陷。她們在及時向段彙報的同時立即組織職工連夜奮戰,對橋樑進行加固,並設立限速、限載標誌,控制半幅行車,確保了行車安全。在整個搶修過程中,她們放棄所有的節假日,加班加點,不辭勞苦,僅用7天時間鑿除了4座半幅混凝土橋面鋪裝層並鋪裝了鋼筋網混凝土,預製8米橋面板2塊,涵洞蓋板4塊。7月4日,段領導到現場看望時,職工們頂風冒雨,忘我工作,臉上身上濺滿了水泥漿都顧不上擦一下。爲了搶進度,她們每天的午飯就是在路邊燒點水,吃上點自己帶的饅頭、餅子,有時晚上還要加班到8至9點,沒有人爲此說過一句牢騷話,一心只想把工程保質保量的完成。3月-6月,她們在巡查中先後發現315線、109線的小橋、涵洞均出現了不同程度塌陷和橋面板斷裂。在整個危橋涵維修工作中,湟源女子工區職工搶時間、求進度,嚴格按照操作規程施工,先後維修小橋18.67米/1座,維修涵洞75米/6道,其中預製、安裝蓋板42塊,埋設12米鋼管一根。9月1日,總段召開會議安排我段承擔g315線k237兩孔6米小橋和k249兩孔8米小橋維修任務。會後我段爲了趕工期,在上凍前完成維修任務,制定出兩孔6米小橋橋面採用鋼筋混凝土現澆,兩孔8米小橋四塊橋面板在西寧預製,方案確定後,湟源女子工區全體職工主動請纓承擔此項任務。6日早6點,10名女職工在工區長鄭峯的帶領下趕赴工地,每天都工作十幾個小時,2孔6米小橋淨高4.2米,模板用木料14立方,僅用了2天時間就全部完成,2.8噸鋼筋構件的幫扎只用了1天時間,100立方米水泥混凝土澆築僅僅用了5天時間,職工們每天吃飯睡覺加起來的時間不超過8小時,她們以非凡的勇氣和踏實的幹勁於24日凌晨1點完成了任務。這在同類工程施工中是少有的特例。

每年在生產大忙季節,她們沒有豪言壯語,沒有信誓旦旦,卻主動放棄節假日、星期天,加班加點、披星戴月,不辭辛苦地工作着。油路面坑槽前有她們揮銑掄鎬的嬌弱身影,油鍋旁有她們忍受毒煙燻倒、瀝青燙傷、加煤燒火的不停勞作;料堆旁有她們鏗鏹有力的爭論聲,她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向人們展示了“巾幗不讓鬚眉”的風彩。

馬鳳英,一個一貫以工作大膽潑辣、敢於吃苦耐勞著稱的女子勞模,帶領着姐妹們在公路上二十年如一日的揮着鐵杴、掃帚。公路養護屬野外作業,夏季,她們頭頂烈日,腳踏發燙的柏油路,在養護路段上一干就是十幾個小時,臉曬黑了,衣服溼透了。到了三九寒冬,她們頂嚴寒、冒風雪,手凍裂了不喊疼,肩膀磨腫了不說苦。她們就是這樣頂烈日、冒風雨,日復一日在公路上挖、修、鏟、掃,盡職盡責,細心地呵護着公路。當記者採訪她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