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常識彙編

學識都 人氣:3.19W

古代文化常識你知道嗎?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古代文化常識彙編,歡迎閱讀。

古代文化常識彙編

一 人的稱謂

【直稱姓名】

大致有三種情況:(1)自稱姓名或名。如“五步之內,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廬陵文天祥自序其詩”。(2)用於介紹或作傳。如“遂與魯肅俱詣孫權”,“柳敬亭者,揚之泰州人”。(3)稱所厭惡、所輕視的人。如“不幸呂師孟構惡於前,賈餘慶獻諂於後”。

【稱字】

古人幼時命名,成年(男20歲、女15歲)取字,字和名有意義上的聯繫。字是爲了便於他人稱謂,對平輩或尊輩稱字出於禮貌和尊敬。如稱屈平爲屈原,司馬遷爲司馬子長,陶淵明爲陶元亮,李白爲李太白,杜甫爲杜子美,韓愈爲韓退之,柳宗元爲柳子厚,歐陽修爲歐陽永叔,司馬光爲司馬君實,蘇軾爲蘇子瞻,蘇轍爲蘇子由等。

【稱號】

號又叫別號、表號。名、字與號的根本區別是:前者由父親或尊長取定,後者由自己取定。號,一般只用於自稱,以顯示某種志趣或抒發某種情感;對人稱號也是一種敬稱。如:陶淵明號五柳先生,李白號青蓮居士,杜甫號少陵野老,白居易號香山居士,李商隱號玉溪生,賀知章晚年自號四明狂客,歐陽修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王安石晚年號半山,蘇軾號東坡居士,陸游號放翁,文天祥號文山,辛棄疾號稼軒,李清照號易安居士,羅貫中號湖海散人,關漢卿號已齋叟,吳承恩號射陽山人,方苞號望溪,吳趼人號我佛山人,袁枚號隨園老人,劉鶚號洪都百鍊生。

【稱諡號】

古代王侯將相、高級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後被追加的稱號叫諡號。如稱陶淵明爲靖節徵士,歐陽修爲歐陽文忠公,王安石爲王文公,范仲淹爲范文正公,王翱爲王忠肅公,左光斗爲左忠毅公,史可法爲史忠烈公,林則徐爲林文忠公。而稱奸臣秦檜爲繆醜則是一種“惡諡”。

【稱齋名】

指用齋號或室號來稱呼。如南宋詩人楊萬里的齋名爲誠齋,人們稱其爲楊誠齋;姚鼐因齋名爲惜抱軒而被稱爲姚惜抱、惜抱先生。再如稱蒲松齡爲聊齋先生,梁啓超爲飲冰室主人,譚嗣同爲譚壯飛(其齋名爲壯飛樓)。

【稱籍貫】

如唐代詩人孟浩然是襄陽人,故而人稱孟襄陽;張九齡是曲江人,故而人稱張曲江;柳宗元是河東(今山西永濟)人,故而人稱柳河東;北宋王安石是江西臨川人,故而人稱王臨川。

【稱郡望】

韓愈雖系河內河陽(今河南孟縣)人,但因昌黎(今遼寧義縣)韓氏爲唐代望族,故韓愈常以“昌黎韓愈”自稱,世人遂稱其爲韓昌黎。再如蘇軾本是四川眉州人,可他有時自己戲稱“趙郡蘇軾”“蘇趙郡”,就因爲蘇氏是趙郡的望族。

【稱官名】

如稱賈誼爲賈太傅;“竹林七賢”之一的阮籍曾任步兵校尉,世稱阮步兵;嵇康曾拜中散大夫,世稱嵇中散;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官至右軍將軍,至今人們還稱其王右軍;王維曾任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杜甫曾任左拾遺,故而被稱爲杜拾遺,又因任過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又被稱爲杜工部;劉禹錫曾任太子賓客,被稱爲劉賓客;柳永曾任屯田員外郎,被稱爲柳屯田。

【稱爵名】

如諸葛亮曾封爵武鄉侯,所以後人以武侯相稱;南北朝詩人謝靈運襲其祖謝玄的爵號康樂公,故世稱謝康樂;唐初名相魏徵曾封爵鄭國公,故世稱魏鄭公;名將郭子儀在平定“安史之亂”中因功封爵汾陽郡王,世稱郭汾陽;大書法家褚遂良封爵河南郡公,世稱褚河南;北宋王安石封爵荊國公,世稱王荊公;司馬光曾封爵溫國公,世稱司馬溫公。

【稱官地】

指用任官之地的地名來稱呼。如賈誼曾被貶爲長沙王太傅,世稱賈長沙;“建安七子”之一的孔融曾任北海相,世稱孔北海;陶淵明曾任彭澤縣令,世稱陶彭澤;駱賓王曾任臨海縣丞,世稱駱臨海;岑參曾任嘉州刺史,世稱岑嘉州;韋應物曾任蘇州刺史,世稱韋蘇州;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世稱柳柳州。

【兼稱】

如《遊褒禪山記》:“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餘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前兩人兼稱籍貫、姓名及字,後兩人先寫與作者關係,再稱名和字;《五人墓碑記》:“賢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吳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長姚公也”,前兩人兼稱官職、字和姓,後一人稱字和姓。

【謙稱】

(1)表示謙遜的態度,用於自稱。愚,謙稱自己不聰明。鄙,謙稱自己學識淺薄。敝,謙稱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卑,謙稱自己身份低微。竊,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義在內。臣,謙稱自己不如對方的身份地位高。僕,謙稱自己是對方的僕人,使用它含有爲對方效勞之意。(2)古代帝王的自謙詞有孤(小國之君)、寡(少德之人)、不穀(不善)。(3)古代官吏的自謙詞有下官、末官、小吏等。(4)讀書人的自謙詞有小生、晚生、晚學等,表示自己是新學後輩;如果自謙爲不才、不佞、不肖,則表示自己沒有才能或才能平庸。(5)古人稱自己一方的親屬朋友時,常用“家”“舍”等謙詞。“家”是對別人稱自己的輩分高或年紀大的親屬時用的謙詞,如家父、家母、家兄等。“舍”用以謙稱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幼親屬,前者如寒舍、敝舍,後者如舍弟、舍妹、舍侄等。(6)其他自謙詞有:因爲古人坐席時尊長者在上,所以晚輩或地位低的人謙稱在下;小可是有一定身份的人的自謙,意思是自己很平常、不足掛齒;小子是子弟晚輩對父兄尊長的自稱;老人自謙時用老朽、老夫、老漢、老拙等;女子自稱妾;老和尚自稱老衲;對別國稱自己的國君爲寡君。

【敬稱】

表示尊敬客氣的態度,也叫“尊稱”。(1)對帝王的敬稱有萬歲、聖上、聖駕、天子、陛下等。駕,本指皇帝的車駕。古人認爲皇帝當乘車行天下,於是用“駕”代稱皇帝。古代帝王認爲他們的政權是受命於天而建立的,所以稱皇帝爲天子。(2)對皇太子、親王的敬稱是殿下。(3)對將軍的敬稱是麾下。(4)對有一定地位的人的敬稱:對使節稱節下;對三公、郡守等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稱閣下,現在多用於外交場合,如大使閣下。(5)對於對方或對方親屬的敬稱有令、尊、賢等。令,意思是美好,用於稱呼對方的親屬,如令尊(對方父親)、令堂(對方母親)、令閫(對方妻子)、令兄(對方的哥哥)、令郎(對方的兒子)、令愛(對方的女兒)。尊,用來稱與對方有關的人或物,如尊上(稱對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皆稱對方父親)、尊堂(對方母親)、尊親(對方親戚)、尊駕(稱對方)、尊命(對方的囑咐)、尊意(對方的意思)。賢,用於稱平輩或晚輩,如賢家(稱對方)、賢郎(稱對方的兒子)。仁,表示愛重,應用範圍較廣,如稱同輩友人中長於自己的人爲仁兄,稱地位高的人爲仁公等。(6)稱年老的人爲丈、丈人,如“子路從而後,遇丈人”(《論語》)。唐朝以後,丈、丈人專指妻父,又稱泰山,妻母稱丈母或泰水。(7)稱謂前面加“先”,表示已死,用於敬稱地位高的人或年長的人,如稱已死的皇帝爲先帝,稱已經死去的父親爲先考或先父,稱已經死去的母親爲先慈或先妣,稱已死去的有才德的人爲先賢。稱謂前加“太”或“大”表示再長一輩,如稱帝王的母親爲太后,稱祖父爲大(太)父,稱祖母爲大(太)母。唐代以後,對已死的皇帝多稱廟號,如唐太宗、唐玄宗、宋太祖、宋仁宗、元世祖、明太祖等;明清兩代,也用年號代稱皇帝,如稱朱元璋爲洪武皇帝,稱朱由檢爲崇禎皇帝,稱玄燁爲康熙皇帝,稱弘曆爲乾隆皇帝。(8)對尊長者和用於朋輩之間的敬稱有君、子、公、足下、夫子、先生、大人等。(9)君對臣的敬稱是卿或愛卿。(10)對品格高尚、智慧超羣的人用“聖”來表敬稱,如稱孔子爲聖人,稱孟子爲亞聖。後來,“聖”多用於帝王,如聖上、聖駕等。

【賤稱】

表示輕慢斥罵的態度。如《鴻門宴》:“豎子不足與謀!”《孔雀東南飛》:“小子無所畏,何敢助婦語!”

【特殊稱謂】

主要有以下四種:

(1)百姓的稱謂。常見的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蒼生、黎元、氓等。

(2)職業的稱謂。對一些以技藝爲職業的人,稱呼時常在其名前面加一個表示他的職業的字眼,讓人一看就知道這人的職業身份。如《庖丁解牛》中的“庖丁”,“丁”是名,“庖”是廚師,表明職業。《師說》中的“師襄”,師,意爲樂師,表明職業。

(3)不同的朋友關係之間的稱謂:

貧賤而地位低下時結交的朋友叫“貧賤之交”;

情誼契合、親如兄弟的朋友叫“金蘭之交”;

同生死、共患難的.朋友叫“刎頸之交”;

在遇到磨難時結成的朋友叫“患難之交”;

情投意合、友誼深厚的朋友叫“莫逆之交”;

從小一塊兒長大的異性好朋友叫“竹馬之交”;

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叫“布衣之交”;

輩分不同、年齡相差較大的朋友叫“忘年交”;

不拘於身份、形跡的朋友叫“忘形交”;

不因貴賤的變化而改變深厚友情的朋友叫“車笠交”;

在道義上彼此支持的朋友叫“君子交”;

心意相投、相知很深的朋友叫“神交”(“神交”也指彼此慕名而未見過面的朋友)。

(4)年齡的稱謂。古人的年齡有時不用數字表示,不直接說出某人多少歲或自己多少歲,而是用一種與年齡有關的稱謂來代替。

垂髫(tiáo)是三四歲至八九歲的兒童(髫,古代兒童頭上下垂的短髮)。

總角是八九歲至十三四歲的少年(古代兒童將頭髮分作左右兩半,在頭頂各紮成一個髻,形如兩個羊角,故稱“總角”)。

束髮是男子十五歲(到了十五歲,男子要把原先的總角解散,紮成一束)。

弱冠是男子二十歲(古代男子二十歲行冠禮,表示已經成人,因爲還沒達到壯年,故稱“弱冠”)。

而立指人三十歲(立,“立身、立志”之意)。

不惑指人四十歲(不惑,“不迷惑、不糊塗”之意)。

知命指人五十歲(知命,“知天命”之意)。

花甲是六十歲。

古稀是七十歲。

耄(mào)耋(dié)指八九十歲。

期頤指一百歲。

二 古代職官

【爵】

即爵位、爵號,是古代皇帝對貴戚功臣的封賜。舊說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種爵位,後代爵稱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時而異。如漢初劉邦既封皇子爲王,又封了七位功臣爲王,彭越爲樑王,英布爲淮南王等。

【丞相】

是封建官僚機構中的最高官職,是秉承君主旨意綜理全國政務的人。有時稱相國,常與宰相通稱,簡稱“相”。如《陳涉世家》:“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廉頗藺相如列傳》:“且庸人尚羞之,況於將相乎?”

【太師】

指兩種官職,其一,古代稱太師、太傅、太保爲“三公”,後多爲大官加銜,表示恩寵而無實職,如宋代趙普、文彥博等曾被加太師銜。其二,古代又稱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爲“東宮三師”,都是太子的老師,太師是太子太師的簡稱,後來也逐漸成爲虛銜。如《梅花嶺記》:“顏太師以兵解。”

【太傅】

參見“太師”條。古代“三公”之一。又指“東宮三師”之一,如賈誼曾先後任皇子長沙王、樑懷王的老師,故封爲太傅。後逐漸成爲虛銜,如曾國藩、曾國荃、左宗棠、李鴻章死後都被追贈太傅。

【少保】

指兩種官職,其一,古代稱少師、少傅、少保爲“三孤”,後逐漸成爲虛銜,如《梅花嶺記》:“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蟬脫”,文天祥曾任少保官職,故稱。其二,古代稱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爲“東宮三少”,後也逐漸成爲虛銜。

【尚書】

最初是掌管文書奏章的官員。隋代始設六部,唐代確定六部爲吏、戶、禮、兵、刑、工,各部以尚書、侍郎爲正副長官。如《張衡傳》:“上書乞骸骨,徵拜尚書。”

【學士】

魏晉時是掌管典禮、編撰諸事的官職。唐以後指翰林學士,成爲皇帝的祕書、顧問,參與機要,因而有“內相”之稱。明清時承旨、侍讀、侍講、編修、庶吉士等雖亦爲翰林學士,但與唐宋時翰林學士的地位和職掌都不同。如《〈指南錄〉後序》:“以資政殿學士行”,這是文天祥辭掉丞相後被授予的官職。

【上卿】

周代官制,天子及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貴者謂“上卿”。如《廉頗藺相如列傳》:“廉頗爲趙將……拜爲上卿。”

【大將軍】

先秦、西漢時是將軍的最高稱號。如漢高祖以韓信爲大將軍,漢武帝以衛青爲大將軍。魏晉以後漸成虛銜而無實職。明清兩代於戰爭時才設大將軍官職,戰後即廢除。如《張衡傳》:“大將軍鄧騭奇其才”,鄧騭當時爲漢和帝的大將軍。

【參知政事】

又簡稱“參政”。是唐宋時期最高政務長官之一,與同平章事、樞密使、樞密副使合稱“宰執”。宋代范仲淹、歐陽修、王安石都曾任此職。

【軍機大臣】

軍機處是清代輔佐皇帝的政務機構。任職者無定員,一般由親王、大學士、尚書、侍郎或京堂兼任,稱爲軍機大臣。軍機大臣少則三、四人,多則六、七人,被稱爲“樞臣”。清末漢人只有左宗棠、張之洞、袁世凱等短時間地任過軍機大臣。

【軍機章京】

是軍機處的辦事人員,軍機大臣的屬官,被稱爲“小軍機”。

【御史】

本爲史官,如《廉頗藺相如列傳》:“秦御史前書曰”“相如顧召趙御史書曰”。秦以後置御史大夫,職位僅次於丞相,主管彈劾、糾察官員過失諸事。韓愈曾任監察御史。

【樞密使】

樞密院的長官。唐時由宦官擔任,宋以後改由大臣擔任,樞密院是管理軍國要政的最高國務機構之一,樞密使的權力與宰相相當,清代軍機大臣往往被尊稱爲“樞密”。如《〈指南錄〉後序》:“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都督諸路軍馬。”文天祥當時掌管軍事要務。

【左徒】

戰國時楚國的官名,與後世左右拾遺相當。主要職責是規諫皇帝、舉薦人才。如《屈原列傳》:“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爲楚懷王左徒。”

【太尉】

元代以前的官職名稱。是輔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漢代稱大司馬。宋代定爲最高一級武官。如《林教頭風雪山神廟》:“我因惡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場官司。”高太尉指高俅。

【上大夫】

先秦官名,比卿低一等。如《廉頗藺相如列傳》:“拜相如爲上大夫。”當時藺相如比上卿廉頗官位要低。

【大夫】

各代所指的內容不盡相同,有時可指中央機關的要職,如御史大夫、諫議大夫等。如《屈原列傳》:“上官大夫與之同列,爭寵而心害其能。”“上官大夫”,一般認爲是指上官靳尚。“子非三閭大夫歟?”屈原擔任的是掌管王族昭、屈、景三姓事務的長官。《〈指南錄〉後序》:“縉紳、大夫、士萃於左丞相府。”指的便是御史大夫、諫議大夫等。

【士大夫】

舊時指官吏或較有聲望、地位的知識分子。如《師說》:“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羣聚而笑之。”

【太史】

西周、春秋時爲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書、策命諸侯卿大夫、記載史事,兼管典籍、曆法、祭祀等事。秦漢以後設太史令,其職掌範圍漸小,其地位漸低。司馬遷做過太史令。

【長史】

秦時爲丞相屬官,如李斯曾任長史,相當於丞相的祕書長。兩漢以後成爲將軍屬官,是幕僚之長。

【侍郎】

初爲宮廷近侍。東漢以後成爲尚書的屬官。唐代始以侍郎爲三省(中書、門下、尚書)各部長官(尚書)的副職。

【侍中】

原爲正規官職外的加官之一。因侍從皇帝左右,地位漸高,等級超過侍郎。魏晉以後,往往成爲事實上的宰相。

【郎中】

戰國時爲宮廷侍衛。自唐至清成爲尚書、侍郎以下的高級官員,分掌各司事務。如《荊軻刺秦王》:“諸郎中執兵,皆陳殿下。”此指宮廷侍衛。《張衡傳》:“公車特徵拜郎中”,“郎中”是管理車騎門戶的官名。

【都尉】

職位次於將軍的武官。如《陳涉世家》:“陳涉自立爲將軍,吳廣爲都尉。”《鴻門宴》:“沛公已出,項王使都尉陳平召沛公。”

【司馬】

各個朝代所指官位不盡相同。秦漢時爲掌管軍政、軍賦的副官,如《鴻門宴》:“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隋唐時是州郡太守(刺史)的屬官,如《琵琶行並序》:“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白居易當時被貶至九江,位在州郡別駕、長史之下。

【節度使】

唐代總攬數州軍政事務的總管,原只設在邊境諸州;後內地也遍設,造成割據局面,因此世稱“藩鎮”。

【經略使】

也簡稱“經略”。唐宋時期爲邊防軍事長官,與都督並置。如范仲淹曾任陝西經略副使。明清兩代有重要軍事任務時特設經略,官位高於總督。

【刺史】

原爲巡察官名,東漢以後成爲州郡最高軍政長官,有時稱爲太守。唐白居易曾任杭州、蘇州刺史,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

【太守】

參見“刺史”條。又稱“郡守”,州郡最高行政長官。

【都督】

參見“經略使”條。軍事長官或領兵將帥的官名,有的朝代地方最高長官亦稱“都督”,相當於節度使或州郡刺史。

【巡撫】

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爲省級地方長官,地位略次於總督,別稱“撫院”“撫臺”“撫軍”。

【教頭】

宋代軍中教練武藝的軍官。如《水滸傳》中的林沖就是京城八十萬禁軍的槍棒教頭。

【提轄】

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訓練軍隊、督捕盜賊等事務。如《水滸傳》中的魯提轄魯智深。

【知府】

即“太守”,又稱“知州”。

【縣令】

一縣的行政長官,又稱“知縣”。

【三省六部】

三省爲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隋唐時,三省同爲最高政務機構,一般中書省管決策,門下省管審議,尚書省管執行,三省的長官都是宰相。中書省長官稱中書令,下有中書侍郎、中書舍人等官職;門下省長官稱侍中,下有門下侍郎、給事中等官職;尚書省長官爲尚書令,下有左右僕射等官職。尚書省下轄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與考覈等,相當於現在的組織部)、戶部(管土地戶口、賦稅財政等)、禮部(管典禮、科舉、學校等)、兵部(管軍事,相當於現在的國防部)、刑部(管司法刑獄,相當於現在的司法部)、工部(管工程營造、屯田水利等)。各部長官稱尚書,副職稱侍郎,下有郎中、員外郎、主事等官職。六部制從隋唐開始實行,一直延續到清末。

【官職的任免升降】

“三省六部”製出現以後,官員的升遷任免由吏部掌管。官職的任免升降常用以下詞語:

(1)拜。用一定的禮儀授予某種官職或名位。

(2)除。拜官授職。

(3)擢。提升官職。

(4)遷。調動官職,包括升級、降級、平級轉調三種情況。爲易於區分,人們常在“遷”字的前面或後面加一個字,升級叫遷升、遷授、遷敘,降級叫遷削、遷謫、左遷,平級轉調叫轉遷、遷官、遷調,離職後調復原職叫遷復。

(5)謫。降職貶官或調往邊遠地區。

(6)黜。“黜”與“罷、免、奪”都是免去官職。

(7)去。解除職務,其中有辭職、調離和免職三種情況。辭職和調離屬於一般情況和調整官職,而免職則是削職爲民。

(8)乞骸骨。年老了請求辭職退休。

三 天文曆法

【星宿】

星宿(xiù),古代把星座稱作星宿。

【北斗】

又稱“北斗七星”,指在北方天空排列成鬥形(或杓形)的七顆亮星。七顆星的名稱是: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排列如斗杓,故稱“北斗”。根據北斗星便能找到北極星,故又稱“指極星”。

【月亮的別稱】

月亮是古詩文提到的自然物中最突出的被描寫的對象。它的別稱可分爲:

(1)因初月如鉤,故稱銀鉤、玉鉤。

(2)因弦月如弓,故稱玉弓、弓月。

(3)因滿月如輪如盤如鏡,故稱金輪、玉輪、銀盤、玉盤、金鏡、玉鏡。

(4)因傳說月中有兔和蟾蜍,故稱銀兔、玉兔、金蟾、銀蟾、蟾宮。

(5)因傳說月中有桂樹,故稱桂月、桂輪、桂宮、桂魄。

(6)因傳說月中有廣寒、清虛兩座宮殿,故稱廣寒、清虛。

(7)因傳說爲月亮駕車之神名望舒,故稱月亮爲望舒。

(8)因傳說嫦娥住在月中,故稱月亮爲嫦娥。

(9)因人們常把美女比作月亮,故稱月亮爲嬋娟。

【牽牛織女】

“牽牛”即牽牛星,又叫牛郎星,是夏秋夜空中最亮的星,在銀河東。“織女”即織女星,在銀河西,與牽牛星相對。如《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銀河】

又名銀漢、天河、天漢、星漢、雲漢,是橫跨星空的一條乳白色亮帶,由一千億顆以上的恆星組成。如曹操《觀滄海》:“星漢燦爛,若出其裏。”陳子昂《春夜別友人》:“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農曆】

我國長期採用的一種傳統曆法,它以朔望的週期來定月,用置閏的辦法使年平均長度接近太陽迴歸年,因這種曆法安排了二十四節氣以指導農業生產活動,故稱農曆,又叫中歷、夏曆,俗稱陰曆。古人寫文章,凡用序數紀月的,大多以農曆爲據。如《遊褒禪山記》:“至和元年七月某日。”《石鐘山記》:“元豐七年六月丁丑。”

【二十四節氣】

是我國古代曆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古人根據太陽一年內的位置變化以及所引起的地面氣候的演變次序,把一年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的天數分成二十四段,分列在十二個月中,以反映四季、氣溫、物候等情況,這就是二十四節氣。每月分爲兩段,月首叫“節氣”,月中叫“中氣”。二十四節氣的名稱和順序爲:

正月  立春、雨水  二月 驚蟄、春分

三月  清明、穀雨  四月 立夏、小滿

五月  芒種、夏至  六月 小暑、大暑

七月  立秋、處暑  八月 白露、秋分

九月  寒露、霜降  十月 立冬、小雪

十一月 大雪、冬至  十二月 小寒、大寒

爲了便於記憶,人們編出了歌謠:“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古詩文中常用二十四節氣來紀日,如《揚州慢》:“淳熙丙申至日,予過維揚。”夏至白天最長,冬至白天最短,因而古人稱夏至、冬至爲至日,這裏指冬至。

四 古代地理

【中國】

現爲中華人民共和國簡稱。但在古代文獻中它是一個多義性的詞組。從春秋戰國至宋元明清,多用來泛指中原地區。如司馬光《赤壁之戰》:“若能以吳、越之衆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驅中國士衆遠涉江湖之間”。

【中華】

上古時期華夏族居四方之中的黃河流域一帶,故稱“中華”,後常用來泛指中原地區。如《三國志》:“其地東接中華,西通西域。”今已成爲中國的別稱。

【九州】

傳說中的我國上古時期劃分的九個行政區域,州名分別爲:冀、兗、青、徐、揚、荊、豫、樑、雍。後成爲中國的別稱。如陸游《示兒》:“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過秦論》:“序八州而朝同列。”秦居雍州,加上八州即九州。

【赤縣】

古人把中國稱作“赤縣神州”。如辛棄疾《南鄉子》:“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

【中原】

又稱中土、中州。狹義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帶,廣義的中原指黃河中下游地區或整個黃河流域。如《出師表》:“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陸游《示兒》:“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指整個黃河流域。

【海內】

古代傳說我國疆土四面環海,故稱國境之內爲海內。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四海】

參見“海內”條。指天下、全國。如賈誼《過秦論》:“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赤壁之戰》:“遂破荊州,威震四海。”《阿房宮賦》:“六王畢,四海一。”《五人墓碑記》:“四海之大,有幾人歟?”

【六合】

上下和四方,泛指天下。如《過秦論》:“履至尊而制六合”,“然後以六合爲家,崤函爲宮”。

【八荒】

四面八方遙遠的地方,猶稱“天下”。如《過秦論》:“囊括四海之意,併吞八荒之心。”

【江河】

古代許多文章中專指長江、黃河。如《鴻門宴》:“將軍戰河南,臣戰河北。”《過秦論》:“然後踐華爲城,因河爲池。”再如《祭妹文》:“先塋在杭,江廣河深。”此處“江”即指長江,“河”則指運河。

【西河】

又稱河西,黃河以西的地區。如《廉頗藺相如列傳》:“會於西河外澠池。”《過秦論》:“於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江東】

因長江在安徽境內向東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爲標準確定東西和左右。所指區域有大小之分,可指南京一帶,也可指安徽蕪湖以下的長江下游南岸地區,即今蘇南、浙江及皖南部分地區稱作江東。如《史記·項羽本紀》:“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

【江左】

即江東。古人以東爲左,以西爲右。如《三國演義》中《羣英會蔣幹中計》:“即傳令悉召江左英傑與子翼相見。”

【江表】

長江以南地區。如《赤壁之戰》:“江表英豪,鹹歸附之。”

【江南】

長江以南的總稱,所指區域因時而異。如白居易《憶江南》:“江南好,風景舊曾諳。”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淮左】

淮水東面。如《揚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處。”揚州在淮水東面。

【山東】

顧名思義,在山的東面。但需注意的是,因“山東”之“山”,可指崤山、華山、太行山、泰山等數種不同的山,而所指地域不盡相同。下面是以崤山爲標準的“山東”。如《漢書》曾提到“山東出相,山西出將”。《鴻門宴》:“沛公居山東時,貪於財貨。”《過秦論》:“山東豪俊遂並起而亡秦族矣。”

【關東】

古代指函谷關或潼關以東地區,近代指山海關以東的東北地區。如曹操《蒿里行》:“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羣兇。”指潼關以東地區。

【關西】

指函谷關或潼關以西地區。如《赤壁之戰》:“馬超、韓遂尚在關西,爲操後患。”

【關中】

所指範圍不一,古人習慣上將函谷關以西地區稱爲關中。如《鴻門宴》:“沛公欲王關中,使子嬰爲相。”《過秦論》:“始皇之心,自以爲關中之固。”

【西域】

古代稱我國新疆及其以西地區。如《雁蕩山》:“按西域書,阿羅漢諾矩羅居震旦東南大海際雁蕩山芙蓉峯龍湫。”

【百越】

又作百粵、諸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閩粵各地,統稱爲百越。古文中常泛指南方地區。如《過秦論》:“南取百越之地。”

【五嶽】

五大名山的總稱,即東嶽泰山、西嶽華山、中嶽嵩山、北嶽恆山、南嶽衡山。如《夢遊天姥吟留別》:“勢拔五嶽掩赤城。”

【京畿】

國都及其附近的地區。如《左忠毅公逸事》:“鄉先輩左忠毅公視學京畿。”

【三輔】

西漢時本指治理京畿地區的三位官員,後指這三位官員管轄的地區。如《張衡傳》:“衡少善屬文,遊於三輔。”《記王忠肅公翱事》:“公一女,嫁爲畿輔某官某妻。”隋唐以後簡稱“輔”。

【三秦】

指潼關以西的關中地區。項羽滅秦後曾將此地封給秦軍三位降將,故得名。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郡】

古代的行政區域。秦統一天下設三十六郡,隋唐後州郡互稱,明清稱府。如《過秦論》:“北收要害之郡。”《赤壁之戰》:“已據有六郡,兵精糧多。”

【州】

參見“郡”條。如《隆中對》:“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赤壁之戰》:“荊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勢耳。”

【道】

漢代在少數民族聚居區設道,這是一種行政特區,與縣相當。唐代的道,先爲監察區,後演變爲行政區,是州以上一級行政單位。明清在省內設道,其中守道是小行政區,而巡道只有監察區性質。如《譚嗣同》:“旋升寧夏道。”這裏的“道”,指道的長官。

【路】

宋元時期行政區域,相當於現在的省。如《〈指南錄〉後序》:“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都督諸路軍馬。”《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

【山水陰陽】

古代以山南、水北爲陽,以山北、水南爲陰。如《愚公移山》:“指通豫南,達於漢陰。”“漢陰”指漢水南面。《登泰山記》:“泰山之陽,汶水西流;其陰,濟水東流。”《遊褒禪山記》:“所謂華陽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古稱別稱】

如南京又稱建康、金陵、江寧、白下。如《柳敬亭傳》:“嘗奉命至金陵。”《病梅館記》:“江寧之龍蟠……皆產梅。”《梅花嶺記》:“吳中孫公兆奎以起兵不克,執至白下。”又如揚州稱廣陵、維揚,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煙花三月下揚州。”姜夔《揚州慢》:“淳熙丙申至日,予過維揚。”再如杭州稱臨安、武林,蘇州稱姑蘇,福州稱三山,成都稱錦官城。《楓橋夜泊》:“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春夜喜雨》:“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指南錄〉後序》:“自海道至永嘉、來三山,爲一卷。”

五 科舉制度

【科舉】

指歷代封建王朝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一種制度。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科舉。從隋代至明清,科舉制實行了一千三百多年。如《詩話二則·推敲》:“島(指賈島)初赴舉京師。”意思是說賈島當初前去長安參加科舉考試。到明朝,科舉考試形成了完備的制度,共分四級:院試(即童生試)、鄉試、會試和殿試,考試內容基本是儒家經義,以“四書”文句爲題,規定文章格式爲八股文,解釋必須以朱熹《四書集註》爲準。

【童生試】

也叫“童試”。明代由提學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學政主持的地方科舉考試,包括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院試合格後取得生員(秀才)資格,方能進入府、州、縣學學習,所以又叫入學考試。應試者不分年齡大小都稱童生。

【鄉試】

明清兩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舉行的一次考試,因在秋八月舉行,故又稱秋闈(闈,考場)。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後發佈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舉人,第一名叫解(jiè)元。

【會試】

明清兩代每三年在京城舉行的一次考試,因在春季舉行,故又稱春闈。考試由禮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總裁,各省的舉人及國子監監生皆可應考,錄取三百名爲貢士,第一名叫會元。

【殿試】

是科舉制最高級別的考試,皇帝在殿廷上,對會試錄取的貢士親自策問,以定甲第。實際上皇帝有時委派大臣主管殿試,並不親自策問。錄取分爲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的稱號,第一名稱狀元(鼎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二甲若干名,賜“進士出身”的稱號;三甲若干名,賜“同進士出身”的稱號。二、三甲第一名皆稱傳臚,一、二、三甲統稱進士。

【及第】

指科舉考試應試中選,應試未中的叫落第、下第。 “登科”是及第的別稱,也就是考中進士。

【進士】

參見“殿試”條。是科舉考試的最高功名。貢士參加殿試錄爲三甲都叫進士。據統計,在我國一千三百多年的科舉制度史上,考中進士的總數至少是98 749人。古代許多著名作家都是進士出身,如唐代的賀知章、王勃、宋之問、王昌齡、王維、岑參、韓愈、劉禹錫、白居易、柳宗元、杜牧等,宋代的范仲淹、歐陽修、司馬光、王安石、蘇軾等。考中進士,一甲即授官職,其餘二甲參加翰林院考試,學習三年再授官職。

【狀元】

參見“殿試”條。科舉制度殿試第一名,又稱殿元、鼎元,爲科名中最高榮譽。歷史上獲狀元稱號的有一千多人,但真正參加殿試被錄取的大約七百五十名左右。唐代著名詩人賀知章、王維,宋代文天祥都是經殿試而被賜狀元稱號的。

【會元】

參見“會試”條。舉人蔘加會試,第一名稱會元,其餘考中的稱貢士。

【解元】

參見“鄉試”條。生員(秀才)參加鄉試,第一名稱解元,其餘考中的稱舉人。

【連中三元】

科舉考試以名列第一者爲元,凡在鄉、會、殿三試中連續獲得第一名,被稱爲“連中三元”。據統計,歷史上連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如歐陽修《賣油翁》中提到的“陳康肅公堯諮”,陳堯諮與其兄陳堯叟都曾考中狀元,而陳堯叟則是連中三元。

【鼎甲】

指殿試一甲三名:狀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稱鼎甲。狀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別稱鼎元。

【貢士】

參見“會試”條。參加會試而被錄取的稱貢士。

【舉人】

參見“鄉試”條。參加鄉試而被錄取的稱舉人。舉人可授知縣官職。如《儒林外史》第三回寫范進中舉後,張鄉紳立即送賀儀銀和房屋,范進的丈人胡屠戶也立時變了嘴臉吹捧女婿“是天上的星宿”,而范進得到消息,高興得發了瘋。說明古代中舉後便可升官發財。

【生員】

即秀才,參見“童生試”條。通過院試(童試)的可稱爲生員或秀才。

【八股文】

明清科舉考試製度所規定的一種文體,也叫時文、制義、制藝、時藝、四書文、八比文。這種文體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規定由破題、承題、起講、入題、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八個部分組成,每一部分的句數、句型也都有嚴格的限定。“破題”規定兩句,說破題目意義;“承題”三句或四句,承接“破題”加以說明;“起講”概括全文,是議論的開始;“入題”引入文章主體;從“起股”到“束股”是八股文的主要部分,尤以“中股”爲重心。在正式議論的這四個段落中,每段都有兩股相互排比對偶的文字,共爲八股,八股文由此得名。八股文的題目,出自《四書》《五經》,八股文的內容,不許超出《四書》《五經》範圍,要模擬聖賢的口氣,傳達聖賢的思想,考生不得自由發揮。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八股文起到了束縛思想、摧殘人才的作用。

【金榜】

古代科舉制度殿試後錄取進士,揭曉名次的佈告,因用黃紙書寫,故而稱黃甲、金榜。多由皇帝點定,俗稱皇榜。考中進士就稱金榜題名。

【同年】

科舉時代同榜錄取的人互稱同年。

【學官】

古代主管學務的官員和官學教師的統稱。如祭酒、博士、助教、提學、學政、教授和教習、教諭等。

【祭酒】

古代主管國子監或太學的教育行政長官。戰國時荀子曾三任稷下學宮的祭酒,相當於現在的大學校長。唐代的韓愈曾任過國子監祭酒。

六 風俗禮儀

【春節】

我國傳統習俗中最隆重的節日。此節乃一歲之首。古人又稱元日、元旦、元正、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稱春節,是在採用公曆紀元後。古代“春節”與“春季”爲同義詞。春節習俗一方面是慶賀過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樂、五穀豐登、人畜興旺,多與農事有關。迎龍舞龍爲取悅龍神保佑,風調雨順;舞獅源於震懾糟蹋莊稼、殘害人畜之怪獸的傳說。

【元宵】

我國民間傳統節日。又稱正月半、上元節、燈節。元宵習俗有賞花燈、包餃子、鬧年鼓、迎廁神、猜燈謎等。宋代始有吃元宵的習俗。元宵即圓子,用糯米粉做成實心的或帶餡的圓子,可帶湯吃,也可炒吃、蒸吃。

【寒食】

我國民間傳統節日。節日裏嚴禁煙火,只能吃寒食。在冬至後的一百零五天或一百零六天,在清明前一、二日。相傳,春秋時晉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大臣介子推曾割股啖之。重耳做國君後,大封功臣,獨未賞介子推。子推便隱居山中。重耳聞之甚愧,爲逼他出山受賞,放火燒山。子推抱木不出而被燒死。重耳遂令每年此日不得生火做飯,追念子推,表示對自己過失的譴責。因寒食與清明時間相近,後人便將寒食的風俗視爲清明習俗之一。

【清明】

我國民間傳統節日。按農曆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陽曆算則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此時天氣轉暖,風和日麗,“萬物至此皆潔齊而清明”,清明節由此得名。其習俗有掃墓、踏青、盪鞦韆、放風箏、插柳戴花等。歷代文人都有以清明爲題材入詩的。

【端午】

我國民間傳統節日。又稱端陽、重午、重五。端午原是月初午日的儀式,因“五”與“午”同音,農曆五月初五遂成端午節。一般認爲,該節與紀念屈原有關。屈原忠而被黜,投水自盡,於是人們以吃糉子、賽龍舟等來悼念他。端午習俗有喝雄黃酒、掛香袋、吃糉子、插花和菖蒲、鬥百草、驅“五毒”等。

【乞巧】

我國民間傳統節日。又稱少女節或七夕。相傳,天河東岸的織女嫁給河西的牛郎後,雲錦織作稍慢,天帝大怒,將織女逐回,只許兩人每年農曆七月初七夜晚在鵲鳥搭成的橋上相會。或說:天上的織女嫁給了地上的牛郎,王母娘娘將織女抓回天庭,只許兩人一年一度鵲橋相會。每年七月初七晚上,婦女們趁織女與牛郎團圓之際,擺設香案,穿針引線,向她乞求織布繡花的技巧。在葡萄架下,靜聽牛郎織女的談話,也是七月七的一大趣事。

【中秋】

我國民間傳統節日。又稱團圓節。農曆八月在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又在八月之中,故稱中秋。秋高氣爽,明月當空,故有賞月與祭月之俗。圓月帶來的團圓的聯想,使中秋節更加深入人心。唐代將嫦娥奔月與中秋賞月聯繫起來後,更富浪漫色彩。歷代詩人以中秋爲題材作詩的很多。中秋節的主要習俗有賞月、祭月、觀潮、吃月餅等。

【重陽】

我國民間傳統節日。《易經》將“九”定爲陽數,兩九相重,故農曆九月初九爲“重陽”。重陽時節,秋高氣爽,風清月潔,故有登高望遠、賞菊賦詩、喝菊花酒、插茱萸等習俗。如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遍插茱萸少一人。”

【臘日】

我國民間傳統節日。這是古代歲末祭祀祖先、祭拜衆神、慶祝豐收的節日。臘日通常在每年的最後一個月(臘月)舉行,南北朝時臘日已固定在農曆十二月初八。有吃赤豆粥、祭拜祖先等習俗。佛教的臘八粥後也滲入臘日習俗。

【除夕】

我國民間傳統節日。農曆十二月三十日晚,家家在打掃一清的屋裏,擺上豐盛的菜餚,全家團聚吃“年飯”。此夜大家通宵不眠,或喝酒聊天,或猜謎下棋,嬉戲遊樂,謂之“守歲”。零點時,衆人爭相奔出,在庭前攏火燃燒(古稱“庭燎”,取其興旺之意),並在這“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的“三元”之時搶先放出三個“沖天炮”,以求首先發達,大吉大利。此時,爆竹聲、歡叫聲響成一片,一派“爆竹聲中除舊歲”的景象。

【伯(孟)仲叔季】

兄弟行輩中長幼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古代貴族男子的字前常加伯(孟)、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後面加“父”或“甫”字表示男性,構成男子字的全稱,如伯禽父、仲尼父、叔興父等。

【十二生肖】

又稱屬相。古代術數家拿十二種動物來配十二地支,子爲鼠,醜爲牛,寅爲虎,卯爲兔,辰爲龍,巳爲蛇,午爲馬,未爲羊,申爲猴,酉爲雞,戌爲狗,亥爲豬。後以爲某人生在某年就肖某物,如子年生的肖鼠,亥年生的肖豬,稱爲十二生肖。在古代,十二生肖常被塗上迷信色彩,一遇休慼禍福,往往牽扯起來,特別是在婚配中男女屬相很有講究,有所謂“雞狗斷頭婚”“龍虎不相容”等說法。

【生辰八字】

一個人出生的年、月、日、時,各有天干、地支相配,每項兩個字,四項共八個字。根據這八個字,可推算出一個人的命運。遇有大事,都需推算八字。舊俗訂婚時,男女雙方互換庚帖,上有生辰八字。雙方各自卜問對方的生辰八字、命相陰陽,以確定能否成婚,吉凶如何。

【座次】

古時官場座次尊卑有別,十分嚴格。官高爲尊居上位,官低爲卑處下位。古人尚右,以右爲尊,“左遷”即表示貶官。如《廉頗藺相如列傳》:“以相如功大,拜爲上卿,位在廉頗之右。”古代建築通常是堂室結構,前堂後室。在堂上舉行的禮節活動是南向爲尊。皇帝聚會羣臣,他的座位一定是坐北向南的。因此,古人常把稱王稱帝叫作“南面”,稱臣叫作“北面”。室東西長而南北窄,因此室內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東,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東面西。如《鴻門宴》中有這樣幾句:“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項王座次最尊,張良座次最卑。

【席次】

古代宴會席次,尊卑很有講究。一般筵席用的是八仙桌,桌朝大門,其位次如下:位尊者居前,8是主人席位。如果客多,可設兩桌、三桌或更多,有上桌與散座的區別:上桌與單席的位次相同,散座則不分席次。

【冠禮】

古代男子成年時(二十歲)加冠的禮節。冠禮在宗廟中進行,由父親主持,並由指定的貴賓給行冠禮的青年加冠三次,先後加緇布冠、皮弁、爵弁,分別表示有治人、爲國出力、參加祭祀的權力。加冠後,由貴賓向冠者宣讀祝辭,並給起一個與俊士德行相當的美“字”,使他成爲受人尊敬的貴族成員。因爲男子二十歲行冠禮,所以後世將二十歲稱作“弱冠”。

【齋戒】

古代祭祀或重大事件,事先要沐浴、更衣、獨居,戒其嗜慾,以示心地誠敬,這些活動叫“齋戒”。“齋”又稱“致齋”,致齋三日,宿於內室,要求“五思”(思其居處、笑語、志意、所樂、所嗜),這主要是爲了使思想集中、統一。“戒”又稱“散齋”,散齋七日,宿於外室,停止參加一切娛樂活動,也不參加哀弔喪禮,以防“失正”“散思”。古人齋戒時忌葷,但並非忌食魚肉葷腥,而是忌食有辛味臭氣的食物如蔥、蒜等,這主要是爲了防止祭祀時口中發出的臭氣,對神靈、祖先有所褻瀆。

【虛左】

古代座次以左爲尊,空着左邊的位置以待賓客稱“虛左”。今人有“虛左以待”一語。

【秦晉之好】

春秋時,秦、晉兩國國君幾代都互相通婚,後稱兩姓聯姻爲“秦晉之好”。

【舉案齊眉】

古代妻子爲丈夫捧膳食時要舉案於眉,表示相敬。

【以文會友】

古代文人交往、交友的禮俗。文人相交輕財物而重情誼、才學,故多以詩文相贈答,揚才露己,以表心態。唱酬是通行的方式,即以詩詞相酬答。在宴飲等聚會時,更是不可有酒無詩,流行盡觴賦詩之俗。

七 飲食

【五穀】

古代所指的五種穀物。“五穀”,古代有多種不同說法,最主要的有兩種:一種指稻、黍、稷、麥、菽;另一種指麻、黍、稷、麥、菽。兩者的區別是:前者有稻無麻,後者有麻無稻。古代經濟文化中心在黃河流域,稻的主要產地在南方,而北方種稻有限,所以“五穀”中最初無稻。

【五牲】

五種動物,具體所指說法不一:一種指牛、羊、豬、犬、雞;一種指麋、鹿、磨、狼、兔;還有一種指磨、鹿、熊、狼、野豬。第一種說法流傳較廣。

【五味】

指酸、鹹、甜(甘)、苦、辣(辛)五種味道。烹調上講究“五味調和”。

【六畜】

指六種家畜:馬、牛、羊、豬、狗、雞。

【羹】

即肉汁。有兩種:一種是純肉汁,供食飲;另一種是肉羹,製成五味調和的濃肉湯,後泛指煮或蒸成的汁狀、糊狀、凍狀的食品。在古代,肉是“肉食者”才能吃到的,貧苦百姓只能用白水煮菜爲羹,這就是所謂的菜羹。

【膾炙】

膾,切細的魚、肉;炙,烤肉。古代鮮肉一般用火炙,就像今天的烤羊肉串;乾肉則用火烤。“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可見古代膾食需要很高的刀工技法。膾炙,是人們所共同喜好的,後來把詩文爲人所稱頌叫作“膾炙人口”。

八 音樂文娛

【五聲】

也稱“五音”,即我國古代五聲音階中的宮、商、角、徵(zhǐ)、羽五個音級。五聲與古代的所謂陰陽五行、五味、五色、五官、五穀等樸素的理論形式一樣,是我國早期整體化的美學觀,被西方人看作是整個東方音樂的基本形態。如《戰國策·荊軻刺秦王》:“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而歌,爲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文中的“變徵”是角、徵二音之間接近徵音的聲音,聲調悲涼。

【文房四寶】

舊時對筆、墨、紙、硯四種文具的總稱。著名的有:安徽涇縣的宣紙、安徽歙縣的歙墨、廣東端州的端硯、浙江吳興的湖筆。文房,即書房。

【六書】

古人分析漢字的造字方法而歸納出來的六種條例,即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註、假借。今人一般認爲後兩種與造字無關。

【永字八法】

“永”字具有漢字的八種基本筆畫:點、橫、豎、撇、捺、折、鉤、提。

【陽文陰文】

我國古代刻在器物上的文字,筆畫凸起的叫陽文,凹下的叫陰文。

【歲寒三友】

指古詩文中經常提到的鬆、竹、梅。

【花中四君子】

古詩文中常提到的梅、竹、蘭、菊。

九 古代服飾代稱

【黔首】

黔,黑色。黔首,即以黑巾裹頭,代指平民,具體而言指本業爲農業與小手工業,末業爲小商賈等各種不事生產的人。

【白丁】

古代平民着白衣,所以常以“白丁”稱呼平民百姓。

【布衣】

麻布衣服,借指平民。古代平民不能衣錦繡,多穿布衣。布衣之交,即指貧賤之交。

【縉紳】

插笏於紳帶間,舊時官宦的裝束,亦借指士大夫。

【青衫】

黑色的單衣。唐代官職低的服色爲青黑色。如白居易《琵琶行並序》:“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溼。”後人也常用“司馬青衫”形容悲傷悽切。

【巾幗】

本是古代婦女頭上的頭巾或裝飾物,藉以代表女性,自古以來把婦女中的英雄豪傑稱爲“巾幗英雄”。

【裙釵】

古代婦女的服飾,引用爲婦女的代稱。

【紈絝】

紈絝是古代一種用細絹做成的褲子。古代富貴人家的子弟都穿細絹做的褲子,這很能反映出他們奢侈的特點,因此,人們常用紈絝來形容富家子弟。

十 古代刑罰

【黥刑】

又叫“墨刑”,額頰上刺字塗墨。

【劓刑】

割鼻子。

【笞刑】

又叫“杖刑”,打板子(背、腿、臀)。

【刖刑】

將腳砍掉(卞和因和氏璧而受此刑)。

【宮刑】

又叫“腐刑”,去掉男子生殖器(司馬遷曾受此刑)。

【臏刑】

剔去膝蓋骨(孫臏曾受此刑)。

【大辟】

砍頭。

【炮烙】

將人燒烤死。

【車裂】

又叫“五馬分屍”(商鞅曾受此刑)。

【湯鑊】

將人煮死。

【腰斬】

從腰部斬斷。

【凌遲】

又叫“千刀萬剮”。

【棄市】

暴屍街頭。

TAGS:常識 彙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