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業執照三證合一辦理

學識都 人氣:2.5W

據瞭解,推行“三證合一、一照一碼”,存量納稅人營業執照(稅務登記)發生變更,辦理一些變更手續。

營業執照三證合一辦理

  營業執照三證合一辦理

推行“三證合一、一照一碼”,存量納稅人營業執照(稅務登記)發生變更,需辦理以下變更手續:

換髮新版“營業執照”(工商部門)

納稅人攜帶法定代表人簽署的營業執照換髮申請書、《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託代理人授權委託書》、《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營業執照正、副本等資料到工商局辦理,核發新營業執照。

辦理企業變更

企業到屬地海關企管處辦理企業變更

2015年10月1日起,“三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在全國全面推行。改革後,新設立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領取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發的加載法人和其他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營業執照後,無需再次進行稅務登記,不再領取稅務登記證。

記者瞭解到,新設立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投資者大多是創客。然而,部分創客並不清楚拿到“一照一碼”登記證件後,還需到稅務機關辦理後續手續。以山東省爲例,截至2015年11月底,該省共發放“一照一碼”登記證件5.7萬份,只有2.7萬戶到稅務機關辦理涉稅業務。

那麼,取得“一照一碼”的登記證件後,創客還需要做些什麼呢?讓稅務人員告訴你。

入門前

刻制發票專用章&簽署三方協議、開設稅款劃款對公賬戶

“創客憑藉‘一照一碼’的登記證件到稅務機關辦理涉稅業務前,要先到公安部門指定的印章刻制單位刻制新式樣發票專用章。”山東省陽谷縣國稅局辦稅服務廳主任王秀芳說。

《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87號)第二十二條規定:開具發票要加蓋發票專用章。《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發票專用章式樣有關問題的公告》(2011年第7號)規定,發票專用章的形狀爲橢圓形,長軸爲40mm、短軸爲30mm、邊寬1mm,印色爲紅色。發票專用章中央刊納稅人識別號;外刊納稅人名稱,自左而右環行,如名稱字數過多,可使用規範化簡稱;下刊“發票專用章”字樣。使用多枚發票專用章的納稅人,應在每枚發票專用章正下方刊順序編碼,如“(1)、(2)……”字樣。發票專用章所刊漢字,應當使用簡化字,字體爲仿宋體;“發票專用章”字樣字高4.6mm、字寬3mm;納稅人名稱字高4.2mm、字寬根據名稱字數確定;納稅人識別號數字爲Arial體,數字字高爲3.7mm,字寬1.3mm。

“此外,還要簽署銀行劃款三方協議,開設稅款劃款對公賬戶。”王秀芳說。這樣納稅人報完稅後,稅款可從銀行直接劃轉。

具體辦理過程如下:納稅人要到辦稅服務廳取得一份加蓋主管稅務機關公章的協議書(一式三聯),加蓋本公司單位公章,到銀行開設對公賬號。銀行在協議書上蓋章並留存一聯,退回兩聯。將銀行蓋章的協議送到辦稅服務廳,工作人員確認後錄入稅務徵管系統並留存一聯。此時,需要向辦稅服務廳工作人員詢問自己網絡報稅的網址,以及用戶名和密碼,使用用戶名和密碼嘗試登錄。

入門時

帶營業執照、經辦人身份證及複印件、公章、發票專用章印模

“創客首次到稅務機關辦理如申領發票、申報應稅收入等業務時,需要攜帶已取得的加載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營業執照、經辦人身份證、發票專用章印模和公司公章。”山東省日照市東港國稅局辦稅服務廳主任劉琦說。

據瞭解,山東省工商、質檢、國稅和地稅四部門“三證合一”的信息通過山東省電子政務外網平臺交換,實現登記信息的共享和傳遞。“雖然創客的登記信息已通過電子政務平臺傳到稅務機關,但因部門管理需求不一樣,部分登記內容稅務機關還需要補錄,如:房產、土地、車船等財產信息,銀行賬號、財務負責人信息等。納稅人首次辦理申報納稅事項時,要採集覈算方式、從業人數、會計制度、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業務情況等其他補充信息。納稅人辦理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登記事項的,應採集全部補充信息。”劉琦說。

辦稅服務廳根據納稅人提供的資料和信息,在稅收徵管系統中錄入補充信息。補充信息全部採集完畢後,打印補充信息,交納稅人簽章確認。納稅人無法當場簽章確認的,將打印的補充信息交納稅人,提示納稅人在下次辦理涉稅事宜時返還已經簽章確認的`補充信息。

由於稅務機關要補錄的登記信息較多,雖然稅務機關提供免填單服務,但爲減少納稅人等待時間,山東省國稅局開發推行網上預約登記業務,即取得“一照一碼”的登記證件納稅人首次到辦稅服務廳辦理涉稅業務前,登錄山東國稅門戶網站首頁,在“辦稅服務”版塊點擊“網上預登記”,按照屬地管理原則,根據自己的生產經營地址選擇稅務機關(先選擇市局,再選擇區縣局),選擇對應企業類型的登記表,填寫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後,進入稅務登記表填寫頁面,按要求依次輸入相關內容保存提交,就完成了網上預登記。

創客到辦稅服務廳出示“一照一碼”的登記證件,辦稅服務廳人員就可打印出已在門戶網站填寫的稅務登記表,創客複覈一下即可。

入門後

按時、按期、持續申報是需要注意的關鍵事項

“創客在辦完首次涉稅業務後,按時、按期、持續申報是今後要注意的關鍵事項。”山東12366服務熱線濟南呼叫中心負責人李娜說。辦理過首次涉稅業務的納稅人,要依照稅收法律法規及相關規定確定的申報期限、申報內容申報納稅。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的納稅期限分別爲1日、3日、5日、10日、15日或者1個月;企業所得稅按年計算,分月或分季預繳。月份或季度終了後10日內申報並預繳稅款,年度終了後45日內申報,5個月內彙算清繳。一般來說,新辦企業第一次納稅申報的所屬期應爲首次辦理涉稅業務的次月。

針對登記制度改革後,部分納稅人、甚至個別創客在取得“一照一碼”的登記證件後,未開展經營活動,長時間未到稅務機關辦理涉稅業務問題,國家稅務總局明確表示:納稅人首次辦理納稅申報或領用(代開)發票時,再對納稅人進行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文化事業建設費等稅種(基金、費)的核定。稅種覈定後,納稅人應當按照法律、法規規定,連續按期納稅申報。

“創客在辦理稅務登記、申領發票、納稅申報涉稅業務有困難或疑問時,歡迎隨時撥打12366納稅服務熱線,我們將爲創客解難釋疑,提供納稅諮詢輔導、辦稅服務;受理和處置納稅服務投訴等業務。”李娜說。

(文章供讀者參考,納稅人辦理具體業務時,請遵照所在地稅務機關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