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社保基金收支壓力加大

學識都 人氣:1.98W

社保基金收支壓力加大 22省養老金吃緊

我國社保基金收支壓力加大

近年來,全國社會保險基金收入增長已顯乏力,支出增幅持續保持在高位。日前公佈的2014年全國社會保險基金決算的說明顯示,去年全國社會保險基金總收入40439億元,比上年增長12.4%。年末滾存結餘51635億元。總支出33681億元,比上年增長17.2%,支出壓力不容忽視。

“通俗一點講,社會保險基金預算就是記錄財政開支的‘國家賬本’。”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副所長趙錫軍向界面新聞介紹,社會保險基金預算即據國家社會保險和預算管理法律法規建立、反映各項社會保險基金收支的年度計劃

全國社會保險基金預算以險種論編制,含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工傷保險基金、失業保險基金、生育保險基金等社會保險基金。其中數額最龐大的當屬涉及我國幾億企業職工的“養老錢”——職工養老保險基金。

2014年全國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基金收入23273億元,比上年增加2483億元,增長11.9%;支出19797億元,增長18.6%。支出比收入增幅高6.7個百分點。2014年度收支延續了2013年起的逐年遞減趨勢,結餘3476億元,較上年減少615億元。年末滾存結餘30376億元。

與此同時,2014年基本養老保險費首次出現了收入低於支出的情況。過去一年基本養老保險費收入爲18726億元,同比增長10.1%,增幅持續下降;而支出則爲19045億元,當年基本養老金支出高出基本養老保險費收入319億元。

“全國企業職工養老金的統計對地方養老金實際情況的展現還是有限的。全國養老基金的管理由各省的財政部門、民政部門來運行管理,分散在2000多個處於相對獨立的狀態的統籌單位中。”趙錫軍表示,“廣東、江蘇的狀態比較理想,與此同時,比如東北等地區養老金收支情況就惡化,統籌層次比較低,不能一概論之。”

從全國範圍看,2014年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扣除財政補貼後,有22個省份當期收不抵支。《第一財經日報》調查發現,一些欠發達地區會動用失業保險金、工傷保險基金等有結餘的基金髮放養老金。與此同時,也有廣東、山東、北京、浙江、江蘇等省市2014年底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累計結餘都超過了1000億元。

爲解決養老金區域分化嚴重的問題,上月召開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進一步明確將養老保險中的基礎養老金進行全國統籌,也就意味着將事權提高到中央政府層面,通過歸集使用以有餘補不足。養老金入世也在進行中,今年出臺了旨在推動養老金入市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以市場配置的方式提高養老金收益率,以保值增值。

就全國整體而言,職工養老保險、居民養老保險、職工醫療保險、居民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等6項保險基金都處於收支基本平衡、總收入略大於總支出的情況。去年一年全國社會保險基金收入增速出現放緩,支出增幅持續保持在高位。

“支出增幅大是人口老齡化的集中展現,體現了我國人口年齡結構的分佈變化。”趙錫軍分析,“但按長遠看,對保險金的持續性有較大影響。但如果前期繳納積累經投資有了收益,通過收益進行彌補當期虧空都是正常的做飯,現在對可持續性影響確實是不能忽視的,因爲現在還沒積累起來經驗,很多配套制度還在摸索過程中,比如完善個人賬戶制度、養老保險全國統籌等,還是需要制度來完善。”

同時值得關注的是,2014年度所有保險金中,只有失業保險基金總支出尚不及總收入一半。2014年失業保險基金收入1380億元,支出615億元。本年收支結餘765億元,年末滾存結餘4453億元。

“首先全國失業情況可能有改善,還有一個不能忽視的原因是各地失業險繳取的執行力度。這幾年關於失業險難領的新聞還是不少,各地部門對失業險的領取做了很多規定,比如繳不足一年不能領,主動辭職不能領。”趙錫軍說,“失業保險一直是社保中比較難領到的,這種情況還是隻能借助制度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