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端午日記作文六篇

學識都 人氣:2.31W

很快一天又過去了,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想,讓我們一起認真地寫一篇日記吧。你所見過的日記應該是什麼樣的?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端午日記作文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端午日記作文六篇

端午日記作文 篇1

端午,家裏又稱五月節,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我的生日的前一天。也是一個蟬聲如織的季節,炎熱的天氣炙烤着大地,令人難耐。話說端午是爲紀念戰國時代楚國詩人屈原,投汩羅江自盡殉國。而我記憶最深刻的就是鄉里鄉親製作各式各樣不同風味的糉子,有三角形、長方形、正四角形,鹹、甜、辣等,讓人垂涎欲滴。

思及此,倍增了一份思鄉之情,爸爸那令人拍板叫好的廚藝、想念媽媽準備的嘮叨、思念家鄉風土人情的味道,在種種情感的推動下,我跟公司申請了下月五天的連休假日(15、16、17、18、19)。準備回家探望雙親,這是一種莫大的幸福與享受。在這快節湊的現代社會,不是人人都可以有一場說走就走的雙程。想想,我是今年二月初才離家,距今也不過才4個月之久,但不知爲何,越長大越發的懂得珍惜親情、把握當下。

人一天有二十四小時,除工作、吃喝拉撒睡外,所剩下的時間寥寥無幾,陪伴父母的時間就更稀少了。哪怕一個電話、一條關心的短信、一句輕聲的問候,都足以讓父母感動歡顏。父母就是這麼簡單得容易滿足,他們沒有別的奢求只願子女安好,便是晴天。

曾不知在哪看到過這麼一句話:成功的人都是與家人笑到最後的人。道出了一個怎樣的哲理啊,事業成功的背後是來自於家庭穩定和諧、其樂融融。想說,只有懂得品味生活的人,才能領略鮮花的'芬芳。父母的愛,就如晚風中的精靈舞動,搖曳生姿。感恩有你們,這是上天的旨意、上天的恩賜、上帝的眷顧,感恩爸媽,有您們,我很幸福!

公司因端午將至,給不同工齡的員工分發禮品,我收到的是整箱二十四件的蒙牛優酸乳和五香鹹肉糉。以酸奶爲基調,半年的加發金龍魚牌的食用調和油,一年的就是淨含量大10kg的孟乍隆泰國茉莉香米。俗話說:獨樂樂不如衆樂樂,而且人本就是以羣居爲主的高級靈長類動物。站在員工的角度思考,首先感謝公司的這一舉措,讓人有與民同樂的感覺、人性化管理得意味,這不失爲公司企業文化中的一個亮點。那員工心靈的歸屬何在?企業文化的形成是公司爲解決生存和發展問題樹立的,我個人覺得應以人爲本做核心,就像老話說的:得民心者得天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水可載舟亦能覆舟……

再看看今年的新聞報道、小道消息,以及社會流行趨勢,用人單位流動性高,導致用人緊缺現象滋生不止,而人員流動性強又會限制公司的發展,長遠以往損害公司的經濟效益。當然,現在也有很多成功的企業家在暢談企業文化的若何如何,我一介俗子就不多說,以免大衆的遭受唾沫橫飛。

端午日記作文 篇2

昨天是端午節,媽媽從外婆家回來.我見媽媽的揹包鼓鼓的,立刻奔過去,奪過揹包一瞧;喲,這麼多的肉棕子!吃晚飯了,我挑了一個大點的棕子給奶奶.還沒等奶奶張口,我就把肉棕塞到奶奶嘴裏,這讓奶奶笑的合不籠嘴.

端午日記作文 篇3

我的家鄉在黑龍江省尚志市,是爲了紀念抗日英雄趙尚志而命名的。我家鄉的端午節也是與衆不同的。

還記得那是小時候,有一年媽媽領我回老家過端午節。那天早晨,我正在睡覺,媽媽忽然叫我起牀。我問媽媽:“天還沒亮,那麼早起牀幹嘛呀?”媽媽說:“今天是端午節呀!媽媽要帶你去看看這裏的人們是怎樣過端午節的。”我高興極了,馬上穿好衣服,跟媽媽出發了。

我們坐着舅舅的摩托車來到了一條河邊。這時河邊已經有好多人了,他們拿着毛巾在洗臉。我好奇的問媽媽:“爲什麼有這麼多人來到河邊洗臉呢?”媽媽說:“這是祖輩傳下來的習俗,每年端午節這天太陽沒升起來的時候,人們都來河邊洗臉洗眼睛,這樣一年眼睛都會明明亮亮的。”真有意思,我們也恭恭敬敬地洗了一把,覺得涼爽極了。在回家的路上,我看見路兩邊有好多人在折柳枝。我問媽媽:“這是幹什麼呀?爲什麼要把柳枝折下來?”媽媽說:“在柳枝上掛上紙葫蘆,然後插在大門上,這樣纔有過節的氣氛。”後來我查書,原來人們相信插柳能避邪。

哦!我明白了原來老家過端午節還有這麼多講究,真是不虛此行呀!

端午日記作文 篇4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就要來了。提起過端午,我心裏有說不出的高興,因爲今年的端午,我要跟着奶奶學包糉子。

吃過午飯,我便開始跟着奶奶學。奶奶讓我先拿一張煮過的糉葉對疊在一起,握成漏斗形,對我說“要握的緊一點,這樣纔不漏米。”然後再在糉葉裏放一半糯米,在糯米的上面放一顆又紅又甜的紅棗,最後在它的上面再放一把糯米蓋住、包住。再用線捆綁,一個糉子就包好了,碧綠玲瓏,惹人喜歡。看着奶奶包的糉子那麼好,我也忍不住拿起幾片糉葉包起來。可包糉子看起來容易做起來可難得很呀。我連包了幾個也沒包好,不是露了,就是鬆了皮,要不就是四個角的我包成了三個角。

可奶奶說:“你這已經包的不錯了,哪有一學就會的!”我費了一翻周折才包出了一個既不漏米有像糉子的醜八怪。糉子和端午是一對好朋友,晚飯時,我聞着糉香,吃着我親手包的糉子,我心裏比吃了蜜還甜。我想:這是我的童年裏最難忘的一件事。

端午日記作文 篇5

“小懶蟲!快起牀,今天是端午節,媽媽和你一起包糉子,你怎麼還在睡覺?”媽媽興致勃勃地叫着。難得的假期,我還真想好好地睡一覺呢,都被媽媽攪和了,可是我昨天答應媽媽和她一起包糉子的啊,想想可以吃到美味的糉子,我還是很快地起牀,跟媽媽學着包糉子。  
  媽媽拿出泡在水裏的糉葉,還有糯米和被浸泡的五花肉,我們兩個準備“操作”了。首先媽媽教我包糉子四大步驟:①選料,選擇好合適的糉葉;②把糯米放在摺疊好的糉葉裏,包好;③把五花肉放進有糯米的糉子裏;④用線把包好的糉子纏緊,打結。這樣一個糉子就包好了。我心裏暗想原來包糉子還有學問呢。
  媽媽開始包了,她神色嚴肅,十分細心。一層又一層,一道又一道,兩隻手像蝴蝶的翅膀般熟練地上下翻飛,這不,不一會一隻胖乎乎的肉糉子就包好了,有棱有角,竟顯得有些挺拔有力。真不愧是熟能生巧,媽媽這個包糉子的好手,已經包了幾十個糉子了,整整齊齊地排列着。我的進展又如何呢?
  且看——按照媽媽有說的步驟按部就班地認真操練着,可是這糉子似乎看我是個孩子,非鬧點小脾氣不可,就是不和我的心意。忙活半天一個糉子都沒爆好那小糉子似乎在嘲笑地說:“哎呀····就你···還想把我給馴服···那可比登天還難。”我可“不服氣”了,這小小的糉子就能難倒我嗎,這也太小看自己了吧。媽媽也在一旁耐心地手把手地教我,我帶着些虛榮心努力的學着。果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我茅塞頓開,真棒!我終於包好了第一個糉子。看着手中的這個小糉子,雖然沒有媽媽包的那麼好看,但在我眼裏就像是手上捧着一顆閃閃發亮的小明珠,格外珍貴,那種喜悅與興奮難以言表。  
  糉子包好了,開始煮糉子。媽媽往鍋里加了許多的水,然後開始煮,煮了好一會兒,糉子就好了,此時家裏到處都瀰漫着棕子的香味,終於可以吃到香噴噴的糉子了。  
  今天我不但與媽媽學到包糉子的“手藝”,還嘗試了包糉子其中的快樂,真實一個難忘而愉快的一天,讓這樣的快樂與大家共同分享,“端午節快樂”!

端午日記作文 篇6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終於到了,我們放了三天假。

我在家沒事幹,我就到我爺爺家去玩,我到爺爺家時,看到他正在包糉子。

他包的糉子可好看了,有好幾種顏色。有白的,紅的,黑的,黃的。是不是一看就想吃呀?

後來,我向爺爺拜師。爺爺同意了。我就坐下跟爺爺一起做糉子,爺爺說:你先看我怎麼做!

爺爺先拿荷葉弄成一個尖尖地三腳型,然後,把米倒進去,最後,把荷葉蓋好,把線綁起來。放進鍋裏。

該論到我了,我費盡了九牛一虎的力氣。終於大攻告成了。

我和爺爺的糉子放進鍋裏。過了一幾分鐘,一開鍋就聞到一陣清香。

這個端午節真快樂呀!應爲端午能吃到很多糉子。